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兒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暑假,樂姝和爸媽一起坐高鐵外出旅遊,對面也是一家子,孩子年紀和樂姝差不多,卻比樂姝「活躍」了許多,一路上也不安靜,不是自顧自地跟著手機大聲唱歌,就是大著嗓門和他爸媽說話,很是破壞樂姝的心情,恨不得火車再開快點兒,早點到達目的地。在旅遊景點,樂姝再次見識了其他大嗓門的熊孩子們的厲害,在博物館等公眾場合大聲喧譁,簡直太煞風景了。
不知現在類似樂姝這樣文文靜靜成長的孩子有多少呢?許多孩子在公眾場合大著嗓門叫喊、說話,真是沒有教養的表現,而其家長見此情況卻是見怪不怪,一點兒都不覺得丟臉,也不去制止孩子。若是留意新聞的朋友們可能已關注到,在人員密集的空間中,如火車內、餐廳內、候車室,採用低聲相互交流已成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有教養的一種標準。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多數國民已經接受了高等教育,表現出多種有禮貌的行為,在公眾場合低聲講話就是非常關鍵的一條。家長們也要注意觀察一下孩子,看其是不是有大嗓門說話的表現,在某些場合,孩子這樣做,其實是沒有教養的體現。
一、為什麼說孩子說話嗓門大是沒教養的體現?
1、幹擾別人的談話
公眾場合不是私密空間,不屬於某幾個人,你在說話,別人也在交流,若你的聲音太大,蓋過了環境音,則會影響到別人的正常交流,幹擾別人的談話,被別人討厭,說沒有教養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
2、破壞他人的興致
若周圍的環境非常安靜,人們都在興致勃勃地交流,而猛不丁地來一個不和諧的高音,是不是會破壞他人談話的興致?這樣的孩子從而談起有教養?
3、影響對群體的印象
雖然在公眾場合,多數人素昧平生,若孩子在公眾場合大聲喧譁,給別人留下了不良印象,人家也是會延伸認為家長本身素質不高,不知道正確教育自己的孩子,從而將這一家子的素質分拉低。
誰不喜歡舉止文明,談吐自然的孩子呢?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了不分場合大著嗓門講話的習慣,家長不要不當回事,未來的社會,對於這種行為是拒絕的,家長若不及時糾正,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二、經常大聲喧譁的孩子,對未來成長有哪些影響?
1、成長為自私之人
孩子在公眾場合不管不顧別人的感受和看法,以自我的情緒為中心,想吵鬧就吵鬧,想喧譁就喧譁,就是一種自私的表現。若家長不能及時制止、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為,還可能助長孩子的勢頭,時間長了,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私,根本不會考慮周圍人的感受。
2、遇事不會顧全大局
公共場合都是需要各位共同參與維持的,是眾人的事情,因此,每一次參與者都會產生顧全大局的自然心理。而一旦孩子經常在公眾場合大著嗓門叫來嚷去,根本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則難以形成顧及全局的心理,以後也難成大事。
3、交不到知心朋友
幼兒園也是一個公眾場合,若其他小朋友在安安靜靜地休息,某個孩子不睡覺,大聲吵鬧,是不是會引起其他小朋友的討厭?難道說這樣的孩子會具備同情心嗎?會被別人同情嗎?若孩子偶然一次還可以原諒,總是這樣的,也是會被其他小朋友們所排斥的,被別人討厭的孩子,是交不到知心朋友的,孩子將來的社交面也會越來越窄。
在美國小學中,有教師總結了一種獨特的教育方式,稱之為「5級音量教育」,將說話的音量分為五個等級,教師們有意識地訓練孩子了解每級音量的聲音到底有多高,會對他人造成多大的影響,若是別人以某個級別的聲音對自己講話,自己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從而逐漸讓孩子文明成長,家長們也不妨學來一用。
三、想教出文明小孩,家長學會利用5級音量教育
1、安靜
孩子在寫作業、讀書、考試時,就需要在安靜的環境中進行。在家中,當孩子正處於這種狀態時,家長也要給予配合,看電視或者聊天時,將自己的屋門關嚴,不能讓自己的行為影響到孩子,時間長了,孩子是能夠體會到安靜帶來的美好效果的。
2、耳語
這就是俗稱的「悄悄話」,意思是只有兩個人頭碰頭時,才能聽到,即便是第三人在兩人旁邊,也不易聽到。這種情況就是為了不影響第三者的一種行為,可以在較為私密的情景下使用,當然,家長也可以和孩子進行耳語的訓練。
3、小聲討論
在美國的課堂中,經常會有小組討論的環節,此時,說話的聲音要讓小組的人能夠聽到,而其他小組的成員卻聽不到,或者聽不清楚,要保持一種恰到好處的音量,孩子們可以根據教室的大小進行訓練。在家中,一家三口可以模擬一個小組,互相討論問題,或者請爺爺奶奶在旁邊傾聽,來判斷音量的大小。
4、演講
演講或者講話,都是需要底氣十足的,為的就是讓聽眾能夠聽到自己的聲音,自然要非常洪亮有力了。雖然多數情況下有麥克風助力,但自己本身聲音小了,別人也是不容易聽到的。有條件的話,家長不妨帶孩子在較為空曠的禮堂嘗試一下,體會這種感覺,若孩子有機會參加演講,就更好了。
5、戶外
記住,此種情況與人員較多的公眾場合還是有差別的,這個戶外的概念是屬於較為空曠的郊外、野外,此時,孩子可以放飛自我,無拘無束地奔跑尖叫。但在人員比較密集的情況下,還是要注意不要太過放鬆的。
美妙的聲音可以讓人放鬆心情,緩解焦躁心情,而大聲吵鬧則屬於噪音的範疇了,已經越來越被大家所唾棄。因此,若您的孩子有在公眾場合大聲說話的習慣,有教養的家長們不妨從現在開始,試一試5級音量教育,讓您的孩子在不同的場合以不同的音量講話,既文明得體,又禮貌大氣。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家長,您的孩子有在公眾場合大聲講話的習慣嗎?您認可這種習慣嗎?您又是如何督促孩子加以改進的呢?歡迎您積極留言,參與話題討論。
我是逗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