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00萬貧困女性的現狀,會是我們的未來嗎?

2021-02-15 創意潮生活

有個經典的段子說:

「一個中國男人最嚮往的完美人生是,拿美國工資,住英國房子,開德國汽車,吃中國菜,娶日本老婆。」

因為日本老婆溫柔賢惠,以丈夫為尊,早上站在門口恭送丈夫出門上班,晚上等在門口笑臉相迎……

不止是男人,有一部分中國女人也很向往日本女人的生活。

度過無憂無慮的學生時代,畢業不久就結婚,婚後即安心做個優雅閒適的全職太太,相夫教子,烘培插畫,歲月靜好……

最重要的是,因為社會的認可和法律的保護,她們幾乎沒有後顧之憂。

婚內的家庭勞動被認為是有價值的,而離婚時無論丈夫同意與否,身為專職主婦的妻子都可以自動得到丈夫厚生年金的一半。

有地位,沒壓力,聽起來在日本做女人真的很美好。

但在這種美好之下,卻潛藏著巨大的危機。

日本NHK節目攝製組拍過一個紀錄片,名叫《女性貧困》。

它殘酷地展示了日本社會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社會現實:

雖然日本早已是發達國家,但仍有近300萬的日本女性,過著極端貧困的生活。

有多貧困?

別說買房子,連租都租不起,只能長期蝸居在擁擠逼仄的網吧裡。

在這些「網吧難民」中,有七成是女性。


一間只有榻榻米大小的網吧格子間,凌亂地堆滿了生活用品,年僅19歲的彩香,已經在裡面住了2年半。

因為家庭貧困,彩香高中上到一半就退學了,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便利店打工的工作。

低廉的工資,根本租不起像樣的房子。

和她一起租住在網吧裡的,還有她41歲的媽媽和14歲妹妹。

母親10年前離婚後,獨自撫養兩個女兒,因為找不到正式工作,只能從事低薪的派遣類工作,生活窘迫,走投無路,最後淪落至此。


而本該讀初中的妹妹,已經有半年沒有去學校了。

姐妹倆每月靠著姐姐在便利店打工掙來的10萬日元和母親給的幾萬日元艱難度日。

每天只能吃一餐,餓了就能喝便利店裡的免費飲料來支撐。

食物由彩香從便利店帶回來,一般是買一個麵包,兩個人分著吃。

被問及現在最想吃什麼?

彩香想了想說「火鍋」,回想最後一次吃火鍋,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

而姐妹倆目前最大的願望,就是想過那種不用再為吃喝擔憂的生活。

除了離婚,丈夫突然去世,也會讓家中的女性和兒童陷入貧困。

同樣在便利店打工的另一位19歲女孩鷲見千壽枝,就是因為在她小學時,作為家中頂梁柱的父親突然去世,才導致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49歲的母親一直都在客服中心等地方打工,但是因為有腎病,經常幾個月無法工作,只能靠鷲見維持生計。

鷲見於是放棄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初中一畢業就馬上去打工,照顧還在上學的妹妹,承擔所有的家務。

她們一家人最大的麻煩,依舊是吃不飽飯。

一家三口每天的開支控制在500日元,相當於人民幣30塊錢,在物價高昂的日本,家裡沒有吃的是經常發生的事。

因為窮,能吃飽飯就不錯了,談理想什麼的都是奢望。

受教育程度低,所以找不到高薪的工作,所以貧窮。

那麼上了大學會好一點嗎?

也並不會。

24歲的村上悠,已經畢業2年了,卻找不到一份正式的企業白領的工作,一直以來以合同工,兼職等方式維持生計。

在餐館裡端盤子洗碗當服務員,這是她讀大學時兼職的工作,畢業2年後,還在繼續做著。

出身單親家庭的她,靠著打工和借貸獎學金讀完大學,本以為畢業後可以過上穩定的生活,慢慢升職加薪,還完借的獎學金,沒想到根本找不到正式的工作。

負債纍纍,入不敷出,此時唯一脫貧的方式就是結婚。

但依目前的情況,根本找不到男朋友。

誰會願意娶一個貧困的底層女孩呢?

想等手頭寬裕一點的時候再找男朋友,但似乎很難有那麼一天。

不是在便利店打工,就是在餐館當服務員,總之都是薪資和福利很差的合同工,臨時工……

為什麼日本女性很難找到一份長久的正式工作?

正是因為日本極致化的「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傳統。

因為整個社會都默認為,女人不可能長期工作,只要一結婚,就會立馬告別職場,回歸家庭,成為相夫教子的全職主婦。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提供長久穩定,高薪職位的大企業只會更偏向於僱傭男性。

所以女性畢業後只能找到一些短期的,臨時性的工作,拿著極少的報酬,有時候要同時打兩三份工才能勉強維持生活。

雖然近些年日本政府意識到女性參與就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開始鼓勵女性就業,但據統計,在日本參與就業的女性中,有6成都是非正式錄用形式的工作。

而在這些非正式工的年輕女性中,有80%的人年收入未達到200萬日元(日本社會的貧困線),即處於需要國家救援的貧困狀態。

值得我們警醒的是:

日本大部分女性的貧困狀態,會是我們的未來嗎?

「男主外,女主內」同樣是中國社會傳統的家庭分工方式。

「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女孩子那麼努力幹嘛,早點找個好男人嫁了才是正經事。」

「女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家庭幸福,賺錢拼職場是男人的事,家庭才是女人的主戰場。」

「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

這樣的聲音一直都在。

而近幾年,隨著二胎的開放,和月嫂保姆用工成本的大幅提高,以及精英教育所需要巨大的精力投入,越來越多的女性為了家庭為了孩子,放棄職場,回家家庭。

一旦女性遠離職場回歸家庭成為一種社會主流,那麼企業出於成本和發展考慮,必然會越來越不願意僱傭女性員工。

那麼到時候,年輕女性面臨的就業環境,是否就和現在的日本一樣惡劣?

其實就算你並不關心女性群體的利益,就對個體而言,放棄職場回歸家庭也是一個風險極高,又收益極低的行為。

因為我們國家的輿論和法律都對全職主婦並不友好,家務勞動的價值沒有被普遍認可。

何況一旦被離婚,或是丈夫遭遇意外失去勞動能力,那麼就會像紀錄片中展現的那樣,自己和孩子的生活品質立馬遭遇斷崖式下跌,甚至陷入極端貧困。

女人一旦陷入貧窮有多可怕?

不僅是自己苦苦掙扎在社會底層,自己的孩子也很難擺脫貧窮。

通過大量採訪和調查發現,日本女性正面臨著貧困代際傳遞的嚴峻現實。

媽媽窮,孩子必然生活艱難。

中國何嘗不是如此?

離婚大數據顯示,在中國的離婚案件中,僅有六分之一的男人選擇要孩子。

也就是說,絕大多數情況下,父母離婚後,孩子跟了母親。

母親的經濟能力,決定了孩子以後能接受什麼樣的教育,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這種現實逼迫著女人結了婚生了孩子也絲毫不敢放鬆,因為害怕「萬一」,萬一某天被拋棄了呢?畢竟現在離婚率那麼高。

相比男人和婚姻,還是事業和金錢更能帶來安全感。

那些生了孩子還堅守在職場,努力尋求事業和家庭平衡的職場媽媽,難道不想每時每刻陪著孩子身邊,見證孩子每天的成長嗎?

她們也想。

只是她們除了想給孩子陪伴,還想給他更高的起點,更有保障的未來。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身為女人,為了自己,為了孩子,不要再想著依靠他人了。

除了獨立自強,我們並沒有太多選擇。

(圖片來自網絡,請作者與本號聯繫,以奉稿酬)

相關焦點

  • 日本300萬貧困女性,背後的原因讓中國人沉默了
    這是大多數人,在談起日本生活時想到的畫面,安靜恬淡,沒有過多的世俗打擾,只需要著眼於眼前事。然而對於生活在日本的人來說,起碼300萬的女性(15~34歲),無法認同這句話。因為她們每天為了生計奔波,真實的生活環境是橋下、公園、免費的餐吧和不足2平米的網吧。
  • 日本300萬「貧困女性」:月收6000元根本活不下去?
    導讀:你能想像今天日本有很多青年女性因為貧困而輟學和住網吧嗎?
  • 日本300萬貧困女性,為了呼吸她們已拼盡全力!
    這是大多數人,在談起日本生活時想到的畫面,安靜恬淡,沒有過多的世俗打擾,只需要著眼於眼前事。然而對於生活在日本的人來說,起碼300萬的女性(15~34歲),無法認同這句話。日本10歲到39歲的女性中,有72%的人認為自己沒有錢。
  • 特輯|女性經濟學能阻止日本「貧困女性化」嗎?
    文/Suvendrini Kakuchi 在日本,一位沒有固定工作的女性要兼四份工才能勉強養活自己,而二十多年的經濟蕭條已經導致一億多人失去了固定工作。日本女性的平均收入比男性少30.2%(這一數字在美國是20.1%,在菲律賓僅為0.2%),我們必須要彌補這一不平等的差距。」 然而,專門研究職業婦女困境的性別專家Hiroko Inokuma認為,這是個「難以完成的任務」,尤其是考慮到「愈發嚴重的工作不安全感已經導致了大量女性生活貧困。」
  • 日本進入女性貧困時代,而我們需要警惕了
    日本東京,一名單身媽媽與11歲的女兒在公寓裡吃晚餐。維克多·雨果在19世紀就寫出了女性貧困的案例,並揭示了女性是如果一步步被剝奪被欺辱被邊緣化的。如今,世界格局翻天覆地地變化,芳玎們的情況怎麼樣了呢?日本NHK(日本放送協會)曾經製作過一組名為《女性貧困》的特別節目,採訪和記錄了多位貧困女性的生活。
  • 疫情之下,越來越多的日本貧困女性投入AV行業~
    最近日本搞笑藝人岡村隆史,在節目中聲稱要努力工作攢錢,因為疫情過後會有很多可愛女生去賣身。雖然岡村隆史為自己蔑視女性的錯誤觀點,進行了公開謝罪。但事實上,因為疫情而陷入貧困的日本女性被迫投身風俗業的不在少數,更催生出一批小成本「單人AV公司」。疫情之下,貧困女性的生存問題作為次生災害已然顯現。
  • 掙扎在貧困中的女性:現實不是勵志故事
    原創 看理想編輯部 看理想 《小偷家族》我們常把「貧窮」二字掛在嘴邊,諸如「窮得要吃土了」、「貧民窟女孩/男孩」等短語,都是我們自嘲的標準句式。可是,我們真的了解貧窮是什麼狀態嗎?
  • 淺談老年女性貧困
    老年女性物質貧困:定義與現狀老年女性貧困是一個多維度的話題,通常認為包括物質貧困、健康貧困、權利貧困等方面。本文旨在對老年女性的物質貧困進行簡明的討論。如果老年女性的收入低於某個社會公認的標準,而低收入的原因是性別導向的、需要女性群體單獨面對的,那麼可以稱其為「老年女性(物質)貧困」。
  • 關愛貧困女性健康 青神企業向涼山州貧困女學生捐贈7000箱女性生活...
    四川新聞網消息(王煒塞 文/圖)11月26日,青神縣正式啟動關愛貧困女性健康公益捐贈活動。本次關愛貧困女性健康公益捐贈活動由四川環龍集團與國投創益集團共同發起,企業將走進涼山州,向當地貧困女學生捐贈7000箱女性生活護理用品。
  • 日本老後破產,會是中國式養老的未來嗎? - 虎嗅APP
    作為世界老齡程度第一的國家,先行於中國3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我們將從日本的「健康消費、共享社會、老後破產、養老社區化、便利店服務」幾個維度,從日本來看未來的中國式養老會變成怎樣。至於中國線下的傳統保健品公司,我們認為會與電商同樣保持增長,會銷的覆蓋面會更廣(儘管政府持續打擊),並且會出現「洗白」+「技術驅動(結合SaaS+直播)」的玩家二、自殺12000老人/年:日本老後破產,會是中國的未來嘛?1.-1080人/天:人口負增長的日本老齡化壓力有多大?
  • 全球數千萬女性仍身陷月經貧困,最懂衛生巾的卻是愛善天使張帆?
    拼多多上低至1毛錢一片的衛生巾,購買訂單就達3.5萬。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有人甚至來不起月經,連幾毛錢一片的衛生巾都要糾結半天。就在很多女性討論車釐子自由、包包自由、口紅自由、旅行自由時,殊不知還有很多女性卻難以實現「衛生巾自由」。她們之所以購買著「花色隨機」、質量堪憂、看起來是三無產品的散裝衛生巾而不選擇更有保障的品牌衛生巾,就是因為散裝衛生巾夠便宜。
  • 採訪女性向戀愛遊戲開發商:日本戀愛類手遊現狀
    而女性向戀愛遊戲就是其中一大細分市場。相關數據指出,僅在日本市場,女性向戀愛手遊的規模已經超過150億日元(約合10億元)的規模了。這裡我們也找到一份2家專做女性向戀愛遊戲廠商的採訪。OKKO的池喬以及arithmetic的社長伊勢明日香本次接受採訪的分別是OKKO的池喬以及arithmetic的社長伊勢明日香。
  • 明知故問 | 都2020年了,女性離擺脫「月經貧困」還有多遠?
    一下子滿屏的心酸感——在一些我們難以想像的貧困地區,其實如此便宜的「三無產品」,可能也是一種「奢侈品」。為什麼月經貧困會成為全球問題?「月經貧困」(period poverty)指的是受到落後觀念和經濟因素的影響,部分女性無法在生理期獲得用於經期衛生管理的基本物資。
  • 月經貧困、月經羞恥?女孩們,欣然面對自己的身體吧!
    少喝一杯奶茶,買正規牌子的錢不就省下來了嗎?當然,也有人質疑這話純粹是「何不食肉糜」。那麼,在我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關於女性生理期的現狀究竟是怎樣的呢?「月經貧困」的現狀月經貧困(Period Poverty),指的是女性無法在生理期獲得用於衛生管理的基本物資的狀況。在我國,大牌衛生巾的毛利率驚人地達到55%,甚至達到可以與奢侈品相媲美的地步。
  • 「媽媽,我們是不是會窮一輩子?」
    這本書是日本NHK特別節目錄製組一手資料大公開;該節目播出的時候,已經在日本引起過不少的反響了。封底的這句「媽媽,我們是不是會窮一輩子?」看得令人十分揪心,因為,她和母親都知道,答案是「是」。在日本,貧困正在向年輕女性蔓延。
  • 日本貧困女人生存真相:賣身沒人要,在孩子面前多次割腕...
    日本NHK節目攝製組拍過一個紀錄片,名叫《女性貧困》。這個紀錄片很殘酷。它撕開繁華假象,將真相一一推出。你會看見貧窮處處皆是,它藏在都市裡,埋伏在燈紅酒綠中,甚至寄生在寫字樓深處,告訴我們它從來不曾消失。
  • 在日本有23萬奴隸!時給300日元,光去年就失蹤了7000人…
    一名在岐阜縣的裁縫工廠工作的柬埔寨女性一邊流著眼淚一邊激動地說著。這名柬埔寨女性因為工廠對自己的態度和遭遇的非人的待遇,曾經多次嘗試自殺。就是在這樣一個現狀非常混亂又殘酷的情況下,日本政府考慮擴大這部分外勞的籤證申請。而日本政府方面之所以這麼做,而是現代日本社會很大的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人手不足。
  • 當年英國300斤重的女相撲手,花200萬徵婚沒人敢娶,現狀如何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當年那個英國300斤重的女相撲手,花200萬徵婚沒人敢娶,現狀如何了?300斤重量級女相撲手相撲這項運動,在日本和英國是比較流行的。可能在我們來,相撲運動員都長得非常胖非常醜,但是實際上他們的社會地位是非常高的,不僅收入可觀,而且受人尊敬。不過多數的相撲運動員都是男生,女生去做相撲運動員的還是比較少的。
  • 年薪600萬依舊熱衷「優衣庫」,日本女性的消費觀怎麼了?
    而這批消費主力,就是後來我們見到的「昭和人」(1926年至1989年出生的年號為昭和)。 日本的三菱綜合研究所自2011年起,每年都對全國各地區的當代年輕人進行調研,從2019年的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43%的平成女性會去逛諸如優衣庫這樣「親民商店」
  • 日本女性平均月入2萬,再也不是印象中的「家庭主婦」了
    在國人眼中,日本婦女的社會地位很低,往往給人以卑微謙恭,在丈夫面前抬不起頭的印象。因為在電影和動漫中,我們看到的日本婦女在男性面前往往是卑躬屈膝,勤儉持家的樣子。日企中的女職員要為男職員沏茶倒水,即使再有能力,也很難升到到高級管理崗位,結婚後不得不辭職在家做家庭主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