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成為中國文學的高峰,除了它的文學性和思想性之外,那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描寫的足夠深情,也足夠深刻,也正是這種細緻入微,入木三分的描寫,從而也令唐詩顯得別具一格,使得人們在讀了這樣的作品之後,立馬是會被作品中的那一份真實的情感所感動,這也就是為什麼唐詩能夠在這一千多年來,始終在影響中國文學。人們通過閱讀唐詩不僅僅是在讀一首簡單的詩歌而已,主要的還是讀一種心情,同時也是一種藝術上的享受,它不僅非常的抒情,同時有的還充滿了哲理。
那唐詩也是非常的豐富,各種題材都有,極為豐富,可以這麼說,只要是你能夠想到的,那麼在唐詩裡面都是可以找到,這也正是唐詩另一大特點,而且一些唐詩可能初讀的時候會覺得很平淡,但是只要細細品來,則是會發現一些作品它其實同樣的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例如馬戴的這首《灞上秋居》,那同樣也是一首極為悽美的作品,詩人描寫的很是孤獨,把自身的那種感受描繪的淋漓盡致。
《灞上秋居》唐代:馬戴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馬戴,字虞臣,今天江蘇省東海縣人,晚唐時期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詩人,他的很多詩作寫得簡練,雖然他的詩作看似很普通,但是同樣充滿了一種真摯的情感,詩人往往可能只用寥寥數語,便是能夠把內心的孤獨的世界,以及自己當時的所見所聞,以一種非常的詩意的方式,描繪的活靈活現,這也正是他詩作最大的一個特點,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非常值得一讀。
這首《灞上秋居》也是詩人最經典的一首作品,通篇描繪的很是傷感,同時也非常的孤獨,詩人把自己在異地他鄉的那種漂泊和孤獨之感,描寫的很是生動,也非常的傷感,僅僅是開篇的兩句便是寫得很是生動,「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灞原此時正是秋風剛起,細雨剛剛停下來,傍晚時分天空中,更是有無數的大雁,它們排列整齊從北方往南方飛。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這兩句也是此詩最精彩的兩句,詩人描寫的很是傷感,同時也非常的孤獨,他把自己在異地他鄉的那種孤獨之感,描繪的可謂是入木三分;現在正是秋天,我一個人在這麼一個地方,面對這異地他鄉的樹葉紛紛飄落,到了夜間那孤燈,也只照亮了我一個人而已。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屋前的空園裡,白露打在上面,正不停地往下掉落,我現在所住的這個地方,正好是單門獨戶,只是與那野僧相鄰。在這兩句中詩人則是交代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以及自己當時的一種心境,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使得這首詩顯得更加的孤獨。
「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最後兩句詩人則是進一步地描寫到了自己內心的孤獨,寄臥在這荒涼之地,然而對於郊居為時已久,對於我這麼一個人來說,何時才能夠真正的實現自己的理想?可以去報效自己的祖國?詩人在這裡描寫的很是深情,也非常的傷感。
馬戴的這首《灞上秋居》,通篇描寫的很是孤獨,也非常的傷感,詩人以一種非常的悲傷的口吻,不僅描寫到了自己當時內心的一種感受,同時也表達了自己想要建功立業的一種心情,可是由於各種的原因,他只能夠是獨自一人居住在異地他鄉,可想而知詩人的內心其實是非常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