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的沒落,在於經典無以復加

2020-12-26 閒人電影

以前的香港電影「盡皆過火,儘是癲狂」,陪伴了至少三代人的成長。

在香港電影構建的光怪陸離的光影世界裡,708090後留下了許多難以磨滅的回憶,自然也有很多無法忘懷的港片。

如英雄黑幫片《英雄本色》。

凡是香港電影的影迷,肯定看過1986年的《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是香港英雄電影的開山之作,由此開創了黑幫英雄片的潮流。

在香港影評人評選的香港百部佳片中,《英雄本色》排名第一,可見其「第一港片」的名頭並非空穴來風。

《英雄本色》講的是江湖的故事,江湖是人的江湖,人是江湖的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些關於江湖的故事,說到底就是一個人和命運的命題。

這個命題裡面,最重要的是人,人要面對的是命運的洪流,而洪流則是江湖本身,正所謂「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所以,不管解讀多少遍《英雄本色》,始終脫離不了其中的角色,即小馬哥(周潤髮飾演)、宋子豪(狄龍飾演)、宋子傑(張國榮飾演)。

義代表小馬哥,道代表宋子豪,悟代表宋子傑,最後的結局是義成全了道,道成就了悟,悟,覺也。

混混黑幫片《古惑仔》。

「古惑仔」一詞源自粵語,意為不良少年,在北方,被叫做小混混。

而讓這個詞火遍全國,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則是因為《古惑仔》系列電影,相信每個8090後,年輕時都學過《古惑仔》的樣子。

《古惑仔》系列是影響了整整兩代人的黑幫電影。

只要《亂世巨星》的音樂一響起,就知道陳浩南、山雞、大天二等人帶著一眾小弟以酷帥拽的方式出場了。

那個時候,很多年輕人想出去混大都是因為這部電影,羨慕裡面的江湖秩序與兄弟情義,女生們有也喜歡屌屌的小混混。

也許很多人因為《古惑仔》學會了多如牛毛的壞習慣,也許主演們因為《古惑仔》被指著鼻子罵過。

不可否認的是,《古惑仔》確實給8090後帶來了中二的時光和逗逼的歲月,只不過小混混們激情燃燒的歲月,一長大就結束。

但是兩代人的青春,都曾因這部電影改變過。

史詩黑幫片《黑社會》。

有「中國版《教父》」之稱的《黑社會》系列,杜琪峯將自己從小看到的黑社會哲學融入到電影中。

不再是個人恩仇的江湖鬥毆,而是以社會生活史為視角,將一段傳統的黑社會內鬥演繹成社會生活的一個片段。

他把香港的歷史變遷和大時代的進程根植在《黑社會》中,600萬人的香港,曾有至少50萬人是黑幫。

所以黑幫的變化即可代表香港應對不同時期的轉變,回歸前錢怎麼賺,回歸後錢怎麼賺,與做人一樣都難以逆勢。

大D、阿樂、Jimmy、東莞仔都有自己的宿命,不論使用何種手段上位,他們的最終目的都是一樣的,賺大錢。

這就是杜琪峯這位香港為數不多認真拍電影的大佬導演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他想拍偉大的電影,而偉大的電影都具有文學性。

杜琪峯的作者電影哪一部不值得拿出來細細品味,這就是他始終沒有放棄的文學性,或許商業上會遇冷,但是藝術性不會丟。

動作喜劇片《A計劃》。

在錄像帶時代,如果哪家錄像廳沒有《A計劃》,客流量至少要減少一大半,它可以是當之無愧的鎮店之寶。

作為商業片來說,《A計劃》誕生距今已有37年,依舊保持著豆瓣8.0的評分,可謂是一枝獨秀。

若將層面擴大至香港電影,或許《A計劃》在雲集的佳片中沒有那麼的優秀,可是在華語動作喜劇領域,它卻是至今都難逾越的巔峰。

究其原因,很簡單,好看又好笑,主題不落俗。

無釐頭喜劇片《功夫》

這部電影的經典在於六個方面,一是無以復加的配角群像,就連僅露面一兩分的角色都能被人記住。

二是被現在的短視頻用爛的電影配樂,片中用到了古典民樂、經典西洋樂、老上海音樂,也有為電影原創的音樂。

三是無論怎麼猜測都算合理的電影劇情;四是流傳至今的梗與臺詞;五是意象的拍攝手法。

六是暗含的隱喻,首先是喜劇實為悲劇的暗線,其次是對黑暗森林法則的諷刺,最後是對弱肉強食等級的揭露。

靈幻殭屍片《殭屍先生》。

《殭屍先生》對殭屍靈幻類型片的貢獻主要有四個。

一是讓幻想中的捉鬼道士有了具象;二是為中國殭屍下了定義;三是解釋了殭屍的由來;四是制定了鬥殭屍指南和見鬼法則。

除了對殭屍片這種類型片的定義之外,《殭屍先生》還具有開創性,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為喜劇片提供了反差式的拍攝模式;二是暫時停止呼吸的設定;三是制定了殭屍片的標準類型;四是華語影史上第一次為鬼作曲;五是絕無僅有的殭屍片全明星。

警匪片《無間道》。

《無間道》的故事全部涵蓋在片名裡。

所謂無間道,其實講的是人性的掙扎,人生的錯位與命運的捉弄。

如果把無間道拆成兩部分,即無間與道,無間二字指佛教中的無間地獄,意為刑罰永不間斷,投射在電影中便是選擇決定走向。

道為是萬事萬物的運行軌道或軌跡,也是事物變化運動的情況,電影中的眾多人物都是為道而活,區別在於各自的道義不同。

在香港,以前的警匪片,是非黑白清楚,警察、黑社會分明,而且結局大都是正義戰勝了邪惡。

但《無間道》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套路,警方的臥底不再是有著堅定心理的臉譜化的形象,黑社會也不都是壞人。

很難想像,港式警匪片竟然沒有多少槍戰戲,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智鬥,警察、黑社會互相在找臥底。

令人惋惜的是,此後的港產警匪片,甚至是整個華語電影,都是在無限放大《無間道》的某一部分,再無超越之作。

功夫片《黃飛鴻》系列。

拍《黃飛鴻》時,徐克與武指劉家良產生矛盾。

徐克講究黃飛鴻在動作上寫意,可洪拳嫡系傳人的劉家良認為讓黃飛鴻打北派的功夫,豈不是讓十萬洪家拳子弟笑掉大牙。

爭執到不可開交時,徐克炒了劉家良,選用袁和平,這才有了影史最經典的動作之一,佛山無影腳。

他還賦予了黃飛鴻搞怪,孩子氣的一面,有別於宗師模樣的臉譜化形象,這一改,讓黃飛鴻變得可愛,不再有畏懼。

在《黃飛鴻》中,既有噴湧而出的愛恨情仇,浩然正氣的家國情懷,又有掙脫束縛的血肉之軀,滄海一笑的極致浪漫。

正是這種少了廟堂,多了個人的家國憂思,讓黃飛鴻的江湖都以小見大,藐視一切繁文縟節。

愛情片《甜蜜蜜》。

《甜蜜蜜》獲得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九項大獎、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1997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二位。

片中,除了愛情和漂泊的情感外,還有時代縮影,如香港回歸前十年的狀態,20世紀末的中國移民,以及社會同化和自我認知與小人物的命運掙扎。

劇情片《歲月神偷》

這部電影與同名歌曲相得益彰,所以貼歌詞就可以完美概括。

「能夠握緊的就別放了,能夠擁抱的就別拉扯。時間著急的衝刷著,剩下了什麼,原諒走過的那些曲折。

原來留下的都是真的,縱然似夢啊,半醒著,笑著哭著都快活。誰讓時間是讓人猝不及防的東西。

晴時有風陰有時雨,爭不過朝夕 又念著往昔,偷走了青絲卻留住一個你,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

好的壞的都是風景,別怪我貪心 只是不願醒,因為你只為你願和我一起,看雲淡風輕。」

恐怖片《陰陽路》系列。

《陰陽路》的劇情並沒有值得說道的地方,因為都是招數老套、情節幼稚、素材看膩的jump scare。

只不過,這個21部電影的鬼片系列,與回歸後的香港電影的發展路徑極其貼合,即從巔峰滑落到無人問津。

港片的江河日下,是市場的選擇,是文化的壁壘,是政策的限制,也是整個華語電影的損失。

但值得慶幸的是,香港電影留下的火種,讓華語電影穩步上升,成為僅有的幾個可以與好萊塢抗衡的電影市場。

這,也是一件好事兒。

相關焦點

  • 從沒落的香港服飾,看懂今日之香港
    ◆香港的未來,在於融入中國這趟高速發展的列車。正解局出品在《重慶大廈裡的真實香港:豪宅淪為貧民窟,世界中心的另類孤島》一文中,我介紹了魚龍混雜的香港重慶大廈,以小見大,提供觀察當下香港的一個視角。有讀者留言,不夠直接、過癮。今天,正解局嘗試以香港服飾品牌的興衰,分析香港的經濟,再次正解香港。1.
  • 香港電影的經典電影裡的經典角色你喜歡哪個
    #在上個世紀輝煌過,雖然現在已經沒落,但是曾經的經典角色依然讓人忘不了。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香港電影了的經典角色。張三丰(李連杰飾演)李連杰是很出名的功夫巨星,拿過全國武術冠軍的他曾經坦言,自己非常喜歡太極功夫。在《太極張三丰》裡,李連杰精湛的武打技巧和演技使得他的這部影片一直被影迷們津津樂道。
  • 香港電影你覺得沒落了嗎?原因是什麼?
    香港電影的沒落,是不爭的事實。這一點,可以從市場、人才、資金三個方面證明。一、市場香港電影的輝煌期,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香港本土只有700多萬人,市場小的可憐,所以票房不可能太高。光靠這點票房,恐怕絕大多數香港電影都要賠得底掉。香港電影最大的市場在臺灣。此外,還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環中華區。這些地方經濟發達,消費能力高,人口加在一起多,所以是香港電影最大的市場。
  • 香港電影的經典,豆瓣9.2高分神作,之後再無經典
    香港電影成就了無數的經典,在那個年代,香港電影可以說是風靡全球。即使是在今天也有不同國家的影片向香港電影致敬,我們總能在其他影片中驚喜的看到香港經典電影中劇情或是代表音樂。那個時代的港片可以說是一代人心中永遠的經典。
  • 林正英以外,香港經典搞笑鬼片,你知多少?
    英叔(林正英)經典殭屍片至今無人超越,1985年,在電影圈發展多年的林正英憑藉一部靈幻恐怖片《殭屍先生》走紅香港和東南亞影壇,並獲得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很多人都說:英叔後,再無經典!對呀,英叔的電影已經深深映在大家心裡,熟悉到我們都可以「倒背如流」了。在以前的香港,英叔的港片殭屍系列一度爆火之後,很多影視公司都紛紛加入了「殭屍系列」在風口浪尖上,不少影視公司都出了一些非常經典的作品。
  • 香港經典電影十大排行榜,第一至今無人敢翻拍
    香港電影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達到了最鼎盛的時期,風靡整個亞洲,被稱作「東方好萊塢」。同時造就了一批不可磨滅的經典電影和天王巨星,時至今日依然深受人們的喜愛。雖然如今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已經遠去,但我們依然可以從香港十大經典電影中去感受那個年代獨有的味道。
  • 香港樂壇是越來越沒落了嗎?為何劉德華越來越紅?這幾點值得思考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樂壇,可以說是人才輩出,星光璀璨的時代,經典的歌曲一首接一首。因此,這個時期的香港樂壇被認為是它的巔峰期,可是進入了新世紀以後,香港的樂壇卻逐漸地沒落了呢?記得曾經有一位香港樂壇的前輩曾說過,現在的香港樂壇就是垃圾。此話一出,惹得到處口水飛沫,認為他不懂香港樂壇,其實,他是真的懂得。
  • 4部經典的香港恐怖電影,每一部都是童年陰影,你看過幾部?
    香港電影曾佔據一代人的記憶,那時候的香港電影不僅紅遍整個中國,甚至連日本韓國也為之瘋狂,張國榮王祖賢更是風靡整個亞洲,而成龍李連杰更是紅到了歐美。說到香港電影,其中的題材更是繁多,警匪片、喜劇、古裝武俠片、恐怖片等等應有盡有。
  • 90年代後香港殭屍電影的沒落決定因素無非這幾點!
    非洲和尚新殭屍先生除此之外,完全模仿西方吸血鬼題材類電影的《一屋哨牙鬼》、《殭屍醫生》等,都接連票房敗北。漸漸西化並且由清朝朝服換成現代生活服裝,一身現代裝扮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緊緊握住了這個契機,成為了一個非常成功的經典案例。這部電視劇大體上參照西方吸血鬼的傳說而設計人物和故事情節,時代背景也換成了現代香港,劇情中也加入了許多探討人與人之間複雜感情的細膩描寫,結果大受歡迎,收視率一路飆升,可是此類電影題材卻難回大銀幕。
  • 香港電影的巔峰之作,可與《霸王別姬》媲美的經典
    無論是從意境的表達上,還是思想的傳遞上,文人的傲骨與世俗的諂媚在強烈的碰撞中,讓本該固守的精神世界走向了一種近乎絕望的沒落。江譽鏐一生都在無根漂泊中找尋著自我精神的歸宿,香港的殖民,廣州的動蕩,上海的浮躁,讓他無法擁有自己真正的理想淨土。於是,他只能將所有的熱情投注於戲劇的創作中,而遲遲不肯與日漸混濁的世俗同流合汙,這也就決定了《南海十三郎》這部電影在對比當下現狀時產生的某種焦慮感。
  • 香港電影之《殭屍先生》
    《殭屍先生》的主角定的是錢小豪飾演的秋生,但是由於英叔扮演的九叔太過於經典,令人印象太深了,以至於錢小豪生生成為了一個「配角」。我們看後來的《靈幻先生》、《殭屍叔叔》、《殭屍翻生》、《麻衣傳奇》等等殭屍片都會有意無意地模仿英叔的裝扮,這似乎成了殭屍片的另外一個標配。
  • 香港電影黃金十年,類型片百花齊放,雙周一成獨領風騷
    香港電影的沒落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從影片的產量還是質量,都不可與往昔同日而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經歷了蓬勃發展的輝煌時期,各類電影百花齊放,誕生了一大批的巨星雲,以雙周一稱為代表,撐起香港電影黃金十年的半壁江山,即使到今天,這些電影依舊是觀眾點播回看最多的電影。
  • 雞公碗與公仔麵:香港電影輝煌時代的經典記憶
    中國網4月21日訊(記者曾鑫)日前,周星馳導演的電影《美人魚》票房已近34億大關。無論電影最終票房幾何,都已經創下了內地的票房新紀錄。考慮到當年我們欠星爺的電影票,以及曾經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的香港電影的輝煌,這一成績並不令人意外。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香港電影創造了無數經典,甚至一度可以與好萊塢交相輝映。
  • 《大話西遊3》的失敗,不僅自毀名聲,也加快了香港電影的衰落
    這種「第一印象」既對《大話西遊3》的失敗「推波助瀾」,也對香港電影的沒落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那麼分開來講,先看大話西遊3。這種打擊最大頂影響就在於:觀眾會覺得香港電影已經人才凋零,自己喜歡的那些優質演員已經無法出現在新的電影裡,那麼新的電影觀眾就會很大程度上不想看。如果一部電影沒有流量沒有票房,那麼它已經失敗了一半,如果所有香港電影都這樣,那香港電影就危險了。
  • 經典香港電影大盤點,王祖賢美得攝人心魄,王家衛成質量代名詞
    今年上映的電影少之又少,而早已被影院養刁審美的觀眾們能夠在這些本就數量不多的影片中選到真正喜愛的,更是難上加難。有很多人都選擇了周末呆在家中,選擇一兩部經典影片重新回味,此時,香港電影留下的優秀作品就不得不提了。人鬼殊途的道理在蒲松齡老先生的《聊齋志異》當中早有描述,現代影視作品讓這一點搬上熒幕,並進行了藝術化的處理。
  • 香港電影經典兄弟檔:有了他們,港片才更精彩!
    近期,內地綜藝《演員請就位2》收官,在最後一場總決賽中,節目組請來了三位對華語影壇而言極有分量的巨星——秦沛、姜大衛、爾冬陞三兄弟首次在節目中同框亮相,立即掀起一波邵氏電影及黃金時代港片迷的回憶殺。本期就跟大家聊聊幾對香港電影中的經典兄弟檔。
  • 武俠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大陸武俠劇和香港武俠劇的區別
    但是近幾年我們發現,武俠文化開始沒落了,尤其受眾最多的武俠劇更走到了沒有市場的地步。想起武俠劇曾經的輝煌時期,不由得令人唏噓。從七十年代由張徹和胡金銓牽頭,武俠片成為席捲華語影視圈最具吸引力的題材,武俠劇帶火了大量的影視明星,同時也帶火了粵語歌。
  • 滿滿的回憶,10部香港特色經典電影
    同門試圖阻止他變成人魔,無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喜劇、恐怖加鬼怪類片一直是香港電影的典範,在今天看來,本片仍不失為一部好作品。曹查理難得演了一次正人君子,但成奎安還是那個壞蛋,漂亮的朱寶意演女鬼正合適。
  • 他和林正英共同創造了香港經典鬼片時代,今75歲仍然未婚
    雖然現在的香港電影有些落寞了,但是說起90年代的香港電影,可謂是人才輩出,小編我小時候看的電影都是香港電影,那個時候還總想為什麼這些演員說話嘴型這麼怪,後來才知道人家說的是粵語。現在的很多拍攝手法都是從那個時候傳下來的,說起來最經典的還是成龍的武打片,以及星爺的無釐頭自成一派,還有就是林正英英叔的鬼片了。林正英是殭屍臉的代表,他的殭屍片將驚悚與搞笑結合在了一起。讓人既害怕又想繼續看下去,欲罷不能的感覺讓人停不下來。最經典的就是《殭屍先生》了,裡面搞笑的演出讓人捧腹大笑。
  • 香港情愛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哪部是你心目中的經典
    香港電影可以說是中國電影發展的一塊裡程碑,武俠、動作、槍戰、愛情等等無數部經典的電影都產自香港。對於80後的人來說,小時候幾乎都是看著香港電影長大的,在那個只有DV的你年代裡,香港電影伴我們走過了無數個春夏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