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朝餐廳服務員扔牙籤,教養是父母給予孩子一生的財富

2020-12-23 j風中的舞步

近日,刷到一段視頻,一個孩子隨大人到餐廳吃飯,他先是上竄下跳,後又向服務員扔筷子,服務員制止後,又拿牙籤朝服務員扔去。

作為孩子監護人的父親在旁竟然無動於衷,著實讓人氣憤。

更可氣的是,他堂而皇之說:「小孩子調皮嘛,也沒辦法呀?」

孩子無知不懂事,作為父親,難道你也不懂事,不明事理嗎?

孩子用筷子,牙籤扔向服務員,他做得不對,作為家長理應勸阻或制止,而不是說如此不負責任的話。

相信大家看到這個視頻,一定會和我有同樣的認知:沒家教,熊孩子都是熊家長慣出來的,每個熊孩子背後都坐著一個熊家長。

一、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

無獨有偶,前不久,北京的一位女孩,在和男朋友去餐廳吃飯的時候,就遇上了這樣一個熊孩子。

他們剛剛落座,就看見旁邊桌一個家庭裡的兩個孩子一直在吵鬧,整個餐廳都迴蕩著他們的玩鬧聲。餐廳的服務生看不下去,上前提醒了一下,但是收效甚微。

女孩一直在忍受他們,也沒有多說什麼,她在點完餐之後,就起身去了飯店的衛生間,並且反鎖上了門。

誰知沒過多久,衛生間的門突然被一股外力強行推開了,女孩嚇得半死。

推門的正是之前在吵鬧的那兩個熊孩子,看到廁所裡有人,兩個熊孩子不但沒有歉意,反而像惡作劇一樣嬉皮笑臉。

很明顯,熊孩子就是故意的。

女孩氣不過,就和男友一起找到熊孩子的母親理論,把情況說明。

可誰知女孩還沒說兩句,熊孩子母親的脾氣就像炸藥一樣一下子被點燃了。

「你跟一個6歲孩子較什麼勁?你有多委屈?都這麼大女的了。」

「他一個6歲孩子能看你什麼,都是老娘們,你是比別人多長了一個嗎?還怕看?」

「就你金貴嗎?怕被看?要不你打110,告訴警察他耍流氓,給他帶走!」

這一連串的謾罵和羞辱直接把女孩罵哭了,拍的視頻裡面都能聽到很清晰的哭腔。

不只是這個女孩,聽完這幾句話,我隔著屏幕都感覺氣不打一處來。

什麼叫「跟孩子較勁」?一個已經是孩子的母親,應該懂得隱私的重要性才對,同為女性,為什麼反而要對同性進行羞辱?

什麼叫「就你金貴怕被看」?一個普通人,自己的隱私遭到了侵犯,感到憤怒和委屈不應該是理所應當的嗎?而且她在口不擇言,罵出那些侮辱性語句的時候,自己的孩子明明就在邊上,當眾看著母親羞辱別人,他會怎麼想?

他會不會覺得,既然母親這麼挺自己,也沒有讓自己道歉,那麼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沒什麼大不了的?

他會不會覺得,女性就是可以隨隨便便羞辱,他不需要因此懺悔什麼?

他會不會覺得,搞這種惡作劇不需要承擔任何後果,那我下次還敢?

這個男孩無緣無故去推開廁所門肯定不對,但這個盲目偏袒孩子的家長顯然更加無知和愚蠢。

作為母親,明知道是自己的孩子做錯了事,卻不但沒有告訴孩子這是錯誤的,不讓孩子道歉,反而在不斷地護短,覺得孩子年齡小什麼都不懂,竭力想要孩子免於承擔責任,這無疑是害了孩子,把他推向一個火坑。

熊孩子的行為雖可恨,但更毀三觀的,是家長的態度。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站著「熊家長」!

家教缺少的家長,很難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二、細節裡透露著教養

前不久,演員朱茵和丈夫黃貫中帶著女兒黃鶯初次參加綜藝節目《想想辦法吧!爸爸》。

在節目的眾多孩子裡,黃鶯並不是最出彩的那一個,但卻是最圈粉的一個。

有期節目中,超市的玩具櫃前散落了一地桌球,很多成年人看到都選擇繞開走,只有黃鶯跑上前去,蹲下來一隻一隻的撿起了那些球。

除此之外,黃鶯對爸爸黃貫中也十分貼心,她從來不會跟其他小朋友一樣隨時隨地要求抱抱。

在節目裡她最常說的話就是「爸爸,我來幫你吧」或者「爸爸,我不想你太辛苦」。在一次聚餐活動中,還拿起喇叭唱起誇獎爸爸的歌,大聲地表達對爸爸的愛。

如此暖心懂事的孩子,有誰不愛呢?

黃鶯於生活細節中體現出的教養,與黃貫中和朱茵的正確教導是分不開的。孩子是果,家庭是因。

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就是教出了有超高教養的孩子。

三、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養

在一列地鐵上,一個孩子因為身體不舒服吐了,父親立刻給周圍的乘客道歉,並蹲下了整理乾淨嘔吐物

父母良好的教養,是為孩子心靈世界打造的一盞明燈。

郭德綱之子郭麒麟,近兩年在娛樂圈一直擁有很好的口碑。

觀眾對他的肯定,不單單是因為他的相聲水平和演技, 還有其在公眾場合無時無刻都表現出的謙虛有禮貌,又腳踏實地的性格。

每次演出結束,他都會趕緊下臺彎腰跟長輩打招呼,言談舉止中,無一不透露著良好的教養與禮儀。

跟別人說話時,郭麒麟常常把「謝謝您」、「麻煩了」等禮貌用語掛在嘴邊。

別人對他說話時,他則會身體前傾,側耳聆聽,表示認真和尊重。

郭德綱曾說過:「我兒子現在對長輩的禮貌和尊重,都是看著我自己平時對長輩的態度,耳濡目染。」

在孩子教養方面,相比於嚴辭打罵,家長的自我修養和言傳身教顯然更有效,郭德綱父子就是很好的證明。

孩子身上體現出的良好教養,註定會成為他們性格裡的閃光點,無論以後選擇什麼樣的道路,都必然會光芒萬丈。

四、教養是孩子未來的通行證

我的一個同學,大學時被選去日本東大進行短期交流,藉助在老師的一個朋友家裡,同學要回國了,房東對老師說:「你的學生非常有教養,我們家都很喜歡她。

每次吃完飯,她都會主動把碗碟洗乾淨,每天早上把垃圾帶出門,浴室裡放了浴桶,很擁擠,每次洗完澡,地上和牆面的水花,她會仔細的把浴室收拾得乾乾淨淨,就像剛才沒有用過一樣。

很開心跟這樣的孩子來住,因為她的經濟也不寬裕,所以食宿費用就免了吧。」

同學回國時,他還一再表示,如果來日本留學,他家將繼續提供免費住宿。

這位同學,雖然成績不是班上最好的,家裡經濟也不太好,但是在平時跟周圍人相處,讓人感覺非常舒服。

後來她雖然沒有去日本,但在一次學術會議上被一位香港教授賞識,推薦去了美國的大學。

良好的教養,是孩子未來最好的通行證。

擁有好的修養,別人更願意與之打交道;可以讓孩子在以後的成長路中處處遇貴人,路越走越寬。

五、好的教養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前不久,一個媽媽帶著一個一歲半嬰兒上飛機,她的做法令無數人點讚。

她怕孩子會吵鬧,打擾到周邊的客人,給其他旅客每人發了一份小禮物,並附了一張卡片。

機艙的人都被她小小舉動溫暖了,溫暖的機艙,寶寶也似乎特別懂事,

不哭,不鬧,感受著這個世界愛意的傳遞。

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好的教養是父母給孩子一生的財富。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類心靈的花園中,最質樸、最美麗和最平凡的花朵就是人的教養。

願我們的孩子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開出一朵朵美麗,質樸、平凡的花!

與君共勉

相關焦點

  • 上海:熊孩子餐廳嬉戲朝服務員臉上扔牙籤!養不教父之過!
    #上海頭條#近日,上海一網友稱自己在某餐廳用餐時,拍下一名熊孩子向服務員臉上扔筷子和牙籤,家長到最後才出來說了兩句。涉事餐廳負責人表示事情屬實,但孩子調皮,他們也沒辦法。心疼服務員。從事服務行業並不代表身份上低人一等,相互尊重是基礎。家長這種默不作聲放縱孩子的行為,對別人侮辱性動作的態度令人心寒。孩子不懂事兒,你家長難不成也不懂事兒?這種家長,妄為人父母!假如是一個不好欺負的服務員呢?這孩子是不是遲早被收拾?
  • 上海7歲孩子拿牙籤、筷子狠狠砸向餐廳服務員,家長要等他長大再教
    12月17日,上海一餐廳內,一名7歲多的小男孩看著一臉天真可愛,突然抓起一把牙籤使足了勁朝著餐廳服務員臉上砸去,隨後覺得不過癮,拿起旁邊的筷子就扔了過去,瞥眼見家長沒開口勸,歡蹦亂跳地在餐廳裡上竄下跳,沒把誰放在眼裡。
  • 藏在細節裡的教養,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也許家長日常給予孩子的教養能說明一切。1有個周末我陪著同事去鞋店買鞋,同事試鞋的時候,她的兒子就在鞋店裡拿著新鞋跑來跑去玩,可能小傢伙看見店員總是跟著他,於是不跑了,索性就把他身高能夠夠得著的貨架上的新鞋全部扔到地上,店員和我連忙去撿。
  • 有教養,是一個孩子最大的福氣
    風度和教養,是能夠使人受益終生的財富。從那刻起我才發現,一個孩子能否成才,除了自身努力,還取決於他的家境與機遇。但一個孩子能不能很有教養,變成一個人人喜愛的人,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怎麼教他。教養和家風這件事,跟家境一點關係都沒有。
  • 一個孩子有無教養?看他吃飯就知道了
    而看一個孩子是否有教養,看他吃飯時的樣子便可以看得出來了。有一次去參加朋友組織的聚餐,菜還沒全做好上齊,期間一個孩子一直在敲打著碗碟,嚷嚷著餓。他的媽媽跟他說:寶寶等等,很快就可以吃飯了。但是一直沒有制止他敲擊碗碟的行為。過一會,主人家端上一盆紅燒肉,他就大喊著:媽媽媽媽,我要吃紅燒肉!
  • 父母如何給予孩子優良的家庭教育?這「3點」父母一定要做好
    文|文竹媽媽,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孩子出生之後,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與義務教養孩子,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出色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這需要父母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以及正確的行為準則,讓孩子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一個五好少年的標準。
  • 孩子餐廳買兩份飯被媽媽怒罵,不懂愛的父母,是毀掉孩子的真兇
    她關愛自己的孩子,想著給自己的餵奶,但是她的處理方式錯了,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而且前提是自己做錯了。作為普通人,她個人的教養水平不高,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她的這種行為方式無法體現出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榜樣作用。孩子的教養也是父母教養的反映,因此父母的教養對於孩子教育來說很關鍵。
  • 這七種能力孩子受益一生,父母一定要教給孩子
    其實很多孩子的不良行為都是源自於這些能力的缺乏。比如我們經常聽到因為經歷了挫折就選擇逃避甚至傷害自己的孩子。除去環境的影響,僅就孩子自身而言,他們缺乏判斷能力,也不會內省,沒有正確的認知以及處理自己的情緒。2、那在什麼樣的養育環境下才能教養出具備這些能力的孩子呢?
  • 4種父母教養方式決定孩子的性格,如果是第二類父母,孩子有福
    說起遺傳,很多人都會認為孩子的身高、長相、乃至智力受到父母的影響很大。如果說孩子的性格和父母教養方式關係很大,很多人就會產生懷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是在所難免的。面對同樣的育兒問題,不同父母就會有不同的態度和反應,給孩子自然也不盡相同,也就養出了不同性格的孩子。上世紀60年代,著名的心理學家鮑姆萊德研究幾千個家庭發現,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主要分為三大類。直到三十年後,麥克畢和馬丁在他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來第四種教養方式。
  • 所有的窮樣富養,都不如教養
    俞敏洪認為,窮養和富養並不重要,關鍵是要讓孩子有教養。深以為然。就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養」這筆財富無可限量。晨起翻微博,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孩子跪在地鐵的座位上玩,媽媽怕孩子穿著鞋的腳弄髒旁邊乘客的衣物,全程用手掌捂住孩子的鞋子。這位媽媽,穿著特別樸素。然而,她的靈魂比很多人高貴。
  • 12歲孩子獨自回國受贊,留英孩子父母哭訴包機?有教養的樣子真美
    他不僅獨自一人從馬德裡登機,全副武裝地戴好口罩、帽子,還全程二十多個小時滴水未進,因為父母叮囑他不要摘口罩,也不敢麻煩別人。直到被機場工作人員發現虛脫的狀況,及時給他遞一瓶水,才恢復了正常。二十多個小時不吃不喝,連我一個大人都做不到,而一個12歲的孩子卻有著如此大的毅力和獨立性,有教養的樣子真美!
  • 四種不同的教養方式培養出四種性格的孩子,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
    教養方式是個什麼樣的概念,它包括哪些平時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父母教養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親子關係為中心的,父母在對子女進行撫養和教育的日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對待孩子的相對穩定的、固定的行為模式和行為傾向。
  • 父母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然而,我們表達愛的方式不同,有人寬容、有人嚴格、有人給予其溫情、有人激發其鬥志……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稱之為:教養方式心理學上,家庭教養方式採用了多種分類方法,大致歸類為:民主型:父母能夠平等的對待孩子,給予孩子關愛和照顧,對子女的要求及時做出回應,同時也鼓勵子女和自己交流;
  • 黑幼龍:好性格是孩子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黑幼龍是著名的教育專家,也是《慢養:給孩子一個好性格》一書的作者。黑幼龍認為,培養孩子的好性格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寶貴的財富。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但是沒有人說「學歷決定命運」,也沒有人說「金錢決定命運」,可見性格確實是決定一個孩子一生成敗的最關鍵因素。在黑幼龍看來,孩子的好性格至少應該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樂觀。樂觀的孩子更容易得到別人的認可,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脈關係,所以也更容易成功。
  • 如何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這10條家規,值得借鑑!
    當然孩子的成長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更需要有人給予持續的指導。窮養、富養不如教養!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給他良好的教養。想想都知道,如果你同時遇到兩個孩子:一個有教養,舉手投足都透露出一種謙遜有禮;一個沒有教養,一言一行都折射出各種粗魯無禮,哪一個更招人喜歡呢?毫無疑問,大家都會喜歡那個有教養的孩子。可見教養對於一個人有多麼重要!
  • 看你的孩子,覺得你很沒教養
    小孩大概兩歲左右,他喜歡拿著鑰匙猛敲飯碗,「碰」一聲,把鑰匙扔在隔壁弟弟的桌前,幸虧弟弟躲開了;吃飯的時候,便圍著桌子跑來跑去,在地上爬來爬去。在坐的人試圖讓他別趴著地上,會髒,但越說,他仿佛笑得越開心。到最後切蛋糕的時候,他哭鬧著要站在桌面上,吃那塊還沒分完的大蛋糕。他一哭,父母便抱他站在桌子上,他拿著叉子,在大蛋糕上面,吃起蛋糕來,臉上帶著滿足的笑臉。
  • 應採兒懟朱丹:別不在乎孩子吃飯的樣子,這就是教養
    當現在的孩子長大成人,他們的餐桌上的規矩會不會簡化的沒有了老規矩,只有文明禮儀。前段時間,參加一個宴會,隨便安排一個桌上,都不熟悉,服務員上了一盤子大蝦,桌上的人都讓老者先動筷子,隨後陸續動筷,這時旁邊桌上一個十幾歲的男孩跑過來,一看沒有了,把筷子摔地上,大聲吼為什麼不讓他吃,一桌人尷尬得很,媽媽來了說爺爺壞,什麼買了都給你吃。記得還有一次去客人家做客。
  • 小女孩兒正蹲在垃圾桶邊吃雪糕:你的教養,是不可多得的財富!
    而孩子的父親,則在一旁若無其事地玩著手機,絲毫不在意孩子會打擾到其他乘客。看著在一旁無動於衷的孩子父親,傅首爾忍不住提醒他管管孩子,實在太吵了。結果對方輕笑到:「要不是在家裡太吵,誰會帶出來。」有些小事裡,藏著一個家庭的對孩子的教養。父母的素養,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一對年輕父母,帶著一歲多的孩子坐飛機。
  • 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這5個習慣讓孩子受用一生
    作為父母,你對這件事有同樣的感受嗎?父母應該管教哪些行為,應該怎麼做?1.改掉亂翻的壞習慣不管孩子是在自己家裡,還是去別人家串門,都要改掉這種亂翻的習慣。每個人都有好奇心,何況孩子。父母不能扼殺他們的好奇心。但是,父母要特別注意翻找東西。讓孩子注意到別人家在亂翻東西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而且,他們要注意這件事的嚴重性,不要讓孩子覺得是開玩笑。
  • 教養孩子的耐心從哪裡來?
    也有好多次,在外面,他哭喊著說口渴,鬧著要買玩具,氣的我忍耐不住,對著孩子大喊大叫。教養孩子需要耐心,可是,朕實在做不到啊。尤其是有些媽媽一個人帶孩子,更累,壓力更大,更是會控制不住自己發脾氣。而一旦情緒失控,什麼事都可能幹出來的。網上經常會有新聞說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動手打娃的。關鍵的是,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孩子可能也會變得比較暴躁,或者自卑。書上經常會說教養孩子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