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醬君最近的快樂源泉吼,
來自於一首叫《咩》的歌。
此前的我,在年末混合雙打的喪體驗裡掙扎。
一邊沒日沒夜,加班衝KPI,
一邊大海撈針,找適合一幫肥宅的年會表演神曲。
直到同事把這首民族鬼畜,
塞進我耳朵時,
哈哈哈哈哈……
我嗝屁的多巴胺,開始蜜汁分泌!
真的,2018不會再有另外一首歌
達到這種陶淵明誤入喜羊羊村莊,
百臉懵圈,相視一笑的星際穿越了。
這首神曲的旋律非常free,
絕不是啥庸脂氣的社會口水歌,
也不是蜜裡調油的麼麼噠糖水歌。
不一定聽一遍就能被洗腦,
但是,會讓人有一種
磕了阿姆斯特丹迷幻蘑菇般的愉悅。
一開始,它迷離的電音前奏,
讓你誤以為會來段兒洋氣的數來寶。
等你剛準備開始點頭「又~又」時,
防不勝防,唱歌的小姐姐,
用一種帶著高原韻味的鼻腔哼鳴,
以鬧鐘響了也要賴床的慵懶腔調,
開始了全程的學~羊~叫!
高的~低的~長的~短的~尖的~厚的
急促的~分裂的~打著轉兒的各種「咩」,
帶著異域孤島被發現的豁然開朗,
「咩」出了羊村上下老老少少
排隊歡迎陶淵明的不同萌感。
怎麼可以有人如此一本正經的皮啊?
抖腳抖到停不下來的我幡然醒悟:
這是一首牧羊女和羊對話的牧羊曲沒錯了!
電光火石間,
眼前彷佛出現一萬隻白花花的
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沸羊羊還有老村長,
轉著圈圈~輪番問候~髮際線正在靠後的你:
睡得著咩?還缺羊數咩?
啊啊啊啊
這種溫和上癮的鬼畜也太有趣了吧。
我已經開始扭動著貓冬的脂肪
開心地搖起來了。
對了,也不是全程都在「咩」,
副歌部分還是有詞兒的。
這裡就要切換到飯圈意識形態了:
我賭6個核桃,
唱歌的小姐姐是個「純羊毛」
她就是口齒再含糊,唱腔再慵懶
我也能聽清:
「楊洋(羊羊)只愛跳舞~咩!
楊洋(羊羊)就愛跳舞~咩!
哼~我告訴村長去:
全辦公室的「楊洋」已經都在跳舞~咩!
哈哈哈哈是不是很魔性?
它不同於阿爾卑斯山放羊的小夥子,
吼著哦咦哎~哦咦累的熱情奔放。
也不同與嵩山少林寺下懷抱羊羔子,
吟訴相思的少女懷春。
它以一種附著在電音歡快旋律上的
幽玄自閉,自說自話,與羊共舞!
像極了我這種外表呆鵝,
內心分子卻活躍成氧分子式的肥宅。
有那麼一瞬間,我覺得這歌簡直就是
我們新媒體民工、網際網路碼農等
不善社交的局外人的知音:
子非魚咩,安知魚之樂咩?
咩咩咩咩,
就是我們對抗無效社交的內心獨奏曲。
鑑於這首歌好聽又魔性的體質。
又鑑於我們部門程序猿和程序媛比較多。
(這裡沒有任何歧視,只有排節目時大寫加粗的抓狂)
我們決定:用它在年會上來做廣~播~體~操。
以此提醒全公司的同仁,
工作再忙,也別忘羊(養)生。
報題的時候,經理聽了我們的創意,
把菊花枸杞保溫杯往桌上一震:
「唱出來啊同志們!
邊唱邊做廣播體操豈不是更有氣勢!!!「
好吧~經過在公司樓道裡鬼哭狼嚎地練習,
我們悲催地發現:
這歌真不是一般人能唱的。
別看大部分旋律都只用咩幾下
但那個山路十八彎的綿羊轉音,
沒有一個人不翻著白眼咩出驢叫的。
唱不了,那就好好做操吧!
可是我們經理又說了:廣播體操要改革,
你們能不能加入一些羊咩咩的動作?
動作?什麼動作?羊除了吃草還有什麼動作?
好在鄰座二狗子機智提議:
去翻翻原唱歌手的資料找找靈感!
就這麼著,
我翻到了這位叫和興鳳的小姐姐。
啊啊啊長得真是好看啊!
長發,西方骨相,東方皮相,
是我心水的顏沒錯了!
我會好奇「和興鳳」的名字,
姓「何」的多,姓「和」的卻不常見哎。
原來小姐姐竟然是雲南麗江的納西族姑娘。
現在在中央民族大學上大四。
果然,小姐姐目前抖音的第一條
就為《咩》配了「咩咩舞」
聳聳肩、擺擺頭,66手勢咩咩咩。
撩起頭髮來迷skr人了,
這個小動圖我也就循環了15遍。
生活照也很好看的說。
耍寶皮一下
或者安安靜靜
美得不帶攻擊性
是男生女生都願意多看幾眼的顏。
可民族,可潮流,
這種玉龍雪山和摩登帝都之間的切換,
難怪會mix出好聽的綿羊電音。
每一聲「咩」運用的
其實就是納西民歌的發聲方式。
特別欣慰的是,
小姐姐沒有走口水甜歌的網紅路線。
她獨特的聲線,很寶貝地被前輩賞識。
《咩》這首歌,出自剛上線的「未來民族」EP TWO。
這張專輯的製作總監叫「馬RS」
就是圖右這位長鬍子的小哥。
找到了兩人現場合作《咩》的演出視頻,互動棒呆!
我終於知道《咩》為什麼會一本正經的皮了。
馬RS,我之前看過他特別好玩的小視頻啊!
就是前段時間用A cappella一人單挑,
無縫拼接Bruno Mars、馮鞏、趙麗蓉、趙本山、嶽雲鵬的
那個音樂UP主啊!
你能想像麼?四個分屏裡
一個是「我想死你們了……」
一個是「春季裡開花十四五六……「
一個是「大棉襖嘿二棉褲,裡面是羊皮外面裹著布……
一個是「啊~五環,你比四環多一環……「
配上從他銷魂的大嘴唇子裡飄出的無伴奏人聲,
一人撐起一臺春晚,竟然毫無違和感!
看起來很喜感,很地下對不對?
其實馬RS畢業於舊金山藝術大學,
是音樂製作專業的碩士。
曾經在美國從事錄音工程、影視音樂製作和音效設計。
還多次服務於美國NBC電視臺。
回國後,馬RS成了雙語Rapper MC Host
我以前很好奇哈:這些英文很溜的Rapper,
是不是也要啃書背單詞,考六級專八?
原來人家……嗯好了,不說了。
就是這種心態很像社會大學畢業的,
業務卻又得到歐美最前沿音樂教育的新一代製作人,
會更敏感,怎樣從小年輕的耳朵撩撥心弦。
而國際化的音樂視野,
也讓他對民族化的原生態音樂,
有著非常獨特的結構再創作能力。
馬RS在《未來民族》EP TWO裡
還有自己原創的一首歌,叫《N.E.W》。
這是一首將電音和布依族、苗族、納西族語言
相融合的新民族音樂。
對啦,裡面還有和興鳳完全不同於《咩》的唱法。
「窩熱熱夏天日子長,納西栽秧忙。」
很難想像這清洌高亢的納西原生態唱腔,
和慵懶自由的綿羊電音是同一個人。
有興趣的盆友可以找來聽聽,
各民族勞動的號子和電音穿插在一起,好聽極了。
馬RS自己也有唱哦!
我和你一樣,慢慢開始好奇:
這倆網感都很強的小哥哥小姐姐,
為啥會心水民族感強烈的題材?
嗯,那是上一代人才比較感興趣的點吧?
還有啊,他們的EP叫「未來民族」 EP TWO
什麼是「未來民族」?
有EP TWO,是不是還有EP ONE和EP THREE ?
沒有什麼能澆滅我熊熊燃燒的扒圈之魂。
我在《咩》的製作名單裡,
還發現了這樣一個名字—— 阿朵
本尊微博也證實了,
就是那個唱《再見卡門》阿朵!
天啊,真是好久不見!
還記得她熾烈奔放的曲風,
填補了那時國內流行音樂市場的空白,
我記得有次比較大型的國家盛事文藝演出,
好像每個省份都要有個代表節目。
她在一面大鼓上跳舞,代表湖南唱《採檳榔》
像團火焰又野又烈。
記憶拉回來,這幾年阿朵好像消失了一樣。
沒想到再知道她的消息,
竟然是她創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平臺——生養之地
成為了集音樂和實景演藝於一體的公司創始人。
現在的阿朵,沉浸在新民族音樂的創作中。
還籤下了幾位風格鮮明的少數民族音樂家。
其中有譚盾的音樂夥伴、苗族水腔傳承者——龍仙娥,
苗族蘆笙傳承人——央格裡、
苗族情歌傳承人——蝶長,
納西族新聲——和興鳳。
再就是穿梭在電音和民族音樂中的製作人馬RS,
阿朵自己本身也是苗族鼓舞武術鼓的傳承人。
他們個個能唱擅器樂。
這群有趣有才華的人湊一塊兒,
在過去一年中創作了一張合輯《未來民族》。
《未來民族》分3張EP、1張合輯依次上線。
第2張裡的《咩》和《N.E.W》,
就是小年輕們會從中找到驚喜和快樂的作品。
雙十二晚上,看到一臺晚會上有阿朵領銜的表演。
這個表演環節叫非遺秀《生養之地》
阿朵和馬RS、和興鳳在內的未來民族樂團、苗鼓十三姨、
楊麗萍鼓團一起表演。
他們以先鋒的民族扮相亮相,
在歌聲裡融合了彈棉花、篩米、打缸等勞動的聲音。
完整版視頻在這裡
舞臺上的阿朵一如既往氣場強大,
但多了幾分沉澱與果敢。
不知道消失的這幾年,阿朵經歷了什麼。
但我記住了「我的生命裂了縫,陽光才能照進來」這句。
這個環節的核心曲目來自同名專輯《死裡復活》,
前陣子還成功報名進入
第61屆葛萊美獎「最佳世界音樂專輯獎」競選名單。
但很遺憾沒有出現在最終五位入圍者名單裡。
很喜歡「未來民族」這個概念,
過去未去,未來已來。
民族音樂就是最好的傳承與創新。
以上就是我近期聽到一些好作品的收穫。
我們的年會節目《咩》還在排練中,
不過已經有3個程序猿學會咩咩舞的動作了。
明天要單獨訓練一位手腳極其不協調的男生。
要跨年了吼,大家還是應該開心一點,積極一點,
畢竟為了部門的獎金,衝鴨!
-END-
由於微信改版
不將我設為星標
你就不知道音樂圈每天在發生什麼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果醬音樂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