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華山,大雁塔等就在陝西。而這座城市不僅僅只是有著名的古文化,更是有多種多樣的獨具地方特色的小吃。今天帶你們來了解一下去西安必打卡的美食有哪些!
1、肉夾饃作為陝西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謂是實至名歸。烤得焦黃的饃,從中間切開夾入腊味十足的碎臘汁肉。大大的咬上一口,臘汁的香味填滿整個味蕾,饃的清淡餅香正好中和了臘肉的鹹香,簡直好吃得不行!
2、肉丸胡辣湯也是最受陝西人喜愛的早餐之一,肉丸胡辣湯是由牛肉丸子,土豆,胡蘿蔔等切成丁之後勾芡的湯。在吃之前根據個人的口味澆上一層紅紅的辣椒油,鮮香麻辣的口感忍不住一口又一口,又麻又辣的讓人渾身冒汗,冬季感覺全身暖暖的。
3、要是去了寶雞呢,就必須得吃岐山臊子麵了,這裡的臊子麵是最正宗的。臊子麵不僅好吃而且非常講究配色,黃雞蛋,黑木耳,白豆腐等等都讓它看起來多彩又多汁,麵條也相當筋道,口感十分爽口。臊子湯一點腥味也沒有,鮮美得讓你寧可胖三斤也要再來一碗。
4、在炎熱的夏季,來一碗陝西涼皮就相當完美了!冰涼軟糯的寬涼皮配上酸辣的湯汁,既解暑又美味,涼皮裡的黃瓜絲更是清脆可口,每一根麵皮上都裹滿紅紅的辣椒油,垂涎欲滴。
5、陝西十怪裡的biangbiang面,因為其在製作的過程中有類似biangbiang的聲音而得名,雖然名字古怪,但是十分美味!將麵粉發酵後拉成寬寬的麵條,煮得火候很重要,麵條必須得筋道Q彈,和香辣的肉末和麻麻的特製辣椒麵拌在一起,又麻又辣又香。辣得過癮吃得盡興!
6、老少皆宜隨處可見的鍋盔,雖然沒有其他美食誘人的外表,但是吃法卻一點也不遜色,有椒鹽,蔥香,梅菜等口味!個人認為梅菜的非常好吃,回味綿長。鍋盔酥鬆香醇的麵粉味感覺特別淳樸,配上一碗肉丸胡辣湯簡直人間美味!
記得有次偶然搜到了唐妞教你說陝西話,怪好看的哈哈哈,於是就想來聊聊「陝西話」。眾所周知,陝西省份為三大地理區域,自北向南分別為陝北、關中、陝南,號稱「三秦」。然三秦之稱古已有之,項羽滅秦後三分秦國舊地,封章邯為雍王、董翳為翟王、司馬欣為塞王,此為「三秦」之由來。後世「三秦」指代的地理區域不斷發生著變化,漢朝將京畿之地分為三郡:京兆尹(長安)、左馮翊(東府)、右扶風(西府),號為「三輔」,此後三秦僅指關中地區。自元朝設立陝西行省起,至清朝陝甘兩省分離,三秦的含義逐漸演化成了今天的含義。
今天的「三秦」指的是三塊截然不同的地理區域,自然環境差異顯著,民風民俗迥然不同。陝北為黃土高原,氣候乾燥,主要為榆林、延安二市,古稱上郡,方言多操晉語(山西話)榆次片;陝南為秦巴山地,氣候溼潤,主要為漢中、安康、商洛三市,古稱漢中郡(包括上庸縣、商於縣),除商洛外方言多操西南官話(四川話)陝南片;關中為渭河平原,主要為西安、鹹陽、渭南、寶雞、銅川五市,秦稱「內史」,漢稱「三輔」,操關中方言(中原官話關中片),即人們常說的「陝西話」。
其實稱關中方言為「陝西話」極不恰當,因為關中僅為陝西一部,無法代表整個陝西。陝西省內部的方言也並不統一,無法合成「陝西話」。另外,甘肅、寧夏某些地區方言亦與關中接近。在陝西三域之中,關中是秦文化的發軔之地與核心區域,關中平原稱「八百裡秦川」,南靠「秦嶺」。「秦」代表了這片土地的歷史與文化,將這片土地上的方言命名為『秦語』相較於「陝西話」更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