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月琴、嗩吶、司鼓……京劇樂隊專場奏響「雲中戲苑」

2020-12-23 生活報

對於龍江戲迷來說,悠揚動聽的京胡曲牌和振奮激昂的打擊樂伴奏應該是再熟悉不過的聲音了。每一場京劇演出的背後,都是這些京劇樂隊的表演者,用高超的技藝完美地烘託演員的唱腔和表演,同時還肩負著託腔保調的重要職責。為了讓更多戲迷了解這些「幕後英雄」,記者從黑龍江省京劇院獲悉,16日19時30分「雲中戲苑」京劇音樂演奏會將在抖音直播間開演。屆時,演奏員們將由邊幕伴奏走上舞臺中心,給觀眾帶來一場京劇音樂的饕餮盛宴。

既然是樂隊專場,自然少不了京胡曲牌、京胡獨奏、京二胡獨奏、月琴獨奏、嗩吶獨奏了。當晚,演員們將為觀眾帶來京胡曲《迎春》、京胡演奏《四進士》、京二胡演奏《琴緣》、京胡獨奏《梨園情》《夜深沉》、月琴獨奏《馴鹿》、嗩吶獨奏《新東方紅與京劇唱腔串燒》和《京劇打擊樂聯奏》共八個精彩節目。實力演奏家劉曉波、張崇義、張成、王威,還有您喜愛的京胡美女天團滕希娟、王珊珊、稅毅、張欣等將讓大家足不出戶一飽耳福。

+1

相關焦點

  • 學京胡伴奏的經典教材《怎樣拉好京胡》
    理論研究方面,在《中國京劇》率先提出"京胡演奏要規範化",並著有《京胡演奏實用教程》與《京胡演奏大教本》二書。在書中為京胡演奏的各種技法命名,確立符號,對其操作程序進行了詳細解析,並借用現代音樂理論、闡釋京胡伴奏技巧中音樂旋律進行的基本規律,便於業內交流,亦便於後學。吳炳璋教授審稿時,既驚且喜,譽此作"集腋成裘,言人所未言",並親為作序。
  • 吹「拐棍」、拉京胡、教鷯哥唱歌,多樣愛好讓老人成「明星」
    胡明亮:真心熱愛就能拉好京胡與李祥華老人相同,70歲的胡明亮老人也喜歡音樂,每天清晨,在明城牆遺址公園都能看到他演奏樂器的身影。胡大爺從6歲起,便接觸到了包括京胡在內的多種京劇伴奏樂器,這一拿起就再沒放下過。
  • 淺談電影《霸王別姬》中的京劇元素
    主人公程蝶衣從小被母親賣進戲班,接受嚴格的戲劇訓練,與戲班的大師兄段小樓相依為命。經歷過許多磨難,終於成長為一名紅極一時的戲劇大師,然而此時段小樓卻迎娶了名妓菊仙,程蝶衣與師兄的關係漸漸疏遠,矛盾不斷激化,最終程蝶衣自刎死在了段小樓的懷中。
  • 公園裡三位明星老頭:吹「拐棍」、拉京胡、教鷯哥唱歌
    胡明亮:真心熱愛就能拉好京胡與李祥華老人相同,70歲的胡明亮老人也喜歡音樂,每天清晨,在明城牆遺址公園都能看到他演奏樂器的身影。胡大爺從6歲起,便接觸到了包括京胡在內的多種京劇伴奏樂器,這一拿起就再沒放下過。「我6歲就接觸京劇了,當時家裡有從事這個行業的,但我不是專業學這個的,只是業餘愛好。」
  • 京胡伴奏中的「抓腔」問題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 (文章來自網絡) 京劇是相當完整的一種戲劇藝術,表演、音樂有它的格局。
  • 拉民樂二胡改學拉京胡的體會
    京胡的弓法和指法和民二胡差異很大,要想學好京胡,拉出京胡的味道,必須從弓法、指法徹底改過來。下面談些體會:一、關於弓法1、持弓民二胡持弓方法,只有食指按弓杆;京胡持弓方法,是無名指和食指按弓杆。2、弓序   京胡弓序和民二胡差異最大,京胡弓序也是能體現京胡乃至京劇味道的主要特點之一。京胡的弓序是比較嚴格的,主要兩個原則是:第一曲調開始時必須是拉弓,結束時一定是推弓,稱之為:「先拉後推」。第二曲調中間是推拉交錯,「板」上多用推弓,「眼」上多用拉弓,稱之為「推拉交替」,因為京劇的曲調的重音常在眼上。
  • 滿族新城戲《鐵血女真》
    演出單位 松原市滿族新城戲傳承保護中心 大型滿族新城戲《鐵血女真》 主創人員 總策劃:施大寧 總監製:劉明學 孫文閣 策劃:馮慶民 王東昌 劉海波
  • 出自纖纖玉指的京劇妙音——張一平
    出自纖纖玉指的京劇妙音——張一平纖纖玉指京劇妙音北京京劇院京胡演奏員1993年生於天津;>中共黨員;中專畢業於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本科和MFA藝術碩士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現任北京京劇院京胡演奏員。「中國京胡演奏展演」一等獎獲得者;「第二屆中國京胡演奏展演」金獎獲得者;「北京京胡邀請賽」金獎獲得者;「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叔蘋獎學金
  • 最後的白事樂手——吹嗩吶的「零零後」
    當回憶起自己在「白事樂隊」吹嗩吶的日子,王明堂忍不住自嘲。他是標準的零零後,剛滿19歲。發梢微微染黃的韓式劉海,一米八的個子,身材已略微發福。走路帶風。如今,明堂在江浙一帶做「臺北/北京美食一條街」的生意快一年了。這之前,他在江蘇連雲港十裡八鄉的殯葬儀式上吹了兩年的嗩吶。雖然只有19歲,但明堂在外打工已經超過五年。
  • 京劇女老生霸氣演繹四十八句西皮流水
    王子這名京劇女老生到底是什麼來頭?王子出身於梨園世家,爺爺王實貴是梅蘭芳先生的琴師、京胡大師王少卿的弟子,姑姑王麗芳是瀋陽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梅派青衣,曾拜魏蓮芳為師。王子自幼學習京劇,工老生,曾以「王子歌「的藝名活躍。閒暇之時常在社交平臺隨性演唱西皮流水,紮實的戲曲唱功與詼諧的表演風格讓她獲得了一個」西皮流水王「的稱號。」
  • 宜黃戲「混搭」廣場舞 讓傳統文化綻放新活力
    宜黃戲「混搭」廣場舞 讓傳統文化綻放新活力 踢腿、下腰、翻跟頭、走邊、圓場……近日,宜黃縣水北新區小學的舞蹈室內,一群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宜黃戲基本功練習,並排練起《宜伶春色》戲曲廣場舞,「舉手投足」「一招一式」的學習表演過程折射出當地傳統戲曲的獨特魅力。
  • 農村喪事有歌舞,有樂隊,反而沒有嗩吶,老一輩說真是傷風敗俗
    對於農村人來講,喪事還是比較重要的,所以很多地方的農村喪事,還保留著傳統的做法,但是有些地方的人們為了攀比現象,做錯了,讓老一輩人感到心痛的事情,比如說傳統的嗩吶對現代化的樂隊代代替,在早期的時候喪事一定要請嗩吶人員送葬,現在很多地方的人不在清嗩吶了,改成請專業的樂隊一次估計就要上千塊錢,每次音樂生都是響聲震天,讓老一輩人感到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