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分清中藥菖蒲(石菖蒲、水菖蒲、藏菖蒲、九節菖蒲)

2021-02-12 先行醫社

名字含「菖蒲」二字的植物很多,如石菖蒲、水菖蒲、九節菖蒲、唐菖蒲、錢菖蒲等。它們分別來自不同的植物,有的可入藥用,有的可供園林觀賞。由於其相近的名字和相似的外表容易導致混淆。有的書中只寫「菖蒲」二字,言其葉似劍形,功可通竅、明耳目、豁痰、安胎漏、解毒等。顯然是混淆了石菖蒲和九節菖蒲的功用。由於市場上三種藥材價格相差較大(石菖蒲29~30元,水菖蒲13~14元,九節菖蒲105~130元),一些藥商會將三種菖蒲混淆出售,雖然外形相近,但是功效不同,因此我們要注意區分。下面小編帶領大家從植物來源、形態特徵、藥材特徵等方面對上述幾種「菖蒲」進行匯總和對比。

1.石菖蒲

【植物來源】天南星科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乾燥根莖。

【文獻記載】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陶弘景云:「上洛郡居梁州,嚴道縣在蜀郡,今乃處處有之。生石磧上,概節為好。在下溼地,大根者名昌陽,不堪服食」。南北朝之前菖蒲藥用包括大根的泥菖蒲(水菖蒲)和細根的石菖蒲兩個品種,即《神農本草經》所載的生池澤為泥菖蒲。《雷公炮炙論》中記載:「凡使採石上生者,根條嫩黃,緊硬節稠,長一寸九節者,是真也」。古代認為根條長,環節多者為佳,故有「一寸生九節者為佳」之說,並俗稱為「九節菖蒲」。但此「九節菖蒲」只是代表石菖蒲中品質上乘的外形特徵,與來源於毛茛科植物阿爾泰銀蓮花Anemone altaica Fisch. ex C. A. Mey的乾燥根莖,藥用名稱九節菖蒲不同。民間應用常易混淆,定當注意。

【產地】長江流域各省均有野生,喜生於溪流淺水石上或河邊石縫間。主產浙江的浦江、蘭溪、樂清、文成、長興,江蘇的蘇州、泰州、宜興,安徽的歙縣、六安,以及四川、湖南、湖北等地。以浙江產量大,質量佳。

【採收加工】春秋二季採挖。將根莖挖出後,去掉莖葉、鬚根,洗淨泥沙,曬乾即可。

【植物形態】常綠多年生草本,高可達750px左右,根莖橫生,全株具香氣。硬質的根狀莖橫走,多分枝。葉劍狀條形,兩列狀密生於短莖上,全緣,先端慚尖,有光澤,中脈不明顯。4~5月開花,花莖葉狀,扁三稜形,肉穗花序,花小而密生,淡黃綠色。漿果肉質,倒卵圓形。

圖1 石菖蒲植物

【藥材特徵】呈扁圓柱形,多彎曲,常有分枝,長3~500px,直徑0.3~25px,表面棕褐色、棕紅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均的環節,節間長2~8mm,具細縱皺紋;上面有略呈三角形的葉痕,左右交互排列;下面有圓點狀根痕或殘留鬚根;節部有時可見毛鱗狀葉基殘留。質硬脆,折端面纖維性,類白色或微紅色,內皮層環紋明顯,可見多數散列維管束小點及棕色油點。氣芳香,味苦、微辛。



圖2 石菖蒲藥材

【品質】以身幹、條長、粗壯、堅實、無鬚根者為佳。

【貯藏】置乾燥處。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苦。歸心、胃經。

【功效主治】化溼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於脘痞不飢,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

《本草綱目》記載:「治中惡卒死,客忤癲癇,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癰腫」,說明其具有安胎之功,但今少用之。

2.九節菖蒲

【植物來源】來源於毛茛科植物阿爾泰銀蓮花Anemone altaica Fisch. ex C. A. Mey的乾燥根莖,又稱節菖蒲、九菖蒲。

【文獻記載】歷代本草均無記載,1963版和1977版《中國藥典》曾收載,現在為華北及西北地區地方用藥,商品名為「九節菖蒲」。

【產地】野生於西北山區,喜生於1000~1200m的山坡林下、溝邊、陰溼地、灌叢中。主產陝西太白、寶雞等,河南靈寶、欒川等,山西聞喜、絳縣、平陸等,甘肅天水、徽縣等。

【採收加工】秋季採挖,將根莖挖出後,去掉莖葉,洗淨泥土曬乾,幹後搓去細毛,簸淨雜質既可。

【植物形態】九節菖蒲為多年生草本,高11~575px。圓柱形,有許多鬚根。基生葉,有時早枯,不存在;三出複葉,葉片輪廓寬卵形;花兩性,單朵頂生;花瓣狀,白色,倒卵形或長圓形;瘦果卵球形,有白色柔毛。花期3-5月,果期4-7月。


圖3 阿爾泰銀蓮花

【藥材特徵】略呈紡錘形,稍彎曲,長1~100px,直徑3~5mm。表面棕黃色至暗棕色,具多數半環狀突起的環節,斜向交互排列,節上有鱗葉痕及點狀突起的根痕。質堅脆,折斷面顆粒狀,類白色,粉性,有淡黃色維管束小點斷續成環。氣微,味微酸而麻舌。


圖4 九節菖蒲

【性味歸經】辛、溫。歸心、肝、脾經。

【功效主治】本品根莖入藥,有化痰開竅、安神、宣溼醒脾、解毒的功效。主治熱病神昏,癲癇,氣閉耳聾,多夢健忘,胸悶腹脹,食欲不振,風溼痺痛,癰疽,疥癬。該品有毒,不可替代石菖蒲用藥。

3.水菖蒲

【植物來源】來源於天南星科植物水菖蒲Acorus calamus L.的乾燥根莖。又名藏菖蒲、泥菖蒲等。

【文獻記載】本品在新中國成立之前與石菖蒲同等入藥,由於質量不及石菖蒲,所以大多由飲片批發商加工,主要銷往小城市及鄉鎮。

【產地】全國均有生產,主產於湖北、湖南、遼寧、四川,北京懷柔、密雲、延慶、門頭溝、房山等山區淺水河流及琥珀中有野生(俗稱泥菖蒲、石菖蒲、臭蒲子根)。

【採收加工】春秋二季採挖。去掉莖葉及莖根,洗淨泥沙,曬乾。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走,稍扁,分枝,直徑5~10mm,外皮黃褐色,芳香,肉質根多數,長5~150px,具毛髮狀鬚根。葉基生,葉片劍狀線形,長90~3750px,中部寬l~75px。花序柄三稜形;葉狀佛焰苞劍狀線形;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狹錐狀圓柱形,花黃綠色。漿果長圓形,紅色。花期2~9月。


圖5 水菖蒲植物

【藥材特徵】形似石菖蒲,根莖呈扁圓柱形,稍彎曲,但較粗大,分枝,長5~500px,直徑0.5~62.5px。表面黃棕色或棕色,粗糙,環節稀疏,節間長0.3~37.5px,節間有細須殘存。質堅硬,易折斷,斷面淡紅色或淡灰白色,纖維性差,呈海綿樣。橫切面可見明顯的環狀內皮層,有多數小空洞。略有泥腥氣,味辛辣。


圖6 水菖蒲藥材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苦。歸心、肝、胃經。

【功效主治】化痰開竅、除溼健胃、殺蟲止癢。主痰厥昏迷,中風,癲癇,驚悸健忘,耳鳴耳聾,食積腹痛,痢疾洩瀉,風溼疼痛,溼疹,疥瘡。

石菖蒲(香港中藥材標準圖片)

石菖蒲(謝宗萬老師圖片)

石菖蒲(市場商品)

石菖蒲切片(市場商品)

水菖蒲(市場商品)

水菖蒲切片

九節菖蒲

九節菖蒲(市場商品)

從藥材商品上來看九節菖蒲與石菖蒲和水菖蒲較好區分,石菖蒲與水菖蒲性狀相似須注意區分。下面我們來看兩張對比圖。

藥材對比

切片對比(左石右水)

小編對比藥材,發現石菖蒲與水菖蒲質地不同。石菖蒲較緊密,水菖蒲相對較軟。斷面石菖蒲纖維性,質硬,水菖蒲斷面海綿狀樣。微軟。

文章來源科學網、原始藥終

相關焦點

  • ​文人菖蒲:市場菖蒲的分類辨識及鑑賞
    隨著栽植菖蒲的植物愛好者迅速擴大,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菖蒲,而名字含「菖蒲」二字的植物也隨之大熱,於是,各種品名各種菖蒲琳琅滿目,諸如金錢、虎鬚、龍鬚、牛頂、香苗、臺蒲、金邊、金葉、銀邊、花葉、極姬、政宗、黃金姬、天鵝絨、貴船苔、有栖川、石菖蒲、花石菖、九節菖蒲、唐菖蒲、泥菖蒲、花菖蒲、水菖蒲、花石菖…………,這讓不少花友茫然失措,不知道什麼是什麼,
  • 「漫畫本草」石菖蒲
    現在的菖蒲分得更細,既然主題是本草,也就不再贅述分類了。只須知道可入藥的只有石菖蒲就好。端午時節,掛在門庭的是葉片龐大的水菖蒲。嵩嶽逢漢武,疑是九嶷仙。我來採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終忽不見,滅影入雲煙。喻帝竟莫悟,終歸茂陵田。李白《嵩山採菖蒲者》菖蒲一寸九節開紫花為最佳,可是,古時菖蒲花開卻難得一見。
  • 石菖蒲和水菖蒲怎麼分得清楚,石菖蒲的作用和功效
    石菖蒲造型優美,是一種農村野外常見的植物,經常生於水畔邊緣、溼地、樹林隱蔽之處,石菖蒲和水菖蒲有時候讓人傻傻分不清楚,確實這兩種都被叫做菖蒲的植物,植株造型很相似,也都可以入藥使用,但藥效卻是很不相同,入藥以石菖蒲為佳,價格也要高於水菖蒲。石菖蒲以地下根莖入藥,氣芳香,味苦、微辛。有化溼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
  • 文房菖蒲:市場常見菖蒲的分類辨識及鑑賞
    首先我們先指出,古代關於菖蒲的藥性記載和大多詩詞讚嘆,尤其是文房清供的菖蒲,基本上都是指的天南星科、菖蒲屬草本植物,菖蒲屬我國有7個品種和2個變種,分別是石菖蒲、水菖蒲(菖蒲)、錢菖蒲、長苞菖蒲、茴香菖蒲、寬葉菖蒲、香葉菖蒲以及2變種細葉菖蒲(水菖蒲變種)、金邊菖蒲(石菖蒲變種),我們以石菖蒲和水菖蒲為代表介紹一下大致形態。
  • 菖蒲的品種有哪些? 各有什麼特點?
    菖蒲的品種有哪些? 各有什麼特點?時間:2017-07-31 12:35   來源:花百科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菖蒲的品種有哪些? 各有什麼特點? 唐菖蒲 唐菖蒲是多年生的鳶尾科唐菖蒲屬的草本植物,又被稱之為劍蘭,菖蘭等。原產地在非洲的熱帶地區和地中海地區。
  • 【清供.菖蒲】品類簡介
    虎鬚菖蒲:鬍鬚的特點是細且長,原產中國長江流域以南溫暖潮溼多雨地區的地區,特別適宜生長於山澗淺水石上,以及溪流旁的巖石縫中,一小叢一小叢的,葉片比金錢蒲細很多,有謂根窠蟠結,密羅織石「龍鬚其上生鬚根(叫虎鬚)。
  • 一場艾草與菖蒲的不期而遇 中藥師說冥冥註定並非偶然
    「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 端午節,說菖蒲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喜愛菖蒲,將菖蒲與蘭花、菊花、水仙並列為「花中四雅」。宋代大文豪蘇軾就曾親自前往山東丹崖山旁取彈子渦石數百枚,用以養菖蒲,並為菖蒲作詞賦詩。在端午節來臨之時,人們腦海裡自然浮現出菖蒲和艾葉。如《燕京歲時記·草蒲·艾子》所云:「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於門旁,以禳不詳,亦古者艾虎、蒲劍之遺意」,古人將劍形的菖蒲葉當作「蒲劍」,用於闢邪祛穢。
  • 石菖蒲的作用 石菖蒲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下面我們要說的石菖蒲就是其中一種,石菖蒲的作用很多,是非常有用的一味中藥材,研究中醫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下面我們就來好好了解下石菖蒲的功效。再看看石菖蒲的食用方法有哪些?石菖蒲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地被植物,它常綠而有光澤,生命力強健,能夠適應溼潤蔭蔽的環境,在現代有著比較不錯的園藝價值。除此之外,石菖蒲的根莖也常常拿來作藥用,功效頗好。
  • 菖蒲
    生於池澤,蒲葉,肥根,高二三尺者,泥蒲也,名白菖;生於溪澗,蒲葉,瘦根,高二三尺者,水蒲也,名溪蓀;生於水石之間,葉有劍脊,瘦根密節,高尺餘者,石菖蒲也;養以沙石,愈剪愈細,高四五寸,葉茸如韭者,亦石菖蒲也;又有根長二三分,葉長寸許,置之几案,用供清賞者,錢蒲也。服食入藥,石蒲為上,餘皆不堪。此草新舊相代,冬夏長青。《羅浮山記》言:「山中菖蒲,一寸二十節。」《本草》載:「石菖蒲,一寸九節者良。」
  • 《菖蒲》釋疑
    生於池澤,蒲葉,肥根,高二三尺者,泥蒲也,名白菖;生於溪澗,蒲葉,瘦根,高二三尺者,水蒲也,名溪蓀;生於水石之間,葉有劍脊,瘦根密節,高尺餘者,石菖蒲也;養以沙石,愈剪愈細,高四五寸,葉茸如韭者,亦石菖蒲也;又有根長二三分,葉長寸許,置之几案,用供清賞者,錢蒲也。服食入藥,石蒲為上,餘皆不堪。此草新舊相代,冬夏長青。《羅浮山記》言:「山中菖蒲,一寸二十節。」《本草》載:「石菖蒲,一寸九節者良。」
  • 香苗菖蒲究竟是何種菖蒲?
    香苗菖蒲究竟是何種菖蒲?花木君在文房清供植物裡面,菖蒲非常受人們歡迎,在文人案頭几旁,一小盆菖蒲,作為點綴之物,小巧葳蕤,一叢並發,盤根錯節,葉纖莖細,於無為處顯丘壑,不經意間露春色。菖蒲超凡脫俗、青蔥翠綠,亭亭玉立,飄逸俊秀,簡潔雅致,也十分契合「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文人秉性氣質。菖蒲之於文房,彰顯古樸典雅之風,古往今來文人墨客詠嘆菖蒲的詩詞不勝枚舉,俯拾皆是,筆者曾撰文點評,此處就不贅述。菖蒲的種類很多,從植物學來說我國有7個品種和兩個變種,分別是水菖蒲、石菖蒲、錢菖蒲、長苞菖蒲、茴香菖蒲、寬葉菖蒲、香葉菖蒲(?)
  • 菖蒲· 雅趣何須貴
    潘天壽 菖蒲八哥圖此處說的菖蒲,多為高大的水菖蒲、白菖蒲,多生於沼澤、溪流或水田邊。因其葉叢翠綠,端莊秀麗,具有香氣,多種植於湖、塘、庭院,以供觀賞,也用於布景或插花材料。《呂氏春秋》載,孔子就曾學周文王吃菖蒲,因太苦,「縮項而食之」,吃了3年才習慣其味,可見菖蒲確實難吃。李白也曾寫過「我來採菖蒲,服食可延年」。如果志於求仙問道,菖蒲確實觸手可得。相比天山的雪蓮、懸崖的靈芝草要好得的多,這也讓菖蒲在文人氣之外多了點仙氣。
  • 有草夭夭---菖蒲
  • 辨識菖蒲
    「菖蒲凡五種︰生於池澤,蒲葉肥,根高二、三尺者,泥菖蒲,白菖也;生於溪澗,蒲葉瘦,根高二、三尺者,水菖蒲,溪蓀也;生於水石之間,葉有劍脊,瘦根密節,高尺餘者,石菖蒲也;人家以砂栽之一年,至春剪洗,愈剪愈細,高四、五寸,葉如韭,根如匙柄粗者,亦石菖蒲也;甚則根長二、三分,葉長寸許,謂之錢蒲是矣。服食入藥須用二種石菖蒲,餘皆不堪。
  • 菖蒲種養記
    我說的菖蒲不是如今城市裡公園水邊生長高大的黃菖蒲,也不是農村溝塘中隨處可見端午時節和艾葉一起懸掛門邊的香蒲。我說的是文房雅玩,金錢菖蒲、虎鬚菖蒲或者石菖蒲、九節菖蒲。虎鬚金錢,體古人夜讀,常在油燈下放置一盆菖蒲, 菖蒲香氣清芬,如有蚊蟲叮咬,折葉以其汁塗於皮膚上,可以消炎止腫。菖蒲還有吸附功能,可免燈煙燻眼之苦。據說眼睛看累了還可
  • 心境中的菖蒲
    文 | 沈偉明代王象晉《群芳譜》說:「若石菖蒲之為物,不假日色,不資寸上,不計春秋,愈久則愈密,愈瘠則愈細,可以適情,可以養性,書齋左右一有此君,便覺清趣瀟灑。」江南人老話說的養菖蒲就像伺候大小姐,看了海寧朋友處一個直徑盈尺、深且寸餘、圓形紫砂淺盆中所養之菖蒲,果不其然。那滿滿的一盆菖蒲,近五十年裡,經歷過多個主人的養護,依然蒼秀青翠。蒲草疏鬆處,露出盤錯的根節,如竹鞭一般,說來也是一個看點,有古人賞竹所說「未出土時便有節」的意思,暗含士大夫氣象。根節之下不見土,被厚厚的一層苔蘚覆蓋,而這層苔蘚,養護功夫之外,也同樣有講究。
  • 菖蒲,於浮世中尋一味清雅!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七俗中的一俗——菖蒲。 菖蒲,是天南星科菖蒲屬,為我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逢端午時節,懸菖蒲、艾草於門窗,飲菖蒲酒,以祛避邪疫。 菖蒲起初是作為仙草靈藥之類來看待的。古詩中曾寫過:石上生菖蒲,一寸八九節。仙人勸我餐,令我顏色好。意皆謂菖蒲服之可延年長生。
  • 傳統「端午三寶」之菖蒲
    據《中藥大辭典》記載石菖蒲【別名】 菖蒲、九節菖蒲、劍葉菖蒲等。【來源】 為天南裡科植物石菖蒲 的根莖 。【化學成分 】根莖和葉中均含揮髮油(0.11~0.42%),其主要成分是β-細辛醚63.2~81.2%,細辛醚8.8~13.7%,其次為石竹烯、α-葎草烯、石菖醚等。還含胺基酸、有機酸和糖類。
  • 幸福醫話醫案——佩蘭、菖蒲之用於舌苔厚膩
    菖蒲有三種,都能闢濁逐穢、和中行滯,對溼邪中阻的口粘胸悶,很有作用,其中石菖蒲長於健胃醒脾,水菖蒲芳香較濃,側重祛溼豁痰,阿爾泰銀蓮花之根莖九節菖蒲,專於開竅回蘇,但在淨化厚膩舌苔方面,則功效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