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
這是大多數人,在談起日本生活時想到的畫面,安靜恬淡,沒有過多的世俗打擾,只需要著眼於眼前事。
然而對於生活在日本的人來說,起碼300萬的女性(15~34歲),無法認同這句話。
日本10歲到39歲的女性中,有72%的人認為自己沒有錢。
如果對於貧窮女子的定義是年收入120萬日元以下的單身女性(約7.6萬人民幣),那麼日本女孩中,每3個人就有1個人是貧窮女子。
那些社會低層的人,領著少得可憐的薪水,靠著你我無法想像的方式,同樣活在這巨大的都市叢林中.
走在日本東京繁華熱鬧的街頭,你很難想像那些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穿著光鮮的女孩,背後所承受的經濟壓力。
有的甚至於每天還在為溫飽奮鬥抗爭。在NHK(日本公共媒體機構)拍攝的一個紀錄片《女性貧困:「新興連鎖」的衝擊》裡米可以看到20歲大學生高昂的學費債務、30歲單親媽媽沉重的育兒壓力、40歲婦女非正式工作的微薄收入……
讓我們心驚的是,當日本NHK電視臺扛著攝錄機尋找那些年輕的貧困女性時,有兩個地方是一找一個準的:
一個是提供住宿的便宜網吧,另一個便是風月場所。
兩者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提供了一個逃避現實、麻醉自我的空間。
紀錄片裡的每一個故事都觸目驚心,大家生活的很辛苦但又不得不正視和面對那些現實問題。
因為沒有錢所以選擇住在網吧2平米的小隔間裡,因為沒有錢一天要打兩份工來維持生計,因為沒有錢連上學都成了奢望。
一間只有榻榻米大小的網吧格子間,凌亂地堆滿了生活用品,年僅19歲的彩香,已經在裡面住了2年半。
彩香的小小空間裡塞滿了她的生活用品。在她看來,這是目前唯一能夠給自己帶來安全感的地方了。
和她一起租住在網吧裡的,還有她41歲的媽媽和14歲妹妹。
10年前離婚後,媽媽獨自一人撫養女兒長大,走投無路淪落到這裡。姐姐在便利店打工掙來的約10萬日元加上母親給的幾萬日元就是兩姐妹的生活費。
一天吃一餐,肚子餓了就喝店裡的免費飲料來吃撐。
而她唯一想要爭取的,只是妹妹能夠順利上學,自己能在20歲搬離這裡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當你靜下來去搜索看完整個記錄片,小編可以保證的是你一定會感覺很壓抑,雖然大家對著鏡頭表達出來的情緒都是很平靜,但是那份平靜中又帶著一絲痛苦和疲憊。
沒有人想的到,光鮮亮麗的東京都背後有這麼多女孩在「艱難生存」。而在這些貧困和無奈的背後,更可怕的是,社會、家庭帶來的歧視和阻礙,使得女性貧困在日本,形成了代際傳遞。
日本男女同工不同酬、女性更多地從事非正式工、日本女性的福利制度和救助制度都不完善。女孩子通常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相應的報酬,總有人覺得女孩只要嫁得好,生活不會有問題。
但是問題恰好在嫁得好這個點上,如果女孩子沒有錢在自己身上投資沒有辦法提升自己,每天的時間都用在了怎麼養活自己上,那又怎麼可以嫁的好呢。
現狀的經濟形勢是,一個普通男性的收入剛好能夠維持自己的生活,又如何能夠承擔一個家庭?而有能力的男性,他們的選擇很多,這就導致女性結婚後如果不夠優秀極易被拋棄。
如果國家想要發展的好,小編個人覺得國家和政府是必需要把「女性貧困」的問題提上日程。
「填補制度漏洞」、「重建機制」。至於具體怎麼做,我想這不僅是日本一個國家應該重視的。女性問題不僅貧困,包括權利,公平,教育等。
每一件,都值得國家、政府和人民為之努力。目前女性的工作方式跟政府提倡的就業方式還相差甚遠,由此可見治標不治本的方案還是非常脆弱不堪的。
希望在疫情轉好的時間裡,關於解決「女性貧窮」的政策也可以相繼出臺,畢竟貧窮代代相傳。
由於日本現在情況複雜,我們華人人在異鄉,華人時代組成疫情互助群,在此期間互幫互助,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按地區掃碼入群!
易買日本平臺將為日本華人帶來滿足你各種食慾的美食!
掃描二維碼無法加入時請聯繫以下工作人員
掃描上方二維碼
關注華人時代公眾號
後臺回復「口罩」即可
獲取免費送口罩活動信息
後臺回復「活動」即可
獲取華人時代活動連結
後臺回復「招聘」即可
獲取企業招聘信息登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