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監局稱化妝品宣傳「藥妝」概念違法 CeraVe首登中國遇尷尬

2021-02-07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編輯:徐斐

1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明確指出我國在法規層面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

但當天晚上,歐萊雅集團收購的美國「藥妝」品牌CeraVe(適樂膚)在上海舉行了中國上市發布會。面對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CeraVe進入中國市場後會如何應對?

首登中國市場便遇「尷尬」

2005年,由美國醫學研究員與專業皮膚科醫生合作開發的CeraVe品牌誕生,其以專效針對幹敏肌問題出名,在2017年被歐萊雅收購。歐萊雅在2017年年報中曾提及,CeraVe有20多種產品獲得美國國家溼疹協會推薦,是當前在美國增長最快的護膚品牌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CeraVe被正式引入中國市場前,就已擁有不少「忠實粉絲」。得益於直播和短視頻的興起,不少美妝博主都推薦過這一品牌,CeraVe在國內的全球購、海外購等平臺也擁有一定數量的消費者。

1月10日,在CeraVe正式登陸中國市場的當天,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其中明確指出,不但是我國,世界大多數的國家在法規層面均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避免化妝品和藥品概念的混淆,是世界各國(地區)化妝品監管部門的普遍共識。部分國家的藥品或醫藥部外品類別中,有些產品同時具有化妝品的使用目的,但這類產品應符合藥品或醫藥部外品的監管法規要求,不存在單純依照化妝品管理的「藥妝品」

此外,我國現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第十二條、第十四條規定,化妝品標籤、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不得注有適應症,不得宣傳療效,不得使用醫療術語,廣告宣傳中不得宣傳醫療作用。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

這意味著在美國以「藥妝」品牌聞名的CeraVe進入中國市場後,將面臨宣傳推廣方面的限制。

CeraVe(適樂膚)中國上市發布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祺欣 攝

歐萊雅對CeraVe的期望值較高

「我們也關注到了國家監管部門的相關規範,市場上確實存在一些不規範的、利用概念炒作產品的行為,導致了消費者的認知誤區。」歐萊雅中國副總裁兼活性健康化妝品事業部總經理陳旻表示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但CeraVe強調的是健康護膚理念,「我們更關心的是有沒有醫學的背書和專業健康的功效,以及是否有助於乾燥敏感肌人群解決皮膚問題」。

據陳旻介紹,中國女性的肌膚問題排在第一位的是乾燥,1/3的中國女性會有肌膚敏感的困擾,67%的女性會尋求皮膚科醫生的護膚建議。正是看到了中國越來越多消費者注重皮膚健康和皮膚保護,以及幹敏肌人群的巨大需求,歐萊雅才決定將適樂膚品牌引入中國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部分網友在社交平臺交流CeraVe產品使用體驗時表示:「感覺不太適用於亞洲人皮膚」。在進入中國市場後,CeraVe在產品配方上會不會做一些改變?對此,歐萊雅亞太區副總裁兼活性健康化妝品事業部總經理Sobiecka Ninell向記者表示,適樂膚的產品配方不會有任何變化,因為所有產品在中國都進行了測試和實驗,是安全有效的。

目前CeraVe品牌屬於歐萊雅活性健康化妝品部,據了解,歐萊雅對這一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抱有較高期待。歐萊雅中國執行長斯鉑涵在發布會上表示,希望適樂膚能成為中國活性健康護膚品類的NO.1。

財務數據顯示,歐萊雅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上半年銷售額為133.9億歐元,同比增長6.6%,其中高檔化妝品部和活性健康化妝品部是同比增長最顯著的部門,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藥妝」違法,CeraVe首登中國遇尷尬
    不過,同一天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明確指出我國在法規層面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避免化妝品和藥品概念的混淆,是世界各國(地區)化妝品監管部門的普遍共識。部分國家的藥品或醫藥部外品類別中,有些產品同時具有化妝品的使用目的,但這類產品應符合藥品或醫藥部外品的監管法規要求,不存在單純依照化妝品管理的「藥妝品」。此外,我國現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第十二條、第十四條規定,化妝品標籤、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不得注有適應症,不得宣傳療效,不得使用醫療術語,廣告宣傳中不得宣傳醫療作用。
  • 屈臣氏店員以「藥妝概念」介紹產品 或涉嫌違法
    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其中提及:需要明確指出的是,不但是我國,世界大多數的國家在法規層面均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藥妝也受到了相關上市公司的關注。此前,包括雲南白藥等公司都紛紛加碼這一領域。  不過,記者在採訪時,卻發現這些企業不再以藥妝形式包裝產品。
  • 國家藥監局:不存在「械字號面膜」概念
    北京商報訊(記者錢瑜李濛 張君花)1月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妝品科普:警惕面膜消費陷阱》公告(以下簡稱「科普公告」)表示,不存在「械字號面膜」的概念,醫療器械產品也不能以「面膜」作為其名稱。同時,「妝字號面膜」不能宣稱「醫學護膚品」。
  • 新規將行 廣藥旗下佰花方稱「藥妝」時日無多
    來源:宋清輝18個月前,國家藥監局強調化妝品宣稱「藥妝」違法,各企業品牌掀起一股下架整改風。如今,禁令發出不足兩年,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仍有部分企業踩著政策紅線以獲取利益。7月30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廣藥集團旗下化妝品牌佰花方在官網號稱,將藥研體系應用於藥妝產品開發,且「研發、生產遠超普通護膚品的基礎性層級」。
  • 壹知膚連載一:非法宣傳專利 擦邊「藥妝」概念 虛假宣傳不斷
    暗示醫療性質,擦邊「藥妝」概念經查詢,醫知膚公司並未獲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而化妝品非特備案平臺信息顯示,壹知膚品牌化妝品均為委託生產。而在百度百科中,介紹壹知膚品牌集研發、生產、護膚諮詢為一體,顯然是虛構公司實力,讓消費者誤以為其有自己的工廠,有更強的研發和生產能力。
  • 你用的藥妝可能是激素!600億藥妝市場遭整頓,你貢獻了多少?
    只是,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稱,化妝品宣稱「藥妝」概念均屬違法行為,各地工商部門開始嚴厲整頓。功效驚人,副作用驚人的藥妝為什麼藥妝突然遭整頓?一方面是廣告法的合規性問題,另一方面,源於藥妝功效驚人,副作用也驚人。藥妝市場能快速增長,是因為它們滿滿能滿足消費者某個需求。
  • 國家藥監局出手了!百億「藥妝」市場被戴上緊箍咒
    【百億市場迎來新監管,國家藥監局出重拳整治】提起新《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不免讓人想起在中國備受追捧的「藥妝」。利用醫院、大夫等各種醫學類詞彙來為自己做宣傳,是這類產品的慣用競爭手段,有些產品為了增加自己的市場競爭力,甚至直接將自己的產品宣傳印上「藥妝」二字。
  • 叫停一年 違法「醫學護膚品」在京東等電商死灰復燃
    「藥妝」等概念被叫停一年,「醫學護膚品」重新上架。1月2日,記者調查發現,在國內主流電商平臺輸入「醫學護膚品」後,彈出眾多相關產品。2019年初,國家藥監局明確規定,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品」概念屬於違法行為。隨後,各大平臺紛紛下架了相關產品。然而,僅一年又重新上架「醫學護膚品」,相關各方是在觸碰法律底線。
  • 叫停一年,違法「醫學護膚品」死灰復燃
    2019年初,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明確規定,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品」概念屬於違法行為。隨後,各大平臺下架了相關產品。業內人士認為,企業紛紛扎堆「醫學護膚品」,是因為該市場潛力巨大。不過,重新上架「醫學護膚品」,相關各方是在觸碰法律底線。
  • 叫停一年 違法「醫學護膚品」死灰復燃
    「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被叫停一年,「醫學護膚品」重新上架。1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獨家調查發現,在國內主流電商平臺輸入「醫學護膚品」後,彈出眾多相關產品。2019年初,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明確規定,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品」概念屬於違法行為。隨後,各大平臺下架了相關產品。
  • 藥妝拉鋸臨界點 歐萊雅、嬌蘭佳人、同仁堂們何去從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對「藥妝」「藥妝品」「醫學護膚品」等概念重申了監管態度。國家藥監局明確指出,不但是我國,世界大多數國家在法規層面均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都屬於違法行為。
  • 藥監局出手!全面清理這些化妝品!
    9月28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開展化妝品「線上淨網線下清源」專項行動第一階段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稱國家藥監局決定自2020年10月至12月,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化妝品「線上淨網線下清源」專項行動第一階段工作,組織化妝品電子商務經營者全面自查化妝品經營行為,及時處置風險隱患
  • 線上淨網線下清源 「藥妝」要徹底下架了
    來源 | 中國醫藥報文 | 郭婷4月3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發布通知明確,自5月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化妝品「線上淨網線下清源」風險排查處置工作,排查處置化妝品網絡銷售市場安全風險。
  • ...疾病或違反《廣告法》 國家藥監局將清查違法宣稱醫學護膚品等...
    中國網財經記者日前接到用戶投訴稱,廣州曼瑜天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曼瑜天雅」系列化妝品涉嫌虛假宣傳,記者調查發現,「曼瑜天雅」多款普通化妝品確在公司官網公開宣稱有「延緩衰老」、治癒疾病等功效,這一行為已明確違反《廣告法》的相關規定。
  • 別再說「藥妝」,大多數國家不承認這個概念
    消費者似乎對「藥妝」產品特別放心!然而細心的網友應該會發現,一開始,所有所謂的「藥妝」品牌幾乎都淘汰了所有關於「藥妝」的宣傳文案,讓我們來探索一探,所謂的「藥妝」是什麼!「藥妝」的起源術語「藥妝」的具體來源無法研究,但是這個概念肯定是從日本轉移到中國。
  • 別再討論「藥妝」了!大多數國家都不承認這一概念!
    消費者們似乎對「藥妝」類的產品顯得格外放心!但細心的網友應該會發現,當初所有號稱「藥妝」的品牌幾乎清除了所有關於「藥妝」的宣傳文案,今天讓我們來探一探,所謂「藥妝」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藥妝」的起源「藥妝」這一名詞具體的起源是我們無法考究的,但是這一概念絕對是由日本傳到中國的。
  • 國家藥監局:45批次化妝品不合格,染髮類產品成「重災區」
    今日,國家藥監局關於45批次不合格化妝品的通告(2020年第85號)發布,通告顯示,金竹堂染髮膏(慄棕色)、韓妃染髮膏(亞麻色)、妝典染髮膏(慄棕色)、仙堡緣隔離、防曬乳涯家山茶油寶寶滋養霜、甜顏補水倍潤彈嫩蠶絲面膜等45批次化妝品不合格。
  • 「換裝」上陣 輕醫美化妝品亮紅燈
    北京商報記者近日梳理發現,御家匯、AVON雅芳、聯合利華等企業紛紛推出輕醫美化妝品。事實上,在國家藥監局化妝品備案信息中並沒有關於輕醫美的相關信息,且市面上對於輕醫美化妝品並沒有明確概念。此外,國家藥監局明確表示,化妝品宣傳中禁止使用醫療術語、明示或暗示醫療作用和效果的詞語。
  • 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妝品質量監督檢查通告
    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妝品質量監督檢查通告27批次不合格 51批次假冒本報訊 (記者徐建華)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有關化妝品質量監督檢查結果通告,稱標示為廣州市恆大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等23家公司的27批次產品不合格,停止銷售標示名稱為楚顏專業染髮焗油膏棕色
  • 化妝品行業即將實施新規!新《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如何理解呢?
    監管趨嚴新規出臺關於政策,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一直在以監管公告、科普通告等形式,向整個行業以及消費者宣傳國家對該行業發展的監管力度。舉例來說,在2019年初,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稱,沒有什麼「藥妝」「醫療護膚品」等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