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冬天,天氣明顯變冷了,給孩子洗澡這件事也變得艱難許多,不僅孩子不樂意乖乖配合,寶媽也很擔心孩子會因為洗澡而生病。不過,小孩子本身新陳代謝快,如果長時間不洗澡的話,又會讓人覺得有點髒兮兮地,那麼,在孩子洗澡的問題上,寶媽們究竟應該怎樣應對呢?
寶媽有潔癖,冬天堅持給孩子洗澡,沒成想「成功」把孩子送進了醫院
寶媽小秋是一位非常愛乾淨的媽媽,即便是在月子期裡,她也是堅持每天都洗澡。對待寶寶小秋更是把乾淨做到了極致,夏天的時候,她甚至一天要給孩子洗兩遍澡才肯安心。
可是南方的冬天實在是太冷了,想要一天洗兩遍澡著實有一些困難。小秋的婆婆也認為,「小孩子髒不到哪兒去的?不用總給她洗澡,如果受涼了會容易感冒!」雖然婆婆說得有道理,但是小秋卻覺得「可以把熱水的溫度調高點,洗澡的速度變快點,孩子也許並不會感冒!」
就這樣,趁著婆婆回老家的時候,小秋有些「放飛自我」了,不僅自己一天洗一遍澡,給寶寶也一天洗一遍澡。考慮到小傢伙有可能會著涼,所以每次都是小秋先洗,等到臥室內溫度上來後再給寶寶洗。
小秋覺得自己這個主意實在是好極了,「小寶寶洗得很開心,他和媽媽我一樣喜歡乾淨!」就這樣小秋連著給孩子洗了一個星期。不過小傢伙雖然沒有感冒,但是卻起了嚴重的溼疹。
看著孩子皮膚發癢得難受,小秋十分心疼,於是便帶孩子去看了醫生。經過一番檢查後,醫生確定孩子皮膚發癢確實是因為溼疹導致的。詢問了小寶寶的日常護理後,醫生認為,「這得溼疹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家長給孩子洗澡過於頻繁了,冬天的時候,寶寶一周洗2到3次澡就可以了,過度清潔反而不適宜!」看來冬天洗澡也很有講究。不是愛乾淨就可以的。
冬天再「髒」也別這樣給娃洗澡,父母記住3不洗
1.孩子生病時不要洗澡
孩子在生病的時候身體抵抗力較弱,如果這個時候還被要求洗澡的話,那麼有可能就會造成孩子身體更加虛弱,加重生病的症狀表現。同時,洗澡所增加的基礎代謝率,使得孩子身體的不適症狀表現得更加明顯,甚至還有可能會出現缺血缺氧的情況。另外,如果是皮膚表面有傷口的話也儘量不要洗澡,因為有可能傷口在熱水的浸泡下引發炎症的發生。
2.吃得太飽或者飢餓狀態時不要洗澡
當寶寶處於吃太飽或者是飢餓狀態時,洗澡這件事都會增加孩子的身體負擔,不僅會妨礙消化,還會影響到血液循環。如果此時家長們給孩子洗澡了,那麼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身體不適感。
3.浴室內外溫差大時不要洗澡
寶媽們雖然把浴室內的溫度調整得比較適宜,但是如果浴室外的溫度較低的話,那麼孩子一冷一熱之下很容易會受涼感冒。與此同時,在給寶寶洗完澡後也不要直接衝出浴室,否則很容易著涼。
雖然給孩子洗澡是愛乾淨的表現,但是不得不說洗澡也是要分情況的,尤其是在比較寒冷的冬季。除了了解不易洗澡的情況外,家長們也應該掌握給寶寶正確洗澡的步驟。
冬天給孩子正確洗澡的步驟是怎樣的?
1.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提前準備好洗漱用品,這樣在洗澡的中途家長就不會因為短暫離開而將孩子置身於危險之中;提前調控好浴室溫度,這樣就可以避免孩子在浴室裡受冷著涼;提前調好水溫,最好控制在38-42攝氏度,這樣的溫度下孩子會感覺更舒服些。
2.按照正確的洗澡順序
家長們給寶寶洗澡時可以按照先洗臉洗頭再洗全身的步驟,這樣會更加能夠幫助孩子適應水溫,在之後的清洗中孩子也會更加地配合。清潔好臉部和頭部後再清洗全身的時候,家長們就可以根據孩子的狀態來進行時間把控了。
3.洗澡時注意擦洗力度
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家長們應該控制好手上的力度,寶寶皮膚較嫩,如果家長們力度過大,很有可能會給寶寶帶來不適感。同時,家長們也要提前剪好指甲,在給寶寶洗澡時家長指甲過長會傷害到寶寶的皮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給寶寶洗澡的過程中,家長們一定不要過於心急,否則手忙腳亂之下,很有可能會造成意外的發生。提前做好準備才能夠讓家長們給寶寶洗澡的過程進行得更加有序。
在冬季,家長們要把握好孩子洗澡的頻率,同時也要注意室溫以及水溫的把控,相信如果準備得當的話,小傢伙們也是喜歡洗澡的。
大家對於寶寶冬季洗澡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