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離婚率飆升,越來越多單親媽媽活不下去了…

2021-02-07 英國報姐

有一句諺語叫「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撫養一個孩子需要集合整個村莊的力量,育兒並非易事,對於單親家庭來說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而在所有的發達國家中,日本單親家長,其中大多數是單親媽媽,她們的處境可能是最糟糕的了。


在一本以日本女性為研究對象的書《女性貧困》裡,單親媽媽就是貧困女性群體裡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


她們因為各種原因婚姻破裂,獨自帶著孩子生活,大多都掙扎在貧困線上,還要忍受社會對單親媽媽的偏見和冷眼。

25歲的Ayano就是日本百萬名單親媽媽的其中之一,翻開她的社交平臺,你可能完全看不到任何跟貧困、偏見相關的模樣。


作為一名模特和網紅,她的日常是光鮮亮麗的。


這樣的表象看似跟「貧困」似乎搭不上什麼邊,但其實她這些年的經歷,很大程度上都遵循了一部分單親媽媽貧困的軌跡。

年輕懵懂時進入婚姻、很快有了孩子、婚姻破裂後成為單親媽媽、獨自承擔撫養孩子的職責、掙扎在貧困線上…


高中畢業後,Ayano沒有上大學,而是選擇去工作賺錢,這時,她認識了自己的第一個男朋友。


這是個集家庭暴力、精神控制、身體囚禁、心理虐待等手段於一體的全方位渣男。


他不僅摧毀了Ayano的生活,逼她辭職,讓她漸漸隔絕於親人、朋友,日日夜夜囚禁在自己家。


而且讓她失去了自我,對他說的話唯命是從,Ayano完全被洗腦。


作為一名家庭暴力和心理虐待的受害者,她在脫離男友、接受了一段時間的心理諮詢後漸漸意識到了這一段關係的虐待和扭曲性質。


她患上了雙相情感障礙和抑鬱症,經常性地出現自殺意圖,這樣的心理狀態需要慢慢治療。

於是Ayano就一邊開始接受心理諮詢,一邊兼職在餐廳打工。


在餐廳裡,她又認識了一個男生,她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歡對方。


但朋友們都說她跟男生在一起的時候看起來活潑、開心了很多,而男生也帶給了她一種安心的感覺。


這時的Ayano也不過才19歲,一個高中畢業後就開始工作、剛剛經歷了一段虐待關係的女孩。

相信了男生「我想要一直跟你在一起」的話,幾個月後兩個人就結婚了。


20歲,Ayano懷孕,男生很開心地說「我們要把這個孩子留下來」。


這個故事的結局是,男生多次出軌,精神狀態不佳的Ayano多次和他爭吵,兩人離婚,Ayano成為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女兒。

日本社會對於單親媽媽的看法,一向是帶有偏見和鄙夷的。


Ayano閃婚閃離、成為單親媽媽後,一直以來嚴格要求她的父母,對她失望透頂。


而當別人知道她是單親媽媽時,「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我就是一個失敗品。」

「這大概就是日本的羞恥文化,別人都會覺得你肯定是沒好好聽父母話的壞女孩,才會落到這個下場。」


單親媽媽面臨的這種評判和恥感在日本根深蒂固,因為日本是一個同質社會,大家都儘量表現得跟別人一樣,即使是不幸福的婚姻,也比獨自撫養孩子看起來要好。


女兒從出生到成長的這五年裡,Ayano幾乎沒有在社交平臺上發過有關女兒的信息,大家看到的都是她衣著光鮮的樣子。


也因為這樣遭到了很多網友的攻擊。

「就知道隨心所欲地玩」

「一看就沒好好養孩子」

「單親媽媽也太奢侈了」


直到女兒五歲生日時,她才第一次公開發了跟女兒的合照,這五年裡,她並沒有像大家想的那麼快樂。

相反,她一邊跟自己的心理疾病戰鬥,一邊養育自己的女兒。


病情一度嚴重到要強制住院,女兒被父母接去幫忙照顧。


兩次遭遇渣男給她心理上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但Ayano也可以說是幸運的。

她還年輕,有自己的模特和網紅事業,需要時父母是她的後援,雖然單親媽媽的身份會招致旁人異樣的視線,但至少她不必為經濟發愁。


有些女孩像她一樣,年輕懵懂時走入婚姻、意外懷孕,結果婚姻破裂陷入單親媽媽困境,不僅要克服社會對這個身份的歧視,

更關鍵的是,還要在貧困中掙扎。


除了這些過早進入婚姻、生下孩子的女生,還有一些是實在無法忍受自己的婚姻而選擇離婚的女性。

她們因為婚姻放棄事業,專心相夫教子,操持家務,她們大多都已步入中年,因為長時間脫離職場,這些女性在離婚後想要找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37歲的Noriko就是一位單親媽媽,她有一個10歲的女兒,與丈夫離婚的近十年間,她一直在拼了命地工作,做各種兼職。


但五年前的一場車禍讓她不得不停止工作,目前處於失業狀態的她只能靠著微薄的救濟過活。

「每個月都很過得很艱難,尤其我女兒現在長得這麼快,我想給她買新鞋和新內衣,但我總是買不起。」

像Noriko的這種情況絕對不在少數,根據官方數據顯示,日本超過一半的單親家庭生活在貧困之中,其中多數為單親媽媽。

首先,我們從在日本離婚開始說起,因為離婚是日本大多數女性成為單親媽媽的原因,只有2.3%的孩子是母親未婚懷孕生下的。

因為日本女性對出軌、虐待以及丈夫要求妻子放棄事業等行為的容忍度變低。


日本的離婚率從1980年到2012年間飆升了66%,而隨著離婚越來越普遍,單親媽媽在三十多年間增加了72%。

離婚的人越來越多,單親媽媽也越來越多了,因為一般情況下,在離婚後,男人在撫養孩子方面就做的很少了,女性會承擔育兒全部職責。


根據日本離婚律師Masami Kittaka說,當一對夫婦離婚時,離婚文件會詢問誰將是孩子的監護人。


夫妻雙方只能選出一個名字,因為日本官方是沒有共同監護的說法的。


當夫妻離婚時,通常都是女方帶著孩子,並且承擔撫養孩子的全部經濟責任。


根據日本法律,母親起訴要求父親支付子女撫養費也是可以的,但整個過程非常困難,即使成功了,規定的數額往往也很低。

所以,育兒的擔子基本都壓在了媽媽身上。


那單親媽媽們就要努力掙錢養家了,不過家裡人口少了,生活成本肯定也小了,少賺點兒錢應該也能支撐起母子的生活吧。


這樣的想法很想當然,實際在日本,單親媽媽的職場生涯是非常受限的。

原因有二:同工不同酬和非正式僱傭。


這兩點讓單親媽媽們哪怕付出得多,掙的錢也還是少。


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世界單親家庭相對貧困率」排行榜上,日本單身母親的就業率是所有國家當中最高的,佔到85%。


大多數的單親媽媽們都沒閒著,都在賺錢養家,但她們的貧困率也是最高的,56%。


超過一半的單親媽媽就算努力工作,仍然掙扎在貧困線上。


因為日本的薪資結構分為:男性正式工、女性正式工、男性臨時工、女性臨時工,工資逐層遞減。

很多單親媽媽在承擔育兒責任的同時,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兼顧一份正式工作,所以她們只能去打零工,做臨時工,錢肯定也就掙得少。


而且就算是受過良好教育,能夠同時承擔育兒和長時間工作,公司也未必會選擇僱傭一個單親媽媽。


大部分公司基本上都會優先選擇應屆畢業生,很多單親媽媽結婚生子後就離開了職場,專心相夫教子,離婚後再重返職場難度就很大了。


大學畢業的日本女性中,有77%的人都想在結婚生子離開職場後重新開始工作,但只有43%的人做到了。

而且公司傾向於認為單親媽媽是不太可靠的,因為僱傭者總是會擔心她們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緊急狀態下孩子交給誰來照顧。


沒辦法長時間工作,再加上簡歷上漫長的空白期,大多數單親媽媽都只能從事兼職和臨時工作。


根據天普大學日本校區Jeff Kingston教授的數據,日本大約77%的臨時工、兼職都是女性。


而臨時工的平均工資只有正式工的40%,所以單親媽媽們大多都是拿著這樣微薄的薪水養家,只能掙扎在貧困線上。

無法解決單親媽媽的貧困局面,長遠來說會造成諸多影響,在這樣的家庭裡不僅生活拮据,對媽媽和孩子的心理健康、社會交際等方面也同樣不利。


甚至孩子長大後很容易陷入到貧困循環中。


現在的日本,是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同時人口出生率也在不斷下降,政府專注於在未婚人群中鼓勵結婚,在已婚人群中鼓勵生育。


同時鼓勵更多母親進入職場,增加勞動力,一個人幹好兩份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


卻忽視了數百萬單親母親的需求,她們既是母親,也是勞動力,她們需要更全面的政策支持和幫助。

如果一直放任單親媽媽在貧困的泥沼裡掙扎,其他女性遲早會意識到,這不單單是單親媽媽們的困境,也是涉及到每一位女性的事。


只要生了孩子,就只能依附於伴侶才有能力將孩子撫養長大,如果沒有伴侶,女性無法獨立撫養孩子,就會陷入跟單親媽媽一樣的處境。


一旦想清楚這一點,她們還會決定生孩子嗎?


sour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YmivmkZvIg

https://www.theatlantic.com/business/archive/2017/09/japan-is-no-place-for-single-mothers/538743/

相關焦點

  • 日本離婚率飆升,越來越多單親媽媽活不下去
    單親媽媽面臨的這種評判和恥感在日本根深蒂固,因為日本是一個同質社會,大家都儘量表現得跟別人一樣,即使是不幸福的婚姻,也比獨自撫養孩子看起來要好。 像Noriko的這種情況絕對不在少數,根據官方數據顯示,日本超過一半的單親家庭生活在貧困之中,其中多數為單親媽媽。
  • 日本離婚率飆高,年輕單親媽媽暴漲卻都很貧窮,為何不出門賺錢?
    日本單親媽媽30多年間飆升72%,呈現年輕化趨勢 日本作為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自然在思想人文方面同樣十分進步。拿離婚率來說,據數據統計,日本的離婚率從1980年到2012年就飆升了66%,有著大量的夫妻,因為出軌經濟困難,性格不合的情況分開,並且現象越來越多,不少夫妻一言不合就打算離婚。不過這卻讓日本的另一項數據飆升,那就是單親媽媽,同樣是在這30多年間,日本單親媽媽的數量暴漲72%。 而在其中,日本單親媽媽還有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 中國和外國婚姻觀差別,希拉蕊達夫作為單親媽媽神採奕奕美麗非凡
    一個人養育孩子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所以在中國,無論是單親爸爸還是單親媽媽,都比普通的家庭要更加艱難的生活。因為單親,意味著不僅僅一個人要去承擔起原本兩個人分擔的重量,並且還要一個人去幹雙倍甚至超過雙倍的工作才能養活自己和孩子。所以在中國,單親家庭的生活一般來說都比較窘迫,大多人離婚後都會選擇重組,再度合成一個人家庭,兩個人彼此幫助協作,一起生活。
  • 疫情之下,越來越多的日本貧困女性投入AV行業~
    明明是努力活下來的,居然會變成這樣……說實話,真的不想活了。」40歲的大江晴美,是一家心理診所的諮詢師。她每個月有固定的20萬日元的收入,但存款幾乎為零。也是單親媽媽的她,一直帶著2歲的女兒,兩個人住在房租5萬日元的公寓裡。疫情來臨,來諮詢的病人寥寥無幾,診所也在申請破產中。大江晴美已經連續兩個月,僅靠著2萬日元度日。
  • 《小歡喜》:別讓單親媽媽宋倩式的愛束縛孩子的成長
    ,而且不允許在特殊時期玩賽車,種種矛盾使矛盾升級······最讓我觸動的是單親媽媽宋倩一家。02 隔著玻璃紙的心,也逃不過強撐一說起單親媽媽,大家腦海中不禁會同情單親媽媽獨自帶著孩子,生活條件不如正常家庭過的好,然而同樣是單親媽媽的宋倩在劇中卻是別人眼中實實在在的人生物質大贏家,自己眼裡的「好媽媽」。
  • 「婚姻已然形同虛設」—海外的「偽單親」媽媽
    然而,多年的分居帶來的是越來越冷漠的家庭關係,就像文章開頭所說,國內外的雙方,已經越來越像兩個家。 一批批新移民男女並肩而來,卻有不少人半途分道揚鑣。大部分的原因是為了子女教育問題不得不分居異國,一方在異鄉獨自照顧孩子,一方在中國打拼事業提供物質保障。 在加拿大,不少華人家庭也同樣面臨「留守家庭」問題。
  • 日本單親媽媽帶娃住35㎡小屋,不慌不忙斷舍離,睡在客廳也溫馨
    單身媽媽帶娃一向是很辛苦的,尤其是為了養活自己和孩子,需要經常工作,這樣也就很難顧得上整理屋子了,家裡大多亂糟糟的,但是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日本單親媽媽,屋子只有35㎡,但家中仍是十分乾淨整潔,看起來就像是住在100㎡的大房子。而這位媽媽的秘訣就是——斷舍離。
  • 單親家庭的孩子常見的心理問題
    隨著現在離婚率的攀高,單親家庭也就越來越多了,有相當多的單親家長和孩子相依為命,家長自然就會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夠在孩子身上開花結果。但是,事實上,單親家庭的孩子是有缺陷的,他們容易自卑,常常有失落感,他們更需要人來呵護。
  • 月入2000塊單親媽媽,賣二手校服年入千萬
    來源:一人一城(ID:yirenyicheng01),作者十七原標題:《丈夫出軌後,帶著三個孩子發傳單的單親媽媽,從吃不上飯到年入6000萬,如今成擁有48家店的女社長》「單親媽媽真的太難了。」丈夫出軌、離婚、獨自扛起撫養三個孩子生活,當這些事情都發生在馬場加奈子身上時,她的辛苦可想而知。尤其,當她還是個日本單親媽媽。
  • 日本300萬「貧困女性」:月收6000元根本活不下去?
    日本NHK電視臺的一部紀錄片《女性貧困:「新興連鎖」的衝擊》中,揭露了日本面臨的嚴峻社會問題——每三位女性中就有一人處於貧困狀態。一個人都覺得自己與「貧困」不沾邊,但活著活著就活得很窘迫了。原因比你以為的複雜:男女不平等的就業現狀、底層貧困女性生計艱難、貧困的代際傳遞及社會階層的固化。
  • 2020年離婚率飆升超七成,婚姻為何突然脆弱?
    我們來看一下各省的離婚率排名情況:在離婚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裡,既有四大直轄市這樣的經濟發達地區,也有黑吉遼和內蒙新疆等經濟發展一般的地區。可以說,高企的離婚率基本上不分南北東西,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那麼,究竟是什麼情況讓當代人中國人的婚姻變得如此脆弱呢?
  • 凌晨街頭遭扒衣羞辱,女兒一個舉動令她痛哭:單親媽媽有多無助?
    「不安排好兒子的未來,我不能死。」這是一位單親媽媽說的。她40多歲,被查出癌症晚期。不治,壽命僅剩3個月。做化療,最多活1年。孩子,是單親媽媽們的「軟肋」。說不得,碰不得。只有把所有的苦都咽下去。可生活,從來不相信眼淚。單親媽媽廖女士的兒子,一出生就被查出患病。
  • 美國心理專家:警惕離婚率像中國一樣飆升!
    30歲出頭的家庭主婦吳女士與失業的丈夫在閉門不出的兩個月中經常打架,她哭訴:「我再不想忍受了,我們同意離婚,下一步就是找律師,待人家上班就去辦!」來自各地的媒體也證實了這一點,疫情後結婚率確有飆升。不難看出,疫情暴發後,許多夫婦被迫同處一屋簷下,彼此關懷,彼此發洩不滿,時間久了,各自身上的缺點和毛病便一覽無餘,然後你看不慣我我也不包容你,由此產生了屢見不鮮的家暴事件。故而「距離產生美」確有哲理性。高離婚率相對於初期爆發的美國何嘗不是一種謹示呢?彭博社近日報導,中國的離婚峰值對世界其他封鎖地區是個警示。
  • 「微笑媽媽」,讓單親母親臉上重拾笑容
    今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前夕,潮南區峽山街道上東浦村單親特困母親龍媽媽家裡來了一群不尋常的客人。
  • 接受五年多的專業心理建設和實際幫助 淮安90位單親媽媽擁抱新生活
    今後我們可以一起努力,開展加盟服務,擴大影響力,讓更多的單親媽媽能借著這個項目擺脫經濟上的困境,擁抱新的生活。」12月14日上午,陽光心理服務中心心理諮詢師鄧道梅、齊鳳芹和三位單親媽媽座談。三位單親媽媽都是在淮安清江浦區婦聯「單親特困母親關愛項目」中與諮詢師相識的,在五年多的時間裡,通過諮詢師們的心理建設和實際幫助,她們不僅走出了當時的失落感,而且有了成功的事業。
  • 一個單親媽媽決定好好活下去
    但頭幾個月裡,每當完成一天6小時的清潔回到家後,我連餐盤都捧不住,食品袋也拎不動了。」看到這兒的時候我不得不放下書緩一會兒。這實在是太絕望了,一個單親媽媽,忍著身體的病痛,每天幹著最髒最累的工作,卻仍舊不能保障自己和女兒的生活,一場小病,一點小意外,都有可能讓她的生活隨時崩塌。
  • 「2020周迅催淚短片」:單親媽媽的痛,有誰能懂?
    她索性帶著女兒離家出走,一邊開出租賺錢,一邊照顧女兒,在這個過程中,也曾得到許多不理解,她解釋著車上坐不下那麼多人,因為車上還有自己的女兒,而對方卻很生氣地說她怎麼可以這樣?03很多人一提到單親媽媽這個身份,就會覺得你一個女人又當爹又當媽,一定又辛酸又無奈,但仔細想想,如果是婚姻無法繼續下去的情況,你是寧願忍著委屈也要繼續下去,還是選擇做一個單親媽媽?
  • 實錄:單親媽媽的私生活
    單親媽媽是一個並不小的群體,但關於她們的話題卻不多。如果你準備離婚獨自帶孩子,如果你未婚想要生孩子,都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它不能全然代表所有單親媽媽,它只是呈現給你一部分事實。請理性閱讀,客觀看待。我在做了7年單親媽媽後,看到這些留言,笑得很苦,到底是站著說話不嫌腰疼。剛剛拿到懷孕報告的我,整個人都是懵的。我又慌又亂,最終還是堅持把孩子生下來。我對於養育一個孩子的所有過程,一無所知,也正因為如此我才敢貿然決定。怕父母反對,我索性八個月不回家,本來畢業後就在外地工作,父母也沒有懷疑。等到距離預產期只有一周時,我跟父母攤牌了。
  • 2019年中國離婚率世界第一,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傷害,又一次擴大了
    上海某幼兒園的一位老師就曾說過,自己的班上有將近一半的孩子都是單身家庭,而且這位老師還發現,單親家庭的孩子明顯和雙親家庭的孩子不太一樣,他們常常是不愛說話的很少放鬆地大笑,他們看起來「情商」更高,很會看人眼色。一言以蔽之,就是他們基本都無法只像一個孩子那樣天真無邪,都被迫過早地長大了。
  • 真實案例4個單親媽媽4種生活:離婚後,帶著孩子的我經過的痛與樂
    堅持下去,並不是我們真的足夠堅強,而是我們別無選擇  ——來自邱吉爾,獻給各位單親媽媽  中國婦聯在2010年做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家庭離婚時,六個爸爸中只有一個選擇要孩子,也就是說單親媽媽的數量是單親爸爸的五倍,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能聽到單親媽媽的概率比單親爸爸的概率大很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