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真不好管教!有「三種管教方法」可供參考!因材施教!

2020-12-26 小蟲大鵬

現在的孩子真不好管教!有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管教方法?

我也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以前我也曾推崇過「順其自然」的快樂教育,也推崇過所謂的「正面管教」、「愛的教育」,現在也認可,但我覺得人性是複雜的,而每個孩子又是不同的,在不同而階段,遇到具體的問題,可能需要的管教方法可能會不同。可能對這個孩子有效的方法,對另外的孩子就無效。

所以我越來越傾向於,對於孩子的管教可以說是「教無定法」,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青年校長的談話》中就提到了:「某一教育真理,用在這種情況下是正確的,而用在另一種情況下就可能不起作用,用在第三種情況下甚至會是荒謬的。

很多時候,教育和管理有相似之處,所以把教育也喊做「管教」。管理也無定法,之前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針對如何管人,不同的人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第一種

說是要以人為本,人的本性都是積極主動的,都是善良的,也都是有追求的,只要給予引導,給予一個很好的平臺,他就可以做好自己的事情。

第二種

認為人本性都是懶惰的,是消極被動的,總是想著逃避和偷懶。所以要進行嚴格的管制,甚至懲罰。

第三種

認為並不看重這個人本性如何,而只需要建立制度、規則,嚴格按照制度、規則來進行管理就行。

比如說前兩天,有個朋友家的孩子,偷拿家裡的錢,買了自己喜歡的玩具,還多次撒謊。對此,他很重視,但到底該怎麼管教?

第一

我在網上看了有關的管教方法,基本上就是要疏導,比如和孩子交流、溝通,給予關懷,再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再給孩子一些零花錢,讓他學會理財。這樣孩子就不會再偷拿錢財了。

對此,我抱著一種半信半疑的態度,可能對某些孩子真的是適用的,甚至對大部分孩子是適用的,但不一定適用於每個孩子。

第二

我記得我們小時候也會到別人地裡偷摘一些瓜果等,記得有個夥伴在家裡偷拿錢被家長知道後,就被狠狠地打了一頓,從那他再也不敢偷拿錢了。

其實你會發現兩種方法都是有效的。

第三

而有些家長更會說,你只要平時做好管控,比如家裡的錢財都放好,讓他根本沒有機會偷拿,或者早點就制定好規則,這樣就很少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都有道理!但可能真的像蘇霍姆林斯基說的:某一種方法,對某一種情況某一些人適用,對另一些人也適用,但在第三種情況下可能就根本沒用。

所以,教有法,但無定法。教育真的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所以,對於網絡上很多的關於教育方法都可以當成一種參考,但記住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唯一真理。那些說什麼我的教育方法是最好的,保證什麼時候都有效的,都是不準確的,畢竟孩子個性差異、所處階段等都不同,這也是教育的複雜性所在。

今天這篇文章,並沒有給大家一個標準的管教方法,或許會讓有些朋友比較失望,但我們都是成人了,應該明白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沒有唯一的標準。以一個標準思維來對待教育也是不成熟的,面對很多問題,需要一個辯證思維,然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於孩子到底怎麼管教這個問題,很難一言概之,總之,多學習一些方法,多積累一些案例經驗,在面對孩子管教的時候,可以多嘗試。

相關焦點

  • 不寵不苛,女孩正面管教的要訣
    管教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生理、心理、年齡特徵及成長軌跡,才能因材施教,因時而教。女孩在情感方面更為敏感,因此也要更為注意教育方法。我在這本《女孩的正面管教》中,把女孩成長中的問題提煉整合為12個版塊,結合案例總結出88個方法,供家長們參照借鑑。希望女孩教育不再有盲區,讓每個女孩都得到最好的愛與尊重,做喜歡的事,與喜歡的人相處,以喜歡的方式過一生。推薦閱讀
  • 有效的正面管教的四個方法
    今天分享一下正面管教中有效的管教方法,給大家參考:1.是否讓孩子感覺到價值感和歸屬感管教是否有效,是不是讓孩子感覺到價值感和歸屬感。比如孩子畫了一幅畫,想裝上欄杆,怎麼辦?能立起來的有什麼東西?或者長期來看,經常打罵孩子,孩子不敢反抗,會形成退縮的心理,不自信,心裡會覺得自己就是什麼事都做不好,遇到事情可能會選擇逃避行為。所以我們可以採用鼓勵替代獎勵和懲罰,為什麼不採用獎勵,因為獎勵會讓一個人的虛榮心不斷的爆棚,也會讓一個人形成低自尊,為什麼呢?
  • 7個「正面管教」的實用方法
    孩子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我相信現在大多數父母都懂得正面管教的意義。可是一到現實生活中,就失去了平衡:要麼就是給了過多關注,以至於在愛和規則面前都無法自圓其說;要麼就是在自由和限制面前立場不堅定,導致孩子戰戰兢兢無所適從。
  • 不服管教的孩子怎麼辦?用對「正面管教」3步驟,理解是關鍵
    孩子為什麼總是不服管教?很多家長們都在糾結解決問題的方法,卻忘了關注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想要讓孩子乖乖聽話,家長自然要先明白孩子為什麼會不服管教。原因一:家長說一套做一套,讓孩子很不服氣。對於孩子來說,家長就是他的老師,在生活當中他也會不自覺地模仿家長的行為。而有些家長自己有著不好的習慣,卻要求孩子處處都做得完美,這樣孩子怎麼能服氣呢?比如說有的家長回到家之後,把鞋和襪子隨便一扔,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
  • 《正面管教》Day2:正面管教才是好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是正面管教?如何做到和善與堅定並行? 「嚴厲型」管教會讓孩子變得反叛或盲目順從,「嬌縱型」管教方式會造成孩子不健康的依賴,這都不是我們希望的結果,那麼如果既不想嚴厲,也不想嬌縱,該怎麼辦呢? 還是以早餐為例,讓我們來看看正面管教型媽媽的做法: 在早餐開始之前,孩子自己穿上衣服、收拾好床鋪,然後來到廚房。他主動幫著媽媽做家務——擺碗筷、烤吐司、炒雞蛋等等。(這也是正面管教的結果,後面將告訴你這是如何做到的。)第一步:由於今天的早餐是穀類食物,媽媽給了孩子一個有限制的選擇:「你是要吃小麥圈,還是吃麥脆?」
  • 教育學博士:懲罰和驕縱都不好,正面管教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
    而簡·尼爾森提出懲罰和放縱孩子都是不正確的,我們想要孩子變好需要對孩子進行正面管教,正面管教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質。那麼,到底什麼是正面管教呢?正面管教的核心是不懲罰孩子、不溺愛孩子,對於教育雙方來說都是平等的關係,其中所有方法的運用都源自父母對孩子的愛和溫暖。
  • 正面管教介紹
    一、什麼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PD)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養育孩子的方法,它以尊重與合作為基礎,倡導父母通過營造和善而堅定的溝通氛圍,培養孩子自信,自律,合作,有責任感,有自主感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是一個根植於阿德勒心理學,以科學研究為基礎的兒童指導模型的家庭教育體系;更是一套專業的父母培訓體系。
  • 管教讓孩子懂規矩,但管教過度,孩子反而放縱,如何把握其中邊界
    這裡應該這樣……」看似合理的管教,卻讓孩子受到了束縛,被各種命令語言控制。 群裡一位媽媽委屈地說,她家孩子手指頭被磕破了,可自己明明已經就這件事說過好幾次,別去桌子旁邊玩,但最終還是發生了。 這是為什麼呢?管教的確能讓孩子懂規矩,也是家長的重要教育手段,但管教過度,孩子反而放縱。
  • 什麼才是真正的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作者簡 尼爾森提倡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她認為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 不要過於寵溺孩子,如何管教寶寶的5種方法
    過於服從孩子長期過於溺愛孩子會沒有規則意識,父母對孩子做事的不堅守,會導致孩子想幹嘛就幹嘛。怎樣管教孩子?1、取消某些待遇當孩子胡攪蠻纏不聽話的時候,父母肯定會怒氣攻心,恨不得立馬教訓孩子,讓他長長教訓。父母沒必要大動肝火,要先把脾氣壓下來,再教育孩子才有效。可轉移注意力或心中默念30秒,等自己氣稍微小點的時候,再對孩子進行科學懲罰。比如取消他一個星期內不能看電視、玩手機或吃零食的權利。
  • 是管教孩子還是毀掉孩子?教育的最大誤區千萬要注意
    你是在管教你的孩子,還是在毀掉你的孩子呢?錯誤的管教,有的時候就是在毀掉你的孩子。芳芳是個全職家庭主婦,從懷孕開始就在家安心養胎,生育之後也沒有再重返職場,安心在家帶孩子。大寶是個女兒,小時候見她的時候感覺乖巧懂事,是個文靜的小女生。我們家和芳芳家因為孩子年齡相仿,經常會一起出去玩。
  • 《正面管教》最需要持證上崗的是父母
    《正面管教》這本神書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了。作者是美國傑出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她是7個孩子的媽媽,18個孩子的奶奶和外婆。《正面管教》自1981年第一次出版以來,成為了美國教育孩子的黃金教科書,後來被翻譯成了16種語言,在全世界銷售了近千萬冊。現在,我們可以在100多個國家看到關於「正面管教」的培訓班,網上的付費課程也不在少數。
  • 關於《正面管教》中的重點總結
    最近,在媽媽群裡很大熱的一本書-《正面管教》,如果你家恰好有孩子,而沒時間細細讀完這本書的話,你可以看看我總結出來的這些點,相信你會對自己和孩子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一、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感覺到痛苦,那麼你的方法一定是錯誤的。
  • 睿智燈塔app-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
    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在家的時候,明明孩子上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突然就又哭又鬧起來,搞的大人也一頭霧水,又想安撫孩子,又被孩子氣的不行。那麼,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呢?很多人認為孩子發脾氣是因為被家長寵壞了,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 按年齡段管教孩子的最好方法(家長必看)
    按年齡段管教孩子的最好方法下面開始分述兩歲---2歲前後的小壞蛋有多壞,我們都已經知道了。最突出的表現包括:「不」字當頭、打滾撒賴、一意孤行、佔有欲強、自私霸道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都只是因為,孩子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意願、意圖。但他們不懂得表達,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甚明白他們自己的意圖。
  • 管教的智慧:我的孩子為什麼總是這麼慢?
    小倩的媽,則賞罰的管教方法都使盡了,只好承認自己是個沒用的媽。 管教,不一定是改變。 管教過程中最大的陷阱,就是把孩子的某些特質當成問題處理,以至於父母筋疲力盡,傷心氣餒,孩子也因此常常陷在挫敗感裡,老覺得正常人不容易作,因為自己怎樣都做不好。 是特質,就有正負面,如同果子未成熟以前又酸又澀,生命的特質,常常也在孩子不成熟的年紀裡,顯出負面果效多於正面。
  • 好書推薦丨《正面管教》系列書籍
    簡·尼爾森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有效管教孩子的方法,它幫助家長和老師們建立一種和善而堅定、平等而尊重的養育態度,通過啟發、鼓勵、連接、關註解決方案等方法,來培養自律、自信、責任感、合作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使孩子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良好的品格
  • 放大孩子的優點,才是正面管教
    經常被鼓勵的孩子有多優秀?前段時間有一條熱搜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女孩連續50天被鼓勵」,結果就是這把女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家孩子每次掃完地我都會對他說這樣一句話:「寶寶掃得真乾淨,比你爸爸掃得還乾淨呢。」每次我家孩子聽到這句話時都很開心,有時還會和他爸爸炫耀一番,時間久了,孩子喜歡上了掃地,在我掃地的時候會主動幫忙,就像一個勤勞的小蜜蜂。
  • 父母管教模式與青少年成長的反思
    憶起我自己的青少年時代,回想自己與父母的相處模式與現在是毫不相同的,我的青少年時代,正處於七八十年代,家裡都有比較多的兄弟姐妹,父母忙於養家餬口,對子女的管教模式大多屬於放養寬鬆型的,孩子只要不犯大錯,父母基本上不會管教,而我們的這一代的子女以獨生子女居多,父母的精力全都放在了這唯一的孩子身上,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管教與矛盾也日益尖銳化了,父母管教模式對青少年成長的心理健康,社會化,人格發展
  • 反話管教孩子的7大影響,如何正向教養減少孩子負能量?
    當孩子調皮、我們說也不聽時,大部分的父母也許會脫口說出:你再不聽話,我就不理你,或者你再跑跑跳跳,等一下跌倒活該等類似情緒用語,然而,我們利用反話責備孩子真能達到管教目的嗎?對親子關係可能帶來哪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