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表現,暗示你的孩子「沒教養」,家長務必及時糾正

2020-12-14 瓊瓊育兒日記

記得一次坐火車去朋友家玩,一排總共三個位置,我坐在這外面的位置,對面是一對家長,他們帶著兩個孩子,父親和我正對著坐,孩子和他爸爸一起玩兒,在玩耍的時候一直向我的方向撅屁股,搞得我只能將身子側向外面。

最過分的還不是這個,兩個孩子在中途玩耍的過程中不斷踩到我的腳,但卻沒有一個道歉,其中一個小男孩用手剝橘子吃,結果發現手很黏竟然往我旁邊的座位上擦,我當時真無語了,心想:這孩子也太沒有教養了吧,父母也不管管,就知道在哪玩手機。

其實不管是坐火車也或者是坐高鐵,只要車裡有一個熊孩子,那麼整個車廂的人都會受到影響,前段時間聽一個網友分享了自己坐火車時的經歷,看完之後我不禁感嘆真是同命相連呀。

網友天涯:

過節放假,我興高採烈的坐著火車踏上回家的旅途,但沒想到這12個小時的車程全在煎熬中度過,凌晨1點時我睡得正香,就聽到隔壁的孩子跟中邪一樣,又哭又叫,持續了半個多小時。

好不容易安靜下來,卻不知怎麼,4點多時小孩子又開始哭鬧,搞得全車廂的人都沒睡好,早上起來我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頭一直疼,一整晚都在小孩子高分貝的哭聲當中度過。

其實像上面這種沒有教養沒有禮貌的孩子,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很常見,或許別人家孩子你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否有教養,但是自己家孩子你卻察覺不到。

今天我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沒有教養的孩子都會有哪些表現

一、大大咧咧,不把自己當外人

有這樣一類孩子,平時大大咧咧的,去哪兒都不把自己當外人,不少父母將大大咧咧等同於性格外向,覺得這是一種好的性格,但其實這裡面有一個界限問題,這個界限就是大大咧咧是在家對父母,還是在公共場合對外人。

我們可以要求孩子在父母面前,完全的把自己的性格展示出來,但是一旦到了公共場合,在外人面前孩子就該守規矩,懂禮貌。我們只有教會孩子有界限感,孩子才會明白在家和在外面的區別,這樣以後孩子長大了做事才會有分寸。

二、亂發脾氣

現在的孩子情緒管理能力都比較差,稍有一點事情就會成為藥引子,導致孩子大發雷霆,這麼這種喜歡亂發脾氣的孩子,多半都是父母溺愛出來的。

就是因為在孩子心中家長是愛自己的,可以允許自己放肆,所以他才會對家長發脾氣。這種以自我為中心,動不動就容易大發脾氣的孩子在生活當中很難交到好朋友,並且也會很容易招人厭惡。

三、喜歡發號施令

喜歡黃河之戀的孩子不在少數,大多數孩子在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都喜歡發號施令,像一個孩子王一樣,帶領著孩子們一起玩兒,這點孩子往往領導能力都很強,以後不如到社會當中也是當領導的料。

但發號施令也需要分清場合,有些分不清場合的孩子在家會對老人和長輩發號施令,這就很不明智了,尤其是家裡來親戚的時候,這種行為會格外引人反感。

希望上面這3種表現不會在你家孩子身上出現,若是你小孩子身上真有這樣的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改正過來,切不可讓孩子養成壞習慣,否則等以後他交不到朋友的時候,你再想管就晚了。

孩子的教養是一點點養成的,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開始重視,因為科學研究發現,3-6是孩子自我意識發育的總要時期,所以3-6歲也是孩子教養品德培養的好時機。

今天我分享給父母們一套寶寶斷奶期教養培育繪本,這是我賴以培養寶寶性格教養的繪本書,記得這本書是表姐當時推給我的,整套書有16本,圍繞著兒童行為習慣教養列出不同主題,幫助孩子全面提升,養成好習慣。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對青少年心理頗有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提到過: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孩子情商低的6種表現 1、以自我為中心 不會反思、不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遇到所有的問題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
  • 孩子「沒教養」的4種表現,外人不好意思說,父母要心裡有數
    無論你的孩子多麼優秀,如果他不是一個有教養的孩子,那麼他將無法立足於社會。假使小孩平時有這四種表現,會讓旁人覺得很沒家教,即使不說,父母也應該心中有數,要及時改正,否則長大後很容易長偏。4個跡象,暗示你的孩子「沒教養」,做父母心裡必須要有數:1、不尊重他人許多孩子都是我行我素,輕視別人的感受,甚至在別人傷心的時候,還說一些更傷人的話。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第一種:酷愛吃「獨食」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在家裡就什麼好吃的都先孩子吃。孩子碰到自己喜歡的菜,就直接把菜拿到自己面前,不讓別人吃。這樣就會給孩子養成了一種不愛吃獨食的習慣。
  • 4個跡象,暗示你的孩子「沒教養」,做父母心裡必須要有數!
    小孩有些行為外人會不好意思明說,但「沒教養」娃有4種表現,父母要有數。孩子沒教養有4種表現,父母要早發現早糾正,才不會毀了娃1、自私孩子都是家中的掌上明珠,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已達到難以置信的程度。3、大發脾氣一位懂禮貌,知禮節的孩子,才算一個有教養的人,孩子如果不分場合亂發脾氣,就是一種沒素質的表現。父母不能一味地為孩子開脫,認為孩子年齡小,不懂事,不明事理,所以選擇原諒。
  • 小時候喜歡「挖鼻孔」的孩子,長大後難逃這3種下場,家長快糾正
    執筆:小夢定稿:筱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愛好,尤其是在小時候養成的長大很難改掉」所以都說家長要從小就更加關注孩子們的一些行為舉止,發現任何壞習慣最好及時糾正,不過因為每個家長心中的「壞習慣」都不一樣。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她提出的一些育兒觀點,幫助了很多家長教育孩子。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就說出了獨到的看法。李玫瑾認為:一些孩子看似有臭毛病,但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盲目糾正,以免破壞孩子的內心的積極性,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這讓很多家長都很好奇,怎麼孩子的臭毛病和智商還有關係呢?李玫瑾教授指出:孩子若有這3種「臭毛病,說明智商高。
  • 孩子大聲喧譁沒教養,家長學會利用5級音量教育,教出文明小孩
    不知現在類似樂姝這樣文文靜靜成長的孩子有多少呢?許多孩子在公眾場合大著嗓門叫喊、說話,真是沒有教養的表現,而其家長見此情況卻是見怪不怪,一點兒都不覺得丟臉,也不去制止孩子。若是留意新聞的朋友們可能已關注到,在人員密集的空間中,如火車內、餐廳內、候車室,採用低聲相互交流已成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有教養的一種標準。
  • 這些熊孩子的表現,再不教育會被說沒教養
    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熊孩子」,「熊孩子」這三個字一出現,就帶給人們一種排斥感。生活中你都遇見過什麼樣的「熊孩子」呢? ,直到有一次我被熊孩子惹急了,才開始覺得孩子沒教養真的不行。
  • 李玫瑾: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要及時管教
    李玫瑾是我國中國公安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她的很多育兒觀念受到很多家長的追捧以及效仿。在一次採訪中,她談到孩子的性格問題時這樣說道:「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及時管教,不然會有大影響」。因此孩子如果出現了這樣的壞習慣,家長應該及時提醒。3、只吃自己喜歡的菜很多孩子都有挑食的習慣,但在吃飯的時候挑食的孩子就會出現一些壞習慣,例如只吃自己喜歡的菜,甚至將菜拉到自己面前獨自吃。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已經開始嫌棄父母了,不糾正會養出白眼狼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一旦發現孩子在此期間有什麼不好的習慣,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要不然後悔都晚了。當你家的孩子有了這3種表現,說明已經開始嫌棄父母了,不糾正的話會養出白眼狼,晚年註定無依無靠。
  • 孩子沒禮貌惹人煩?可能是「禮儀教育」出了錯,家長要及時糾正
    據她的描述事情是這樣的,昨天下班的時候,她剛從公交車上下來,迎面一個小男孩衝她分奔過去,完全不顧身後家長嘴裡的"小心,前面有人。"林君沒有及時躲閃,男孩直接撞得她後退了兩步。撞到她了,她也沒想怎麼著,畢竟孩子還小,也不是故意的,就對孩子說下次注意安全,馬路上不能亂跑,沒想到換來的竟然是孩子大聲地衝著自己說"阿姨,你也要注意安全,別亂跑!"
  • 孩子「沒教養」的四個表現,外人不直接指出,父母心裡也要有數
    不管處在什麼環境下,我們都要禮貌待人,這是我們做人的根本。這樣才能在社會中立足,別人得到了你禮貌的相待,自然也會以禮待你。因此在我們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如果孩子表現出特別沒有教養的行為,父母再不及時引導,那麼你將親手毀了孩子的未來。芊芊是個寶媽,平時芊芊都要上班,孩子就由奶奶和外婆照看,周末芊芊想把孩子從奶奶家接回來。
  • 4個方面的表現,顯得孩子很沒教養,外人不講家長也要注意
    孩子的問題是每個家庭最大的問題之一,在外人眼中,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所有孩子不好的表現,都會被歸咎於父母,而孩子也會被外人稱為「沒教養」。但事實上,一個孩子身上的表現,多少會有父母的影子。所以,在孩子身上出問題的時候,父母也應當進行自我反思。
  • 愛啃指甲暗示心理「疾病」,孩子這些毛病,別等晚了才糾正
    這3種情況很常見,最後一種說不定你也有對身體的探索孩子不僅是對外界好奇,對於自己的身體也充滿了好奇心。而他們探索世界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放進嘴裡嘗一嘗。當他們把手指放進嘴裡的時候感覺還挺有趣的,漸漸地就形成了習慣,之後只要一無聊就會開始啃手指。
  • 孩子在9歲之前,若有以下表現暗示自卑了,請家長及時拉一把
    在與同學一起玩的時候,沒主見總是隨波逐流,那麼暗示他可能自卑了。在心理學中有一個「社會等級理論」的概念:你內心行為和感受通常取決於你對自己社會地位或者地位看法。當一個孩子沒主見,事事順從別人,無論是父母還是同學,那麼說明他的內心就會覺得自己跟別人無法相比,過於低看自己。
  • 孩子沒教養表現在4個方面,外人不直接明說,父母心裡也要警覺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父母帶出去也更有面子。但是在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的今天,很多孩子從小就被寵壞了,和有教養一點都不沾邊。而且很多沒有教養的孩子,特徵都很明顯,一眼就可以看破。孩子沒教養表現在4個方面,外人不直接明說,父母心裡也要警覺①愛發脾氣許多父母覺得,孩子發脾氣是正常。從孩子的成長角度來說,確實是正常的,因為在孩子完全懂事之前,發脾氣是他們表達的一種方式。
  • 孩子沒教養的幾大表現,外人雖然不會明說,但家長自己要心裡有數
    當然,也有少數熊孩子實在是「沒教養」,人見人躲,這時候家長可別把「這孩子長得真精神」這樣的話當真了。案例小魏是個腦瓜子特別靈活的男孩,但很多同學都不大喜歡他,因為他弄壞其他同學的學習用具。以後小魏一家說要拜訪,表姐家人就說沒時間。朋友也不喜歡小魏,因為他非常霸道。過年了,爸爸的朋友帶著女兒彤彤過來玩,給小魏帶了禮物,小魏看到禮物卻說,「這汽車我早玩夠了,叔叔你家不窮吧,怎麼買了這麼一個小汽車給我?」弄得朋友非常不自在。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可別縱容
    而社會是容不下情商低的孩子,所以,關於情商的培養和飯桌上的禮儀,家長要儘早培養。「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哪3種表現呢?,是典型的沒情商、沒禮貌的表現,特別是家長孩子縱容孩子這樣做。如果孩子養成了霸佔食物的壞習慣,家長們千萬不能縱容,因為這不是簡單吃一頓飯的問題,而是孩子有沒有情商,會不會做事情的問題。一旦孩子將這個壞習慣帶到了工作和社會中,他會很影響交際能力,容易受到挫折,因為飯桌上的禮儀,能夠體現出他整個人的教養和氣度,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 寶媽帶娃參加同學婚宴,回家後被集體拉黑:沒教養的孩子惹人厭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她找到了一個經常碰面,關係也比較好的閨蜜詢問緣由,閨蜜告訴她,她兒子在婚宴現場的表現讓大家比較反感,更沒想到她成了個"熊家長",之後有什麼聚會也不想再拉她參加了。 得知自己被拉黑的原因,小麗覺得很意外,還和閨蜜吐槽這些同學過於小氣,和一個孩子較真,閨蜜聽完也就沒再多說什麼。
  • 孩子沒教養的3個表現,佔一個就趕緊改正,不然以後吃虧的是他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禮貌習慣,父母一定要從小幫孩子培養起來。長期堅持下去,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一個彬彬有禮、易於融入社會的人。孩子沒有禮貌是沒有教養的表現之一,父母不進行管教,將來社會會給孩子一個慘痛的教訓。這會讓孩子釀成大錯,比如:肆無忌憚地去玩火玩水玩電,這是在拿孩子的生命開玩笑;或者去幹一些偷盜之類的違法的行為,這對孩子的成長都是莫大的損傷。那麼寶爸寶媽們如何教育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