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何時有自我意識,這幾種表現就是暗示,家長要注意

2020-12-23 月叔說育兒

#育兒參考#文章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許可請勿抄襲。

作為人類,我們都有獨立的思想和意識,都知道自己和別人是不同的,每個人的腦海裡都有不一樣的想法。作為父母,很多人都會好奇自己的寶寶什麼時候會意識到自己是自己,父母是父母。很多父母喜歡給寶寶看鏡子,告訴她鏡子裡就是她自己,有些寶寶看到了沒有任何的反應,有些寶寶反倒會被嚇一跳。

方圓的女兒已經十個月了,打從孩子出生,她就一直親力親為。平日裡,方圓會給孩子講故事,有一次,她在照鏡子,突發奇想的把女兒也抱到鏡子面前,想讓寶寶看看自己的樣子。第一次讓女兒看鏡子的時候,女兒才2個月,那個時候她沒有任何的反應,只是呆呆地看著鏡子。

5個月左右的時候,方圓又讓女兒看了一次鏡子,那一次女兒卻對鏡子裡的自己非常害怕,一臉馬上要哭出來的樣子。看到這樣的變化,方圓一度擔心女兒是不是看到什麼不乾淨的東西。

可是又過了一段時間,女兒突然又不害怕鏡子了,還會自己對著鏡子笑,給自己梳頭髮,學著方圓的樣子,在鏡子面前假裝化妝。這時方圓意識到,女兒不是看到髒東西了,只是還沒意識到鏡子裡人就是自己。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差別。直到寶寶長到九個月左右,他們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各種各樣交互的刺激會讓孩子意識到自我的存在,這也代表寶寶即將開始新的成長階段。想了解更多兒童心理,推擠這套書,很多父母都說有用。

家長要抓住這個時機,可以幫助寶寶人格更好的形成,以下的表現就是寶寶有自我意識的特徵:

1、會鏡像對比

寶寶看到鏡子裡面的自己後,不會感到害怕,而是會冷靜觀察。他回去摸看到的鏡子裡面的自己,伸手摸頭,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動了,還會低頭看看自己。

2、宣布主權

當寶寶意識到自己是自己之後,就會有很強的主權意識。對於自己的東西,他會有很強的佔有欲。他會覺得自己的父母只能屬於自己,因此如果父母抱了其他小朋友,寶寶可能會哭泣,以表示自己的不滿。

3、更會表達情緒

有了自我意識後,寶寶會更好更多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生氣、開心、難過等情緒的傳遞會更加的熟練,他們不再只用哭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訴求。這個時候,家長也能更好和孩子溝通,更能了解寶寶的想法。

發現寶寶有了自我意識後,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認識自己。教孩子對著鏡子摸自己的身體,讓他對器官有進一步的認識。帶著寶寶認識物品,告訴物品的所屬權,讓孩子有歸屬權的意識。在引導的過程中,如果寶寶還是對鏡子有恐懼,家長一定不要強迫孩子。此外,一定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和理解,多給孩子積極的回應,能讓孩子更好認識自我。

育兒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對於如何照顧寶寶,很多父母都是一知半解,推薦這本育兒百科,你想了解的育兒知識,這裡全部都有,有空多看看,遇到問題就不會再迷茫了。

我是月叔說育兒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點讚轉發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寶寶何時有自我意識,這三種表現就是暗示,家長要注意
    作為人類,我們都有獨立的思想和意識,都知道自己和別人是不同的,每個人的腦海裡都有不一樣的想法。作為父母,很多人都會好奇自己的寶寶什麼時候會意識到自己是自己,父母是父母。很多父母喜歡給寶寶看鏡子,告訴她鏡子裡就是她自己,有些寶寶看到了沒有任何的反應,有些寶寶反倒會被嚇一跳。
  • 小孩有這幾種表現,暗示該用枕頭了,家長得早做打算
    小孩有這幾種表現,暗示該用枕頭了那麼大家是不是有這樣的情況呢?明明老老實實的孩子,怎麼睡覺時突然開始和大人搶起枕頭來了?要不就是在床上畫圈圈的睡覺,東翻騰一下,西翻騰一下,要不就趴著睡,反正就是不能正常點睡覺。
  •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的時候,說明他缺乏安全感了,家長要注意
    其實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孩子從生下來,父母就一直在陪伴在身邊,孩子習慣了這種相處模式,但孩子都是敏感的,家長稍有不適,就很容易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吸手指寶寶在小的時候,通常都比較喜歡吸手指,可能孩子在吸手指的時候通常是在思考問題,這是正常行為。但如果孩子兩歲以後,還經常吸手指,家長就需要注意了!
  • 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關係孩子的一生,家長要注意這4個層面
    接下來要介紹的就是孩子借我一時發展的四個層面,這四個層面構築了一個完整的自我意識發展體系,關係著孩子的一生。一、 父母必讀: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4個層面你知道少?所謂的"自我意識",就是自我覺察(感覺和觀察)。觀察自身所處的環境,感知內的情緒和認知。簡單來說,就是正確地認識自己的身心。
  • 孩子幾歲才會認識自己?有這些表現,說明孩子有自我意識了!
    很多家長都好奇,寶貝在幾歲才會認識自己,因為有些寶寶在出生不久後,連照鏡子都感覺到害怕。其實寶貝在認識自己之後,就表示寶貝已經有自我意識了,在這個階段,寶貝們也會有一些不一樣的表現。如果寶媽發現了寶貝有這些表現,就千萬別閒著了,趕緊開始行動起來,去幫助寶貝開發他們的智慧吧。
  • 孩子這些「叛逆」的行為,是自我意識強的表現,家長應該感到高興
    像我表姐家的孩子,長到1歲半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叛逆」,一定程度上就是,自我意識慢慢形成,開始為自己考慮了。自我意識形成的過程,可以幫助孩子意識到自己和別人是不一樣的存在,並且開始主動地認識自己和別人,這對他性格的形成,個人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
  • 寶寶嬰兒時期有這3種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好,多半是個「聰明娃」
    其實,要說寶寶是不是個「聰明娃」,從嬰兒時期就能看出些許端倪,但這需要家長們用心觀察。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小寶寶在嬰兒時期有這3種表現,那就在一定程度上暗示著寶寶大腦發育好,長大後多半是個「聰明娃」。 早早就會衝著父母笑 像瀅瀅家寶寶的情況,並非所有爸媽都會遇到。我們都知道,寶寶的哭是天生的,但笑其實也分為有意識和無意識,通過月齡就可以判斷是哪種。
  • 寶寶多大可以用「枕頭」?有這三種表現,暗示需要用枕頭了
    但實際上,每一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不同,所以具體的時間也是有差異的。所以父母要學會根據孩子的表現來進行判斷,而一般可以使用"枕頭"的寶寶都會通過三種方式來暗示。第一種表現:喜歡枕著家長的胳膊入睡父母在哄寶寶睡覺的時候,也經常會讓寶寶枕在自己的胳膊上睡覺,等到寶寶睡熟了再將他們平放到床上。
  • 這樣給寶寶穿褲子可能影響「生育力」,這幾種信號暗示該穿內褲了
    不穿內褲可能影響「生育力」,這幾種信號暗示該穿內褲了1、 寶寶學會自主排便了如果寶寶一到尿尿或便便就會喊大人或者作出信號,這時候,大人應該及時發現,並鼓勵引導孩子去便池解決,次數多了,孩子就能學會自主排便了。
  • 寶寶睡覺出現這3個動作,家長要注意了,是極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寶寶睡覺出現這3個動作,家長要注意了,是極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幸運的人一生都會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童年時期也是培養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時期。
  • 若寶寶出現這幾種表現,說明該用枕頭了,父母可別太粗心
    若寶寶出現這幾種表現,說明該用枕頭了寶寶出生前三個月是不需要用枕頭的,究竟何時用最合適呢?不妨等待寶寶自己發出信號。1)總愛擠著媽媽,睡在媽媽的枕頭上寶寶和媽媽睡在一起更有安全感,但如果發現寶寶開始變得愛擠媽媽,甚至還喜歡靠著媽媽的枕頭睡,就可能在暗示媽媽:「我也需要這樣一個枕頭。」
  • 親子教育:如果孩子有這幾種表現,暗示著高智商哦!
    對於寶寶的智商到底是怎樣的,我們其實也拿不準。但是,如果你家寶寶擁有這幾種表現,那麼該恭喜你了,寶寶的智商往往會比同齡人智商更高。一起來看看吧!特別是孩子有自己的意識之後,比如說看見好笑好玩的東西都愛笑,活潑好動,我們就要多和孩子互動交流。媽媽們千萬不要吝嗇孩子的笑,這是孩子聰明的一種表現形式。
  • 如何幫寶寶度過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有媽媽反應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寶寶變得很小氣,不讓其他小朋友玩自己的東西,經常和媽媽說不」,媽媽納悶寶寶怎麼變得這麼沒禮貌了。其實這是孩子的自我意識在萌芽,孩子已經進入了自我意識敏感期。在這期間內,對某一種知識或技巧有著非常感覺,並且在此期間會出現大量的、有意識性的活動。在敏感期內施教,事半功倍,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發展!一般來說,自我意識的敏感期出現在1歲6個月-3歲,這個敏感期對家長比較挑戰!正如約翰羅斯蒙德所提及孩子兩歲時,被稱為「可怕的兩歲」。
  • 寶寶何時才能自主入睡?這3種表現暗示媽媽,寶寶在練習自主入睡
    甚至有的時候寶寶晚上醒來的時候,小路依舊要重複這套流程,折騰的小路每天早上就像是神經衰弱一般。這樣的現狀讓小路非常的苦惱,但是又毫無辦法,只能向朋友倒倒苦水,恰巧這位朋友是一個非常有經驗的寶媽,他則認為,就是小路長期讓寶寶奶睡,才會讓寶寶出現這樣的情況。
  • 「媽媽,我得用枕頭了」,寶寶有這幾種表現,暗示需要用枕頭了
    其實這是要因人而異的,畢竟每一個小寶寶都不同,所以用枕頭的時間也會不同。寶寶夜裡滾來滾去,醫生說沒事?這兩天琳琳的女兒總是在夜間裡面滾來滾去,琳琳害怕女兒著涼,所以便不停的給寶寶蓋被子,自己也整夜的睡不好覺。
  • 和寶寶玩耍要有分寸,這5個動作可不能做,家長要注意!
    尤其是下面這5個動作,就很危險,家長需要注意。「坐飛機」尤其是男性家長,特別喜歡做和寶寶做這個動作,把寶寶舉起來「飛高高」,因為「飛」的速度很快,能給寶寶的感官帶來刺激,寶寶會表現得特別興奮。「蕩鞦韆」我們在公園、遊樂場,有時候會看到寶寶由父母拉著雙手,雙腳離地「蕩鞦韆」,看似很好玩,實際上很容易導致寶寶雙臂脫臼,甚至骨折。家長一定要避免和寶寶這樣玩,寶寶提出這個要求也要制止。而且家長可以準備一個室內外兩用的鞦韆,這樣寶寶想什麼時候玩就什麼時候玩。
  • 孩子有這5種表現,說明他們缺乏安全感,家長要予以陪伴
    其實歸根到底,這是寶寶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安全感對孩子來說很重要,但很多家長並沒有引起重視,導致對孩子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如果從小缺乏安全感,也會致使他們的性格發展產生偏差,自尊心受損,從而影響他們的一生。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可以健康長大。但健康不僅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也是至關重要的,兒童自身的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
  • 這3種表現,暗示你的孩子「沒教養」,家長務必及時糾正
    今天我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沒有教養的孩子都會有哪些表現一、大大咧咧,不把自己當外人有這樣一類孩子,平時大大咧咧的,去哪兒都不把自己當外人,不少父母將大大咧咧等同於性格外向,覺得這是一種好的性格,但其實這裡面有一個界限問題,這個
  • 寶寶有這3種表現,暗示該用「枕頭」了,寶媽得早做打算!
    眾所周知,嬰幼兒時期寶寶屬於一個每天睡眠的時間要比成年人多。但很多父母卻不太了解,寶寶多大的時候可以開始使用"枕頭"?而有不少人認為,寶寶三個月之後就應該要使用枕頭入睡了。但實際上,每一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不同,所以具體的時間也是有差異的。
  • 孩子智力低下,有這幾種表現,家長不要大意!
    家長們在生活中照顧寶寶往往會出現一些現象和問題,最近後臺私信也收到一些家長的問題,我家寶寶1歲了還不會走路,智力不會有問題吧?寶寶5個月了 ,還不會目光追隨,正常嗎?像這的擔憂,很多家長都存在,當寶寶出現異常現象,而家長因為對病症的不了解,會出現焦慮,急躁,那麼,孩子智力低下的表現有哪些,作為孩子家長了解多少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