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賣地超千億城市破16個,未來房企聯合拿地或成主流

2020-12-21 騰訊網

隨著國內經濟持續恢復,房地產開發也迎來由負轉正的生機局面。

1全國地價8892元/㎡

據統計局12月15日發布的數據,1-11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059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2%,降幅比1—10月份擴大1.9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13890億元,增長16.1%,增速提高1.3個百分點。

如此一算,1-11月全國土地均價是6746元/㎡,同比增幅22.5%。

如果把11月份的成績單獨拿出來分析,11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是2816萬平,土地成交價是2504億元,面積同比10月份減少15.6%,成交價同比上月上漲超20%

單單是11月份,全國土地均價達到8892元/㎡,同比增幅45.5%

這份數據讓我們看到的是:土地市場購置面積同比減少,但成交價卻大幅上漲。究其原因,極有可能是部分城市出售優質地塊,從而拉高整體土地均價。

2賣地超千億城市破16個

在另一份最新數據報告顯示,目前全國賣地超千億城市破16個。上海土地出讓成交價高達2861億元位居全國榜首,廣州杭州分別是2697億元和2385億元名列前茅。其後是北京、南京、寧波、深圳等一二線城市,相繼賣地破千億元

11月份,廣州全市住宅土地供應177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2%,環比增長33%;成交13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5%,環比降4%。

成交8宗,收金181億元,遍布各個區域,其中南沙橫瀝島地塊競爭激烈,溢價45%,由美的斬獲;

從區位上看,地塊周邊快速和高速路線縱橫交錯,可駕駛至鳳凰大道通往靈山島尖、南沙港等區內交。同時地塊臨近上橫瀝水道,項目建成後將擁有較好的江景資源,可謂是一線江景房源。

南沙灣地塊由南沙城投+中鐵聯合體以底價192020萬元,折合樓面價9460元/㎡拿下,天河牛奶廠地塊溢價20%,刷新天河地價記錄,其餘增城、白雲、花都地塊大多抄底成交。

3聯合體拿地或成未來主流

年關將近,各大大小小超市總會掛出「清貨」的招牌,土拍市場也一樣,據了解,廣州全市在12月份計劃出讓15宗土地,其中增城7宗,荔灣、白雲、花都各2宗,番禺、南沙各1宗,中心區域荔灣兩宗地已早早被保利發展、星河競得。

伴隨「清貨」而來的是「翹尾」現象,房企雖然迎來拿地的機會,但也會帶動地價的一波小漲,這意味著房企的利潤空相對縮小,拿地壓力也變相增大。

加上廣州近些時間曾發布關於打擊囤地行為的政策,明確規定發展商拿地開發的時限,正常情況喜愛,房企在拿地1年內必須動工開發,土地閒置超1年按20%閒置費計收,閒置累計滿2年可無償收回。

因此面對土地市場,房企應該保持越火爆,越冷靜的理智態度參與,依據目前的客觀事實來看,為了分攤資金壓力和開發壓力,未來房企聯合拿地或成為主流。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50大城市賣地3.95萬億同比漲18.7% 4城市賣地超2000億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1日訊 土地市場快速復甦,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21日,50大城市賣地3.95萬億,同比上漲18.7%,累計已有上海、杭州、廣州、南京4個2000億城市,另外還有北京、南京等9個千億賣地城市,全國累計已有超過31個城市賣地超
  • 11城賣地超千億:「三條紅線」影響逐漸顯現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11城賣地超千億儘管有著疫情、調控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但房地產企業的投資熱情仍然不減。中原地產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今年50大城市賣地金額高達3.75萬億元,同比上漲20.7%。
  • 千億房企掌門人新規劃 「收油減擋」保利潤
    自2010年萬科成為首個破千億元的房企後,千億元陣營開始緩增,到2015年僅7家房企銷售破千億元。  2016年後,規模增長成常態。根據克而瑞數據,截止到2019年,千億元軍團已經增至34家。擴大規模都是地產行業發展主旋律。  然而跨越千億元門檻後,房企掌門人又將面臨發展新問題。
  • 重慶房企華宇大舉拿地,但千億目標還是很懸
    但如今這家老牌房企也顯示出了擴張野心,要大幹快上提升規模了。克而瑞數據顯示,華宇集團今年上半年流量銷售金額為235.8億元,位於全國房企排行榜的第62名;權益銷售額為100.7億,位於排行榜的第78名。2019年全年,華宇集團的流量銷售金額為502.3億,位於全國房企排行榜的第67名;權益銷售額為269.8億,位於排行榜的第77名。
  • 杭州賣地超1200億 房企緊盯一二線城市
    日前,中指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1~5月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排行榜》顯示,中國恆大、保利發展和龍湖集團佔據拿地榜前三位,拿地金額合計達1325億元;而TOP10企業拿地總額3415億元,比2019年的4148億元下降了17.6%。
  • 拿地周報|2019年全國房企拿地金額排行榜:萬科、碧桂園、保利連續...
    深圳南山公布城市更新單元第三批計劃 涉4個項目共約9.4萬平12月26日,深圳市南山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發布《2019年深圳市南山區城市更新單元第三批計劃》公告,涉及4個項目,包括興華工業大廈七八棟城市更新單元、高發科技園舊廠房區城市更新單元、南玻工業大廈城市更新單元、綠雲廠房城市更新單元,拆除重建用地面積共約
  • 除了招拍掛,未來哪些拿地方式會吃香?
    現在土拍市場越來越規範,更加公開透明,「和諧」「軟勾地」都不好使了。對房企而言,不管塊頭大小,招拍掛拿地都是在一條起跑線上的。唯一剩下的,就是比拼大家的拳頭大小(資金實力),膽量大小(是否敢給預期,給授權價),這兩點佔優,拿地自然是大概率事件。 撇開招拍掛,未來哪些拿地方式會有比較大的操作空間,成為房企的重要選項呢?
  • 不同的房企拿地成本會是天壤之別
    十年前的百強房企,今天還在百強陣營的,並不多。因為雖然過去二十年來,市場總體是上揚的,但也有一個個的小周期。在錯誤的時間拿了不該拿的地,就掉進了坑了,有些還能爬上來,有些就一直掙扎不出來了。 相反,如果拿對了地,再加上遇到好的行情,公司可以在短時間內上規模甚至衝千億。近幾年,不少快速崛起的房企均如此。
  • 3城賣地超2000億元 多城要求土地供應向租賃住房傾斜
    此外,北京、南京、武漢等8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也超過了1000億元。       儘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2020年上半年全國土地市場產生衝擊,但全年全國土地市場的供應和成交規模仍超過2019年。中指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全國300城住宅用地推出11.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2%;成交9.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3%。
  • 話企丨逆市拿地背後,電建地產打的什麼算盤?
    「三道紅線」大背景下,不少房企開始放緩拿地速度。受此影響,2020年10月、11月,土地市場連續降溫。 不過,持續降溫的土地市場中卻也有房企逆勢拿地。11月中旬以來,電建地產在土地市場頻頻亮相。短短一個月時間,電建地產接連拿下武漢、雄安、深圳等地塊,拿地金額近200億元。
  • 外來房企在鄭拿地難,難於上青天?
    01房企拿地現狀細數外來房企大規模拿地鄭州,已有近十年的歷史。雖然這幾個房企在鄭州的發展有起有落,但他們探索無疑為之後外來房企的大舉進軍埋下了伏筆,迄今為止,外來百強房企中入駐鄭州已達56家。拿地是房地產開發環節中的第一環,也是做項目的基礎,沒有地就等於做飯沒米下鍋。
  • 千億規模房企擴容至44家 新增9家有6家來自大灣區
    9家新晉千億房企中,珠三角佔到了6家,其銷售額主要貢獻地也來自珠三角區域。2020年半年報顯示,珠三角為龍光貢獻了近一半的銷售額,為佳兆業貢獻了六成。時代中國130個項目中,有121個位於廣東省,銷售佔比更是接近九成。合景富泰的銷售業績中,珠三角和長三角兩個都市圈貢獻了超過7成業績。
  • 前11個月房企拿地排行榜中,中海以1214億位列第二,逆境學中海並非...
    此外中海相繼在哈爾濱、呼和浩特、珠海等城市刷新了總價地王。數據上觀察,今年1~11月,中海拿地金額1214億元,略微落後於碧桂園,在頭部房企中排名第二。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保持一定的土地儲備量有助於中海規模和業績的連續增長。他們表示,在融資環境收緊的現在,財務穩健、現金儲備豐富的的中海優勢明顯。
  • 拿地江湖2020:地市「兇猛」、勾地漸難 政府企業都在賭預期
    今年以來,全國多地土地市場活躍,陳潛的公司在長三角、一線城市、強二線城市公開市場拿地「越來越難」,團隊辛辛苦苦跟進一宗地,經過前期調研、各個條線作報告分析,最終下場拿地,但像買彩票一樣,刮開塗層後屢次是「重在參與」,整個團隊乃至集團難免不悻悻然。
  • 中原地產:前11月50城累計賣地超3.67萬億 同比漲20.8% 刷新歷史記錄
    這只是土地市場的縮影,整體看2020年土地市場持續高位允許,房企拿地積極性高。土地市場在2020年快速復甦,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1月30日,房企積極拿地趨勢開始出現。累計數據看,已經有上海、杭州、廣州3個2000億賣地城市,另外還有北京、南京等8個千億賣地城市。全國累計看,超過30個城市賣地超過500億,均刷新歷史記錄。
  • 2020年166家房企躋身百億軍團 TOP3房企門檻超7000億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31日訊 2020年,全國商品房銷售實現平穩增長。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顯示,2020年共計166家房企躋身百億軍團,銷售額平均增速為14.4%;百億企業的權益銷售額共計10.7萬億元,市場份額約61.8%。
  • 禹洲集團提前完成千億目標 銷售增速領跑TOP50房企
    面臨嚴峻的行業形勢,部分房企完成年度目標依然有著不小的挑戰。克而瑞的數據顯示,前11個月,百強房企單月業績增速已連續4個月下滑。  距離2020年結束不足30天,各家房企又到了年底衝刺的關鍵時間,房企年度成績單也將陸續揭曉。  12月7日,禹洲集團(01628.HK)正式發布公告,禹洲集團累計實現合約銷售突破1000億元。
  • 2020年「千億」大考,有房企負增長跌出
    千億是腰部房企的門檻 如果王健林說的先賺個「一個億」是小目標,那麼衝擊千億就是所有中小房企的一個大目標。 「千億」雖不完全代表了高盈利能力,但跨過這道坎,可暫被稱為「規模房企」。
  • 喆薦|產業地產從勾地到勾業務,從賣地到賣服務
    這些被調整的企業產業部門有個共同的特徵,業務的核心還是為地產「勾地」。 開發商對於產業勾地板塊的調整絕不是在近期,開發商產業勾地板塊大發展是在2015年後,到2017年年末基本達到最高峰,其背後關鍵是PPP的支持,在PPP框架下廉價的政府擔保資金與地產上行周期疊加,使得勾地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 四川房企領地上市:一邊是「裡程碑」式宣傳 一邊是全國多地爆發...
    有媒體對領地上市一事報導稱:資本市場對於中小房企似乎信心不足。在國際發售階段,領地獲1.39倍認購,在香港發售階段,領地的認購稍顯冷清,僅獲得0.57倍認購。領地控股表示,IPO所得資金將有約60%用於撥付現有項目的建設成本,約20%用於未來項目(含土地收購成本)提供資金,約10%用於償還項目開發的現有計息借款,約10%用於一般業務營運及營運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