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乾隆「帶火」的豐城凍米糖 在匠人的「傻氣」裡傳承

2020-12-14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四四方方的紙包,一包凍米糖、一包燈芯糕,分別用紙繩紮好,這是豐城人拜年時必帶的兩樣點心。」江西省級「非遺」保護項目豐城凍米糖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遊兵幹告訴新京報記者,「記得我小時候,每年過了臘八,家家戶戶開始做凍米糖,油炸糯米的焦香和著麥芽的麥香,整個村子都包裹在一種過年的甜蜜裡。」

手工製作豐城凍米糖。受訪者供圖

乾隆帝「帶火」豐城凍米糖

豐城位於江西省中部,有著1800多年的建城歷史。自然稟賦優越,「四山一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農耕條件以及豐富的煤炭儲量,讓豐城自古就被稱為「煤海糧倉金豐城」。相應的,民俗習慣裡也烙刻著豐城的山水印記。其中,產自四周高山的新鮮茶葉製成的擂茶,配著一塊酥脆甜香的凍米糖,是豐城人記憶深處的家鄉味兒。

凍米糖在農耕社會就已出現,足以證明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畢竟這種甜點要用到上好的糧食、油料等進行深加工。

而直接「帶火」凍米糖的,是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嘗了之後,乾隆的評價是:「脆、酥、香、甜」。自那時開始,這種切成塊的凍米糖成為民間流行小吃,同時還有了一個雅致的別號「江南小切」。一時間,從縣城到鄉村,幾乎家家戶戶過年都要做這種點心。

知名甜點一度淪為「垃圾」食品

凍米糖既是當地特產,也是豐城人的驕傲。遊兵幹告訴記者,印象裡,每年立冬後,特別是過了臘八以後,四鄰八鄉家家都要做凍米糖。

做糖的時候,家裡大人忙著炸糯米,熬糖,孩子圍著製糖的案板跑前跑後,空氣裡瀰漫著凍米糖的香味。

他說,自己的父親屬於那種遠近聞名的能人,會開船、會泥瓦工、會木工……隔壁鄰居家的凍米糖都是父親幫著做的。「麥芽糖不容易熬,嫩了,凍米糖會塌,老了,一切就碎。那時候,條件好的家庭,都要做出幾缸凍米糖,留到春節拜年用。」

熬製麥芽糖。受訪者供圖

不過,盛名之下,熱銷之時不免冒出濫竽充數的,毀壞了豐城凍米糖的聲譽。十多年前,豐城凍米糖一度被外鄉人視作「垃圾」食品。這原本不過是一句不經意的「抱怨」,但是,被遊兵幹聽到後,心裡沉甸甸的。

「記得我小時候,凍米糖是走親訪友的重要禮品,代表送禮人的心意。怎麼到我這輩兒,凍米糖成了被鄙視的『垃圾』,心裡實在不好受。」

儘管從小看著大人做,但是,真要拿捏好每一個細節,還得從頭學。

當年已近不惑之年的遊兵幹,真的幹出了不少「傻」事。放棄駕輕就熟的生意,20多萬元的食品機械最後賣了2600塊錢,就為了專注製作出地道的豐城凍米糖。

他告訴記者,「豐城凍米糖的品質標準,只有4個字『脆、酥、香、甜』。」為了達成這4個字,遊兵幹甚至自己種了200畝水稻。

晚糯稻種植地。受訪者供圖

脆、酥、香、甜背後的匠心

據介紹,做凍米糖的糯米要用「二晚稻」。這是一種在農曆五月播種,生長期在130天以上的晚熟水稻。「不能用早稻,做出來的凍米糖會扎手。種晚稻也有風險,接近收割時如果突然降溫,會造成絕收。做凍米糖也要看天吃飯。」

麥芽漿和蒸熟的糯米充分混合,進行發酵。受訪者供圖

上好的糯米要用當地井水浸泡,再用木桶蒸製後,放在竹蓆上攤涼。

「冬季製作凍米糖也是因為這個季節空氣乾燥,氣溫低,糯米不會在浸泡環節發酵,蒸熟的凍米籽在冬季低溫環境下可以緩慢陰乾,一般是3到4天,這樣晾乾的凍米籽炸出來的米花不會斷,吃起來酥脆。」

蒸熟的凍米籽需要3到4天緩慢陰乾。受訪者供圖

凍米糖的另一製作關鍵是麥芽糖的製作。「過去家庭製作是把混合麥芽的糯米飯放進一個陶瓷缸,再把整個缸放進一個大木桶,四周塞滿稻草,上面加蓋被子。現在工廠化生產以後,這個環節還是保持純手工,需要把發芽一寸的大麥放進石碓,用木杵打成漿,和蒸熟的糯米充分混合,加入溫熱的水,進行發酵。糯米中的澱粉在麥芽的作用下,慢慢轉化成糖,最後只剩下一層米皮,就表明發酵好了,進入麥芽糖的熬製環節。」

大麥芽用木杵打成漿,就是製取麥芽糖的原料。受訪者供圖

遊兵幹告訴記者,「當糖漿水熬成紅茶色,麥芽香氣揮發出來,這樣熬好的麥芽糖,不管放多久都很酥香。」

據介紹,純大麥熬製的麥芽糖每噸的成本要5500元左右,而用食品添加劑做的麥芽糖只要2800元左右,但是,「用後者做的,凍米糖吃起來偏硬,會『打口』,不酥脆。」這些細微差別讓一塊凍米糖有了本質的不同。

壓制好的凍米糖趁熱切片後,就可以包裝了。遊兵幹告訴記者,為了適應現在的消費習慣,凍米糖都改裝成獨立小包裝。

不過,按照傳統的做法,則是要用一種類似宣紙的原色食品包裝紙包成四四方方的,再用紙搓的繩子捆好,「豐城人過年的時候,不管拿多少禮品,唯獨不能缺凍米糖。」遊兵幹說,一包凍米糖,一包燈芯糕,拎著這兩樣去拜年,這是他記憶裡最幸福的場景。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何燕

相關焦點

  • 贛菜系列:豐城凍米糖小吃
    豐城凍米糖,江西省豐城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豐城凍米糖為豐城市優秀傳統產品,俗稱"江南小切",以其"潔白如雪、香脆酥甜、落口消融"的獨特風味聞名天下。據《豐城縣誌》記載,明朝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豐城開始製作凍米糖,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 江西老字號,豐城凍米糖名揚天下
    豐城凍米糖為什麼會叫凍米糖?是因為我們老祖宗教我們做凍米的時候一定要在立冬以後,因為這個時候空氣和土壤的水分都很少,非常乾燥,然後溫度也比較低,水容易結凍,這個時候做出來的凍米子它是自然的,陰乾而不是暴曬,一般應該要達到3到4天。
  • 江西豐城凍米糖,香脆酥甜,風味獨特,你吃過嗎?
    江西豐城凍米糖是豐城市優秀傳統食品,俗稱"江南小切",以其"潔白如雪、香脆酥甜、落口消融"的獨特風味聞名天下。豐城凍米糖製作精良,選用優質糯米、玉米、純淨植物油、白砂糖、透明飴糖、芬香桂花、芝麻、果脯、奶油等精製而成的。
  • 凍米糖——品出年味與情懷
    豐城凍米糖非遺傳承人 遊兵幹(讓每一個豐城人民和別人分享豐城凍米糖的時候都有一種自豪感,這是我最終堅持把豐城凍米糖的傳統工藝做到今天的最終動力。) 豐城凍米糖非遺傳承人 遊兵幹(堅持這個手工製作主要是想讓豐城凍米糖不管他傳承一百年還是一千年,我們的後人都能吃到這個味道。)
  • 舌尖上的豐城第一季,是豐城人就轉吧!讓中國聽到豐城聲音!
    江西久負盛名的傳統名優食品。豐城凍米糖是一種糕點食品。豐城凍米糖江西眾多傳統名品小吃中的佼佼者,曾被評為江西五大傳統名點之一。豐城凍米糖有200多年生產歷史,始產當在清乾隆年間。據稱1756年,乾隆下江南品嘗後評價為「脆酥香甜」。開始,是民間用炒米生產的,後改由凍糯米油炸,膨脹而成,輔料則有白砂糖、飴糖、桂花、紅柚絲等多種。原產主要在河東的杜市、鐵路、洛市一帶鄉村,後來在縣城有多家作坊生產。到解放前夕,已暢銷江南,名之為「江南小切」。
  • 傳承不變的「江南小切」凍米糖:浸潤年味與情懷
    數九寒天,又到了凍米糖飄香時節,已經做了23年凍米糖的王誠忠也迎來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候。香松酥脆的凍米糖。金東宣傳部提供王誠忠是浙江金華金東江東鎮上王村人。浙江一帶喜甜,糕點、甜食的品類數不勝數,金東也不例外。這其中,凍米糖承載了大多數金東人兒時的美味。凍米糖相傳已有兩百多年的生產歷史,以「江南小切」而出名。
  • 凍米糖飄香 那是甜蜜的年味兒
    凍米糖飄香 那是甜蜜的年味兒 發布日期: 2021-01-12
  • 風物誌丨凍米糖,小時候的味道
    小時候家裡要切凍米糖的時候,那就是離過年很近很近了。在我的印象中,我家就切了一次凍米糖。因為切凍米糖是一門技術活,要有經驗豐富的師傅來掌控這糖油的火候,還要用專門的模具,不是過年,一般人家也不切糖,也不會備著切糖的工具。
  • 徽州區:凍米糖飄香
    中新網安徽新聞12月19日電(李靜雯 閆豔)12月16日,在徽州區巖寺老街上一對年輕的90後夫妻正在父親的指導下,製作徽州米糖。
  • 今日常山丨凍米糖,凝固在舌尖上的芳華歲月
    片片凍米糖,件件躬耕事,悠悠歲月情……三百六十五個日子,緩慢而有力地穿行在二十四節氣裡,也許你不曾留意歲月的味道,但我十分清楚:凍米糖,是凝固在舌尖上的芳華歲月!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像個淘氣的孩子,有時躥在「年」前,有時躲在「年」後,真正的孩子們卻一直無憂無慮地泡在年味裡,享受凍米糖般的舌尖美味!唯有勤勉的老鄉悄悄地開啟新一年的凍米糖醞釀之旅!走向春意萌動的田野,捯飭好甘蔗種苗床,只待驚蟄一聲雷響,就可順利入駐,及至清明時分擇優株移入大田靜待茁壯!
  • 茅氏三兄弟的豐城善緣
    而據清乾隆年間 「過茅山碑記」記載: 「北茅山為三茅真君初煉道之地。」也就是說,西漢景帝時期,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最初是位於在泰州興化的茅山修道拯民,故而當時泰州興化的茅山又被稱為三茅山。直到後來他們受請往江南句曲山修道後,句曲山也被改稱為茅山,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句容茅山不僅是一座道教名山,素有 「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譽,還是我國六大山區抗日根據地之一。
  • 如懿和乾隆的糖裡帶毒...…且看且珍惜吧……
    大琵琶精則比較像是這個劇裡的搞笑擔當。別的妃子生氣了是賜一丈紅,她生氣了是朝別人扔橘子。別人拿的劇本可能是作妖劇本,但如懿拿的可能是偶像劇的劇本,作為弘曆的青梅竹馬,前十多集裡,兩人一直處於拼命撒糖的狀態。
  • 蕃薯片、凍米糖、枇杷梗……傳統過年「十大金剛土零食」!
    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升,前些年被冷落的傳統土零食,又漸漸回歸到了人們的禮品單上、糖果盒裡、茶几桌上……這「十大金剛土零食」是:炒花生、炒瓜子、蕃薯片、凍米糖、油撒子凍米糖是用糯米做的、在當年屬於比較高級的糕點了。它蘊藏著滿滿的年味和淡淡的鄉愁。現在市場有買,以前可都是自己動手做。
  • 官生記嶺南古法黑糖的匠人傳承之道
    官生記傳承嶺南古法熬製的黑糖因為含有更多容易被人體吸收的微量元素:鈣、鐵、鎂等礦物質,所以被稱之為女人美容養顏的聖物,而縱觀世界所有古法熬製黑糖技藝裡,要數嶺南古法的糖熬製技藝最為精湛、最博大精深、也最源遠流長。早在明靖江時期,嶺南已是亞洲重要的糖產地,清代中期,黑糖成為嶺南大宗出口商品,年銷亞洲百萬斤。
  • 尋味青陽丨米糖——兒時的味道
    清晨,陵陽鎮青泉裡阿寶家鄉特產店裡香味四溢,謝師傅正在利用傳統手藝製作米糖。熟悉的味道,瀰漫在小山村的各個角落。 米糖是往年流行於江南一帶農家自製的食品。記得兒時,物資還相對缺乏,每到年尾,諸如花生糖、凍米糖、芝麻糖等各種由米糖加工而成的食品便成了孩子們的最愛。
  • 吃一口凍米糖,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了
    凍米糖,又作冬米糖,有些地方稱為炒米糖、焦米糖,是浙、閩、贛等南方地區流行的經典小吃,有著「江南小切」的名號。老家在浙江省江山市保安鄉,正好位於浙閩贛三省交界地,也有過年製作凍米糖的風俗,不過我們把凍米糖叫作「米焦」。「一炒炒米,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了」,汪曾祺在《炒米和焦屑》中說。文章中提到的炒米糖估計就是凍米糖,老家也有炒米,只是用來做米糕。
  • 「匠人」父子檔:傳承溫州手工皮鞋縫合技藝
    「匠人」父子檔:傳承溫州手工皮鞋縫合技藝 2020/12/08 06:58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遊歷 瀏覽:1016
  • 長江惣吉丨日本匠人傳承九代的曜變之路
    一心一藝一生一技■在日本,傳承數百年的手工藝數不勝數。繼承的後人恪守祖輩遺志,兢兢業業窮盡一生,直至將薪火傳到下一代手中才算完成使命。因此日本至今仍保留著許多生命力旺盛的百年老字號。一生一技,一心一藝,這樣的匠人精神是每一位日本手藝人的標配。他們反覆磨練自己的技藝,不惜時間精力,把技藝做到極致。日常的工作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自身的修煉。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位陶瓷大師——長江惣吉,就是這樣一位匠人。百年世家九代傳承■
  • 這些栩栩如生的動物竟然是顆糖?這位糖藝匠人可真厲害!
    小學的時候,手塚就已經決定要永遠活在製作的世界裡。他說,「當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我就決定靠手藝生存下去」。愛糖成痴的手塚於是在高中畢業後,作出了一個令所有人吃驚的決定,他放棄了高等學府的錄取名額,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名飴細工匠人,自學起了這門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