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參考#文章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許可請勿抄襲。
作為人類,我們都有獨立的思想和意識,都知道自己和別人是不同的,每個人的腦海裡都有不一樣的想法。作為父母,很多人都會好奇自己的寶寶什麼時候會意識到自己是自己,父母是父母。很多父母喜歡給寶寶看鏡子,告訴她鏡子裡就是她自己,有些寶寶看到了沒有任何的反應,有些寶寶反倒會被嚇一跳。
方圓的女兒已經十個月了,打從孩子出生,她就一直親力親為。平日裡,方圓會給孩子講故事,有一次,她在照鏡子,突發奇想的把女兒也抱到鏡子面前,想讓寶寶看看自己的樣子。第一次讓女兒看鏡子的時候,女兒才2個月,那個時候她沒有任何的反應,只是呆呆地看著鏡子。
5個月左右的時候,方圓又讓女兒看了一次鏡子,那一次女兒卻對鏡子裡的自己非常害怕,一臉馬上要哭出來的樣子。看到這樣的變化,方圓一度擔心女兒是不是看到什麼不乾淨的東西。
可是又過了一段時間,女兒突然又不害怕鏡子了,還會自己對著鏡子笑,給自己梳頭髮,學著方圓的樣子,在鏡子面前假裝化妝。這時方圓意識到,女兒不是看到髒東西了,只是還沒意識到鏡子裡人就是自己。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差別。直到寶寶長到九個月左右,他們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各種各樣交互的刺激會讓孩子意識到自我的存在,這也代表寶寶即將開始新的成長階段。想了解更多兒童心理,推擠這套書,很多父母都說有用。
家長要抓住這個時機,可以幫助寶寶人格更好的形成,以下的表現就是寶寶有自我意識的特徵:
1、會鏡像對比
寶寶看到鏡子裡面的自己後,不會感到害怕,而是會冷靜觀察。他回去摸看到的鏡子裡面的自己,伸手摸頭,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動了,還會低頭看看自己。
2、宣布主權
當寶寶意識到自己是自己之後,就會有很強的主權意識。對於自己的東西,他會有很強的佔有欲。他會覺得自己的父母只能屬於自己,因此如果父母抱了其他小朋友,寶寶可能會哭泣,以表示自己的不滿。
3、更會表達情緒
有了自我意識後,寶寶會更好更多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生氣、開心、難過等情緒的傳遞會更加的熟練,他們不再只用哭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訴求。這個時候,家長也能更好和孩子溝通,更能了解寶寶的想法。
發現寶寶有了自我意識後,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認識自己。教孩子對著鏡子摸自己的身體,讓他對器官有進一步的認識。帶著寶寶認識物品,告訴物品的所屬權,讓孩子有歸屬權的意識。在引導的過程中,如果寶寶還是對鏡子有恐懼,家長一定不要強迫孩子。此外,一定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和理解,多給孩子積極的回應,能讓孩子更好認識自我。
育兒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對於如何照顧寶寶,很多父母都是一知半解,推薦這本育兒百科,你想了解的育兒知識,這裡全部都有,有空多看看,遇到問題就不會再迷茫了。
我是月叔說育兒,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點讚轉發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