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央視鏡頭 這個國貨品牌逆襲「洋品牌」打造中國造好防曬

2020-12-09 YOKA時尚精選

回顧中國的消費市場,「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的現象並不稀奇。早年間由於物質匱乏,新奇好用的洋貨自然是備受推崇,國人對「洋品牌」也總是更加信賴,在化妝品行業,國外品牌也一直在消費者心中位居前列,甚至由於國內化妝品產業起步較晚,高端市場上本土品牌缺失,許多人都有著「國產即低端」的品牌刻板印象。

登上國際時裝周的中國李寧

這並不能籠統地稱之為「崇洋媚外」,畢竟「中國製造」在一段時間內確實無法令人滿意。但同時,這一現狀也並非無法改變,隨著中國經濟的全面崛起,中國化妝品產業也正式起跑,近年來憑藉對品牌力和產品力的持續提升,許多國妝品牌已經開始形成極為龐大的品牌聲量,向著「洋品牌」發起挑戰,甚至顯露出逆襲姿態。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開始關注國貨,支持國貨,開始相信「國外的月亮不一定就更圓」。

進入21世紀,各行各業的中國品牌都在慢慢崛起,不管是華為還是娃哈哈,海爾還是雲南白藥,吉利還是李寧,國貨正走進我們的衣食住行,撬動「洋品牌」的優勢地位。在化妝品行業,也有植物醫生、百雀羚等打造東方特色的民族品牌實力突出,市場份額不斷回升。

如果說,2020年以前,我們才剛剛開始正視國貨,那麼經歷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之後,國貨品牌顯然將更多地具備民族情感價值。相比國外品牌,國貨顯然對抗疫投入了更大的支援力度,在化妝品行業,捐贈金額最高的即是國貨植物醫生,其在2月3日以2020萬現金定向支援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得到眾多黨政媒介報導。

人民網公益頻道眾民族企業的捐贈海報

在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眼光投向國貨,疫後復工復產之際,「愛國用國貨」的熱潮也在無形之中成為許多人的共識,由此為國貨品牌再次帶去發展良機。儘管在過去很長時間內都是「洋品牌」主導著中國的化妝品市場,但基於在研發、設計、營銷等各方面的創新探索,國貨美妝已經越發展露其魅力,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

那麼,如今消費者還在一致迷戀「洋品牌」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隨著「90後」成為主力消費群體,其更為全面的品牌觀、更為多元的價值觀和更理智的消費觀,都使得「洋品牌」不再是他們的唯一選擇。在對品質、性價比等的追求下,消費者對國貨美妝的接納度越來越高,而這也將為更多的國妝品牌發展提供機會。

走入央視鏡頭的國妝植物醫生

事實上,國妝崛起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在剛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中,國貨即是消費市場的關鍵詞之一。就防曬品類而言,擁有3500多家單品牌店的植物醫生在五一期間防曬產品暢銷近50萬支,其中不乏年輕消費者和新面孔。而在CCTV新聞聯播中,提及五一消費回暖情況時,鏡頭給到的也不再是「洋品牌」,而是打出「好防曬 中國造」口號的國妝品牌植物醫生。由此,從植物醫生走入央視鏡頭,我們也可以期待將有更多的國貨能逆襲「洋品牌」,為我們帶來超出期待的品質驚喜。

相關焦點

  • 這款國貨告訴你:中國也有好防曬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一款防曬產品表現亮眼,在5月1日當天即售出10.8萬支,按門店每天營業10小時計算,相當於每一秒鐘就有3支防曬售出。而在5天時間內,其最終銷售數量為488443支。不過,這款防曬不是日韓產品也不是歐美產品,而是實實在在的國貨——植物醫生水漾柔潤倍護防曬露(中國小金帽)。
  • 貝特佳攜手"國貨品牌計劃",進階國貨品牌2.0時代
    國貨崛起正當時!據《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去年中國品牌線上市場佔有率達到72%,考慮到今年疫情對國際貿易的衝擊,國貨的市場佔比預計還將繼續上升。國貨,已經越來越多地成為備受國民歡迎的"國民好貨"。 在國貨崛起的大背景下,品牌的價值逐漸凸顯。
  • 貝特佳攜手「國貨品牌計劃」,進階國貨品牌2.0時代
    國貨崛起正當時!據《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去年中國品牌線上市場佔有率達到72%,考慮到今年經濟下行對國際貿易的衝擊,國貨的市場佔比預計還將繼續上升。國貨,已經越來越多地成為備受國民歡迎的「國民好貨」。  在國貨崛起的大背景下,品牌的價值逐漸凸顯。品牌傳播和升級,成為了國貨營銷升級的下一個「戰場」。
  • 防曬實力派 更適合東方人使用的植物醫生中國小金帽防曬
    如果說,在曾經的化妝品市場上,國貨美妝品牌難以和外國大牌相匹敵,那麼近年來國貨美妝的表現無疑稱得上是逆襲。無論是不斷上升的市場份額,還是持續走高的消費者美譽度,國貨美妝正基於其研發實力、創意設計和對本土審美文化的理解、對本土消費者護膚需求的洞察,步入發展黃金期。
  • 洋品牌憑啥這麼貴?這些中國良心品牌把溢價留給外國消費者
    提起中國製造,很多國內消費者至今還是不屑一顧的態度,認為國貨是劣質、便宜的代名詞,為此不惜以高出實際價值的價格去購買國外品牌。可氣的是,「洋品牌」抓住了這類用戶崇拜國外名牌的心理,給商品定了一個遠高於自己國家的價格,例如:一條Levi’s牛仔褲在當地的折扣店賣15~30美元,折合人民幣150~200元人民幣。
  • 「洋品牌」在中國倒下,是因為「國貨崛起」嗎?
    而且質量賊好,我大三買的西裝褲,工作兩年了還穿得不亦樂乎,不會壞,也不過時。除了質量好,價格便宜,優衣庫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主打基本款」。這個特性就像硬幣的兩面,喜歡的人覺得款式統一能免去挑選衣服的麻煩,不喜歡的人則認為老套、古板。
  • 本以為是「洋品牌」,但卻是國貨,實力比華為還強!網友:眼拙了
    導讀:以為是「洋品牌」,但卻是國貨,實力比華為還強!網友:眼拙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最近這幾年在國內也湧現出了很多的巨頭企業,而且還有一大批的企業代表國貨走出了國門,贏得了世界市場的青睞,這些企業都是擁有著超強實力的企業,同時也是國人和民族的驕傲;它們都為國爭光了,是值得我們為其點讚的!
  • 本以為是「洋品牌」,但卻是國貨,實力不輸給華為!網友:眼拙了
    在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階段,有很多技術都需要從國外進口,一些比較高科技的機器更是無法製造。但是現如今民族企業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比如華為,小米這些手機品牌已經走出了國門,面向世界。華為在我國的實力自然是不用多說。但是能夠不輸給華為的企業,並不是沒有。
  • 國貨美妝護膚品牌的逆襲之路「吉米jimmy」
    不管是國貨老品牌還是新銳國貨品牌都爆發出強勁的增長實力,據今年「天貓618」公布的數據顯示:589個國貨美妝品牌成交同比增長100%以上,183個國貨美妝品牌增速突破了1000%,國貨的消費增速已經超過日韓、歐美成為線上美妝的領跑品牌。
  • 元氣森林撕掉「日系」外衣,國產「洋品牌」的套路不好使了?
    創始人葉國富曾表示,名創優品得以快速切入海外市場,很大一部分功勞要歸功於 LOGO 和名字 如何打造一個國產的「洋品牌」 像元氣森林、名創優品這樣有意給自己披上一件「洋品牌」外衣的國產品牌還有很多,根據風格、手法的不同,「國產洋品牌」江湖上眾多派系,段位當然也高低不一。
  • 貝特佳羊奶粉蓓諾臻打造國貨奶粉IP,現已加入「國貨品牌計劃」
    近幾年,中國奶粉企業也在不斷找尋品牌發展之路,隨著品質的遞升以及口碑的不斷沉澱,越來越多的國人對國產奶粉品牌重拾信心,貝特佳深耕奶粉領域多年,一直致力於國產奶粉的發展,在奶源、配方、工藝等方面精益求精,成為眾人認可的「國貨奶粉」。
  • 五一防曬大比拼 這款國貨防曬人氣最高
    以前,一提起防曬,很多人都會想到鼎鼎大名的安耐曬小金瓶,但隨著防曬產品的越發豐富,安耐曬小金瓶的地位似乎也不是不可撼動的,尤其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期間,許多人選擇就近出行遊玩,這個時候主打戶外防曬的安耐曬小金瓶,似乎也就派不上多大用場了。
  • 平安中國年,打開央視看「吉利智造」
    因為新型肺炎疫情的原因,這個春節少了一分熱鬧,卻多了一分萬眾一心、守望相助的溫暖。過平安年、健康年,成為大家共同的心願。外出聚會取消了,和親人一起,嘮嘮家常、看看電視,也挺好。這兩天,如果你打開央視,會看到一部很提氣的紀錄片——《大國重器》。
  • 國貨品牌崛起 中國製造乘勢而上
    今年「雙十一」期間,某化妝品牌將產品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國貨產品,推出後立即火爆各大電商平臺......從過去提及「國產」避而遠之,到如今的國貨品牌深受大家喜愛,近年來「中國製造」迎來高光時刻,格力、李寧、紅旗等本土品牌重新煥發生機,國貨的崛起意味著中國製造在創新、探索,增強市場競爭力,不斷向「中國質造」和「中國智造」邁進。
  • 元氣森林撕掉「日系」外衣,國產「洋品牌」的套路不好使了?
    創始人葉國富曾表示,名創優品得以快速切入海外市場,很大一部分功勞要歸功於 LOGO 和名字如何打造一個國產的「洋品牌」像元氣森林、名創優品這樣有意給自己披上一件「洋品牌」外衣的國產品牌還有很多,根據風格、手法的不同,「國產洋品牌」江湖上眾多派系,段位當然也高低不一。
  • 專注西服31年,聖得西這個國民品牌更適合中國男人!
    正因如此,很多人在選擇西服的時候都比較偏愛「洋品牌」,但其昂貴的價格卻也讓人望而卻步,其實,相對而言,有質量、有保障、有設計感的國貨西服,則更為划算。 放眼國內各大男裝,有一個品牌格外醒目,它不靠秀場,大牌明星等噱頭來吸引流量,而是一直踏踏實實專注品質。那就是——聖得西男裝。
  • 國貨!已自強!中國的才是世界的!
    因為它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格力讓「中國標準」走向世界 ,那一句「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更是引起無數國人自豪。自此,這個中規中矩的國產運動品牌,成為「國潮」典範。/回力/有92年歷史,從瀕臨破產到年銷8000萬雙,回力逆襲成國貨之光,成為國內外明星的「新寵」。
  • 巨量引擎打造首個國貨IP「國貨品牌計劃」,聯合共創國貨黃金時代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和民族自信的崛起,一輪輪的國貨消費熱潮持續升溫。  時代在變化,國潮的「復興之路」也並未停滯不前。在新的媒體環境變遷和消費生活方式革新之下需要有更新的彰顯國貨品牌內涵、講述中國故事的方式。近日,巨量引擎聯動央視網打造的「國貨品牌計劃」承載著期待,應運而生。
  • 美膚寶21周年,這個國貨品牌如何強勢破局?
    在2020年全民直播的重要風口,美膚寶也是順勢而上,通過一系列明星直播帶貨為品牌造勢,其中有明星黃聖依、佘詩曼、胡可、王祖藍、小瀋陽等,吸引了不同粉絲的破圈融合為品牌帶來了更多流量曝光和銷售轉化。在多元化的社交媒體上,美膚寶也聯合了眾多KOL為品牌產品種草,打造爆款防曬產品。
  • 外來資本入侵中國市場,那些被誤認為是國貨的洋品牌,你知道嗎?
    而有的人會說我只支持國貨,比如咖啡要喝雀巢的,冰激凌要吃八喜的,牙膏要用中華的。但事實這些通通不是中國的品牌。不僅如此,還有很多民族品牌的商品其實已經變成了洋品牌。 首先來看看我們生活中有哪些耳熟能詳的國貨品牌已經淪為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