GPS為什麼要用四顆衛星才能精確定位?關鍵還是第四維坐標,時間

2020-12-11 青語清言聊歷史

在三維時空中定位一個物體,需要xyz三個坐標,對應現實世界中的經度、緯度、高度。理論上3顆衛星就能確定的坐標,實際上卻需要4顆衛星才能辦到,而關鍵之處,就在於第四維坐標——時間。

時間在導航定位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以至於任何一微秒的偏差,都可能造成極大誤差。

因此,正如《奇蹟年,人類文明的兩次升級》一文中我們提到,根據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GPS衛星每24小時內需要修正45-7=38微秒才能確保精確定位。

那麼,為什麼三點確定空間坐標,可為什麼GPS要4顆衛星才能精確定位?為什麼一定要校準時間?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01 GPS簡介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縮寫,即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是現役世界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之一(另三大是中國的北鬥、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歐洲的伽利略系統)。也是目前最完善、最可靠、應用最普及的導航系統。

GPS系統自20世紀70 年代開始研製,用於替代第一代衛星定位系統——子午儀衛星定位系統(Transit)。項目累計耗費200億美元,於1994 年全面建成,服役至今已為大地測量、地殼運動檢測、軍民用導航等作出了巨大貢獻。

該系統包括三大部分:空間部分為24顆在軌衛星(21顆實際工作,3顆備用),地面控制部分為地面監控系統,用戶設備部分為智慧型手機、導航儀等各類接收機。

其中24顆衛星分布在6個軌道面上,全球覆蓋率能達到98%。衛星上載有高精度時鐘,用於提高定位精度。

02 GPS定位原理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測定衛星與接收器之間的距離,以衛星為中心,以該距離為半徑畫球面,不同衛星確定的不同球面的交點,即為該接收器所在位置。

具體來說:GPS衛星每時每刻都在向全世界發射電磁信號,該信號中包含時刻T及該時刻下衛星的坐標XYZ(以地心為圓心建立空間坐標系)等信息。

當地面用戶的接收器在t時刻接到該信息後,t減去T可得時間差△t。由於電磁信號是以光速c(30萬公裡/秒)行進,由此可得衛星與接收器之間的距離L=c·△t,此為第一個關鍵數據。

舉例來說:用戶小章要使用開車導航,衛星a為他服務。8:00:00衛星a發出了一個信號(含衛星坐標Xa、Ya、Za和時刻Ta=8:00:00),並以光速c到達地球。

假設小章的接收器——手機(坐標xyz)接到該信號時的時刻ta是8:00:02,那麼△ta=8:00:02-8:00:00=2秒,兩者距離La=c·△ta=60萬公裡(假設)。

根據空間幾何,利用三角函數可得以下公式:

三顆衛星可聯立三個方程組:

三個方程解三個未知數,是可解的,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小章的坐標xyz。

但是,這裡出現了一個致命問題:△t的確定,受到雙方時間精準性的影響。

衛星上的時鐘極其精準,Ta沒有問題,但小章的手機很弱,上面的時鐘精度很低,與標準時間有t0的誤差(受限於製造成本,該誤差難以消除,這是民用手機的通病)。導致我們以為小章的手機是8:00:02接到的信息,實際此時是8:00:01, △t應為1秒而不是2秒,再乘以光速c之後,誤差會極其大,失之毫釐,謬以千裡,定位會相差數公裡,失去意義。

如何消除誤差?這就需要引入第四顆衛星,來消除t0的影響。

具體來說,將真正的時差定義為(△t-t0),聯立四個方程組可得:

由此可解出精確的坐標xyz,並得知相應的手機時間誤差t0。

03 為什麼要校準時間?

第四顆衛星的使用,就是為了多列一組方程,多求得一個未知數t0(手機時間誤差),以此消除t0的影響,這即是校準時間。

t0對精確定位影響很大,但定位的精確度,與t0本身的大小無關,因為t0最終是一個確定值,無論非常大還是非常小,計算時只需減去t0值便可消除影響。

而衛星時間T的誤差大小,其影響則更加敏感。

我們默認衛星時間T非常精準,但由於受到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影響,一天之內誤差將累積到38微秒,如果不校準,再小的誤差乘以光速c,也將成為難以估量的偏差,因此必須校準。

事實上,衛星上的時鐘的精準程度,直接影響了定位精度,因此各個國家都是想盡一切辦法使用高精度時鐘,追求極致的精準,儘可能減小定位誤差。

比如GPS系統,從最開始使用石英振蕩器、定位誤差為14米,到後來使用銣原子鐘和銫原子鐘,誤差分別縮小到8米和2.9米,而現在使用的氫原子鐘,則使誤差降到僅為1米。

誤差可以完全消除嗎?理論上是不可能的,因為從公式中可知,影響精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衛星時鐘的精準性、非真空環境對光速的影響、衛星自身坐標的偏差、時間校準的滯後性等等,都使定位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精準。

當然,民用與軍用不同,只要導航不將我們導到河裡,現有的誤差都是可以接受的。

相關焦點

  • 【對講機的那點事】公網對講機是如何進行北鬥衛星定位的?
    用小學知識就知道距離=速度×時間:S=cX(t-t0) 只知道距離是沒有用的,因為我們還沒有得知具體方位參數,這時候就利用上衛星發給我們的坐標信號
  • 為什麼美國GPS只要24顆衛星,北鬥卻要55顆?專家已經給出答案
    說到美國在航天事業上對人類生活最大的影響,就不得不提到衛星定位系統。美國的GPS衛星定位系統幾乎已經成為了衛星導航這一事物本身的代名詞,足見其影響力之大。可以說美國在這方面幾乎處於壟斷地位,是美國最大的戰略優勢之一。畢竟在現代社會中,信息戰已經成為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 為何美國GPS僅需24顆衛星,北鬥卻要55顆?今天算明白了
    但是很多人就會問了,為什麼美國的GPS衛星定位系統只需要24顆衛星就能夠運行了,而我們國家卻要55顆衛星才能實現全球定位呢?今天算是明白了。說衛星數量之前我們要了解一些衛星運行的基本條件,每一個長期運行的衛星都擁有自己固定的軌道,否則很有可能會發生碰撞,導致衛星損毀。
  • 世界第一個GPS定位手錶——CASIO PRT1
    2000年左右的時候,國內幾千塊錢的黑白手機都沒有指南針功能的時候,日本人已經用定位手錶開始遊山玩水。。1999年6月這款號稱世界首發搭載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手錶由卡西歐發布,並歸屬於卡西歐登山系列,並以響亮的PRT-1命名,足以見得似乎要開創歷史的決心。
  • 智慧型手機最最精確的定位是如何實現的 ?
    和朋友走散了,用微信共享一下實時位置。散步走累了,點個超級外賣,夜宵吃起來。正是這些基於位置信息的服務類 APP,我們的生活才能如此便利。那麼,手機是如何定位我們的精準位置的呢?目前主流的手機定位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衛 星 定 位以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為例,它的主要定位原理是:通過記錄GPS 衛星與用戶手機之間收發信號所用的時間,計算出衛星到用戶手機之間的距離,然後綜合多顆衛星的數據來定位用戶手機的具體位置。
  • 網友:比日本的定位系統厲害100倍不止!
    前不久,北鬥全球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從此我們可以不依賴於美國的gps系統,我們自己的定位系統,自己做主。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有四大全球導航系統和兩個區域性導航系統,他們的所有者分別是:美國,歐盟,中國,俄羅斯,日本,印度。
  • 美國偵察機用了北鬥導航系統,飛行員:比GPS更好用!
    今年也將是北鬥全球組網的收官之年,中國將在3月和5月再次發射北鬥衛星,最終完成我國北鬥導航星座的全面布局,如今正在為中國包括關鍵時期的重大防疫任務等多種用途提供關鍵服務。就在不遠的未來某一時刻,北鬥與GPS系統平起平坐甚至實現彎道超車也不再是夢想。因此,美軍在面臨GPS失效的情況下,也只有依靠導航系統當中最可靠的備份---中國的北鬥才能實現安全返航。
  • 為什麼跑步GPS軌跡經常飄?北鬥導航可以提高跑表精度嗎?
    GPS定位需要通過四顆已知位置的衛星來確定GPS接收器的位置,根據空間解析幾何,理論上只需要測出3顆衛星到地面點的距離就可以確定該點的三維坐標了(x,y,z);  第四顆星是用來校準時間誤差的,衛星上的授時時間計算是用原子鐘這種極度精確的方式來實現的
  • 同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北鬥三號和GPS差距在哪?
    GPS系統也在升級,但是要想完全達到目前北鬥3的水平,還要再投入數百億美元,再用至少10年的時間。但真到那個時候,北鬥4恐怕也已經順利升空組網了。那麼北鬥3具體領先在哪裡呢?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至少領先4點:第一,GPS的空間系統部分,共由24顆衛星組成。其中21顆工作衛星;3顆備用衛星,基本都位於距地表20200公裡的上空,運行周期為12小時。
  • 諾爾蓋中繪GPS那家價格更實惠-捷創力測繪
    過去測地形圖時一般首先要在測區建立圖根控制點,然後在圖根控制點上架上全站儀或經緯儀配合小平板測圖,現在發展到外業用全站儀和電子手簿配合地物編碼,利用大比例尺測圖軟體來進行測圖,甚至於發展到近的外業電子平板測圖等等,都要求在測站上測四周的地貌等碎部點,這些碎部點都與測站通視,而且一般要求至少2-3人操作,需要在拼圖時一旦精度不合要求還得到外業去返測。
  • GPS定位器為什麼會定位不準確?
    說起車載GPS定位器,在行業內那可是擁有著「汽車防盜一把手」稱譽的,現今基本上每一個司機的車裡都要裝一個。近期,許多車主朋友們在朋友圈裡不經意會提及GPS定位器會發生定位不準確的狀況,這是為什麼呢?有一些剛選購定位器的車主朋友們常常會抱怨定位器定位在原地打轉,擔心自己買了個假貨。第一次用到定位器時,定位器定位需花的時間確實會長一些,車友們最好是可以把車子開到平緩寬闊的地區,出門兜個風,回來了後定位器就能開始精確顯示車輛部位了。假如這樣子都沒有辦法定位的話,那這位司機很有可能確實不幸買到一個假的定位器。
  • 我國北鬥衛星已是全球最強導航,為什麼手機還在用GPS?
    有一套自己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導航就相當於國家的眼睛,不論是軍事方面還是民用方面都不可或缺,在電影《金剛川》裡,美國的飛彈可以精準遠程的炸到我們的橋,而我們確只能靠眼睛定位,正因為在戰場上吃過技術上的虧,所以我國對於自己研發一套導航系統非常重視。
  • CASIO PRT-2GP——登山系列核心GPS定位功能的絕唱
    猶如許巍的歌一樣,卡西歐在1999年發布了世界首個GPS定位手錶PRT-1後,相隔一年後發布了二代GPS手錶PRT-2CP。本來想趁勢暴走,誰知道時代已經不同,二十一世紀似乎不再是日本科技一支獨秀的時代,而GPS定位也已經慢慢普及至全球。
  • 中國北鬥已經全球組網,為何國人定位還是使用GPS?
    今年7月,北鬥三號衛星定位系統全面開通,中國人正式擁有了自己的定位系統。這個消息的傳出振奮了所有人的心。組網後的北鬥擁有更加精細的精確度,能夠提供更加優秀的服務。最為關鍵的是,擁有了北鬥之後我們再也不用害怕美國人關閉GPS,當年的銀河號事件再也不會發生,這才是北鬥最重要的意義。
  • 美軍U-2絕密戰機飛行員戴手錶可連接北鬥,美軍飛行員:比GPS好用
    美國U-2間諜飛機飛行員長期以來,使用世界上最先進的尖端技術在地球大氣層邊緣飛行,但他們個個都隨身攜帶一個高科技小工具:一種特製導航手錶,用它可以接收來自中國、俄羅斯和歐洲衛星的衛星導航坐標。美軍飛行員在通過無數次的飛行實踐證明,萬一GPS信號在某些地區變得不能繼續用時,這些系統可以作為美國全球定位系統衛星的備份。而在事實上,GPS由於自身功能的局限性,對飛行員來說,確實有過GPS無法使用的尷尬情況。
  • 康定GPS面積測量儀參數圖片-新瑞測繪
    康定GPS面積測量儀參數圖片-新瑞測繪GPS的發展歷程使得在任意時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同時觀測到4顆以上的衛星。由於衛星的位置精確可知,在GPS觀測中,我們可得到衛星到的距離,利用三維坐標中的距離公式,利用3顆衛星,就可以組成3個方程式,解出觀測點的位置(X,Y,Z)。
  • GPS定位與LBS基站定位分別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帶你了解兩者~
    本篇文章帶你了解這兩者:首先從技術原理上看,GPS定位是通過接收GPS衛星提供的位置信息來進行定位的。而LBS基站定位是通過移動通信的基站信號差異來計算終端所在的位置。2.GPS定位的精確度高GPS定位精確度很高,只要能接收到四顆衛星的定位信號,就可以進行誤差在5米以內的定位。在中國,甚至可以接收到6-10顆衛星信號。
  • 學術| 許其鳳院士:GPS移動定位與行動網路定位精度的分析
    01GPS系統簡要介紹全球定位系統(GPS)是20世紀70年代初在美軍「子午衛星導航定位系統-NNSS系統」的技術上發展而來的,具有全球性、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與航天)、全天候性優勢的導航定位、定時、測速系統。GPS一般可採用4顆衛星的測量數據來計算一個移動用戶的位置,即經度、緯度和高度。
  • 手機導航越來越精確,這背後到底隱藏什麼黑科技呢?
    如今,無論你是要點外賣,還是導航,甚至上班打卡,只要牽扯到定位,就一定會用到衛星定位。很多人都習慣將定位系統稱之為GPS。但是除了GPS之外,還有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印度NavIC區域導航衛星系統、日本QZSS準天頂衛星系統、歐盟Galileo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俄羅斯GLONASS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等。而這些所說定位系統基本上三大部分組成,分別是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衛星信號能夠給出衛星的位置信息以及信號傳播所用的時間,將二者相乘便能測算出距離。
  • 最新一代GPS衛星正式服役:定位更快更準
    據外媒報導,美方本周宣布更新了GPS全球定位系統,四周前發射的GPS III-SV04衛星正式啟用,這是迄今為止從發射到正式啟用用時最短的一次。  GPS III型系統既包括全新設計的15年壽命衛星,也包括更優的性能,如更強的信號和更好的抗幹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