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壓花 「扮靚」高校學子創業路

2020-12-21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12月9日,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閉幕會在哈爾濱落幕。東北林業大學「久黎壓花的開發和推廣」項目獲得了大賽文化創意和區域合作組別金獎。

壓花藝術源於西方,最早在清朝傳入中國,是將根、莖、葉、花、果、樹皮等植物材料,經脫水、保色、壓制和乾燥處理而成平面花材,製作成一幅幅精美的裝飾畫、卡片和生活日用品等。

「東北林業大學的壓花作品有3個特點,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藝術價值高,三是青年學子靠壓花創作實現了創新創業,投入到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浪潮中來。」東北林業大學項目指導教師吳曉紅介紹道。

壓花界有項技術難題,壓花作品受日曬、光照等因素影響易褪色變色。「東北林業大學的壓花永不褪色!經過20多年科研攻關,我們有1項世界領先的技術,7項發明專利,學校的壓花保色技術是我們屢次斬獲世界比賽大獎的技術保障。」吳曉紅說。

中國傳統文化也為東北林業大學的壓花注入了與其他國家壓花作品不一樣的藝術魅力。雖然源於西方,但可不可以把壓花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做成有中國特色的壓花作品呢?懷著這樣的藝術追問,經過多年的探索努力,東北林業大學壓花人成功地將壓花藝術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並取得多項成果。

「我們可以通過壓花這種表現形式,呈現詩詞書畫等中國傳統文化。像『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種極具禪味和意境的詩詞作品,我們可以通過壓花作品玄妙且直觀地展現出這種美感。有了傳統文化的內核,東北林業大學的壓花作品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統一、自然與人文的統一。」項目成員徐雪桐說。

除了精研技藝,東北林業大學的青年學生還靠著壓花創作走上了創新創業之路。「久黎壓花的開發和推廣」項目指導教師姚亮亮幾年前曾帶領學生在重慶彭水苗族自治縣開展社會實踐調研,他切身感受到了彭水縣這一國家級貧困縣的狀況,那段經歷給了他很大觸動。

當得知今年的「挑戰杯」競賽設有文化創意與區域合作賽道之後,姚亮亮眼前一亮,雖然彭水縣已經脫貧摘帽,但是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腳步不能停止,為什麼不能把壓花創業項目與推動彭水縣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呢?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他帶領項目團隊立即開展實地調研,考察了彭水縣清平社區的白茶基地、白池村紅薯基地、燈光村油茶基地,利用無人機開展測繪,在綜合考量分析地質地貌、土地價格、勞動力人數和產業基礎之後,確定了利用種植花卉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

經過磋商,雙方達成合作意向:彭水縣種植花草、壓制鮮花,東北林業大學壓花團隊負責後期研發,設計壓花畫文創產品;同時,將銷售產業與休養園林密切結合,與其他高校合作開發壓花實驗室,開展壓花教學產業等,多途徑助力彭水經濟社會發展。

提到這項工作,項目成員張藝菲動情地說:「我們的創業活動,不只是為了我們自己,更是想通過自身努力,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作出青年學子的點滴貢獻。」

相關焦點

  • 永不褪色的「橄欖綠」
    永不褪色的「橄欖綠」 2020-12-19 2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絕美壓花!你能猜出是花瓣做的嗎? - 新晚報數字報
    本報訊(記者 王越)將根、莖、葉等植物材料,經脫水、保色、壓制和乾燥處理而成平面花材,製作成一幅幅精美的裝飾畫、卡片……日前,在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東北林業大學的參賽項目「久黎壓花的開發和推廣」獲得了文化創意和區域合作組別金獎。  「壓花,說起來很簡單,製作起來可是比繡花還要難,裡面的技術、學問非常大。」
  • 【組圖】花瓣成畫 龍江學子創業有高招 用植物講述生態故事
    利用根、莖、葉等植物材料經脫水、保色、壓制和乾燥處理成平面花材,製作成一幅幅精美的裝飾畫、卡片等植物製品……日前,在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東北林業大學的參賽項目「久黎壓花的開發和推廣」獲得文化創意和區域合作組別金獎。
  • 煙臺市「青鳥驛站」聯繫服務「雙一流」高校學子2170人
    希望在今後工作中能夠加強站長業務培訓,促進履職意識能力提升;能夠推出更多普惠政策,加大宣傳推介煙臺力度,引導青年學生堅定留煙意向;能夠充分發揮「青鳥計劃」小程序優勢,優化崗位布局,更好滿足青年學子尤其是雙一流高校學子的實習就業需求;能夠搭建校地企三方合作平臺,實現供給側與需求側的良性互動,提高青年學生就業創業平穩度、精準度、滿意度。
  • 藝術牆就是一座永不褪色的「圖書館」
    那麼,行將問世的文化藝術牆就堪比為一座永不褪色的「圖書館」。相比遍布於城市四區的各類大小圖書館,這座「圖書館」更加直觀,更具有立體感,更能經受風吹和雨打,不會因為各種因素的變化而褪色或變遷。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圖書館」將株洲的歷史文化用一種更加生動、更加藝術和美感的形式進行了生動表達和詮釋。
  • 大學生壓花創業,定格植物最美一瞬
    去年9月,她們在花卉藝術課程中接觸了壓花工藝之後,定格自然之美成為她們共同的夢想。為實現夢想,在設計藝術學院教師李瑩瑩指導下,成立了壓花創新創業團隊,併入駐學校創業園,建立壓花藝術館。 張姍她們目前的團隊成員22人,主要來自環境設計、風景園林、產品造型等專業。
  • 吳讓:以匠人精神創作壓花作品
    今年,吳讓返鄉自主創業,成立了自己的壓花藝術工作室。回到家鄉四川後,吳讓開始嘗試使用具有川蜀特色的植物材料創作壓花作品,在畫作主題上,也表現了大熊貓、四川風景等當地文化,作品特色非常鮮明。        吳讓還建了一個壓花興趣社群,成員是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名壓花愛好者。「每個地方有不同的壓花材料,我們互相分享、交換花材,很有意思。」吳讓說。
  • 紅旗永不褪色——記哈爾濱東萊街派出所
    新華社哈爾濱12月19日電題:紅旗永不褪色——記哈爾濱東萊街派出所新華社記者梁書斌「百家熟」「拒腐蝕永不沾」「警民魚水情」是公安戰線的老典型哈爾濱市公安局道外分局東萊街派出所的三件「傳家寶」。進入新世紀,作為「公安戰線永不褪色的一面紅旗」,東萊街派出所把親民愛民作為不變的精神追求,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讓這面紅旗永不褪色。(小標題)傳承紅色基因,打造鋼鐵隊伍伴隨著雄壯的國歌聲,東萊街派出所全體民警整齊列隊,面向國旗莊嚴敬禮。這樣的升國旗儀式,他們每周舉行一次,寒來暑往,從未間斷。
  • 編織獸皮,日曬褪色,輕盈質感,運動壓花……你不可錯過的面料新工藝...
    原標題:編織獸皮,日曬褪色,輕盈質感,運動壓花……你不可錯過的面料新工藝 日曬褪色 天然面料做褪色處理呈現出被烈日炙烤後的色彩。 運動壓花 針織本是增添暖意的親膚面料,壓花工藝為保守風格添加動感。
  • 民間巧匠丨李瑩瑩:用壓花留住自然之美
    如今,李瑩瑩成功申請了省級壓花藝術科普基地,同時與多所高校、5A級風景名勝區達成了長期的植物科普及壓花合作關係,並且將壓花藝術推向了省內多所高校以及部分中小學校和研學基地。今年,李瑩瑩又帶領南華大學壓花創新創業團隊參加「和你在一起」市文化館文化惠民系列活動之「匠人匠心」雁城創意手工市集,受到了眾多手工愛好者的好評。
  • 水洗皮和壓花皮的區別 水洗皮和壓花皮哪個好
    水洗皮和壓花皮的區別 水洗皮和壓花皮哪個好 2018-08-17 10:19:12 來源:全球紡織網 水洗皮和壓花皮的區別,水洗皮和壓花皮哪個好?
  • 真愛永不褪色:Ture love will never fade
    wonder if there is no forever我想知道是否沒有永遠No walking hand in hand禁止手牽手行走Down a yellow brick road沿著一條黃磚路To never never land永不著陸these days I get go where I'm going這些天我去我要去的地方Make it there eventually
  • 曹妃甸戰隊斬獲首屆和平精英高校賽冠軍,年輕派對打造學子展示舞臺
    賽場內外多維度參與 莘莘學子才華盡顯 本屆和平精英高校賽共吸引了937所高校的學生報名參加,覆蓋28個省市地區,除了正式的比賽之外,萬千學子們也充分發揮自己學術積累與天賦
  • 高校跑步接力賽聯動學子心,這不是簡單複製日本箱根驛傳
    而在大大小小十餘場大眾賽事之外,一場專屬於高校學子的路跑也在上海拉開大幕。11月28日,中國高校百英裡接力賽2020年度總決賽(以下簡稱「高百」)在上海的松江大學城鳴槍起跑,清華大學最終贏下冠軍。五年,抓住學子的心過去五年,「高百」已經成了中國校園跑圈裡最熱的話題之一,也是每年高校跑者們的一次大聚會。從最初只有1個賽站、20多所高校參與,到去年全國範圍內設6個分站和1場年度總決賽、超過200所高校參與……「高百」的成功得益於學子們揮灑青春的熱血,以及寄託母校情結的情懷。
  • 畢業照還可以這麼玩 高校學子用水印相機致青春
    隨著畢業季的到來,各大高校學子已經開始做離校的留影準備,學士服的「誘惑」自然是畢業季不可缺少的篇章。在這個既充滿希望又充斥傷感的日子裡,有不少高校學子用QQ空間水印相機拍另類畢業照,用或懷念、或搞怪、或抒情的方式來詮釋青春。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子在全國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華東分...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1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劉建成 任團偉)近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的第四屆全國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華東分賽區決賽落下帷幕。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獲華東賽區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團隊直接進入全國總決賽。
  • 上海高校學子今天共同唱響,太...
    三大篇章,28所高校的學子 唱出新時代追夢人的愛國情懷 上海體育學院的學子執旗而出 風從海上來,青春恰時來 舉著高校應援燈牌
  • 永不褪色的時代光影
    承諾結婚照永不褪色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起,王開的拳頭產品是結婚照。王熾開侄子、原王開照相館攝影師王振寰回憶,「王開拍結婚照生意最紅火時要排隊,一天只拍60對,早上9點開門,拍到晚上9點多。」從一些老照片可看出,王開的結婚照不會給新人濃妝豔抹,更多地捕捉由內而外洋溢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