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文章給大家介紹過基金止盈的相關知識,但是在具體操作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今天就借這個問題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驗和觀點。
第一,目標止盈法。
我認為這是投資基金的朋友必須掌握的一個基本方法。所謂目標止盈法就是在投資基金之前就設定自己的盈利目標。比如我在投資某隻指數基金的時候,設定了20%的投資收益率目標,在定投過程中只要達到20%的收益率,我就會賣出手中的基金,然後開始新一輪定投。
這可以看作是基金投資的一個基本技能,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對於初學者來說,只需要設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就可以。所謂合理的目標就是要適合投資基金的特點,既不能設定的太低,比如有人把混合基金止盈目標設定為4%,這就低於了銀行存款和國債的收益率,和混合基金的風險收益水平是不相稱的。也不能設定的太高,比如有人把年化收益率設定為80%,這種目標達成的概率太低,往往會喪失盈利機會。我認為相對合理的目標應該在年化8%~30%之間。
第二,高點止盈法。
這可以看作是一種進階操作。我們在投資基金的時候,如果簡單採用目標止盈法,有可能會出現止盈點出現在底部的情況,這樣就喪失了基金繼續賺錢的機會。比如,我購買了一隻基金,達到了20%的盈利目標。但是根據我的判斷,這隻基金還將繼續上漲,如果這時候止盈很顯然會失去低成本的持倉優勢,1元錢買的基金,1.2元賣出了,但是後來漲到了1.8元。這樣我的止盈就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採用高點止盈法。所謂高點止盈法,就是我們通過一定的技術分析判斷股市什麼時候達到階段性高點,在達到階段性高點的時候賣出手中的基金。這需要投資者掌握一定的股票投資知識,尤其是股市的趨勢理論。股市高點的分析方法有非常多,但是每一種都不能準確判斷,因此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這就增加了投資難度,需要根據自己的能力決定是否採用這種方法。
第三,動態止盈法。
前面介紹的兩種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目標止盈法缺點是無法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高點止盈法的缺點是無法準確判斷最高點。為了解決這些弊端,我們可以採用動態止盈法,。
所謂動態止盈法就是動態設定止盈目標,如果基金淨值一直處於上升趨勢,我們就不斷提高自己的盈利目標,直到這種趨勢發生了改變,我們的盈利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回撤,這種回撤已經超過了我的接受程度,這時候就可以止盈賣出了。
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比如我購買的基金,已經達到了最初20%的盈利目標,但是我判斷它還會繼續上漲,那麼這個時候我就不需要止盈。但是我的判斷並不一定準確,為了避免判斷錯誤給我造成較大損失,這時候需要設定一個止損目標,比如回撤5%,我認為它的上升趨勢就改變了,這時候我再去止盈。如果基金淨值繼續上升,我的盈利達到了30%,那麼我就把止損目標設定在25%,如果基金淨值繼續上升到50%,我把止損目標定在43%,如果基金淨值上升到80%,我把止損目標定在70%。就這樣通過不斷提高止損點追蹤基金盈利目標,我們就可以避免在低位賣出手裡的基金,也能夠實現在相對較高的位置獲得更多的收益。
應該說上面這三種方法是基金止盈比較常用的,分別適合不同水平的投資者,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通過最簡單的目標止盈法入手,然後逐步探索高點止盈法和動態止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