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四夕
在孩子的心裡,玩具肯定能佔一席之地,玩法不同、形狀各異的小擺件能給孩子帶來無窮的歡樂。有一款名為「磁力珠」的玩具,僅有黃豆粒大小,卻可以拼湊出各種形狀,商家稱這款玩具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吸引了很多家長的購買,殊不知這小小磁力珠背後,卻暗藏危機。
近日,南通市年僅2歲的女童欣欣,常捂著肚子喊疼,不願意吃飯,還時不時的嘔吐。欣欣的媽媽見狀十分擔心,以為孩子是腸胃哪出問題了,便趕緊帶孩子去醫院就診。可當欣欣父親把孩子抱到診室時,孩子已經喊不醒了,甚至出現了休克的症狀。
醫生趕緊對欣欣進行檢查,但檢查出來的結果卻震驚了眾人。醫生在欣欣的腹腔內發現了一串珠狀的異物,而這串異物則造成了欣欣部分腸梗阻以及胃穿孔現象。如果不及時取出異物,容易使腹腔內漏,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死亡。
醫生所說的後果嚇壞了欣欣的父母,當即決定進行手術。在醫生的準確操作下,異物被全部取出,同時對欣欣的腹腔進行了修補。欣欣腹中取出的異物居然是15顆直徑約3毫米的磁力珠、還有2顆鋼珠以及1枚螺釘,宛若一個小型五金店。
在手術過程中,醫生發現由於磁力珠的互相吸引,對腸壁產生了壓力,而這也導致欣欣腸道內多達6處穿孔,胃部有2處穿孔,還有1處腸壞死。好在手術順利,欣欣現已脫離生命危險,正在調理恢復中。
而磁力珠所闖下的禍端,可遠不止這一起。5月25日,濱醫煙臺附院接診了一位18個月大的患兒。據家長解釋,孩子已經頻繁嘔吐了一整天,看著十分痛苦,但家長並不清楚為何孩子會變得如此。
在醫生檢查後發現,孩子的消化道內有約20-30枚磁力珠,由於珠子之間因磁力合併,導致腸梗阻、腸穿孔、腹腔積液。好在後續手術成功,孩子已經脫離危險。後來據家長的描述,磁力珠可能是患兒6歲的哥哥陪弟弟玩耍時,誤將這些磁力珠當成糖果餵給弟弟的。
針對誤吞磁力珠的事件,醫生也提醒各位家長:2歲以內的孩子處在「口欲期」,因此家長要格外注意。而磁力珠看著雖然不起眼,但卻有極強的吸力,再加上顏色豔麗似糖豆,孩子很容易誤食,從而造成危險。
其實不光是磁力珠,還有很多的玩具零件、藥品等,都很容易被孩子誤食。家長雖然已經很用心的照顧孩子了,但有時難免有疏忽的時候,那究竟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孩子誤食異物呢?
收好細碎物品
很多時候孩子誤食的,都是家裡隨處擺放的小物件,而孩子吞下後,家長也沒法及時發現異常。因此在有小孩的家庭中,家長應該將細小易吞服的物品收納起來,存放在孩子不容易觸碰到的地方。
檢查玩具零件
現在的玩具大部分都需要小部件組裝,因此一件玩具上可能會有好幾十個細小的零件。在孩子玩耍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磕碰,零件也有可能會鬆動脫落。因此家長在給孩子玩具前,應該及時檢查玩具是否存在破碎或者鬆動的情況,在收回玩具時也需要再檢查一遍,以免出現意外。
看管好孩子
隨著二胎政策的頒布,很多家裡都不止一個寶貝,在孩子之間互相玩耍時,也十分容易誤食異物。小孩之間喜歡分享、互換零食,所以在與其他孩子玩耍時,家長要多注意點,避免孩子間吞服不當的食物。
避免不良習慣
孩子由於剛脫離吃奶時期沒多久,所以都比較喜歡含著點東西在嘴裡。但能含在嘴裡的物品,很容易在不經意間就被寶寶誤吞了,因此如果寶寶有含東西的習慣,家長應該及時制止並糾正。除此之外,還有些孩子喜歡抓起東西就往嘴巴裡塞,這樣不僅容易吞入灰塵細菌,還很容易誤食異物,家長要及時糾正這樣的壞習慣,避免日後發生危險。
除了防患於未然的日常注意外,家長們也應該學習孩子誤食後的急救方法,這樣即使發生了意外,也能在第一時間對孩子進行急救。每個孩子的安全,都牽連著全家人的心,家長要在生活中格外注意,加強對孩子的監管與照顧,爭取排除一切會讓孩子誤食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