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父母帶出去也更有面子。但是在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的今天,很多孩子從小就被寵壞了,和有教養一點都不沾邊。而且很多沒有教養的孩子,特徵都很明顯,一眼就可以看破。
孩子沒教養表現在4個方面,外人不直接明說,父母心裡也要警覺
①愛發脾氣
許多父母覺得,孩子發脾氣是正常。從孩子的成長角度來說,確實是正常的,因為在孩子完全懂事之前,發脾氣是他們表達的一種方式。但只要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孩子就發脾氣,雞毛蒜皮的事情,也要發脾氣,不顧旁人的感受。這樣的孩子,就屬於沒有教養。
②滿嘴髒話
孩子說髒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沒有教好。或者是父母自己本身就喜歡說髒話,使得孩子在耳濡目染下學會了說髒話。人在生氣的時候,都可能會爆一兩句粗口。但是孩子從小就滿嘴髒話,基本是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
③是非不分
如今很多被父母慣壞的熊孩子,都會出現是非不分的情況。比如有的孩子,坐電梯的時候,為了好玩把所有樓層的按鈕都按了,被大人說了還一副自己有理的樣子。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和父母護犢子有關。有不少父母,在孩子犯錯以後,把他護在身後。用「孩子小不懂事」等話作為藉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錯誤的是非觀,變成一個是非不分的人。
④不懂感恩
懂得感恩是中國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就有「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名言。但是現在很多孩子,被父母寵壞以後,覺得世界的一切都要圍著他轉,不懂得感恩,把別人的付出當作是理所應當的。這樣的人,不管是在哪裡,都為人所不齒。
這就是孩子孩子沒教養的4個表現,外人不直接明說,父母發現一定要及時糾正。父母想要讓孩子變得有教養,無非是要重視這兩點:①父母正確的引導;②家庭氛圍的薰陶。
為了幫助父母教育出有教養的的孩子,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套《禮儀常識大畫書》,對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品德和禮儀有很大幫助。
這套《禮儀常識大畫書》一共有4冊,4大主題,分別是《公共篇》、《校園篇》、《交往篇》和《家庭篇》,每一主題都對應一個生活場景、場所。通過書本的名字,相信各位家長已經看懂了,《禮儀常識大畫書》從不同的角度,教導孩子在不同場合需要注意的基本禮儀。
比如在《公共篇》裡,主要是教孩子一些在公共場合應該要遵守的秩序;《家庭篇》主要是教導孩子,在家裡要尊敬父母、友愛兄弟等基本禮儀;《交往篇》顧名思義就是教孩子在人際交往時,需要注意的一些禮儀;《校園篇》則是教導孩子尊師愛友,文明禮貌的道理。
為了方便孩子閱讀,《禮儀常識大畫書》故事中的文字都標註了拼音;而且書中的故事簡潔明了,還插上了精美的配圖,增加孩子的閱讀體驗,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
一套《禮儀常識大畫書》,只需要19.8元,還不到20塊錢,就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父母何樂而不為呢?
感興趣的爸爸媽媽們,【點擊文章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