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我用一支筆,寫這世間溫情冷暖!
YIBAO|《知否》原著書評
01
不管看《知否》原著多少遍,最喜歡的還是長柏哥兒。
有人說:盛長柏才是我心中的白月光,他是這人世間難得的好男子。
即便是放在現代社會,又有幾個盛長柏呢?
可能很多人都會特別奇怪,王若弗那樣的蠢笨女人怎麼養的孩子個個都不是很差?
王若弗的可貴之處是什麼?她本人是有點橫衝直撞,但是為人還算是有底線,就是性子直爽了一些,沒有什麼壞心眼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不會行太多惡,反而也能過得十分順暢。
華蘭跟長柏都很優秀,也跟幼年時被盛老太太教導有關。
雖然說後邊還是被王氏給抱了回去,但他們都是懂理的孩子,根本就不用怎麼管教,本性已經養成,再加上王氏也沒有什麼壞心眼兒,只要是能為了自己的孩子好,王氏還是能拎得清的。
正如盛明蘭所言:不得不說,王氏的擊打成功率還是很高的,揮棒三次至少有兩個好球。
盛家幾代,最有出息的就是盛長柏。他父親盛紘雖然也不錯,但是一度寵妾滅妻,還好有盛老太太在一旁叮囑著,不然指不定會做出什麼昏庸的事來。盛紘的父親是個風流倜儻的探花郎,也是寵妾滅妻,跟正室妻子鬧成仇人,不到三十歲死於一場風寒。
從古至今,都有一個真理值得深思:
男人要是跟妻子感情和睦,那麼通常家庭會很和睦,事業上也會蒸蒸日上;可若是男人寵妾滅妻,那麼往往會不得善終,一個家族也會由此而走向衰敗。
盛長柏深知這一點:夫婦一體,需得各司其職,唯有如此,方能後院安穩。
這句話放在現代就是:夫妻倆感情和睦,互相體諒和擔待,那麼一個家才會越來越好,會走上坡路。倘若是感情不合,甚至其中一方外面有人了,那麼兩個人只會將日子越過越糟糕。
在《知否》原著中,盛長柏的形象更為鮮明一些:他身上有這三點可貴之處,堪稱男子中的典範。
嫁人當嫁盛長柏,好男當如盛長柏。
02
第一點:長柏肯下苦功夫,知上進
長柏讀書有多下苦功夫?原著中長柏威脅要辭官,王氏這樣說過:
「你不能辭官,不能辭官呀!我的好孩子,你四歲就啟蒙了,從南到北,哪個先生不誇你聰慧用心,早也用功晚也用功,不曾輟學一日!大暑天熱出痱子也不肯多動一下,數九寒天手上長了凍瘡也不肯少寫一個字,娘心疼得很哪……十幾年寒窗博得功名,眼下你前程正好,不能叫娘害了你呀!」
長柏是一個很早慧的孩子,關鍵是自己也夠用功,在讀書上向來是不用管的,也是最讓王氏跟盛紘所放心的。王氏也很少在長柏面前說什麼話,對於她而言,只要兒子讀書別讀傻就成。人家是生怕自己兒子不讀書,可王氏就怕兒子累壞了身體。
長柏打小就身姿挺拔,長得也最像他的外祖父,盛紘娶王氏還是給自己家裡添了些優良的基因。王氏雖蠢笨,可是優良的基因還是有的,她的父親可是三朝元老,靈位被供奉在名臣閣裡,是世代簪纓的大家。
不管在何時,男人想要有出息還是得自己上進,唯有知上進才能有更好的前途,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有什麼樣的仕途,說到底都得靠自己下功夫給拼來。
長柏哥兒人很無趣,只懂得讀書,但其實他知道什麼年紀幹什麼事,實在是一妙人。
第二:他不喜女色,為人正直,跟海氏相敬如賓
長柏哥很早就有了自己的院子,當初王氏讓他選人的時候,他挑的都是不能入眼的,長得十分磕磣的。他一不挑才二不挑貌,只撿了幾個老實巴交的,王氏還為此很鬱悶。王氏覺得兒子大了,房裡該放人了,非要選幾個標誌的,長柏哥哥說什麼?
「才貌出眾的女子大都眼高心高,容易惹事端,鬧得他讀書也不得安寧,堅決不要」。
確實如此,長楓長得最像盛紘,但是在私生活上不檢點,也使得自己的聰明勁都被女人給耽擱了。
長柏還跟劉媽媽說過:「盛家家風,通房抬不抬姨娘,將來好壞全憑以後的少奶奶。」
他為人正直,不喜女色,該讀書下苦功夫的時候絕不親近女色。在原著裡,長柏只有一個通房丫頭,叫羊毫。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用功讀書,容了一個羊毫也不過是因為她長得很普通,另外不讓人拿他話柄罷了。
長柏深知王氏因為林小娘的事鬧了多次,爭鬥十幾年,還有他父親的昏庸,這一切都是來源於女人。男人還是得在這些事情上拎得清,要娶個賢妻,方會有好的前途,否則是自毀前程。
盛紘在兒女的婚事上還是很上道的,他看準的人一般都不會太差。長柏中了後被選入官之後,婚事也就定了,有點高攀,定的是海家家主嫡出的二小姐。海家是書香世家,他們家教養出來的女兒不會差,而且他們海家男人都不納妾,即便是女兒也容不下妾室。
海門女之所以難嫁,也是因為此,而長柏很好,他不納妾,也只有一個通房丫頭:羊毫。
與其說是通房,倒不如說是在身邊伺候的。長柏在男女關係上很潔身自好,唯有自控自律,方能吃讀書的苦,也能成材。
海氏嫁過來之後,長柏還給她出了個點子搞定王若弗:對待婆婆不要頂嘴,只要你表面功夫做到了就成,要讓別人看到你是怎麼做的,不要讓她挑出毛病來,累不了半個月,就能過關了。
長柏是能拎得清的,跟海氏相敬如賓,王氏這個婆婆做的也不是很舒服,因為兒子不愚孝從不向著她,關鍵是她兒子很能講大道理,沒有一個人能招架得住。
第三點:長柏哥夠狠,大義滅親
長柏哥最高光最讓人佩服,是在盛老太太被人下毒那一場戲。
海氏送信給長柏,使得長柏跟顧廷燁得以風塵僕僕地趕回來。王氏在看到兒子之後,覺得自己終於有個依靠了,但是未料到兒子才是最狠的。
長柏穿著一身半舊的青袍,鬢髮凌亂,滿目風霜。
他的眼光很是凌厲,特別像自己的外祖父:「姨母毒害我祖母,哄騙我娘,好端端一個家被她攪得天翻地覆。外祖母還希望我莫追究嗎?我父不肯放過姨母,外祖母居然要以我娘和我相要挾,逼我父就範,難道我和我娘不是王家的骨肉?」
長柏還說: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長柏不僅能拎得清,而且不卑不亢,頗有骨氣。
尤其是他說的那句話:「這世上,血親不血親難說得很哪。這麼多年,老太太為了這個沒有半點血緣的家,窮盡心血,一片慈愛純然肺腑。而姨母呢?她可是我骨肉相連的至親哪,卻明知一沼事發是極刑之罪,卻依舊誆騙我母親給祖母下藥。外祖母,舉頭三尺有青天,難道非要讓天地神靈都知這世上之人皆是忘恩負義之輩嗎?」
長柏有主見,絕不會包庇犯錯之人,即便是自己的長輩也絕不放過。做人就當如此,唯有拎得清,不卑不亢,大義滅親,方能讓犯錯之人得到應有的懲罰,也能楊正家風。
盛家自從由長柏和海氏掌家之後,他們的大家族也就走了上坡路。
一個男人定要拎得清、有主見,唯有如此,方能靠得住。
盛長柏當家作主讓他的母親前去盛家老宅去祠堂禮佛,而他的姨母更是被送到慎戒司。長柏覺得「康家是禍患,早晚得出事,而且康姨母早就神智不清,像康姨母這樣的人,早都該被關起來了」。
03
盛長柏身上的這三點可貴之處,堪稱男子中的典範,男人們要都能如此,哪裡還有什麼家庭矛盾?事事都能拎得清楚,有主見有責任心,而且能扛事,嫁人當嫁盛長柏。
我們會發現即便是現代社會,家庭矛盾也多半是男人不給力所造成的。
譬如男人不上進把重擔都推到自己老婆身上,還不懂得感恩;又或者是「媽寶男」拎不清,動不動讓自己老婆受委屈;要不然就是在外面跟別的女人亂來,搞得家宅不寧,夫妻感情不合。
說來說去怪誰?多半是因為男人自己不謀正途,即便是娶了一個很好的老婆,也難有好的家庭幸福。
先有好丈夫,再有好妻子,說的就是這個理。
男人要頂天立地,更要有上進心,在事業上不要讓妻子擔心,要承擔起養家的重任,這是自己的職責。另外一定要拎得清,處理婆媳之事拎得清,女人們也不會鬧事,家宅方可安寧。還有要潔身自好,跟自己相敬如賓,遮風擋雨,唯有如此,才會有一個真正好的家庭。
其實想得到幸福很簡單,不是找不到,關鍵是看你自己能否做得到。
這世間男子當像盛長柏學習,倘若是多一些長柏哥,也會有更多和諧的美好家庭。
今日話題:長柏哥是不是你的白月光?歡迎留言討論。
- END -
★作者:YIBAO;作家,情感諮詢師,寫這個世界溫暖的感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