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太經典!

2022-01-07 感悟人生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一句話點醒多少夢中人! 原來一直想不透的問題,這句話終於找到了根源,讓自己豁然開朗!打小接受的傳統教育是做人要講義氣,,也明白「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道理,所以自己傾心相助的朋友離我而去時,我苦悶並百思不得其解:雖然自己不圖回報,可事情不應如此,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道理?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理解了這句話讓我茅塞頓開!一個人饑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碗米,就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他會感恩不盡。但是,如果繼續給他米,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一碗米不夠,二碗米不夠,三碗四碗還是覺得你只給了滄海一粟。欲望像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欲望,其實就是你靈魂中的癢。痛,可以忍住,而癢卻是越撓越想撓的。

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其中一個家中要富裕的多,兩家相處卻很好。有一年,天災導致田中顆粒無收。窮的一家沒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糧食,就給窮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窮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的恩人!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窮人就前往感謝富人。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再拿去一鬥吧。這窮的千恩萬謝地拿著一鬥米回家了。

回家後,家裡人說,這鬥米能做什麼?根本就不夠明年地裡的種子,他們太過分了,既然這麼有錢,就應該多送我們一些糧食和錢。這話傳到了富人耳朵裡,他很生氣,心想,我白白送你這麼多的糧食,你不僅不感謝我,還把我當仇人一樣忌恨。於是,本來關係不錯的兩家人,從此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這就是升米恩,鬥米仇。當人快被餓死的時候,你給他一升米,他會把你當作恩人;可你要給了一鬥米,他就會想,既然你出得起一鬥米,就能給我更多,你要不給我,那你就成為我的仇人了。

三國時,吳國有個叫趙姬的女人,閨女出嫁前,她說「到了婆家,你可千萬不要做好事喲。」閨女不解問母親:「您不讓我做好事,那我可以做壞事嗎?」母親立刻正色道:「好事都不能做,更何況是壞事!」

趙姬說的這番話很複雜,既有哲學問題,又有道德問題,還牽扯到心理學問題。餘嘉錫在其《世說新語箋疏》中為趙姬的話語心生感慨,他說:「蓋古之教女者之意,特不願其遇事表暴,斤斤於為善之名,以招人之嫉妒,而非禁之使不為善也。」好事不是不可以做,怕的是他人習慣了這樣做,甚而認為天生就該這樣做。

生活裡常有這樣的事,第一次幫他時,他會對你心存感激,第二次他的感恩心理就會淡化,到了N次以後,他簡直就理直氣壯地認為這都是應該為他做的,甚至當沒有了這種幫助時,他會對施助者心存怨恨,正所謂恩中招怨。

一碗米養恩人,一鬥米養仇人,

明白了這些,我心釋然了。這句話解開了多少人的心鎖。

感謝您關注感悟人生,

分享人生,分享價值...

相關焦點

  • 【道歷丨每日一道】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一個人饑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碗米,就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他會感恩不盡。但是,你如果繼續給他米,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一碗米不夠,二碗米不夠,三碗四碗還是覺得你只給了滄海一粟,欲望像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欲望,其實就是你靈魂中的癢。痛,可以忍住,而癢卻是越撓越想撓的。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平時關係還不錯。
  • 一鬥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
    一鬥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 一鬥米養個恩人, 一石米養個仇人!
  • 一碗米和一鬥米的善惡恩仇!(世間法,人性觀)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自從那天聽朋友說了以後,這句話一直在我腦子裡轉,多年想不透的一個問題找到了根源
  • 心理學:為什麼一鬥米養出的是仇人?因為你不懂貝勃定律
    他聽後非常生氣,覺得自己含辛茹苦養育三個孩子,怕他們吃不好、穿不好、接受不到好的教育,沒想到到頭來卻成了孩子最恨的人,不僅大女兒恨自己,二兒子也同樣恨自己。聽了他的遭遇,我想起了網上一直流傳甚廣的一個段子,就是那個「一個雞蛋養出個恩人,一鬥米養出個仇人」。01 為什麼付出越多,對方卻越不懂得感恩呢?這是因為貝勃定律在起作用。
  • 俗語「鬥米養恩,擔米養仇」,什麼意思?許多人深有體會!
    民間有一俗語:「鬥米養恩,擔米養仇」這句話道盡了人性,我相信很多人都深有體會!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一個人快要餓死時,你給他一鬥米,他會對你感恩,若你給了他一擔米,他就會抱怨你為什麼不能給的更多點,反而會因此對你心懷不滿。也可以理解為在一個人危難時,你給他一點幫助,他都會感恩戴德,但是如果你給他的幫助太多,讓他漸漸養成依賴時,如果你突然停止幫助,他就會對你心懷忌恨。
  • 俗話說「鬥米養恩,擔米養仇」,武松一生的汙點,就因他不懂感恩
    武松的作為,正應了老祖宗的那句「鬥米養恩,擔米養仇」的俗語。老祖宗早已看透了人心,才有此一言。當初武松在老家醉酒後和人爭鬥,一不小心將人家打暈了。武松是什麼力道?那可是能夠將四五百斤重的石頭拋著玩的,那一拳下去,可不就傷筋動骨了!武松見那人不醒,誤以為自己將人家打死了,於是逃到了柴進的莊子上避難。
  • 老祖宗10句話,說透人性:鬥米養恩,擔米養仇
    03 一勤交十懶,不懶也要懶;一懶交十勤,不勤也要勤。你的圈子是什麼樣的,你就是什麼樣的。朋友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如果你的朋友勤快,你也會變得勤快,如果你的朋友邋遢,你也會受他影響發生改變。選擇自己的圈子很重要,跟優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會變得優秀。
  • 石家莊一市民養迷你鱷魚長近一米 太兇猛不敢再養
    石家莊一市民養迷你鱷魚長近一米 太兇猛不敢再養2015-03-17 08:2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燕趙都市報        瀏覽量: 11657 次 我要評論   求助   鱷魚長到近1米長看著都嚇人  「本來是當寵物養的這兩條小鱷魚,現在越來越大,看著都嚇人。」昨日,市民丁先生致電本報,稱家中寵物鱷魚長到將近1米長,自己不願繼續餵養,想要記者幫忙給愛寵找一個自由的家。  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丁先生的家,在一個長80釐米的魚缸裡,看到了這兩條鱷魚。兩條鱷魚約1米長、黃褐相間、碗口粗細。
  • 那一碗沒澆米的薯箍湯,養大了多少惠安人
    在惠安的老一輩裡,有句俗語叫做「時到時擔當,無米煮番薯湯」,生動地說明了番薯在惠安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而惠安人也用一雙巧手,將番薯變成各種帶有惠安特色的美食。不必說那鮮香美味的炸粿,不必說Q彈嫩滑的地瓜粉團,更不必說那金黃軟糯的炸地瓜棗,今天就談談那養活了好幾代惠安人最樸素的薯箍湯。
  • 俗語:「升米恩,鬥米仇」,這種人儘量別幫(揭露人性)
    咱們現在社會太缺少像紅樓夢劉姥姥這樣懂得感恩的人了。倒是常見著無情無義之徒,有一次我聽到馬未都評論,大衣哥朱之文捐錢給村內修路的事情。大衣哥朱之文修了路,本地村民不依不饒,還讓大衣哥朱之文給村內每人買一臺車,車買了再給每人發一萬塊錢,說得好像大衣哥朱之文花的就是他家的錢一樣。
  • 俗語「升米恩,鬥米仇」啥意思?老祖宗說透了人性,看後長見識了
    比如在眾多的俗語當中,就有「升米恩,鬥米仇」這樣一句話,那麼這句俗語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種人,他們富有憐憫心、同情心,經常發善心幫助別人,對於別人提出的要求也是有求必應。但是隨著幫忙的次數逐漸增多,發現對方並不領我們情,甚至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曾經幫助過的人也不會伸出援助之手,這未免使我們心灰意冷,常常覺得自己看人不準。
  • 秋之養/銀耳蓮子桃膠皂角米枸杞桂圓紅棗羹
    秋之養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拾得散人入秋了,肺氣通於秋,肺為清虛之體,性喜清潤與秋天氣候清肅空氣明潤通應。
  • 倉豐賣米 不僅僅是「一碗米」的事兒……
    有人十年磨一劍,倉豐十五年捧出「一碗米」——「我從2006年開始籌備,2018年,『倉豐精米』問世,今年是這份押上我半生清譽的大米進入市場的第三年,也是一個新階段。」大連倉豐商標事務所創始人倉豐坦率地說,他賣的不僅僅是一份米,否則他不會賣,你也不會買。
  • 2020年最火的現實語錄,句句穿心,簡直太絕了!
    一、無論在什麼地方,錢,永遠都是最有效、最直接的通行證。二、電視劇都是:給你100萬,離開我女兒。現實都是:給我們100萬,否則離開我女兒。五、不摔一跤,不知道誰會扶你;不攤一事,不知誰會幫你。求人如吞三尺劍,靠人如上九重天。六、貓最喜歡吃魚,可貓又不會遊泳。魚最喜歡吃蚯蚓,可魚又不能上岸。上帝給了你很多誘惑,卻不會讓你輕易得到。
  • 在農村,老人常說:「升米恩,鬥米仇」,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一、常常病,救了命,一時病,要了命。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經常病病歪歪的人反而能夠活很大歲數,但平時身板硬朗很少生病的人,一旦生病就是大病,甚至一病不起。乍一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身體不好的人怎麼可能比身體健康的人還要長壽?其實,對於經常生病的我來說,特別好理解。
  • 各種米的神奇功效,五穀為何這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