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早安 』,迎來一天好心情—
◆ ◆ ◆
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曾經說過:
「做什麼事情最容易?向別人提意見最容易;
做什麼事情最難?管理好自己最難。」
生活在這個充滿著誘惑的世界裡,面對著物慾的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都習慣於在一潭死水中自甘放棄。
但其實,人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
你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生活也會如何對待你。
想要越活越好,建議你先做好自己,養成下面幾個提升自我的好習慣。
「早睡早起身體好」,道理誰都知道,但是能做到的人太少。
如果說人生有什麼最有益又最具挑戰的習慣,早睡早起絕對能位列三甲。
熬夜傷身又傷腦,絕大多數的人晚睡都是因為玩手機。
從今天開始,改變自己,放下手機,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不辜負生命中每一個美好的今天,才是對自己的負責。
常聽人說:「愛笑的女人最好命。」
這可不僅僅是空口白話。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
如果留心,你會發現周圍那些愛笑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
微笑是生活中最真實的語言,可以使饑寒交迫的人感到溫暖,可以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也可以使走入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人生實苦,不妨用微笑給自己加點甜。保持微笑,世界也會報以善意。
有一句話叫做:沒有人有義務通過你邋遢的外表,發現你美好的心靈。
每個人都是從外表認識他人的,你的內在再豐富,邋遢的外表也只會讓人望而卻步。
可以不精緻,但不能不乾淨。可以不優雅,但不能不得體。
乾淨的笑容、整潔的頭髮、清雅的妝容、得體的穿著……
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要對自己認真負責,這才是對自己的尊重。
梁啓超說:「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很多時候,愛好並不一定是什麼「有用」的東西,飢不可食,寒不可衣,可正是因為有了它,我們才能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咂摸出一絲甜味。
無論看書、習字、養魚、種草、旅遊、登山……這些看似無用的興趣愛好,才真正決定了生活的品質。
培養一門愛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再普通的日子,也能過出妙趣橫生的詩意。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越多,內心會越豐富,眼界也會越開闊。
閱讀是豐富人生閱歷的良好伴侶,更能讓你在和書的對話中發現自我。
讀書最大的好處就是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
你在讀書上所花費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個時刻給你意想不到的回報。
運動,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人生不是一次百米跑,而是一場馬拉松。
一個好的身體,才是延續生命的保障。
運動應該被當做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額外的負擔。
沒有時間運動的人,遲早要騰出時間去醫院。
看看身邊的人,那些長期堅持運動的,即便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也更加步態輕盈、腰板挺直、充滿力量。
一位年輕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碰到一位老人,年輕人問:「這裡如何?」
老人反問:「你的家鄉如何?」
年輕人說:「簡直糟糕透了。」
老人接著說:「那你快走,這裡同你的家鄉一樣糟。」
又來了另一個年輕人問同樣的問題,老人也同樣反問,年輕人回答說:「我的家鄉很好,我很想念家鄉……」
老人便說:「這裡也同樣好。」
旁觀者覺得詫異,問老人為何前後說法不一致?
老人說:「你要尋找什麼,你就會找到什麼!」
在不同人的眼中,世界也會變得不同。其實星星還是那顆星星,世界依然是那個世界。
你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就會發現很多美麗的風景;你帶著滿腹怨氣去看,你就會覺得世界一無是處。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欣賞別人是一種豁達風度。
要記得,我們所做的所有事都是為了提升自我,而不是貶低他人。
復旦大學陳果博士說:「反思自我時展示了勇氣,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日常生活,我們都應該養成自我反思的好習慣。
每天睡前,回憶一下當天發生的事,見過的人,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妥當,是否有浪費時間,是否相對昨天有所進步。
懂得自我反思的人,才能清醒地看世界,才能更加理性地認識自己。畢淑敏說:「我們天生需要旅行,短暫的生涯中,儘可能地把時間和地理的尺度拉得伸展一些。」人生不是賽場,生活處處是風景。
出去旅行,那種空間的轉換,給心情和心境帶來的東西,很難用語言表述。
世界那麼大,一定要去看看。
出去走走,你會發現那個叫「自然」的東西比你想像的更美好。
三毛說:「家,對每一個人,都是歡樂的泉源啊!再苦也是溫暖的,連奴隸有了家,都不覺得他過分可憐了。」家,是一個無比溫馨的字眼。柴米油鹽醬醋茶,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家人,是一生的牽掛;回家,是世界上第一等好事。
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世界再大,總有人等你回家。
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然後你會發現,當你變得優秀的時候,世界亦充滿善意。後臺回復以下數字,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1.靈魂的品級(寫得真好)
2.早讀丨牽掛,是世間最溫暖的情
3.詩詞丨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4.詩詞丨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5.一個人的上等風水,不是謙虛,不是教養,不是善良,而是.
6.40歲情感女作家的中年感言:人生下半場,我們都躲不過這7個真相(扎心)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