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00萬「貧困女性」:月收6000元根本活不下去?

2021-02-14 異聞錄

導讀:你能想像今天日本有很多青年女性因為貧困而輟學和住網吧嗎?

日本NHK電視臺的一部紀錄片《女性貧困:「新興連鎖」的衝擊》中,揭露了日本面臨的嚴峻社會問題——每三位女性中就有一人處於貧困狀態。一個人都覺得自己與「貧困」不沾邊,但活著活著就活得很窘迫了。原因比你以為的複雜:男女不平等的就業現狀、底層貧困女性生計艱難、貧困的代際傳遞及社會階層的固化。

看完視頻是不是很詫異,在東京這個全球最繁華的城市之一中,竟然有這麼多年輕的貧困人群存在,華麗光鮮的背後更多的是對生活的無奈。

是的,在東京,年收入低於200萬日元(甚至年僅收入114萬日元未滿,約6000元/月未滿,是不是覺得自己連貧困都夠不到呢)的年輕女性多達300萬人。

新宿,東京最繁華的街頭。晚上九點,一群打扮精緻的年輕女孩,拖著行李箱,開始尋找通宵營業的店去過夜。

她們當中很多人繳不起房租,只能在各種通宵營業的店鋪裡找地方過夜。像飲料店、漫畫屋都是她們經常去的地方。

住的最多的要算這種網吧了。每天的費用是2400日元,居住一個月以上的話費用就變成每日1900日元。最多能住64人,其中有7層都是長期居住的女性。而且近幾年來,女性寄宿者還在不斷增加。

在這裡待了最久的女性是19歲的彩香,待了2年半。在只有一個榻榻米大小的房間裡,堆滿了她的生活用品。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她41歲的母親和14歲的妹妹小萌都住在這間網吧裡!

10年前離婚後,媽媽獨自一人撫養女兒長大,走投無路淪落到這裡。姐姐在便利店打工掙來的約10萬日元加上母親給的幾萬日元就是兩姐妹的生活費。為了省錢,她們每天就只能吃一餐,一餐就一個麵包,兩姐妹還得分著吃,其餘時間餓了就喝店裡的免費飲料來充飢。

伊藤夏木,19歲,為了掙大學4年400萬日元的學費,她從老家愛媛縣來到東京打工。在她12歲的時候,父母離婚,從此她跟著媽媽一起生活。

她的媽媽已經43歲了,還幹著幾份兼職,從凌晨5點一直忙到晚上9點,一個月的收入加起來也不到15萬日元(約9100元人民幣),而這些只夠湊合過一個月。為了省錢,她也選擇住進了網吧,面對鏡頭,她說她很想有一份工作。

就算順利大學畢業,也不一定就能馬上過得很好。24歲的村上悠,已經大學畢業2年了,卻沒有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她想從事旅遊行業,也曾留過學,但現在她卻靠著合同工、兼職維持生計,拿著跟大學時一樣的工資。

因為家境問題,村上的學費是貸款的,總共借了516萬日元。「以前想著畢業後能作為正式員工,賣力地工作,還能拿到獎金,職位也能不斷晉升,還打算用獎金、津貼還貸款,但是……」

年輕大學生尚且如此,單親媽媽的生活就更加艱難了。28歲的廣田敏枝打算通過再學習考取保育員從業資格證,本以為有了補貼,自己可以多打些工湊齊380萬日元的學費,但是政府得知她的實際收入後,補貼金額下調了3萬日元。(這期間,國家每月補助10萬日元生活費。)「更加努力工作之後,結果卻過得比之前還辛苦。」


單親母親的困窘,讓很多人決定把孩子寄養,一個民間組織僅一年就要處理1300件收養事務,相當於1個月就要至少處理100件。據調查顯示,有一半女性放棄養育孩子是因為經濟上的原因。

餘華在《活著》裡說,當所有的不幸都降臨你身上,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你該怎麼辦?餘華的答案是:活下去!就這麼活下去!

據統計,日本全國每3天有1位妻子被丈夫殺害

成年女性遭遇家庭暴力的比例為1/3

20位裡面就有1位日本女性有過差點被丈夫殺掉的經歷

年間有1200萬刑事犯罪,180萬殺人未遂案件

除此之外,有不少單親家庭長大的女孩,因為缺少性教育的基本常識而未婚先孕,不能獨立撫養孩子,只能將孩子送至NPO機構。也很多獨自帶著孩子長大的未婚媽媽因為生活窘迫,不得不走上了坐檯小姐的路。

一年高達1300多件的棄嬰領養

據日本內閤府報告書2010年發布的報告顯示,20代單身媽媽有8成呈貧困狀態,年收入不滿114萬日元。

15-34歲年輕女性中年收入不到200萬日元的佔了81.5%。

15-34歲年輕女性中臨時工比例從1987年的20%上漲到了2012年的47%。工作極其不穩定,收入低下是越來越多年輕女子所面臨的嚴重問題。

一系列的數據和現實讓我們不禁沉思:現在的日本是怎麼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陷入了困境。日本口不足2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是人均GDP排名卻在27,貧富差距懸殊。其實,日本女性的貧困一直是日本重視和關注的問題,在1999年推行了男女共同參與社會基本法之後,還在公共層面積極推動女性就業,2018年9月,日本發布消息稱,15~64歲的日本女性就業率達到了70%。但是就業不代表著有支撐生活的收入,而且這些女性有至少60%是以派遣工或打工等非正式的工作。

正規僱傭和非正式錄用的區別在於,前者是穩定的終身制,有社會保障,而後者卻是籤訂固定期限的合同,有的甚至沒有合同。在日本,正規僱傭的員工一般看不上非正式工,因為在他們眼裡,這些都是體力勞動。但就是這些體力勞動,卻有很大一部分是女性完成的,根據日本發布的「國民生活基礎調查綜述」,有55.8%的女性是非正式工。

15歲及以上員工的定期和非定期組成比率(不包括高管,自僱人士,家庭工人等,女性)(2017)

很多時候,日本家庭的收入主要依靠男性,而當家中的男性出現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後,這些女性和家庭便開始陷入了貧窮的困境。而且,一旦困境無法改善時,擺脫貧窮便成了遙不可及的事情,觸及的連鎖反應也會一直持續下去。很多女性不辭辛苦的努力也只是為了讓下一代不再貧窮,可是現實中貧窮的連鎖反應卻時常發生。

貧窮是會代代傳遞的.

單親母子長大的家庭更難以擺脫貧困,不斷的在社會底層輪迴,沒有天日。

而這一切的造成都是因為貧窮的固定化,階層化。

在柯南劇場版《貝克街的亡靈》中有一段經典的臺詞:

「董事長的兒子長大依然是董事長;政治家的兒子長大依然是政治家;正是伴隨著這種世襲制,人類的錯誤歷史被不斷的重演。」

日本的老齡化;經濟增長的緩慢;論資歷輩分的文化;年輕人更多注重生活而不是工作;社會活力不足;對社會和經濟沒有信心等等,直接導致了階級固化的嚴重。

據2016年年底的相關報導顯示,日本的年輕人是全世界最悲觀的。

原來,就算在日本這樣一樣經濟發達的國家,同樣存在著貧困的現狀,和街頭流浪漢不同的是,年輕女性擔負的責任和壓力更大,很多被迫走進紅燈區的很大一部分是為了家庭。想起東野圭吾《白夜行》裡寫的故事,那麼年輕聰慧的女人為了能擺脫當前的貧困生活,不惜做出了那麼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儘管能難令人相信,可是就是那麼一步一步走出來了,為了自己的目的,為了不再回到童年時候的那個小破屋,也是為了讓貧困連鎖不再繼續。

再回到我們國內,其實女性的生存壓力也是很大,要上得廳堂,入得廚房,要會帶娃,會賺錢,還得會鬥小三。不敢結婚,不敢生娃,不敢全職,成了很多女性的現狀,但還是一樣每天醒來為了生活為了理想努力奮鬥,因為我們都心懷一種信念:通過社會和自己的努力,今後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的。也希望我們在日常生活或旅行中,碰到各種行業為生活努力工作的人,尤其是女性,善待他們,包容他們,因為每一個人都不容易。

原來,貧困的不僅僅是300萬日本女性。畢竟窮,已經是現代年輕人的一種生活常態。

整個社會大部分對女性的要求也還是停留在家庭主婦層面,主要體現在職業上的性別歧視,和家庭、朋友對女性的低期待。

相關焦點

  • 日本300萬貧困女性,背後的原因讓中國人沉默了
    這是大多數人,在談起日本生活時想到的畫面,安靜恬淡,沒有過多的世俗打擾,只需要著眼於眼前事。然而對於生活在日本的人來說,起碼300萬的女性(15~34歲),無法認同這句話。因為她們每天為了生計奔波,真實的生活環境是橋下、公園、免費的餐吧和不足2平米的網吧。
  • 日本300萬貧困女性的現狀,會是我們的未來嗎?
    有地位,沒壓力,聽起來在日本做女人真的很美好。但在這種美好之下,卻潛藏著巨大的危機。日本NHK節目攝製組拍過一個紀錄片,名叫《女性貧困》。它殘酷地展示了日本社會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社會現實:雖然日本早已是發達國家,但仍有近300萬的日本女性,過著極端貧困的生活。有多貧困?
  • 日本300萬貧困女性,為了呼吸她們已拼盡全力!
    這是大多數人,在談起日本生活時想到的畫面,安靜恬淡,沒有過多的世俗打擾,只需要著眼於眼前事。然而對於生活在日本的人來說,起碼300萬的女性(15~34歲),無法認同這句話。日本10歲到39歲的女性中,有72%的人認為自己沒有錢。
  • 疫情之下,越來越多的日本貧困女性投入AV行業~
    最近日本搞笑藝人岡村隆史,在節目中聲稱要努力工作攢錢,因為疫情過後會有很多可愛女生去賣身。雖然岡村隆史為自己蔑視女性的錯誤觀點,進行了公開謝罪。但事實上,因為疫情而陷入貧困的日本女性被迫投身風俗業的不在少數,更催生出一批小成本「單人AV公司」。疫情之下,貧困女性的生存問題作為次生災害已然顯現。
  • 特輯|女性經濟學能阻止日本「貧困女性化」嗎?
    「今年6月份,當客服中心把我的工作時間縮短為一周3天,而我的稿費又……[落淚]我開始擔心我的未來。如果我生病不能工作,我就只能住在大街上了。」Maeda說,在付完房租、交完稅收和醫保之後,她的生活很緊巴,有時候為了生存不得不向年邁的父母借錢。
  • 沒有一隻LV,在日本根本活不下去
    在自媒體的標題中,存在著另一個日本 在90年代,日本創造過一組令人瞠目結舌的數據:40%以上的人擁有一個LV,在女性中,這個數據達到了92%
  • 華人女性感同身受:活在日本東京角落裡的貧窮女性們
    對於國際形象相當重視、甚至嚴格審視的東京,不管是電視新聞或平面媒體,其實近來已漸漸遺忘、甚至刻意忽視,這實際上困擾許多人的問題:貧困。你或許會驚訝,GDP總額佔了全日本六成的東京都也會存在這個問題?根據官方數據,以東京為主的「首都圈」,全體人均年收大約落在440萬~580萬日元間。但這個數據,其實被領著微薄薪水、甚至過一天算一天的更大一群人,給稀釋掉大部分。
  • 中石化易捷近一個月銷售6000餘萬元湖北農產品
    原標題:中石化易捷近一個月銷售6000餘萬元湖北農產品   記者23日從中國石化
  • 日本貧困女人生存真相:賣身沒人要,在孩子面前多次割腕...
    因為不是正式工(日本女性成為正式工的極少),工資極少。熬了兩年後,不得不辭職。因為根本活不下去。她住在東京近郊的一處公寓中。租金6萬日元。房租並不貴,但加上水電煤氣,每月給母親寄的1萬日元,還有每月得還3萬日元的助學貸款,留下的,就所剩無幾了。
  • 超四成年輕女性不結婚不戀愛 日本婚慶行業損失約6000億日元
    超四成年輕女性不結婚、不戀愛!這裡出大招,將為新婚夫婦發4萬元補貼...由於諧音的關係,11月22日在日本被稱為「恩愛夫妻日」。每年都會評選出理想夫妻榜單,今年中國觀眾熟悉的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夫婦連續15年蟬聯榜首。在這一天,日本各相關行業也會推出酬賓活動。東京青山匯聚多家精品花店,是東京有名的時尚街區。
  • 日本進入女性貧困時代,而我們需要警惕了
    維克多·雨果在19世紀就寫出了女性貧困的案例,並揭示了女性是如果一步步被剝奪被欺辱被邊緣化的。如今,世界格局翻天覆地地變化,芳玎們的情況怎麼樣了呢?日本NHK(日本放送協會)曾經製作過一組名為《女性貧困》的特別節目,採訪和記錄了多位貧困女性的生活。
  • 日本離婚率飆升,越來越多單親媽媽活不下去
    而在所有的發達國家中,日本單親家長,其中大多數是單親媽媽,她們的處境可能是最糟糕的了。 在一本以日本女性為研究對象的書《女性貧困》裡,單親媽媽就是貧困女性群體裡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 她們因為各種原因婚姻破裂,獨自帶著孩子生活,大多都掙扎在貧困線上,還要忍受社會對單親媽媽的偏見和冷眼。
  • 日本離婚率飆升,越來越多單親媽媽活不下去了…
    而在所有的發達國家中,日本單親家長,其中大多數是單親媽媽,她們的處境可能是最糟糕的了。在一本以日本女性為研究對象的書《女性貧困》裡,單親媽媽就是貧困女性群體裡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這樣的表象看似跟「貧困」似乎搭不上什麼邊,但其實她這些年的經歷,很大程度上都遵循了一部分單親媽媽貧困的軌跡。
  • 全球4千萬女性正在經受月經貧困,20元買100片衛生巾,真的不算啥
    這則消息稱,有店鋪售賣散裝衛生巾,21.99元就可以買100片,而且還是包郵的,一片衛生巾約等於2毛錢。像這樣售賣散裝衛生巾的網店,每月銷量有200-300件,購買評論較多的有近800條。有網友在商品評論區內質疑:"這麼便宜的三無產品也敢用?也敢亂買?"兩位買過的顧客回復稱,"生活難"、"我有難處"。
  • 臺當局禁止大陸旅客入境,高雄機場的士司機淚訴:快要活不下去
    另一名司機郭勇雄也掏出記帳本表示,自己2月24日只攢800元(新臺幣,下同)、25日只攢970元、今天從上午9時到下午3時業績掛蛋,尚未開張過。至於南臺灣門戶高雄小港機場班次更少得可憐,僅存高雄上海一班,及零星新加玻、菲律賓、琉球等航線,每日出入境人數也從平均1.6萬跌至3千人以下。 26日在機場排班的計程車司機陳百輝接受訪問指出,目前在小港機場排班的小黃司機約有400多輛,但實際有來的約200輛。在小港機場排班不需另外繳費,只要向機場登記便可排班。
  • 日本式貧困:被助學貸款拖入地獄的18歲們|百家故事
    如果沒有每個月近10萬日元的還貸支出,他現在的生活可以過得更安穩,能夠規劃的未來更明朗。這樣,本來可以住家裡不花錢的,每個月愣是多出來6萬日元的公寓租金。為了解決房租,高橋大學期間忙著打工掙錢……大學畢業後,找了份正社員的工作。雖然大家的初任工資都不高,但高橋畢業的同時,意味著也將開始每月償還助學貸款的生活。
  • 18800元的培訓課,僅收6000元?家長跟培訓班幹上了……
    18800元的培訓課,僅收6000元?18800元的培訓課 僅收6000元 02 失望!報名上課 卻和承諾的不一樣 03 委屈!
  • 別問她們的夢想,沒人可以回答你:活在東京角落裡的貧窮女性們
    在東京都金字塔的底端,這些被有意無意忽視的貧窮人口中,由於日本社會給予女性的待遇不盡公平,更容易讓女性的遭遇比男性還要艱困。在東京都1400萬人口中,超過一半是女性(50.7%),但在日本,女性相對還是較為弱勢的群體。不管是基於日本傳統文化影響還是職場性別的差異,以平均收入來說,確實差了男性一大截。
  • ...貧困」新聞發布會③】張北縣:四大產業讓6萬多群眾甩掉「窮帽子」
    4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河北省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新聞發布會。圖為發布會現場。郭慶敏 攝  長城網訊(記者 郭慶敏)4月的壩上,春寒料峭。河北省張北縣小二臺鎮大農種業公司的院內一片繁忙:分揀土豆、切塊、打包、裝車……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4月初,我就來這裡打工了,每天能掙120元。」小二臺鎮德勝村村民李英花說。  這是張北縣利用特色產業推進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
  • 日本黑社會成員飲食調查 因收入低經常光顧吉野家
    原標題:日本黑社會成員飲食生活調查 經常光顧吉野家 日媒27日報導,日本是世界上唯一允許黑社會組織擁有合法地位的國家,那麼這些黑社會組織人員的飲食等日常生活又是怎麼樣的呢?對此,長期從事暴力團採訪工作的某記者以100名黑社會成員為對象,就飲食生活進行了詢問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