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日,一項「車讓人·人守規」的文明交通實踐行動在古城西安啟動。隨之,該行動被推廣到陝西省各地,車水馬龍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禮讓斑馬線」的印記。經歷3年的宣傳教育、集中整治和鞏固提升,陝西省城市交通秩序顯著改觀,城市文明形象大幅提升。3年來,「車讓人·人守規」已經成為全省乃至全國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
過路者為車讓人文明行為點讚。陝西日報 記者 喜順攝
古城西安文明名片
2017年5月,由市文明辦牽頭組織,西安市在全省先行先試,推行「車讓人·人守規」文明交通實踐行動。此前,在人們的印象中,這都是在國外一些地方才能看到的情形。西安能做到嗎?人們會輕易接受這種文明行為嗎?
「車讓人·人守規」不只是一項單純的文明交通實踐行動,而是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有力推手,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文明讓生活更精彩」的具體實踐。
4月18日,在西安市長安南路十字,一位私家車司機王軍說:「剛開始推廣時,司機們大多是怕扣分,怕被罰款,都是被動式禮讓行人。現在好了,走到斑馬線前,都會自覺減速禮讓,這已經成為一種自然。」
「車讓人·人守規」行動啟動以來,西安市重點解決「怎麼幹」的問題,將行動分成3個步驟。2017年重點抓「車讓人」,2018年重點抓「人守規」,2019年是兩項並行實施,且始終以宣傳動員為前提,集中整治為關鍵,常態保持為目標強力推動。
在「車讓人」行動過程中,西安市採取「先易後難、先公後私」的推進策略。西安市公交總公司在駕駛員中推行「5321」禮讓標準,通過現場檢查、視頻查詢等專項檢查方式,對公交車禮讓行人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並將結果納入線路及駕駛員個人月度考核和星級管理指標,引導公交車駕駛員做到文明行車,帶頭踐行「車讓人」。
同時,西安市計程車管理處協調全行業近3萬名駕駛員分批接受培訓教育,要求駕駛員籤訂「車讓人·人守規」承諾書,並在市區常年設點檢查計程車文明駕駛情況,一旦發現違規行為當場記錄,並通報相關企業實施整改。
接連出招,打出了一套套漂亮的組合拳。越來越多的車主加入「車讓人」的行列中,越來越多的市民群眾主動踐行「人守規」, 「車讓人·人守規」成為體現西安文明進步的城市名片,讓城市更有溫度、更有情懷、更加文明。
交警現場執法中。陝西日報 記者 喜順攝
引領三秦文明風尚
2019年6月24日,中共陝西省委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正式印發《關於推廣西安市「車讓人·人守規」經驗在陝西省開展文明交通實踐行動的方案》,將西安市「車讓人·人守規」經驗推向全省。陝西成為全國首個在全省範圍內推廣「車讓人·人守規」的省份。
根據記者調查,陝西省「車讓人·人守規」文明交通實踐行動實施以來,各地及時安排,認真推動落實。據介紹,銅川市北市區一馬路沿路學校多企業多,每逢上下班高峰期,人車搶道現象時有發生,自「車讓人·人守規」文明交通實踐行動開展以來,銅川市在長虹南路、正陽路西段、正大路建設使用3處車讓人電子監控設施,在南市區重點十字路口安裝人行過街安全語音提示樁8個,建設使用南市區市一中門前學生優先智能過街系統和北市區文化宮門前行人優先過街智能設施。南、北市區啟用4套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自動抓拍系統,加大了對不文明行車與不禮讓行人行為的查處力度。「可以感受到『車讓人·人守規』的文明氛圍愈發濃厚。」王益區委幹部李志宏說,這既是一條道德底線,又是一條行為準則。
神木市為有效解決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違法問題,創新工作方法,建成的首個交通勸導學習點,對交通違規行為人進行再教育,通過違規對象的不同,分別抄寫「車讓人·文明行」保證書、機動車駕駛人保證書、行人保證書、電動兩輪車駕駛人保證書等,或填寫交通安全知識答卷,從而有效減少了闖紅燈、越線、不禮讓斑馬線等不文明交通陋習和安全隱患;寶雞市、楊凌示範區持續開展常態化交通違法整治和城市交通環境治理;延安市、漢中市、榆林市、銅川市定期開展專項整治,成效明顯;延安市在重點車輛管控方面舉措有力,以「實名+工作單位」的形式對違法行為人進行曝光。
目前,「車讓人」在全省形成一種風尚,「人守規」有了明顯進步。
4月26日,鹹陽市一市民正在過馬路。我省實施「車讓人·人守規」以來,城市交通運輸秩序發生了很大改變。 陝西日報 記者 喜順攝
「人」「車」共建文明環境
斑馬線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文明線,也是保障行人安全的生命線。正因如此,近年來各地把斑馬線禮讓活動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內容來抓。但是從各地開展的情況看,在嚴格的法律法規約束下,「車讓人」都執行得較好,而「人守規」就相對差一些。一些行人在過斑馬線時沒有時間觀念,看手機、打電話、闖紅燈,這些行為都影響著交通文明,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而西安市在治理機動車不禮讓行人的同時,也對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進行了治理。
4月25日,在西安市西華門西南角的行人、非機動車違法教育處罰點,西安交警支隊蓮湖大隊西大街中隊中隊長吳剛正在對闖紅燈的單某芳進行交規教育。「看著手機一不小心就闖紅燈了……」單某芳說。登記完身份信息,學習完交通法規後,單某芳在幾種交通安全教育方式中,選擇了在自己朋友圈裡發出寫有「請遵守交通規則,人人都是參與者」的文字後離開。
「西安交警在開展行人、非機動車交通秩序治理時,靈活教育方式,通過學習交規、當交通志願者維護秩序、觀看交通警示教育片等方式,使違法者的內心深處得到觸動,提高了遵紀守法意識。同時,在全市的10個十字路口設立違法教育處罰點進行『掃臉』糾違。」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宣傳科科長楊波說。
當日下午,記者來到西安市解放路五路口的違法教育處罰點,看到十字路口非機動車穿梭在機動車道混行,甚至「逼停」機動車。一輛載人的非機動車在十字路口被交警攔下,隨後被帶到教育處罰點,在告知非機動車駕駛人違法行為後,交警對其「掃臉」糾違,後臺可以清晰看到違法當事人信息和過往交通違法記錄。交警告訴違法當事人原則上第一次進行糾違和學習,對第二次交通違法的採取警告處罰,對第三次及以上交通違法的行為人將從嚴頂格處罰。違法當事人接受了批評教育和學習,表示今後在道路行駛中一定遵紀守法。
「『車讓人·人守規』行動在寶雞啟動以來,我每次過斑馬線的時候,計程車或者私家車都會停下來,我覺得心裡挺溫暖的。別人都能讓讓我,我為什麼就不能守規則呢?」4月19日,寶雞市民王新軍說。
據了解,陝西省自去年在全省13個市區印發落實「車讓人·人守規」方案或實施細則後,各地也先後舉辦了大型「車讓人·人守規」文明交通實踐行動啟動儀式,其中,西安市、鹹陽市、銅川市、渭南市、榆林市、延安市、漢中市、安康市、楊凌示範區、西鹹新區的文明交通實踐行動已經覆蓋全域範圍。
隨著陝西省交警部門對「車讓人·人守規」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城市交通文明禮讓之風日漸濃厚,街頭機動車不禮讓行為逐年減少。2019年,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共查處機動車不禮讓行人交通違法25.5萬例,較2018年全年大幅下降。從2017年5月全市開展「車讓人·人守規」文明交通實踐行動以來,至2020年4月,西安交警共查處機動車不禮讓行人交通違法106.4萬例。
記者手記:
曾幾何時,行人為了過馬路,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而當「車讓人· 人守規」文明新風拂面而來,機動車禮讓行人成為斑馬線前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車讓人」一時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人們無不為之點讚、為之感動。
然而,當「車讓人」被點讚之時,另一種現象卻依然在延續。行人無視交通信號燈隨意橫穿馬路,過斑馬線沒有時間觀念,看手機、打電話,扎堆演繹「中國式過馬路」,不僅造成交通不順暢,也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車讓人」還需「人守規」,這是維護好正常交通秩序的前提。行人在過馬路時不遵守交通規則,更甚者翻圍欄、闖紅燈,讓人心驚膽戰。倡導「車讓人」,並不是指行人就可以肆意在馬路上穿行。「人守規」才更利於「車讓人」的合理推進。
「車讓人· 人守規」齊頭並進才能共建交通規範。寶雞市鳳縣交警推行對非機動車違法行為者現場學習現場考試的舉措,就是表明了管理方對任何一方不偏袒的態度,更是展現立法束規公平性的重要一步。讓「中國式過馬路」成為過去式,尤其是像西安市這樣車流量大的城市,「車讓人」「人守規」的行為都不能少。
西安市從「人讓車、人怕車」到「車讓人· 人守規」,這一轉變使這個城市更加文明。如今,「車讓人· 人守規」已被市民所接受,它不再是一紙規定,而是成為推動這個城市文明進步的動力。
文明是人們舉手投足凝結成地美麗,是人們共創、共建、共享的幸福之果。漫步在全省各地的大街小巷,文明氣息不僅表現在優美的城市環境中,更體現在市民「車讓人· 人守規」的溫情之中。(陝西日報 記者 喜順)
機動車禮讓斑馬線反映著交通秩序在人們心中的分量,折射著城市的溫暖和文明。不論是車讓人,還是人讓車,都應該是每個交通參與者的自覺行動。近日,記者採訪了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秩序處相關負責人,就「車讓人」「人守規」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和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一、如何理解「機動車應當禮讓斑馬線」 ?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條明確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機動車禮讓斑馬線,這是法定要求。通俗講,就是當機動車遇到斑馬線的時候,都應該減速行駛,即使斑馬線上沒有行人在通行;如果斑馬線上有行人正在通行,車輛必須停車讓行。
二、有的斑馬線配套設置有信號燈,有的沒設信號燈,有什麼不同的要求?
行人不隨意橫穿馬路,是機動車安全通行的保證。行人通過馬路時,如果有斑馬線就應當從斑馬線通過;如果沒有,應該觀察左右車輛,確認安全後通過。
對於設有信號燈的斑馬線如何通過?機動車、行人都應嚴格按照信號燈指示通行。當然,信號燈設施必須規範,必須符合國標要求,並確保運行狀態良好,出現故障及時得到維修。
對於未設置信號燈的斑馬線,機動車通過時,駕駛人應當主動讓行、避讓行人,行人也要積極配合,做到「車讓人、人快走」。
三、機動車通過交叉路口右轉或左轉時,應該注意什麼?
在有多相位信號燈的路口,首先應該嚴格遵守信號燈指示,紅燈亮時,轉彎車輛不得通行。行人步入斑馬線,車輛行經交叉路口轉彎時,必須讓行。同時,行人也須遵守斑馬線方向的交通信號燈。對於右轉(左轉)、直行同時放行的車道,紅燈亮時,轉彎的車輛在不妨礙被放行的行人通行的情況下,可以通行。
四、斑馬線通行方向信號燈由綠燈變為紅燈,行人未完全通過斑馬線,而車行道信號燈已變為綠燈,車輛該如何通行?
這種情況仍應該堅持行人通行優先。當信號燈紅燈亮時,未進入人行橫道的行人不應再進入。已經進入人行橫道的行人,在二次過街設施位置等候斑馬線綠燈再次亮起,車輛仍需在斑馬線前等候行人通過,在不影響行人通行的前提下再通行。
五、行人站在斑馬線附近不走,怎麼辦?
斑馬線前禮讓行人是機動車必須要做到的,但有時候可以分情況來確定。如果行人站在斑馬線附近並沒有通過馬路的意圖,尤其是在沒有信號燈的路口,駕駛員要提前減速觀察,同時可以簡單與行人進行手勢溝通,確認安全後通行。
六、斑馬線前人車互讓,怎麼辦?
如果駕駛員在禮讓中發現行人也在示意讓車輛先行通過,駕駛員可以在確認安全的前提下正常通行。在駕車出行過程中,車道出現菱形地面標線,就是提示前方道路30米至50米處設置有人行橫道,應減速慢行,並須注意行人橫過馬路。停止線之前一般也會施劃有倒三角形的停車讓行地面標線或者「車讓人」的提示文字,提醒廣大駕駛員在接近斑馬線前必須要降低車速、仔細觀察,確認安全後通行。同時,有斑馬線和信號燈控制的路口,機動車和行人都必須嚴格遵守信號燈指示通行。(陝西日報 記者 喜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