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明今年四歲了,在家人眼中他性格開朗,活潑可愛,善於交際,時常從他嘴裡聽到一些讓人感到開心的誇讚。小明的父母和親戚朋友們也覺得小明長大後一定能幹出一番大事業,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然而某一天小明的媽媽去接小明放學時,幼兒園老師拉住小明媽媽,悄悄的問小明媽媽,小明會不會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小明媽媽震驚了一下。
只聽到幼兒園老師說:"小明在學校倒是不惹事,就是發現他經常說謊,有時候甚至偷偷的拿別的小朋友的東西。問他,他也很快就能打斷老師的問題,把話題轉到另一個上。"
小明媽媽聽了之後不禁感到害怕,連連向老師說抱歉。平常小明媽媽都覺得小明很出色,與一般小孩不同,現在看來,長大後怕是難有出息了!
在生活中遇上小明這樣的小孩,一般人都會誇讚他與同齡人不一樣,十分能說會道,就是一個"鬼靈精"。但是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這種"鬼靈精"不一定是一種好事,有可能隱藏著危機。
這3種孩子看上去"鬼靈精",長大後卻前途堪憂,家長們需要看看
1. 見人就誇,過於投懷送抱的孩子。有很多孩子在小時候會被父母們要求見到叔叔阿姨要問好,這本身對孩子禮貌的培養是有幫助的。但是有很多小孩被過早地教會了"你真漂亮""你看起來像我姐姐""永遠18"這樣的詞。小孩子們在發現這樣說話會受到大人們的誇獎後,會變本加厲地誇讚別人,以至於到最後會出現開朗地說著違心的話的情況。
這無疑是在隱形中支持孩子們說謊,這樣的孩子在長大後也會把這種油嘴滑舌當作自己的本領,以此來獲得一些好處。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對孩子本身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孩子越長大,只會越往偏的方向發展。
2. 經常辯駁、喜歡主導大人思想的孩子。有些小孩在犯錯誤挨罵時會感到難過,情不自禁地哭泣。而有些小孩在面對批評時總能找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角度去辯駁父母,為自己的錯誤開脫。父母們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孩子多麼的能說會道一定就是件好事。小孩子還過於小,他們尚未形成一個正確的、系統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這樣總是找藉口的小孩所說的並非真理,反過來,常常反駁父母,主導大人說話的孩子在長大後可能會變得更加變本加厲,不願溝通,只認為自己是對的,這無疑是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的。
3. 經常佔別人便宜,拿其他小朋友東西的人。有時候父母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書包裡總會多出一些東西,問孩子只說是別的小朋友送的。父母如果不加教育,只會讓小朋友把拿別人的東西當作理所當然,長大以後遇上什麼東西都想要,別人不給自己就一定是別人的錯。這種小時候"鬼靈精"的小孩,長大後的出息真的令人堪憂。
正確引導孩子,可以試試這麼做
1.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謊,更不要教孩子如何說謊。
2. 讓孩子學會聆聽,父母教育時要讓孩子看著自己,面對面的耐心說。
3. 及時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不要容許孩子在細節上犯錯。
4. 儘早地告訴孩子一些人生真理,雖然他們可能聽不懂,但這有助於幫助孩子儘快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5. 少讓孩子過早地接觸電子產品,這可能會導致孩子思想上的早熟,多用陪伴來替代多餘的電子產品。
綜上所述,太小的孩子過於"鬼靈精"並不一定是件好事,可能對孩子的未來有不良影響,父母們還需要多加注意和引導。
我是小鹿媽咪,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記錄和分享不同的育兒知識及經驗,喜歡文章請關注我。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