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著名角色商業公司三麗鷗公布了2019年度財報。
單從數據來看,這份財報並不好看。再加上當前全球市場的大環境以及公司經營策略,三麗鷗在2020年的業績也不會樂觀。
以下為三麗鷗在2019年度的核心數據:
營業額552.61億日元(36.45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6.5%;
營業利潤21.06億日元(1.3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56%;
經常利潤32.74億日元(2.1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3.9%;
淨利潤僅1.91億日元(0.13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95.1%。
其實,三麗鷗已經連續6年減收減利了。
而且,近四年該公司的財務數據呈極速下滑的態勢——
營業利潤從16年度的69.04億日元到如今19年度的21.06億日元,縮水了三分之二;
淨利潤從16年度的64.75億日元下降至19年度的1.91億日元,慘不忍睹;
每股盈餘也從16年度的76.32日元下滑到了19年度的2.26日元。
19年度的成績與上期預想的也有著較大的差距。三麗鷗稱,業績沒達到預期,營收表現不佳的原因主要在於海外業務萎靡不振、日本國內的授權業務營收和利潤縮水、主題樂園受疫情影響閉園帶來的損失。
海外業務和日本國內的授權業務是三麗鷗的重要營收來源,而主題樂園業務背後是巨大的運營維護成本。
現在疫情並沒有過去,三麗鷗預計,公司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仍會下滑。
日本授權業務利潤59億日元,卻覆蓋不了成本
我們首先來看三麗鷗在日本的業務。
按業務分,日本國內業務主要由四方面組成。分別是「授權業務」、「商品銷售業務」、「主題樂園業務」和「其他業務」。
授權業務利潤最大,是三麗鷗在日本國內業務的支柱,但面對107.11億日元(7.07億元人民幣)的運營成本,仍無法在短期內盈利。
19年度,三麗鷗日本國內業務的營業損失達到了25.11億日元(1.66億元人民幣)。
授權業務方面,19年度的營業額為87億日元(5.7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9.4%;營業利潤為58億日元(3.83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10.4%。
授權業務是日本國內業務利潤佔比最大的業務,但相比往年數據來看,19年度的成績並不理想。
在財年的第4季度,三麗鷗的授權案例有:三菱UFJNICOS的「大耳狗」信用卡、交通系電子錢包領域的「凱蒂貓」ICOCA卡(西日本旅客鐵道發行)、多名三麗鷗角色登場的首都圈交通卡「PASMO」等,新發行的金融卡給三麗鷗的授權業務貢獻了不少營業額。
此外,三麗鷗也堅持與日用品品牌「花王」、醫藥品牌「第一三共Healthcare」等大企業合作。
三麗鷗角色授權PASMO卡
授權業務中,服裝是重點品類,該品類受到不良天氣影響而陷入苦戰。
另一方面,三麗鷗角色的大範圍展開較為順利,且動畫、數字業務的業績也有不錯的增長。但是,2020年2月以後,由於新冠疫情影響,海外製造業停業、賣場範圍縮小以及消費者的消費意欲低迷,公司的營業額受到了一定影響。
對此,三麗鷗將繼續致力於活用多角色授權,並強化電子商務和數字業務。關於「對企業」企劃方面,三麗鷗會加強大型廣告宣傳,並在改變出版部門體制的基礎上加強收益。
商品銷售業務方面,19年度的營業額為187億日元(12.34億元人民幣),與上期持平;營業利潤為12億日元(0.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9.1%。該業務業績稍有好轉,但仍有不小提升空間。
商品銷售業務在該財年第4季度中,零售部門推出的年初福袋和抽獎、2020年將迎來45周年的「美樂蒂」生日促銷活動,給三麗鷗官方商店以及百貨店的特設會場帶來了可觀的銷售額。
直至2月上旬,顧客數量和銷售額均有增長,然而在此之後,因受到疫情影響,消費熱情開始冷卻。為確保顧客及員工的安全,三麗鷗採取實體店臨時停業的措施,因此業績增長也有了限制。
由於到日旅客的減少,零售部門近年來在店面營業額上吃了不少苦頭。不過,因為唐吉訶德(連鎖雜貨店)、亞馬遜的銷售額比起上期有了較大提升,所以該部門也給商品銷售業務全體的營業額帶來了貢獻。
主題樂園業務方面,19年度營業額為95億日元(6.27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2.6%;營業利潤為5億日元(0.3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3.3%。該業務的營業額甚至要比授權業務高,但是營業利潤並不多。
東京都多摩市的三麗鷗彩虹樂園,自2月22日起臨時停業,最終期內入園人數達132.4萬人次,同比減少了9.3%。
在閉園之前,該樂園通過使用SNS向年輕女性發送相關信息,讓入園人數增加了3.1萬人次。然而疫情的來臨,讓看似順風順水的設想迅速破滅。停業讓門票販售業務暫停,舉辦活動的員工費用以及4月更新開放的場館餐廳等設備翻修所產生的修理費和維護費,直接讓樂園經費入不敷出。
而開在大分縣的三麗鷗和諧樂園,期內入園人數達42.9萬人,同比減少9%。上半年入園人數超過了同期,下半年企業會員企劃和「萬聖夜」和「感恩派對」等活動也招攬了不少客人,直至1月,累計入園人數比同期多了1.5萬人次。不過隨著2月閉園,入園人數受限,並沒超過同期。
隨著日本疫情好轉,三麗鷗官方表示,三麗鷗和諧樂園將在6月8日重新開放。
三麗鷗和諧樂園開園通知
海外市場利潤逐年遞減,中國市場貢獻最大
接下來看除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場業績。
19年度海外市場的營業額為185億日元(12.2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13.6%;營業利潤為46億日元(3.0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9.9%。而日本市場營業虧損25億日元。儘管海外市場的營業利潤在逐漸減少,但其依舊是支撐總營業利潤的支柱。
海外市場大致可以分為亞洲、歐洲和美洲,其中亞洲的主要市場為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以及韓國,而歐洲的主要市場為德國和英國。
從細分市場的營業利潤來看,中國大陸的營業利潤為最主要貢獻,達26.54億日元(1.75億元人民幣),其次是中國香港,達15.5億日元(1億元人民幣),第三是中國臺灣,達8.02億日元(0.53億元人民幣)。
也就是說,支撐海外市場乃至全體營業額的地區就是中國市場。
當然,三麗鷗也知道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在中期計劃中常提到要大力發展和開拓中國市場。
歐洲市場方面,歐洲子公司正在管轄的地域(如大洋洲、南非、以色列)正在擴大,歐洲主要國家的業績也有恢復的徵兆。而持有《奇先生妙小姐》版權的三麗鷗全球有限公司(SanrioGlobalLtd.)不僅在歐洲陷入苦戰,在中國市場也沒有按照預定的設想進展。
另外,19年7月,歐盟委員會對三麗鷗開了6200萬歐元(4.94億元人民幣)罰單,因為三麗鷗限制獲得銷售權的業者向其他國家銷售三麗鷗商品,此舉違反了歐盟單一市場的公平競爭原則。
對此,三麗鷗於19年12月在歐洲公司更換新的COO,著手整備法務部門並強化銷售體制。
北美市場方面,持續面向大規模零售商的展開並沒有很好的結果,不過與品牌合作以及與專業零售商等流通的開拓卻十分奏效。商品銷售這一塊,電子商務部門表現良好,但向中南美國家出貨的減少以及倉庫功能外包帶來的系統故障等原因讓營收下降。此外,人工費用大幅消減的同時,市場投資和物流外包的費用也超過預期,這讓三麗鷗無法進一步縮小損失。
南美市場方面,在墨西哥發展良好,而在巴西處於劣勢。
亞洲市場方面,中國香港因為社會動亂,實體店難以經營,並且授權業務方面主要客戶的交易額都大幅減少。中國臺灣市場在家電領域有佳績,但企業宣傳活動和服裝品類的銷售額縮減亦有著較大影響。中國大陸方面,三麗鷗積極推進新客戶的開拓,授權案例也在增加,另一方面,中美貿易摩擦導致了經濟情形惡化,加上其他IP的競爭,也讓授權業績有所下降。
韓國方面,日韓關係背景下商談不融洽,導致商品化展開難以進行。東南亞方面,越南、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營業額停滯不前,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雖然營業額增長緩慢,但客戶群在不斷擴大。
總結
3月以後由於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範圍內持續蔓延,三麗鷗在日本國內和海外的經營活動亦受到巨大影響。此外,公司所處的環境仍有許多無法預知的地方。所以,三麗鷗表示他們暫時無法預測2020年度的業績,業績預想將在以後公布。
有媒體預估,到2020年6月份,三麗鷗在日本的直營店鋪能全部開始營業。日本已經解除緊急事態宣言,正逐步恢復社會經濟活動。三麗鷗的經營壓力也能得到稍許緩解。
三麗鷗在18年5月制定了為期三年的中期經營計劃「MarketingInnovationProject2021」,以「合併營業利潤100億日元,合併ROE(淨資產收益率)10%以上」為目標,採取了各種策略。關於未來的對策,三麗鷗將在3年中期經營計劃的最後一年2020年度裡,施行如下策略:「強化市場營銷功能」、「成立戰略性的動畫遊戲業務」、「重新構築重視顧客接觸點的商品銷售業務」,以及「向中國市場發力」、「整頓歐美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6月12日三麗鷗社長換帥。92歲的三麗鷗創始人辻信太郎退位,其31歲的孫子辻朋邦接任。辻朋邦表示,將會對商品銷售業務進行改革,重點發展數位化業務。新社長上任是否能在危機關頭把三麗鷗拯救出來,就看接下來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