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東方奇技 繡美天下

2020-12-07 迎澤發布

世代中國人一直深信,只有一針一線,才能獨一無二。細小的繡花針在絲綢上遊走,呈出一片錦繡。

一件繡品,從穿針到引線,從針腳到線尾,從開始到結束,打磨的不是時間,不是功夫,而是心性。

用了心的繡品,一針一線,都能看出匠人的心意。

再觸摸繡品的感覺,不再是冰冷的布料,也不是乾癟的絲線,而是一種溫度,這種溫度,可以融化人心。

太原市迎澤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原刺繡傳承人謝慧茹,以針為筆,以線為墨,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世間萬物。

刺繡,又名「針繡」,俗稱「繡花」。以繡針引彩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針,以繡跡構成紋樣或文字,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古代稱「黹」、「針黹」。後因刺繡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刺繡,起源於人們對裝飾自身的需要。史傳黃帝時代就有彩繪花紋的記載。也就是說古代原始人類早懂得用色彩來美化自己。開始時將顏色塗在身上,「稱彰身」;再進一步刺在身上,稱「文身」;後來就畫在衣服上,再發展成繡在服裝上。

大約從漢代起,刺繡就成為閨中技藝。中國女子從小就學習刺繡,因而刺繡又叫做「女工」。女孩子在出嫁以前,要為自己繡一批繡品做陪嫁之物;婚後家裡的擺設、家人的衣物也需要刺繡來點綴。

中國人家裡幾乎所有的布料做成的東西都可以加繡,從椅墊、桌圍、門帘、壁掛、屏風、床單、被面、枕套,以致大人小孩的外出禮服、帽子、鞋子,以及後來出現的荷包、錢袋、扇套、眼鏡套、表套、鑰匙袋、扳指套、褡褳等,都是心靈手巧的女子們永遠也做不完的繡活。

刺繡工藝最基本的功能是對服飾的裝飾,這種裝飾並非只是起到簡單的美化作用,同時發揮著諸多重要的功能,如標識身份,顯示社會地位。刺繡服飾在長期的演變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許多特定的模式和裝飾部位,如馬面、團花、挽袖、補子等,這些都是刺繡服飾的典型代表。

中國的刺繡傳承了數千年之後,在明清兩代達到了巔峰。

明清兩代大量的刺繡題材是頗具中國特色的吉祥圖案,即所謂的「圖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國的吉祥圖案成百上千,不可勝數。有託物寓意的,如,鴛鴦象徵夫妻恩愛,石榴多子,松竹梅表示清高正直,牡丹象徵富貴榮華,松鶴寓意長壽。也有因諧音而成為圖案題材的,像蝙蝠與「福」諧音,魚表示喜慶有餘,鹿和「祿」、瓶和「平安」,金魚和「金玉」、荷花和「和」等等,還有幾種方式聯合起來的設計,比如萬字和牡丹叫做富貴萬代;萬字、蝙蝠和壽字結合在一起就是福壽萬代;萬字錦地上繡花卉是錦上添花……

晉繡(山西民間刺繡),作為源遠流長中華刺繡藝術,是晉地女性代代口傳心授所創造的生活之需。

晉繡歷史悠久,早在周代就有」畫繡之工,共其職也」之說。《詩經·唐風》中的"素衣朱襮"、"素衣朱繡"則真切地描繪了當時的刺繡藝術,而當時的唐,正指山西中部地區。

晉繡,大都出自普通農家婦女之手,這種傳統的刺繡技藝往往是通過家傳、互相之間的交流而得以延續的。民間女孩子,在少年時代就受到家庭的薰陶,開始學著刺繡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繡花在她們的成長中自然成為一項重要的藝術活動。她們在實踐中不斷積累了經驗和技能,又在長輩的影響教導下,從模仿進而獨立地去創造新的花樣,形成了山西刺繡的獨特風格。

晉繡,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圖案純樸、色彩豔麗、構圖簡潔、造型誇張、針法多樣、繡工精緻。刺繡的技巧根據不同的表現內容,一般以平針、亂針、打籽、盤錦、抽紗、堆錦、套口、勾針、空扎、砌花、割花、挖補、粘貼等為主,各種技巧又相互交融,結合使用,形成了山西刺繡濃烈、粗獷、樸實的地方風格。

晉繡具有色彩濃重的特徵。從色彩上可以直接分辨出晉繡的特徵,無論是小品還是長幅作品,在色彩的應用上,晉繡都偏好使用強烈的對比色。在色彩的層次展現上,分明且雅致,整體色彩感濃重。以絢麗多姿展現了晉繡濃鬱的鄉土氣息。在顏色的搭配上,彼此之間又和諧璀璨,這也使得晉繡的裝飾性趣味得以提升。

晉繡多被應用於肚兜和薄帽子、圍嘴、錢袋上,這些物品既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也可以被作為饋贈禮物。晉繡的材料基底上往往使用的是硬質的底料,所以在使用過程中非常耐磨,外觀的形象也栩樹如生,呈現出美觀、耐用的特徵,受人青睞。 

一架繡繃,十指春風,千針萬線化作一幅美妙的繡卷,在謝慧茹看來,刺繡不僅僅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藝術,每一針都連著專注的眼神,每一根線都帶著手指的溫度。

謝慧茹對刺繡的熱愛源於母親的影響,她很小就學會了繡花。她先是模仿母親做刺繡活,1977年在太原市劇裝繡花廠工作後,耳濡目染,又學到許多新的刺繡知識,也開始自製一些飾品。再後來,單位引進電腦多頭繡花機,她兼職電腦繡花製版。這期間經過不斷努力鑽研,結合母親的繡法、單位老師傅的繡法、電腦繡花機的操作形成了她自己獨特的機繡製版方法,創出了電腦機繡仿手繡的製版新工藝,在1998年山西省工藝旅遊紀念品評比分別獲得了金獎、銀獎和銅獎,還參與了吉尼斯「世紀龍」的設計製作,後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輕盈的繡花針在手指間流動,隨花線在底布上下蜿蜒,一隻花蝴蝶躍然於粗布上,形象逼真。謝慧茹的作品,不拘泥於某一種針法,她會依據圖案邊繡邊創意性的調整針法,以更鮮明地表現出圖案的繡制效果為最終目標。退休之後,她也經常在家手工繡制一些物件,而且不限於用線刺繡,還嘗試一些新的方法和選用新的材料,比如,用各種彩色綢緞剪成條狀或塊狀,同樣也會繡制在墊子或其他物品上。

從刺繡愛好者到非遺傳承人,她這一路走的很辛苦。但她從未放棄過這份傳承,她始終認為,刺繡是人生的一種修行,一針一線快不得,要享受刺繡過程中一針一線帶來的安詳與喜悅。

用繡針引彩線,千針萬線幻作一副美輪美奐的錦繡畫卷,那是一種精緻婉約的生活嚮往,令人為之動容。

特別說明

文字:迎澤區融媒體中心

視頻:柳丫丫

編輯:迎澤區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繡」色 | JCC天洋牆布《東方花園》新中式魅影與科技之美
    這個5月,天洋發布全新產品——東方花園刺繡牆布,由新浪家居帶你一起探尋神秘的東方花園背後的文化底蘊與工藝科技。向下紮根:蘇繡&工筆畫,「東方花園」的傳統文化底蘊漫漫歷史長河中,不斷有時代的寵兒出現又消亡。而刺繡這種流傳千年雋永不褪的中國傳統手工藝,一直深受喜愛,一經面世便未曾被時代所淘汰。刺繡這門工藝,濃縮了諸多歷史剪影。
  • 姚建萍刺繡藝術展在石舉辦 全球首家姚建萍蘇繡推廣基地落地華韻
    2020年9月6日上午9:30,由中國刺繡藝術館、石家莊市博物館主辦,姚建萍刺繡藝術館、華韻珍典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承辦的「東方奇技,繡美天下——國家級非遺蘇繡傳承人姚建萍刺繡藝術交流展」開幕儀式在石家莊市博物館隆重舉行。本次展覽將從2020年9月1日展至2020年9月25日。
  • 繡娘天下四大名繡記
    繁花似錦四大名繡有《物原·衣原》:「有巢始衣皮。古蜀國桑蠶絲之路桑蠶絲出現工藝性的利用已經是漢代時的事了,《華陽國志》載: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後便在成都夷裡橋南岸設"錦官城",置"錦官"管理織錦刺繡,這說明古蜀國在其被秦亡時,其織錦刺繡產業以相當發達
  • 線韻悠悠繡人生 武山刺繡非遺傳承人王雲霞的刺繡人生
    王雲霞並不是一開始就學刺繡的,刺繡事業也不是她最初的人生定位,儘管她的奶奶、外婆和媽媽都是武山傳統刺繡的承襲人,繡的香包、香囊、鞋面、襪墊等非常漂亮,崩個紗面就能繡出精緻的花鳥。王雲霞也深受薰陶,自小就能飛針走線,繡出像模像樣繡片;儘管王雲霞十分喜愛刺繡,有著超出普通女孩的嫻靜,「有時,一連幾天不出門,把媽媽的布條和彩線找來,自己揣摩著繡些常見的普通小件。」
  • 走進刺繡,學習繡線品類
    刺繡作為我國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它發展到了今天種類非常的多,但是由於工序繁瑣加上賺錢不多,很難養家餬口所以有很多的人不在願意學習秀法,導致了很多的刺繡種類都遺失了,當然這都是後來的事情了,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講講刺繡的起源與發展,一起來看看這些漂亮的花朵都是怎樣做出來的吧。
  • 比刺繡更美的緞帶繡,掛在牆上美爆了!
    轉載自:編織樂園 微信號 bianzhileyuan| 手作 · 美 · 樂趣 ·  家 |◆  ◆  ◆❖緞帶繡是用棉麻布,再用各種色彩豐富,質感細膩的緞帶為原材料,配用一些簡單的針法,繡出的立體精品。
  • 中國刺繡:四大名繡與地方傳統名繡(全面收藏知識)
    中國刺繡一直是國人引以為傲的藝術珍品和文化精粹。從古至今,我國各地的刺繡文化依然在代代相傳。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詳解中國各地的名繡特點,使您認識和了解我國四大名繡與地方傳統名繡的全面收藏知識。一、獨具藝術魅力的中國四大名繡刺繡工藝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已經有數千年的世代傳承,是我國經典的傳統工藝之一。明清時期先後形成了最為著名的蘇繡、湘繡、粵繡和蜀繡,這也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名繡」。中國的刺繡工藝在古代時候就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工藝水準,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
  • 用絲線牽引時尚 | 「天錦地繡·華夏大美」刺繡藝術展精彩紛呈!
    本季,中國國際時裝周與全球時尚產業聖經、擁有百年歷史的WWD國際時尚特訊展開深度合作,舉辦一系列精彩活動,「天錦地繡·華夏大美」刺繡藝術展是其中重要的一項,為本季中國國際時裝周的重頭戲之一,本次展覽是一次對全世界範圍內、古今中外精華刺繡作品的崇高禮讚。
  • 好美的刺繡包,繡娘要一針一線繡80個小時
    蔣熙是一名義大利學成歸來的獨立配飾設計師,熱愛東方美學,著迷於傳統手工藝。她發現很多精美的民族手工藝,都無人關注,面臨著失傳。好一點的也只是被大量複製在旅遊紀念品上,失去了它原本的精緻和美感。她認為這些飽含時間和溫度的刺繡工藝,值得更優良的做工和用心的設計。
  • 讓刺繡再立體些,比美更美的立體繡!DIY手工刺繡附詳細教程
    今天阿梅帶著大家一起玩手工刺繡,立體歐式刺繡,你一定會喜歡。立體繡能有多好看不是阿梅忽悠你那真是美美滴啊之前已經分享了很多很多的歐式立體刺繡的教程了,不知道大家練習的怎麼樣了?看完有沒有想複習一下立體繡教程?不著急哈,教程在文末!今天這些手工刺繡圖都是有教程的哦,大家可以到我主頁查找教程!刺繡學好了,繡在衣服上,簡直不要太好看哦!在歐根紗上的繡花,自帶仙氣!
  • 聖潤紡織:以情為線,以技鋪陳,繡出獨特風格
    聖潤紡織:以情為線,以技鋪陳,繡出獨特風格 發表時間:2020/4/7
  • 刺繡/俄羅斯鎖鏈繡針法,給你不同的刺繡之美!
    今天小萌老師要教大家的針法叫俄羅斯刺繡。顧名思義,這種刺繡方法源於俄羅斯刺繡,通常屬於鎖鏈繡的一種。它是由幾組三葉草形狀的圖案組成的,比較理想的設計是第一組圖案的方向是向上 的。這款圖案的刺繡,更適用於鑲邊兒。如果你打算做個水平的邊兒,第一個圖案朝上,然後一個挨一個地繡下去。
  • 天生麗質的秦嵐,穿青花刺繡連衣裙,完美演繹東方女子的優雅氣質
    就像天生麗質的秦嵐,穿一襲青花刺繡款連衣裙,完美演繹東方女子的優雅氣質。>線條曲直圓順、針活整齊無參差、繡面平服準確、針距均勻不重疊、繡面光潔無汙漬。運用了刺繡工藝的服飾,不只是一件衣服那麼簡單,而是承載了文化感,華貴不可言。像秦嵐身穿的這件連衣裙,就採用了刺繡工藝,本就天生麗質的秦嵐,擁有東方女子的溫婉感,穿上刺繡印花連衣裙的她,氣質更為優雅。
  • 以刺繡為線,探時裝之美 ——DHUB設計匯 2020 春夏暨「天錦地繡•華夏大美」刺繡藝術展開幕
    刺繡之美,美在傳承,美在技藝,美在匠心,美在一根根絲線中蘊藏的對於傳統的不懈堅持
  • 繡著玩唄,簡筆畫一樣的小刺繡,附10張刺繡圖案
    繡著玩兒唄,超級簡單的小刺繡,附10張刺繡圖樣。美好春日,遇見更美的你~~今天分享的這一組小刺繡,真的是超級超級簡單,像簡筆畫一樣簡單,稍微懂一點點刺繡針法,就能繡出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文末附10張刺繡圖樣,文末附10張刺繡圖樣,文末附10張刺繡圖樣!
  • 以刺繡為線,探時裝之美 ——DHUB設計匯2020春夏暨「天錦地繡·華夏大美」刺繡藝術展開幕
    刺繡之美,美在傳承,美在技藝,美在匠心,美在一根根絲線中蘊藏的對於傳統的不懈堅持,它貫穿古今,融匯東西,深刻雋永,意味悠長。不期而遇,即足以驚鴻。10月25日上午,DHUB設計匯2020春夏暨「天錦地繡·華夏大美」刺繡藝術展開幕儀式在751 D·PARK 79罐舉行。來自時尚界的領導、嘉賓、知名高定設計師、DHUB參展設計師以及時尚買手和媒體們齊聚一堂,共話時尚。
  • 刺繡 | 絕美的32款絲帶繡、緞帶繡作品
    前期我們分享了一些絲帶繡、緞帶繡的風景作品,現在我們再分享一些絕美的花卉刺繡。32款絲帶繡、緞帶繡作品,像鮮花一樣美麗,很逼真的效果。
  • 基礎刺繡針法---緞面繡
    緞面繡是一種常用的基礎刺繡針法,當需要填充繡花區域時, 通常使用緞面繡,比如樹葉、花瓣。這種針法可以快速的創建純色的模塊,針腳排列緊密整齊,看起來就像緞面一樣有光澤。是一種比較簡單但是也需要耐心的針法。下面以我自己的作品為例,介紹一下緞面繡。第一步,描圖。
  • 英國刺繡藝術家EmilyBotelho繡出自然的肌理美
    刺繡藝術作品可以表現個人的觀點和雙手所闡述的獨特美學,針、針、線都體現了作者對時尚生活態度的細膩巧思。在英國藝術家EmilyBotelho的巧手下,將自然風光轉化為質感細膩的刺繡作品。EmilyBotelho來自英國曼徹斯特,在幾次歐陸旅行中,他用照相機拍攝了陸地和海洋的海岸風光,感覺安全感覆蓋在自然環境中,激發了刺繡創作的靈感。海岸巖石的天然質地,或者說海藻苔蘚的旺盛生命力,都是用針繡從她溫柔的角度描繪出來的。
  • 刺繡花朵竟能這麼立體美豔,用絲帶做繡線這樣繡,快速繡好一朵花
    絲帶繡是高定服飾刺繡技法的一種。是以色彩豐富,質感細膩的緞帶為原材料,在布上,配用一些專業針法,繡出的立體繡品。亦可靈活搭配,隨心演繹,絲帶繡上手極快。絲帶繡的效果粗獷,立體感強,適合繡晚裝、毛衣、靠墊及各種裝飾畫等。總感覺絲帶繡的美圖怎麼都看不夠,怎麼繡都好看。咱們先來欣賞欣賞這些精緻的絲帶繡吧!不同質感的絲帶,也會出來不一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