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打油翁 美編:小魚 校對:蚊子
至於論建築上的美,淺而易見的,當然是其輪廓、色彩、材質等,但美的大部分精神所在,卻蘊於其權衡中;長與短之比,平面上各大小部分之分配,立體上各體積各部分之輕重均等,所謂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的玄妙。NO.1|壹
什麼是美。
價值千萬的名畫?秀色可餐的風景?天生麗質的美女?
小家碧玉是美,大家閨秀是美,豐滿的楊玉環是美,清瘦的趙飛燕也是美。
所謂奇山幽谷,各有千秋,環肥燕瘦,韻味有別,誰也無法確定一個統一的標準。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美,需要欣賞。
世界上所有的美,都需要我們用美的心境去感受,用美的眼睛去發現,用美的眼光去欣賞。
深刻影響了蔣勳、宗白華等美學家的我國現代美學奠基人——朱光潛先生,他在書裡說:「人所以異於其他動物,就是在飲食男女之外還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當財富成為一種成功學標籤,審美已經遠遠追不上物質的滾滾車輪
莫奈美在哪裡?交響樂為什麼經典?
一百多年前,北大校長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曾經,很多人對此嗤之以鼻;如今,卻成了事實,越來越多人陷入審美障礙而不自知。
「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NO.2|貳
以豪宅為例,本該是代表高端居住水平和生活品質的建築範本,卻因為大眾審美的偏差,變得流俗、泛濫。
「用大理石、漢白玉、青銅和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綢緞,綴滿寶石。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黃金,施以脂粉。」
很多人對豪宅的幻想,來源於某些西方文學作品。但可惜,凡爾賽式的幻想,並不適用於現實生活。
當我們把一些錯誤的標準用在了豪宅審美時,一些流於表象刻畫,缺乏生活體驗的所謂「頂豪」就誕生了。
放眼鄭州豪宅聚集區的北龍湖,真正稱得上美的豪宅有多少?
要麼是依靠昂貴吊頂、繁複布藝,組合家具、以及充滿整個空間的瓷器、水晶點綴、使樣板間看起來富麗堂皇,像19世紀的歐洲宮廷。待到交房時,只剩下沒了「填充物」的空虛,買家秀賣家秀而已。
要麼是靠品牌石材,名貴樹木、名牌家具,「神話」演繹疊加堆砌的建築和園區。
這種流俗的「藝術」,實在難言藝術。
真正的豪宅,應該在空間塑造上傳遞對生活的微妙體察,這是建設的藝術,也是生活的藝術。
可惜,鄭州豪宅一向缺少藝術,更缺少懂它的人。
NO.3|叄
缺少,並不代表沒有。
當一位頂級設計大師與一家以精細化著稱的開發商結合時,改寫北龍湖審美格調的時代來臨了。
李瑋珉,中國臺灣淡江大學建築學士,美國哈佛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碩士。美國紐約州註冊建築師、中國臺灣註冊建築師。
曾打造上海九間堂、北京崑崙公寓、北京釣魚臺七號院、北京萬柳書院、深圳·深圳灣一號、蘇州仁恆棠北、廈門恆禾七尚、廣州匯悅臺等頂尖項目,拿下了中國豪宅的半壁江山。
對「空間」獨到的理解和巧妙的運用是他特有的標籤,透景、借景、凹凸、錯位、通透、延伸……在他的作品中處處可見,也因此讓他成為了頂級豪宅設計的代名詞。
永威,精細化地產扛旗者。
永威東棠、翰林居、上和院,迎賓府……永威打造的每一個作品幾乎都成為了經典和傳奇。
而在鄭州眾多本土房企中,論品質以及對品質的偏執度,永威說自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李偉珉,永威,北龍湖——永威 上和琚。
鄭州的頂級豪宅,終於不再向豔壕屈服,而是向設計與美學迭代,有了該有的氣質,該有的模樣。
NO.4|肆
李瑋珉說:「設計就是承載自己對於生活的期望,透過空間的方式呈現出來和別人分享。」
他要通過設計分享的正是這種精簡的生活哲學——簡而精緻:簡是生活本身,精是生活態度;簡而有效:有效是生活本質。在越來越大的工作壓力和越來越快的科技更新面前,這也是全球的城市精英們正在尋找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當我第一次走進上和琚,便被深深吸引並禁不住感嘆,不愧是設計大師,對空間的把控遊刃有餘,鬆弛有度,一絲不苟的簡約洗鍊,又蘊含著豐富的情緒,這是一種空間的精神感受,由表及裡。在這種空間中,任何文字的描述都顯得蒼白。
1、破與立:化繁為簡的雅致
如今大多數的豪宅產品,給出的答案都是極其奢華的設計。但豪宅不需要刻意在形式和花樣上引人注目,因為設計的主旨是通過設計讓空間變得清晰、乾淨,色彩對比的目的也是使空間變得靈活,而不需要花哨的裝飾。
在李瑋珉看來「只有空間是質樸的,人的重要性才能突顯出來。」
所以永威上和琚在生活的設計上做了一些減法,室內空間的基調是質樸的。
以永威上和琚518㎡戶型為例,客廳,以沙發、懸掛燈具和隔板等多種配件元素自由的組合,突出了輕巧和精緻。牆體以白色材質為主又與黑色線條創造勾縫層次,上部則採用深色頂板和一條直垂而下的燈具,劃分空間,凸顯節奏感。
家具款式呼應空間的簡潔,線條亦十分直接、乾脆,沒有一絲多餘,看似不經意,卻渾然天成。另外,客廳的背景牆,底部以燃燒的火焰點綴,動靜結合,將厚重視覺輕量化。大塊石材鋪貼,讓地面宛若一件正在展示的藝術品,溫和又富於質感。
與之相連的餐廳以玻璃拉門為隔斷,欲開又合,通透也私密,為體塊空間的串聯增加層次。
上和琚廚房為1+1模式,即傳統封閉式中廚+開放式西廚,將室內空間由原先的受限制中解放出來。
開放的布局使室內更具延展性,廚房中島的設計,使得空間具備動線的洄遊性。這種簡約而又有秩的空間,最能帶給居住者輕鬆、悠閒的感官和內心的寧靜。
在色彩運用,同樣偏向雅而不俗的基調。
「如果今天這是我自己的家,只需要一兩種顏色就好了,因為我覺得生活的外殼不需要太複雜,它主要承擔著生活中非常複雜的內容,如果每天都在這個牆壁上告訴你一句宣言,我認為這也會很辛苦。」李瑋珉如是說。
所以永威上和琚無論是客廳還是臥室,沒有太多複雜的色調,最多的就是黑與白,就像一幅完美交融的太極圖,讓人賞心悅目,心神氣定。
2、空間與人:可觸碰的生活場景
李瑋珉一直所強調:「設計要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到別人」。
對於他而言,空間並不是單調的、冷冰的房子,不是一個「裝人」的容器,而是能夠觸手可及的生活感受,是安放溫暖與情感的小宇宙。
正因為他向來就把生活裡應有的質感,帶到設計的每一個空間裡,才有了他後來令人的作品:看似傳統而又透露著禪意中式的上海九間堂;灣區核心大氣的深圳灣壹號;低調典雅的廈門恆禾七尚等等。
永威上和琚同樣如此,每一個步入角度,都是可觸碰的生活場景。
位於二層的主臥室,其層高達到了近3.5m,設計上也是採用了極簡的手法,床背景使用略帶肌理感的材質打造出觸覺的背景。都說空間就是一種關係性,在永威上和琚更是通過一扇窗實現了主臥和公共區的互動。父母在主臥就能觀察到孩子在客廳玩耍的場景,隨時交流,情景互動。此外,在衛生間的處理上也是考慮周到。
都說看一個設計最重要的是看衛生間,李瑋珉在衛生間的設計上做了很好的隱藏效果。
進入上和琚衛生間,我們第一眼看到的只有浴缸和臺盆,通過空間設計,最不雅觀的馬桶和最不整齊的淋浴房都藏了起來,效果十分理想。衛生間牆面懸掛條鏡,並透過鏡子的反光性,讓空間與空間相互延伸。個體功能上獨立的同時增強了空間的延續性。
李瑋珉說:「有時候我自己覺得我們是不是太保守,沒有辦法為了一個造型放棄掉任何一個窗戶,因為任何一個窗戶後面都有一個使用者,他靠著這個窗戶去跟世界發生關係。我們一直在用一種相對比較低調和自律的方式,解決設計面臨的問題。」
所以無論是客廳還是臥室都是大面積落地窗,將外置觀景臺與居住者緊密結合,模糊了社區園林與室內的界限,創造出室內外相互交融,富有動態的布局。
「無梁化設計」,進一步加大進深尺度,讓空間更為通透,營造奢闊體驗。
臥室270度轉角落地窗,更是北龍湖獨一無二的設計。
3、層次結構:駕馭生活,空間功能區的多元化。
不過分追求細節,而是把握整體,這也是李瑋珉整體設計思維的體現。
在李瑋珉看來,家,不需要酒店一般富麗堂皇的大廳,而是要在各個功能的配置上,做到合理通透而富有生活情趣。
在上和琚通過空間功能區的多元化布局,很好滿足了精英階層的生活情趣。
B1F、B2F主要是一些娛樂功能的休閒空間,瑜伽室、健身房、影音播放廳……也是每個家庭成員製造快樂記憶的共同場所。穿過走廊深入內部,每個空間依次展開,從開放到封閉,再到半開放,每個動線都被精心安排貫穿。
室內植被,木格柵,透光不透視,共同營造出輕鬆自在的原生態氛圍。
藉以美學的視角,搭建家具間一氣呵成的體塊關係,從視覺、聽覺、嗅覺堆砌豐富而多元的情感空間。
NO.5|伍
林語堂說,最好的建築是這樣的,我們深處在其中,卻不知道自然在哪裡終了,藝術在哪裡開始。
李瑋珉的設計實則是充分地滲透了整個建築與場地的點點滴滴,才能使整個室內空間仿佛量身打造那般。
他延續其一貫的「生活美學」設計理念,以現代簡約手法,規整原始結構,去除裝飾性,展示空間結構本身的美。讓所有的細節都簡潔大氣,從簡單舒適中體現生活的精緻,呈現生活的美感。
可以說,永威上和琚不是簡單的複製一個過去時代的形式,而是基於對入住者有的輪廓想像,在設計中蘊含著一場「空間的革命」。
在鄭州,北龍湖將城市、自然、歷史三大資源集於一身,一直以來都是城市精英階層終極置業的夢想之地。
但她也在等,等一個真正懂她的人。
如果說每一個傳奇的故事都是由一個浪漫的邂逅開始書寫,那麼北龍湖她要等的人,現在終於出現了。
永威聯手頂級設計師李瑋珉,共同營造超越城市想像的巔峰,讓這場最令人矚目的等待與期待,終於成了現實。
大道至簡,至璞歸和,一場生活與美、空間與人的浪漫邂逅,就此開啟,與其說是偶遇,這更像是一場最美的天意。(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珍視原創,您的點讚和轉發,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和鼓勵,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