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2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記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新疆大學、莎車縣農經局
駐伯什坎特鎮倉巴扎村工作隊長潘海
老家是江西的他,有種南方人特有的細膩,曾在部隊鍛鍊五年的他,身上又多了份軍人的果敢,他就是莎車縣伯什坎特鎮倉巴扎村村民眼中的好隊長潘海。駐村以來他撲下身子深入田間地頭,想民所想、解民所困,把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用一次次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讚譽。
退伍不褪色 永做「勤務員」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親口嘗一嘗。要想獲得群眾的第一手資料,就必須多走走、多問問」。駐村伊始,潘海便給自己定下了入戶走訪目標。因此,不論在田間地頭,還是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他的身影。時間一長,村裡誰家發展了特色養殖,誰家缺少勞動力,誰家就業有困難……他都一清二楚。
資料圖
通過走訪,潘海發現倉巴扎村有16戶村民家的圍牆、棚圈破敗不堪需要修繕。他第一時間發動社會力量募捐,經過多方籌措,籌集經費20餘萬元。購買好各類建材後,他就帶領村幹部一戶戶修繕,汗水浸溼了衣背,泥土沾滿了臉頰。經過半個月的奮戰,一排排整齊的院牆、一座座嶄新的棚圈拔地而起。「多虧潘海隊長幫助我建好了棚圈,現在我再也不擔心牛羊丟失了。」伊明尼亞孜·阿布都拉滿意地說道。
村民們每天看著潘海為村裡的事兒跑前跑後。久而久之,潘海已成了村民心中的「勤務員」,不論誰有什麼難事兒、煩心事,村民都願意找他來幫忙。
一天午飯時,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潘隊長,我的三輪車翻車了!」村民麥麥提明·吐爾遜氣喘籲籲地說。放下電話,潘海立即趕到現場,發現麥麥提明和他的三輪車翻倒在田間,所幸人只受了一點皮外傷,可車卻摔變了形。原來,這條農田道路因年久失修,路面凹凸不平,人員和車輛行走在上面十分危險,潘海將麥麥提明扶了起來安全送回了家。為了避免村民再次發生意外,他又聯繫推土機、挖掘機,找人拉來砂石料,用了半天時間,將一條破爛不堪的農田路變成了一條平整的馬路。
「退伍不褪色,能繼續為群眾服務,成為一名群眾需要的勤務員,人生別有一番意義。」潘海時常這樣說。
濟困暖人心 甘為「辦事員」
一枝一葉總關情,哪裡有需要,哪裡有困難,哪裡就能看到潘海的身影。
阿曼尼薩·阿布拉的丈夫賽麥提·買買提患有尿毒症,需要定期做透析才能維持生命。婆婆因突發腦溢血,造成行動不便。生活的重擔全壓在了阿曼尼薩的肩上。潘海得知情況後,帶著米麵油等生活用品前去看望賽麥提一家人。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潘海積極為賽麥提申請了低保和腎病治療救助金。他還多方打聽幫助阿曼尼薩在鎮上找到一份保潔員的工作,每月可獲得1200元的收入,有效改善了她家的生活境況。
「潘隊長對待我們就像親人一樣,給我帶來了活下去希望,我們一家人都特別感激他,沒有他,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賽麥提淚眼朦朧地說道。
潘海心裡始終裝著群眾,村民阿卜力米提·艾海提4000元工程欠款無法收回的事兒就成了他的心頭事。因為欠款時間跨度長,欠款人數多,收回難度極大。潘海在摸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聯繫到多位證人,前後花費數天時間,把欠款全部要回。「如果沒有潘隊長,我的4000元工錢可能現在還收不回來」,阿卜力米提感激地說。
為了更好的服務村民,在潘海的倡議下,倉巴扎村成立了群眾服務站,設崗定責,建立困難訴求臺帳。截至目前,潘海與工作隊共解決群眾各類困難訴求180餘件。
就業促增收 勇當「指戰員」
倉巴扎村地處沙漠邊緣,人多地少,長年乾旱少雨,拓寬就業渠道就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
村民帕夏·賽麥提的丈夫患有慢性病,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家中僅靠妻子一人打理著五畝薄田,生活過得十分拮据。潘海了解情況後,鼓勵帕夏創業增收。他主動幫助帕夏申請了十小店鋪創業名額,又與村委會積極協調,找到一間門面房,幫助她成功開起了小商店。帕夏有了穩定的收入,現在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現在我的小商店一個月能盈利1500元左右,還能兼顧家裡的5畝地,工作生產兩不誤。」帕夏樂呵呵地說。
資料圖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大力支持創新創業是促進就業的重要方式。帕提古麗·吐爾遜是倉巴扎村小有名氣的彈棉花能手,但因其機器老化,廠房狹小,嚴重影響了生產規模與產量。潘海了解相關政策後,主動幫她申請1萬元的自主創業補助金,用於廠房改擴建。隨著廠房規模的擴大,營業額也隨之增長。「這1萬元錢就是我們的動力源,是潘隊長幫我清除了創業路上的攔路虎和絆腳石。」帕提古麗高興地說。
截至目前,在潘海的帶動下,倉巴扎村先後藉助村級合作社、鄉村車間、轉移就業、自主創業等載體,1936人穩定就業。
潘海進群眾門,解百姓眾憂,把群眾當親人,真心融入群眾,真情服務群眾。他用腳步丈量著村裡的每一寸土地,把汗水揮灑在這裡的每一個角落。他用一次次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一致認可,用青春和汗水譜寫著他永不褪色的「橄欖綠」之歌。
來 源 / 新疆訪惠聚
編 輯 / 周弋煊
責 編 / 嚴永霞
投稿郵箱 / shachexcbgj@163.com
推薦閱讀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丨傳達黨的聲音 凝聚奮進力量遇見新疆點讚,高手過招喝彩 ——莎車饢大叔組團徵戰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新時代文明實踐 | 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12月15日!央視綜藝頻道開播:「2020心連心」慰問演出走進莎車@莎車人:激活醫保電子憑證!看病買藥,一「碼」全搞定!長按左側二維碼,
關注莎車零距離
進入零距離點右下方
還可觀看直播
您看此文用
·
原標題:《永不褪色的「橄欖綠」》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