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裡有話NO.2——馬背上的Godiva夫人

2021-01-10 騰訊網

第二期

馬背上的Godiva夫人約翰·柯裡爾(John Collier)

Lady GodivabyJohn Collier,c.1897,Herbert Art Gallery and Museum

大約在1040年,英國考文垂市的一位伯爵迎娶了Godiva為妻。Godiva貌美如花,氣質端莊典雅,人們都對她十分傾慕,稱她為Godiva夫人。

當年伯爵為了支持軍隊出徵,下令徵收重稅,百姓為此怨聲載道。Godiva夫人眼見民生疾苦,決定懇求伯爵減收徵稅,減輕人民的負擔。伯爵受不了她日以繼夜的遊說,撂下狠話說「要是你在集市那天敢裸身穿過考文垂的街道,你心疼的老百姓們就可以減免賦稅,這合情合理吧」。本來她的丈夫以為賢良淑德、品行端正的Godiva夫人不會去做這種事,但是他猜錯了!

Godiva在遊街之前發布消息,建議民眾在這一天不要外出,把門窗關緊、窗簾拉上。等到遊街那天,Godiva如期赴約,裸身騎馬,只靠一頭長髮蔽體,神態自若的走出了城堡。伯爵想上前制止,卻不敢開口,只好也騎著馬,跟在她後面。

百姓們為了感謝Godiva夫人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如約呆在家裡。

只有一名為Tom的裁縫在家鑿了個洞偷窺,據說,他的眼睛很快就瞎了。現在英文中一句形容偷窺狂的俗語:Peeping Tom也是來源於此。Godiva的丈夫雖然震驚,但也守約,減免了考文垂人民的賦稅。

曾經擔任英國皇家藝術協會的著名畫家克裡爾聽說了這件事,十分感動,便創作了這幅有名的畫作。

柯裡爾說:「真正的高貴,是心中明白自己該去救濟他人時,就勇敢去做,而不會過多考慮他人是否會因此而感恩,更不會因他人的回應而改變初衷。」

時至今日,這幅名畫仍被考文垂市博物館珍藏,這幅油畫和葛黛瓦夫人,已經成為考文垂市的「名片」。

回到開頭提到的比利時巧克力品牌GODIVA,品牌的LOGO就是向傳奇的Lady Godiva致敬的。希望你以後看到這個品牌的巧克力,也能逼格滿滿的和朋友分享這段故事。

掃二維碼,交個朋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名畫點評之《馬背上的Godiva夫人》
    中文名:馬背上的Godiva夫人畫作主人公:戈黛娃夫人Lady Godiva(約990年—1067年9月10日)作 者:約翰·柯裡爾(John Collier)時 間:1898年故事背景:據說大約在
  • 馬背上的Godiva夫人與世相 | 歷史小密圈
    這是一幅世界著名油畫,名字叫《馬背上的《馬背上的Godiva夫人》是歐洲中世紀,第一個直接觸及裸體但不色情的故事,可以認為是部分貴族好善的美德與教會清規戒律的保守的一次碰撞。       大約在1040年,英國考文垂市的利奧夫裡克伯爵迎娶了戈黛娃為妻。戈黛娃即使以當今的審美來看,也是閉月羞花、氣質端莊典雅,人們都對她十分傾慕,尊稱她為:戈黛娃夫人。
  • 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 Lady Godiva (中英雙語)
    很多人看到過這幅世界名畫: 《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一個赤裸的女人, 卻不知道她背後的故事!
  • 馬背上的裸女——葛黛瓦夫人善心永駐
    【馬背上的Godiva夫人】       1040年,英國考文垂市的利奧夫裡克伯爵迎娶了葛黛瓦為妻。葛黛瓦夫人貌美如花,氣質端莊典雅,人們都對她十分傾慕,可她卻整日悶悶不樂。
  • 世界名畫《馬背上的戈黛兒夫人》賞析及柯裡爾油畫欣賞
    《馬背上的戈黛娃夫人》是英國考文垂博物館館藏名畫,是考文垂城市名片。很多人只看到了畫面上這個赤裸的女人,卻不知道她背後的故事……馬背上的戈黛娃夫人故事背景:據說大約在1040年,統治考文垂城市的麥西亞伯爵利奧夫裡克為了支持英國軍隊出徵,下令向百姓徵收重稅,百姓們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 投稿 | 零基礎學油畫 :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
    畫這幅畫的機緣是在朋友圈發畫,一天突然收到一個很久都沒聯繫過的朋友的微信。給了一幅畫和這幅畫背後的故事。背景故事1040年,英國考文垂市的利奧夫裡克伯爵迎娶了葛黛瓦為妻。葛黛瓦夫人貌美如花,氣質端莊典雅,人們都對她十分傾慕,可她卻整日悶悶不樂。伯爵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問她:「您為何如此憂鬱,難道奴僕們待您不好嗎?」
  • 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震撼心靈!)
    葛黛瓦夫人貌美如花,氣質端莊典雅,人們都對她十分傾慕,可她卻整日悶悶不樂。伯爵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問她:「您為何如此憂鬱,難道奴僕們待您不好嗎?」葛黛瓦搖搖頭,說:「這裡的百姓臉上都寫滿了怨忿,我哪裡高興得起來?」伯爵生氣地說:「您為了一群賤民而憂愁,真是有失體統。」
  • 名畫欣賞||約翰·柯裡爾||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
    葛黛瓦夫人貌美如花,氣質端莊典雅,人們都對她十分傾慕,可她卻整日悶悶不樂。伯爵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問她:「您為何如此憂鬱,難道奴僕們待您不好嗎?」葛黛瓦搖搖頭,說:「這裡的百姓臉上都寫滿了怨忿,我哪裡高興得起來?」伯爵生氣地說:「您為了一群賤民而憂愁,真是有失體統。」
  • 真正的高貴——馬背上 一絲不掛的葛黛瓦夫人
    葛黛瓦針鋒相對:「您從他們身上榨取的已經夠多了,這次就放過他們吧。」伯爵氣急敗壞地說:「放過他們可以,除非您赤身裸體地騎馬在城中大街上轉一圈,我就宣布減稅。」說完,他氣咻咻地出了門。第二天清晨,葛黛瓦夫人果然脫去睡袍,一絲不掛地騎上馬,離開官邸。伯爵想上前制止,卻不敢開口,只好也騎著馬,跟在她後面。
  • 油畫《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背後的故事
    葛黛瓦夫人貌美如花,氣質端莊典雅,人們都對她十分傾慕,可她卻整日悶悶不樂。伯爵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問她:「您為何如此憂鬱,難道奴僕們待您不好嗎?」伯爵想上前制止,卻不敢開口,只好也騎著馬,跟在她後面。葛黛瓦光著身子在街上轉了一大圈,但所有百姓卻都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樣,始終關閉門窗,大街小巷都空無一人,沒有一個人趁機窺探她的隱私。
  • 北鴻大師印象派水墨畫駿馬美女和著名油畫馬背上夫人比較研究
    北鴻大師印象派水墨畫駿馬美女和英國著名油畫馬背上的夫人比較研究在英國考文垂市博物館,收藏著一副舉世聞名的油畫。油畫上,一位膚白纖細的女人,正一絲不掛地騎在一頭身披紅馬甲的白馬上,她輕閉雙眼,低著頭,蓬鬆的髮絲遮著小半邊身子……這幅畫,就是考文垂市的城市名片——世界名畫《馬背上的Godiva夫人》。畫上的人自然就是Godiva夫人,在1040年的時候,她是統治英國考文垂市的Leofric the Dane伯爵的妻子,身份非常高貴。
  • 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她背後的故事(震撼心靈!)
    葛黛瓦夫人貌美如花,氣質端莊典雅,人們都對她十分傾慕,可她卻整日悶悶不樂。伯爵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問她:「您為何如此憂鬱,難道奴僕們待您不好嗎?」伯爵想上前制止,卻不敢開口,只好也騎著馬,跟在她後面。葛黛瓦光著身子在街上轉了一大圈,但所有百姓卻都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樣,始終關閉門窗,大街小巷都空無一人,沒有一個人趁機窺探她的隱私。
  • Godiva夫人雕像的故事
    在該市的天主教堂和戰後新建的購物中心之間矗立著一座著名的雕像,一位披著長發的夫人騎在馬上,這就是Godiva夫人像。關於這座雕像有著一段動人的傳說。Godiva夫人是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她是美爾其亞伯爵雷歐弗裡克的妻子。伯爵有一次要宣布要問市民們徵收高額的通行稅,弄得人們叫苦不迭。Godiva夫人再三為民請命,讓伯爵減低稅額,這一下可觸怒了伯爵。
  • 與男人們同場競技 馬背上的她們才最有女神範兒
    網易體育3月9日報導:馬背上的她們
  • 馬背上的匠心傳承:馬鞍製作
    馬背上的匠心傳承:馬鞍製作 2020-09-21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馬背上的誘惑
    原標題:馬背上的誘惑 樂活 啟動、慢跑、奔騰,捲起的氣流掃過騎手的眉梢,掃過飛揚的馬鬃,肆意而優雅……近年來,各項馬術賽不斷落地四川,普通市民也開始睜大眼睛,驚奇地注視這項對他們而言很新很新的「紳士運動」。賽事席捲而過,而集優雅、紳士、健身和益智於一體的馬術,卻深深刻在了腦海。
  • 都知道蒙古族是馬背上的民族,馴鹿背上的民族你們知道嗎
    #聖誕老人#大家好,這裡是「在運動中找到平衡點」愛旅遊,愛生活的分享,這次的主題是「都知道蒙古族是馬背上的民族,馴鹿背上的民族你們知道嗎?大草原套馬的漢字拉普人春季會在馴鹿耳朵上做上標記,然後趕到森林裡去放養,秋季再趕回來,每個主人都有自己特有的標記,據說這裡的馴鹿耳朵上的標記有將近一萬多種。
  • 印第安人畫在馬身上的符號代表了什麼?
    印第安人在馬身上畫的奇奇怪怪的符號並不是為了去裝飾馬匹。每一個符號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意義,其中大部分是印第安人為祈禱戰爭或狩獵平安而做。戰爭開始前,在馬身上畫各種符號,象徵著自己和馬兒的力量、速度、勇氣;戰爭後畫上其它符號,象徵著自己的勝利,殺死多少個敵人,馬兒哪裡有掛彩等等。
  • 曲洲老師畫卡通:簡筆畫系列——彩色的馬
    今天我們要畫一匹彩色的小馬,馬的動態和造型是非常難掌握的,我們要用最簡單的方式來畫,認真的跟著老師的視頻學習,你也可以畫的很好,我們開始吧。孩子跟著視頻學習的好處是,比較容易掌握繪畫技巧,能輕鬆繪畫。比如今天的主題:彩色的馬,家長可引導孩子畫出馬背上的騎士和畫面的背景,引導提問:寶貝,你畫的小馬真可愛,但馬上面怎麼沒有騎手呢?誰是這匹馬的主人?是你?還是爸爸媽媽?或者是其他什麼人?把他畫出來吧。另外,你還能給這匹小馬畫出一個同伴嗎?他一個人實在太孤單了。
  • 唐畫裡雍容優雅的墮馬髻
    在唐代的許多畫作裡,有一種出鏡率很高的髮型,它的髮髻不是位於頭頂的正中間,而是偏向於一側,並倒垂下來,十分獨特——它就是墮馬髻。墮馬髻並不是到了唐代才出現的,相傳漢代時就有了,只是在唐玄宗天寶年間又重新出現,並在唐玄宗的曾孫唐德宗貞元年間,開始逐漸成為女性們的流行髮式之一。當時,有風雅的唐人,把薔薇花低垂而下、將欲拂地時的形態,比作墮馬髻的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