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起源地-陝西

2020-12-26 熱搜玩家

陝西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華山,大雁塔等就在陝西。而這座城市不僅僅只是有著名的古文化,更是有多種多樣的獨具地方特色的小吃。今天帶你們來了解一下去西安必打卡的美食有哪些!

1、肉夾饃作為陝西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謂是實至名歸。烤得焦黃的饃,從中間切開夾入腊味十足的碎臘汁肉。大大的咬上一口,臘汁的香味填滿整個味蕾,饃的清淡餅香正好中和了臘肉的鹹香,簡直好吃得不行!

2、肉丸胡辣湯也是最受陝西人喜愛的早餐之一,肉丸胡辣湯是由牛肉丸子,土豆,胡蘿蔔等切成丁之後勾芡的湯。在吃之前根據個人的口味澆上一層紅紅的辣椒油,鮮香麻辣的口感忍不住一口又一口,又麻又辣的讓人渾身冒汗,冬季感覺全身暖暖的。

3、要是去了寶雞呢,就必須得吃岐山臊子麵了,這裡的臊子麵是最正宗的。臊子麵不僅好吃而且非常講究配色,黃雞蛋,黑木耳,白豆腐等等都讓它看起來多彩又多汁,麵條也相當筋道,口感十分爽口。臊子湯一點腥味也沒有,鮮美得讓你寧可胖三斤也要再來一碗。

4、在炎熱的夏季,來一碗陝西涼皮就相當完美了!冰涼軟糯的寬涼皮配上酸辣的湯汁,既解暑又美味,涼皮裡的黃瓜絲更是清脆可口,每一根麵皮上都裹滿紅紅的辣椒油,垂涎欲滴。

5、陝西十怪裡的biangbiang面,因為其在製作的過程中有類似biangbiang的聲音而得名,雖然名字古怪,但是十分美味!將麵粉發酵後拉成寬寬的麵條,煮得火候很重要,麵條必須得筋道Q彈,和香辣的肉末和麻麻的特製辣椒麵拌在一起,又麻又辣又香。辣得過癮吃得盡興!

6、老少皆宜隨處可見的鍋盔,雖然沒有其他美食誘人的外表,但是吃法卻一點也不遜色,有椒鹽,蔥香,梅菜等口味!個人認為梅菜的非常好吃,回味綿長。鍋盔酥鬆香醇的麵粉味感覺特別淳樸,配上一碗肉丸胡辣湯簡直人間美味!

記得有次偶然搜到了唐妞教你說陝西話,怪好看的哈哈哈,於是就想來聊聊「陝西話」。眾所周知,陝西省份為三大地理區域,自北向南分別為陝北、關中、陝南,號稱「三秦」。然三秦之稱古已有之,項羽滅秦後三分秦國舊地,封章邯為雍王、董翳為翟王、司馬欣為塞王,此為「三秦」之由來。後世「三秦」指代的地理區域不斷發生著變化,漢朝將京畿之地分為三郡:京兆尹(長安)、左馮翊(東府)、右扶風(西府),號為「三輔」,此後三秦僅指關中地區。自元朝設立陝西行省起,至清朝陝甘兩省分離,三秦的含義逐漸演化成了今天的含義。

今天的「三秦」指的是三塊截然不同的地理區域,自然環境差異顯著,民風民俗迥然不同。陝北為黃土高原,氣候乾燥,主要為榆林、延安二市,古稱上郡,方言多操晉語(山西話)榆次片;陝南為秦巴山地,氣候溼潤,主要為漢中、安康、商洛三市,古稱漢中郡(包括上庸縣、商於縣),除商洛外方言多操西南官話(四川話)陝南片;關中為渭河平原,主要為西安、鹹陽、渭南、寶雞、銅川五市,秦稱「內史」,漢稱「三輔」,操關中方言(中原官話關中片),即人們常說的「陝西話」。

其實稱關中方言為「陝西話」極不恰當,因為關中僅為陝西一部,無法代表整個陝西陝西省內部的方言也並不統一,無法合成「陝西話」。另外,甘肅、寧夏某些地區方言亦與關中接近。在陝西三域之中,關中是秦文化的發軔之地與核心區域,關中平原稱「八百裡秦川」,南靠「秦嶺」。「秦」代表了這片土地的歷史與文化,將這片土地上的方言命名為『秦語』相較於「陝西話」更為合理。

相關焦點

  • 陝西華山,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華夏之根」的美稱!
    陝西華山,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華夏之根」的美稱!中國地大物博,大山名川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中國的五嶽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吧!五嶽在中國的名山當中地位是非常高的。它們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在這五嶽當中要論險的話陝西的華山可以說是首當其衝。
  • 陝西漢中市.中華聚寶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陝西漢中市,古稱梁州、褒國、天漢、興元府、南鄭。是陝西省南部一個地級城市。有中華聚寶盆,天府之國 ,魚米之鄉的美譽,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陝西漢中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陝西漢中市之所以稱為中華聚寶盆,首先是地理位置獨特,漢中市地處長江最大支流漢江的中遊,以漢水命名。
  • 良渚文明後續如何?中原文明為何崛起?首席專家王巍話「中華文明...
    王巍說,國際考古學有三大課題——人類起源發展,農業起源發展和文明起源發展,而正因為連綿不斷,中華文明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類社會發展的連續過程。「不但國人希望了解,國際學界也希望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發展。」王巍表示,「中華文明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原生文明之一,搞清它起源發展的過程、背景、動力、機制、特點,是中國學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對世界文明研究的貢獻。」
  • 瑪雅文明,蘇美爾文明,中華文明
    《在埃及與中華文明》胖哥已經說明了,中華文明與瑪雅蘇美爾文明有著幾乎共同的信仰。對於山頂洞原始記憶神的崇拜。所以才把神廟建成一座山的模樣,並共同程度的把神廟建在山頂之上。當時胖哥僅僅只是說的是三個文明的相似性,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說三個文明有什麼關聯。
  • 古希臘文明與中華文明:素未謀面,卻是似曾相識的故人
    那時候的中國正是東周的尾聲,戰國時代的白熱化階段,中華文明與古希臘文明的唯一一次邂逅的機會就此擦肩而過。希臘的古典文明時期,中國正經歷東周的禮崩樂壞。古希臘文明對西方的意義,歷史學家夏曾佑在《中國古代史》作出類比:「中國之有周人,猶泰西之有希臘。」
  • 「每日一習話」中華文明是偉大的文明
    習近平: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中華文明是偉大的文明。這段話出自2019年9月30日習近平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招待會上的講話。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展,指引我們深化文明交流互鑑,在應對風險挑戰、邁向美好未來中,發揮好文化文明的作用。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偉大的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創造出了輝煌的歷史與文明。
  • 「天下山川,以此為最」:秦嶺對中華文明意味著什麼?
    本 文 約 6340 字閱 讀 需 要 17 min文|王學斌,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教授作為中華文明詩歌鼻祖的《詩經》,收錄了一首題為《信南山》的名篇。該詩首句寫道:「信彼南山,維禹甸之。
  • 《中國地名起源地文化》之《假如地名會說話·樂齡系列》徵稿啟事
    《中國地名起源地文化》之《假如地名會說話·樂齡系列》徵 稿 啟 事為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大挖掘、梳理、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力度,助力地區經濟發展,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文化名片。
  • 鑑往知來,讓璀璨的中華文明照亮復興之路
    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 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書寫中華文明時代話語
    其中提到,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中華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增強。筆者認為,社會文明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的基礎指標。
  • 五洲共雲祭 始母佑中華 庚子年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陝西華胥...
    華胥根深,瓜瓞綿綿,孕育炎黃萬世起文明淵源,火傳龍種,萬古曾從華胥來     >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2020年3月26日上午,歲逢庚子,時值上巳,「五洲共雲祭 始母佑中華」庚子年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陝西藍田縣華胥陵舉行。
  • 在災難面前,中華文明是中國精神的永動機
    在沒有完全了解中華文明和文明國家的前提下,你是不可能理解中國的。他們認為中國政府是中華文明的守護者。對於中國人他們認為政府——馬丁雅克《了解中國崛起》再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襲擊下,儘管一度出現了混亂局面,在國家最高機構的親自指揮下,混亂的秩序迅速得到遏制。
  • 知道臊子麵這些美食的起源地是哪裡嗎?那就是陝西寶雞。嘗嘗正宗老...
    陝西省內的城市有很多,每一個城市都有其代表菜品,美食不只西安才有。而在陝西寶雞,你能吃到各種各樣美輪美奐的麵食。這些麵食有哪些呢? 尤其是寶雞岐山縣的擀麵皮,稱得上是中國擀麵皮之首,被評為中華名小吃。
  • 中華上下5000年文明延續不斷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中華民族是唯一文明從未中斷過的民族。其餘的三大文明,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無論它們當年有多麼輝煌,如今都已被塵封於歷史之中。那麼中華文明為何能夠延續至今從未中斷呢?因此,中華文明自誕生起就保持相對獨立,很難和其他文明產生密切關係。其次,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裡,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公裡,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萬平方公裡。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多個,其中臺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公裡。因此,地理位置決定了中國是可以自主發展起來的國家。
  • 迎十四運 創文明城 陝西順豐啟動「迎文明全運·樹安全新豐」活動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迎十四運 創文明城陝西順豐啟動「迎文明全運·樹安全新豐」活動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0-09-17 10:33 字號:
  • 陝歷博基本陳列「陝西古代文明」榮獲博物館展覽優秀作品
    陝西歷史博物館基本陳列《陝西古代文明》繼榮獲第十六屆(2018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之後再次獲得業界的認可。陝西歷史博物館基本陳列《陝西古代文明》於2018年5月18日提升改造完成並對外開放。展覽立足於陝西文明的完整性、至高性、豐富性和獨特性,仍然以「陝西古代文明「為題,但遵循「主題更加鮮明、體系更加完善、補充最新成果、提升表現方式、完善傳播功能」的原則,合理增補新考古發現、新入藏精品、新學術成果,充實文物及輔展信息,以豐富傳播體系。
  • 沒有宗教依託,中華文明是怎樣組織動員的?
    除了中華文明外,世界上其他所有已知的文明都是通過宗教來維持自身的穩定和秩序的,那麼在人類對自然的認知十分薄弱的蒙昧時期,中華文明又是靠什麼來進行自我組織和動員的呢?一、絕天地通 人神永隔早期的中華文明其實和世界上其他文明一樣,發展出了非常完善的神話傳說和宗教體系。不管是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夸父逐日還是共工怒觸不周山,加上山海經中的種種傳說,整個世界觀已經相當完整。
  • 中華文明第一次被清華大學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
    2四大文明是哪四大?四大文明分別是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1、第一名是誰?那個地方古代叫巴比倫文明。如果說得更大一點叫兩河文明(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兩河文明在西方叫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那是人類最早發現文明的地方,也是文明最早成熟的地方。它的文明高度成熟的時候,中華文明僅僅初露曙光。2、第二名是誰呢?第二名是尼羅河邊上的埃及。
  • 陝西「車讓人·人守規」:扮靚城市文明底色 引領三秦文明風尚
    陝西日報 記者 喜順攝  古城西安文明名片  2017年5月,由市文明辦牽頭組織,西安市在全省先行先試,推行「車讓人·人守規」文明交通實踐行動。此前,在人們的印象中,這都是在國外一些地方才能看到的情形。西安能做到嗎?人們會輕易接受這種文明行為嗎?
  • 陝西秦漢新城:大秦文化展新顏 古箏和鳴國粹傳
    由秦漢新城大秦文明園主辦,陝西新儒商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西安水雲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陝西周瑩故裡茯茶有限公司、西安市秦箏學會、陝西秦箏藝苑(秦箏陝西流派非遺傳承單位)、西安音樂學院樂器廠、如是琴舍承辦的大型文化主題活動將於2020年7月25日18:00(如遇下雨、暴風等不可抗力因素則活動推遲,時間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