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份工作是你不想辭職的」:做好比離開更難!

2021-02-07 人力資源雜誌

「今天剛提交了離職申請,去年年底就想走了。與公司高層理念不合,工作內容也和面試時說的不一樣。公司氛圍也不好,同事們愛斤斤計較,推諉扯皮,支使別人,領導在會議上公開宣揚扭曲的價值觀(幹得好的不如說得好的,要在領導面前混個臉熟,好人出在嘴上,好馬出在腿上),整個公司從上到下都喜歡議論人的是非……有前輩和同事勸我,哪裡都有這樣的人,要我學會適應。我相信他們這麼說是出於好心,但我還是很難過。我可能真的不適應這樣的社會規則,實在難以忍受,所以我提了離職。」


朋友前幾天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好一段離職感言,作為80後,可以說「人到中年」,能有份按時發工資、績效的工作,真的很不錯了。


如果因為一些本可以忍受卻沒有忍受的理由而離職,除非你能有安放夢想的下家,否則,離職的性價比並不高。



如今職場的半壁江山已由90後、00後來主宰,與我們80後不同,如果他們不喜歡領導,不喜歡同事,甚至不喜歡公司的裝修風格,就足可以構成離職的理由。


跟著感覺走,這可能是新生代職場人的主旋律。尤其在職場生涯早期,直覺是非常重要的。找工作在有些時候甚至有點像是談戀愛,如果感覺不對就直接拉黑,之後的關乎薪水、職業發展、辦公場所都不必展開討論。


因為在他們的認識層面上,如果初始打開方式不對,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可能都會走入一個錯誤的道路。


我曾經有個朋友,剛開始工作時跟著一個整天在公司玩弄政治的直屬上司,他不是很喜歡,但他覺得可能職場都是這樣吧。


為了和上司有共同話語體系,也為了明白職場到底該怎麼混,他自己又看了好多職場小說和職場劇,自以為把厚黑學那一套摸得門兒清,他認定那就是職場的全部了。在他的理解裡,職場就是每天在辦公室裡開會,和各個部門勾心鬥角,巴結領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可是後來,他的路卻越走越窄。


那位喜歡搞政治卻沒有任何專業特長的上司,在公司業績不好的時候被辭掉了,而他自己因為過去的不良行為給同事們留下了極為不好的印象,於是大家都給他小鞋穿,最後新領導實在沒辦法,也只能以一些小的理由把他辭掉了。


被公司炒掉的他,因為行業口碑也很差,找工作陷入了極大的困境,找來找去也沒找到合適的,最後只能降薪進了一家更小的公司。那些他曾經嘲笑的悶頭做事的同事們都成了部門領導,而他還只是個基層員工。


前陣子和他聊天,他後悔得很。如果一開始就在不喜歡的時候離開那家公司,再多看幾家公司,思路和眼界就會寬一些,說不定就不會陷入「混職場」的思維模式了。


對於職場的本質就是「努力發展自己,實現個人績效」這一點,認識到的時候已經太晚。所以,在職場早期,如果你不喜歡,離開就是。


但我還要提醒的是,如果你真的不喜歡這份工作,也千萬要慎重裸辭。你必須要看看當下,你的生活有保障嗎?你擁有不用工作、生活半年以上的積蓄嗎?如果社保斷繳了,你接下來該如何彌補?如果以上三條你都有認真考慮過,並且有足夠的辦法應對,果斷裸辭換個更喜歡的工作完全沒有問題。



雖然我很贊成「不喜歡就可以辭職」的觀點,但是有些職場人辭職的理由明顯是帶著情緒的,真實情況也許還值得推敲。


今天的職場人不是過去的工人,工作內容可以百分百通過一頁指南描述清楚,今天的市場是瞬息萬變以銷定產的,所以,很有可能公司會根據需求讓你從事不同的工作。哪怕在大型的企業中,臨時增加工作內容,或者變更工作內容也是非常常見的。


必須承認,有相當一部分職場人辭職是衝動所致,它摻雜了太多的主觀情緒。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公司。


身在職場,我們需要先處理心情,再去處理事情。當在工作中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更需要靜下心來用一些類似薩提亞冰山這樣的工具幫助自己覺察情緒背後深層次的原因,這樣才能做出客觀理性的決策。情緒化辭職很容易,可是因為一時的情緒而放棄自己適合和喜歡的工作確實非常可惜。



微軟、谷歌、亞馬遜算得上是好公司的典範,但依然各有各的問題。微軟在鮑爾默時代官僚化就非常嚴重,谷歌被曾在其中工作過的吳軍批評現在沒有創新,亞馬遜更是經常被員工投訴工作強度過大沒有人性。


每家公司都各有各的槽點,在其中工作的員工也沒有誰是完美的。就像前文所說的,不喜歡的工作,換掉就是了。但是,你要警惕習慣性不喜歡。


什麼是習慣性不喜歡?

工作中大家因為觀點爭執,你覺得為什麼不能平靜交流,你不喜歡;

工作中老闆不滿意你的業績批評了你,你覺得老闆不理解你,你不喜歡;

老闆給別人升職卻沒有理會你,你覺得老闆沒眼光,你不喜歡。


我們當然有喜歡和不喜歡的理由,但有些時候,隨著資歷漸長,我們會發現,有些不喜歡是因為對方做得真的差,而有些不喜歡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問題,要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


因為一旦你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性不喜歡,職場之路會越來越不順利,你也會越來越不快樂。



評價一家公司的好壞,第一條準則是它的價值觀是否觸及了你的底線。這個價值觀未必是公司手冊上寫的,而是公司實際上的控制者到底如何向員工傳遞的價值觀。


如果這家公司嘴上說「正直誠信」,但實際行為中老闆鼓勵行賄受賄,鼓勵作假欺騙,辦公室鼓勵官僚氛圍,那這就是原則性衝突,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第一時間辭職走人。


但是,如果這家公司的實際控制者真的相信並在實際踐行著他所說的價值觀,公司確實是在努力持續正規運行,並且你也認可這家公司的價值觀的話,那麼在具體工作中遇到了讓你覺得不愉快的行為時,你該怎麼做呢?你應該挺身入局,多考慮你能貢獻什麼。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初入職場加入的是一家瀕臨倒閉的陶瓷廠松風工業。身邊人都在說風涼話,當時同時加入的朋友都離職了,稻盛和夫也準備去參軍了。


但因為各種原因沒法離開的稻盛和夫,決定硬著頭皮好好把自己的工作幹好。憑藉著一股把工作徹底幹好的勁頭,稻盛和夫研究出了了不起的新陶瓷產品,並自此帶領企業走出困境。


可以說,終其一生,沒有人能找到一個100%完美的環境。換個思路,運用自己的能量和能力去創造一個心目中的理想環境——如果能抱持著主人翁意識工作,你已經跑贏了99%的職場人。



不可否認,每天都在同一地點、做著同樣的工作,確實很容易有情緒,但是我們要把焦點放在貢獻上,就會有不一樣的心態。


對於職場人士來說,每個人都應該關心自己的職業發展。如果你想要獲得晉升,你就要交出遠遠超出預期的業績;當機會來臨的時候 ,要敢於把自己的工作責任擴展到預期的範圍之外。


那麼,怎樣才能獲得晉升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讓老闆看到你為公司所做的貢獻遠超於付給你的薪水。所以,我們可以將焦點轉到為公司做的貢獻上來,這樣你就不再去關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你會使視線從「內部」轉移到「外部」,轉移到公司的成果上。


社會是個多樣化的存在體,有好的規則,自然就會有不好的規則。沒有必要因為這些客觀存在的事物感到難受,更沒有必要因為遇到不喜歡的公司,被公司辭退,或是經歷各種職場起伏而鬱悶不已。


畢竟,這麼做對誰都沒有好處。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並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持續尋找理想的人生職業之路。


相關焦點

  • 你離開前一份工作的原因是什麼?
    在底部留言區歡迎分享你的觀點@Nomi前一份工作單位即將倒閉,公司領導無能,不能再為員工艱苦奮鬥,共同前進,虛虛無無,沒有一個長遠目標,所以沒有前進的動力和方向,以至於,大家都沒有什麼前途,沒有什麼光明有勁使不上,所以辭職換個公司。
  • 找工作就像談戀愛,第一份工作就好比你的初戀,你們還好嗎?
    觀點1:第一份工作就好比你的初戀說起畢業,自然就想到了求職,說起求職,也就想到了我對於找工作一直以來都抱有的一個觀點:找工作就像談戀愛,而第一份工作,其實就好比就你的初戀。那麼什麼是初戀呢?而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選擇了立即辭職重新找工作,但是更多人卻選擇了繼續堅守,因為很多人相信「先就業再擇業」也沒多大問題,於是三年、五年過去了,用工合同從固定期限變成了非固定期限合同,再繼續等到八年、十年以後,還是覺得不喜歡這份工作,終於下定決心想辭職了,可是卻發現自己已經走不掉了,因為:相聚時難別亦難,難以割捨的東西已經太多太多。
  • 不想上班了,我該去做些什麼?丨離開工作的四個故事
    在離開之前她幼稚的覺得這個部門離了她會很難運轉,憑藉她的能力,離開這家公司,下一份工作肯定只會更好,不會更壞。」 人有的時候很矛盾,想辭職的時候總給自己找一大堆理由。找一份清閒的工作,會覺得不利於自我提升。找一個忙碌的工作,會覺得缺少生活。工作漸漸滿意了,又開始覺得人際關係難以梳理,留下覺得憋屈,離開又後悔。
  • 我太累了,不想工作,不想參與,我辭職做自由職業者,卻發現:內卷無處...
    ,累了,伸個懶腰,看看自己今天完成的工作/作品/成果,滿意地離開,去享受輕鬆的休閒時光……電視劇裡的自由撰稿人、畫家、作家、設計師、藝術家,好像都是這麼工作的。自由職業者,工作永遠做不完在這裡小編想談談最近非常流行的詞:內卷。職場的內卷是什麼?拋開複雜的經濟學名詞,我們簡單的說,可以概括為兩句話:「總有人比你更努力。」
  • 工作不開心想辭職,可又不知道下一份工作想做什麼,怎麼辦?
    你看,這樣的應該思維,從頭到尾貫穿始終,人就每時每刻都難快樂,永遠有或大或小的事情,出乎意料,不符合你的想像,如果不能坦然接受這些,就會在每一次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時,產生拒絕接受事實,而是想著事情應該是另外一個樣子的想像,並且因為現實與想像不符,而生氣,工作不開心,想辭職,可是又不知道下一份工作想做什麼
  • 企業逐漸復工,年前辭職的人陷入「恐慌」,2020年找工作會更難?
    即便是如此,很多人還會選擇在年前「裸辭」,過完年後找新工作,辭職的原因大多是為了放鬆自己,過完年後找到一份更滿意的工作,有壓力更有動力,早辭職享受後更敢拼。很多人都有這份敢拼的勇氣,尤其是那些對工作不滿意,對未來更有勇氣的人,他們辭掉工作就能更好地享受新年的快樂,過完年後去挑戰自己。
  • 一份工作堅持了兩個月,越來越力不從心,該辭職嗎?
    一位網友問了筆者一個問題:一份工作堅持了兩個月,越來越力不從心,該辭職嗎?機緣巧合,我單位小王的類似遭遇,也曾讓他不知所措。比起來,你那點事兒,真是毛毛雨。什麼叫力不從心?什麼叫歷盡磨難?小王在這個崗位上做了將近一年,感覺壓力山大,幾乎天天被老闆罵,崗位上的各種傾軋和無奈,讓他無所適從。在與老闆最後一次吵架後,選擇辭職走人。此後與女朋友在這個問題上意見不能統一,最終導致分手。
  • 現在在鐵路局工作,正式工,極度不想幹了,該不該辭職?
    從事一項具體工作,始終沒有成就感,時間長了,激情也沒了。 其實,鐵路這麼大的系統,發展空間還是非常不錯的,這就需要自己好好把握。 要想辭職,首先分析一下自己再就業或創業的優勢和劣勢,仔細權衡利弊後再做決定。 如果自己個人能力非常突出,家裡經濟條件很好,出來能找到比這好的工作,可以考慮辭職;如果家裡經濟條件一般,能力也不突出,建議留下來。 離職後可能的工作去向有幾個方面選擇。
  • 怎麼判斷一份工作該不該辭職?如果你有這6種情況,就別猶豫了
    那怎麼判斷一份工作到底該不該辭職呢?以下幾條,如果你中了3條,那就要考慮辭職了如果中了5條以上,建議儘快辭職。1. 不開心,甚至對這份工作有了牴觸心理考慮離職。工作佔據了生活的大部分時間,所以一份工作是否做得開心真的很重要。不開心的原因有很多,也許是領導不好、也許工資不高、加班太多等等,當這份工作開始讓你覺得不開心,甚至你已經開始牴觸這份工作時,每天上班都像上墳,那就要考慮是不是該離職了。
  • 辭職了,又找不到工作,你會考慮回原來的公司嗎?
    ,待遇等方面沒有任何調整,僅僅是你真的覺得在別的地方混不下去了要回來,那真的就別回來了。一方面,對於外界看你的眼光你自己的面子很難掛的住,心態也會有很大的變化,很難好好做事;另一方面,領導對於曾經有二心的人,不會重用。
  • 天天加班公司又不給加班費,自己又不想辭職該怎麼辦?
    1-2年,每天也是天天加班,領導不給力,而且工作內容單一重複,我也是每天抱怨,天天說想換工作,但是最終也沒換,因為覺得這是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公司對自己也有培育之恩,不想離開公司,還想再給公司付出一點能量。
  • 王俊凱:沒有任何一份工作,值得你去遍體鱗傷!
    年輕人,為了事業而拼搏,為了前途而拼搏並沒有錯。因為,高薪的待遇,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大的誘惑。比如說,80後的這些人,大部分人有了自己的家庭,為家而奮鬥大有所在;比如說90後,正處於買房買車的階段,努力奮鬥還房車貸,加班乃是家常便飯。 所以,常年的高壓工作,很多人患有頸椎病、胃病等等,甚至常常感覺到非常的疲憊。
  • 換工作是先辭職還是找到工作再辭職?
    在做選擇的時候,應該理清楚下面這幾點。1、先辭職有什麼好處?什麼情況下可以裸辭?首先,裸辭可以你全身心投入地去找下一份工作,不用夾在兩個公司中間有所顧慮。而且你會有更多的時間裡精力去挑選更好的,更能集中精力,也不會產生交接工作的麻煩。
  • 「沒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
    我的工作特別辛苦,每天都要加班,工資還特別低;我上一份工作,老闆特奇葩,三天兩頭髮火,對大家特別嚴厲;我的那份工作太枯燥了,每天都在重複著機械的事情,看不到自己的前景在哪裡……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工作,特別委屈,特別想辭職。
  • 你為什麼辭掉上一份工作?同樣的理由,這樣說更讓人認同!
    你為什麼辭掉上一份工作?同樣的理由,這樣說更讓人認同!對於打工人而言,可能每個月、每一天都會有過這樣的念頭,我要辭職,我不想幹了,我想換份工作。有些人只是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每當項目開展不下去的時候,每當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等等情況。
  • 話說辭職,帶著祝福離開
  • 提出辭職,為何領導不直接找你,而是讓同事來跟你談?早知早受益
    現在這個時代,很少有人會選擇一份工作一直做下去,因為在這期間會有很多的因素導致我們不得不離開公司,尋找下一份工作。辭職的大多數情況還是自身的原因,而當你遞交辭職報告後,有些公司的領導並不會直接找你談,而是讓同事來跟你談,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其實領導之所以會這麼做,主要是有以下這幾方面的原因,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大辭職」浪潮來臨,今天你想辭職了嗎?
    根據微軟對全球30000多名員工的調查顯示,今年有41%的員工正在考慮辭職或轉行。在
  • 工作委屈很想辭職?明白這3點再做決定
    新的挑戰也包括換一份更有挑戰性的工作。處於職場倦怠期想換工作是一種正常反應,甚至很多人都對【換工作】寄予著很高的期望。 簡而言之,其實不難看出的是,將「工作委屈」作為離職的理由是非常衝動的一件事,離開某些讓自己不開心的人或者環境,難道以後的職場道理就更開心了? 顯然不能。
  • 如果你總不喜歡自己的工作,總想辭職,那是你還沒想明白這些問題
    ,都是被迫選擇的,而有的人因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總想著逃離,每天都是在被動地工作,實在受不了之後就選擇辭職,準備換一份工作。其實每一份工作都很不容易,想要做得很順利,想要有一份完全適合自己、完全喜歡的工作是不可能的,如果你還是不喜歡自己現在的工作,可能你還沒有明白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