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對於瑜伽和健身有所了解的女生對這個品牌有所了解,而且在吸溼排汗的專業領域上lululemon的口碑甚至比安德瑪還要高。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健康和運動領域深耕,在運動服飾上的消費也隨之提升,這兩年在中國出現的運動品牌lululemon在國內發展迅速,2019年的年收入猛增,亞太地區增長比33%,大部分都是由中國市場推動的。
因為定價高,所以對現代女性生活中出現了一個話題:2020年你實現了lululemon自由了嗎?
一、 營銷圍繞瑜伽和用戶
Lululemon 的厲害之處之一就是在於品牌對於瑜伽這一個領域非常專注,在創立初期,只因為想要在瑜伽過程中提升我們所穿服飾的舒適性和提升。創始人就圍繞這個理念在材質上不斷的創新,很多女生都穿過lululemon,但是卻不知道品牌的幾個系列都分別適合哪些場合和人群。
a)Align:這款用到的就是靜待你的nulu裸感面料,柔軟輕盈,吸溼排汗效果很好,是新手入門款式。
b)WunderUnder:是Align的進階版,面料有很多種,最常見的luon和luxtreme都非常適合瑜伽,具有較高的支撐度,可以幫助穿著者修型。
c)FastAndFree:Nulux面料,具有較高舒適度和修型效果,褲腳設計反光條,夜跑很安全,還適合hit訓練。
d)Speed Up:是為跑步設計的,適合熱汗運動,重要款式,可以將腰腹處換寶珠,有口袋方便裝小物件。
e)InMovement:面料介於Align和WunderUnder中間,外層面料柔軟親膚,內層排汗速幹,有非常好的蘇薪理高腰設計,排汗速幹效果比較好,適合瑜伽穿。
大部分女生對於lululemon褲子型號和款式的認知都是從YouTube和小紅書上的海外博主介紹,所以對於國內的營銷戰略範圍不廣,只靠瑜伽文化的輸出和捆綁來吸引用戶,這種兼顧功能性和休閒時尚風格的運動品牌才得以出圈,出發點和其他品牌也非常不同,lululemon放棄了從明星出發,而是選擇家庭主婦、白領這層人群來營銷,用新的生活方式影響這些素人,再到利用明星效益來穩定品牌的流動性。
二、 提升高質量社群文化
這個1998年創立的小眾運動服飾品牌一路走到市值和銷售量僅此於Nike,Adidas,而且還能排在安德瑪前面的世界著名運動品牌,其中更離不開高質量的社群文化輸出。當其他品牌蒸蒸日上的經營品牌、做規劃戰略的時候,lululemon還是選擇高質量的「腰部kol「來影響大家的消費能力和選擇意識,用最專業的kol給品牌樹立品牌文化,販賣當下最流行的生活方式,就連明星都被圈粉了。
像維秘超模肯豆,日常私服中就會有lululemon 的身影,經過肯豆和tube top,外加棒球服做外搭,整個造型的線條感非常鮮明,這將瑜伽褲外穿穿出了十分前衛的感覺。
楊冪可是出了名的喜歡瑜伽褲外穿,lululemon是她比較喜歡的品牌之一。而且這樣穿出來的效果非常顯瘦有時尚感,和oversize牛仔外套搭配,少女感頻出,瑜伽褲真的太適合和oversize的單品搭配了。
Lululemon的涉及領域非常廣,就連那英也穿過它家的產品,那英用訓練服搭配上瑜伽褲,看起來十分舒適輕鬆。
Lululemon圈粉明星,由明星穿搭示範引領,這樣和專業kol結合,社群文化地位也會逐步穩固,到現在看來這種做法是正確且有效的。
三、 求生欲超強
1、 辱華事件
在進入中國市場的這幾年時間裡,不斷的利用消費者的健身理念作為宣傳推廣,將品牌概念和文化質感大範圍的向消費者輸出,不僅豐富了品牌在中國的經營經驗,還做到了顧客對品牌的辨識度和回頭率。
但是在今年疫情期間,lululemon的藝術總監鬧了一場「尷尬」,將蝙蝠炒飯做成logo印在衣服上發布到公眾平臺,這是很明顯的辱華做法,這種事情就是觸及了中國消費者的底線,但由於在中國剛發展起來的lululemon的求生欲倒是很強,很快的就做出了官方聲明,聲稱這個藝術總監和品牌毫無關係,並不是品牌公司的工作人員,立馬將其撇清了關係,可見lululemon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但是這一風波對品牌的名譽還是有所影響。
2、 首次為清庫存打折
了解lululemon的小夥伴應該非常清楚這個品牌幾乎不做促銷活動,即使再激烈的同種品牌競爭,lululemon都不會放下身價在櫥窗立下打折標牌。可是這次受到yq衝擊,lululemon也在所難免,整個服飾行業經濟低迷,lululemon也終於放下身段做起了「清庫存」的舉動。從這兩件大事足以看出lululemon的求生欲有多強了。
但是運動服飾品牌倒也不用過分擔心,正因為這次的全球yq,也讓更多消費者對訓練服、運動服飾這一了的產品產生了主觀消費的理念,更加注重強生健體、健康生活的方式,這恰好也是與lululemon所倡導的社群文化一致。
這樣一個集功能性、舒適度和高級感的運動品牌在中國發展還是需要建立新的市場認識和產品受限的問題,加之越來越多的品牌和新產品的崛起,需要更加不斷突出產品特立獨行的一面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