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足球,其實是在我國北方開展的一個民間體育項目。為何能在雪地踢球?主要是因為北方溫度低,缺少室內場地,為過腳癮而在沒有條件創造條件的情況下進行的比賽。
守門員倒地撲球要勇氣
十四冬將雪地足球作為一個群眾體育項目設項,這意味著民間項目進入了「正規軍」的行列。本屆冬運會雪地足球的舉辦地又是在內蒙古冬天氣溫很低呼倫貝爾市,這裡冬日很長時間都是零下30度,因此本屆冬運會的雪地足球比賽更能你感受到什麼是艱苦。一隊員戲言:「我們這是凍人的風採。」
吉林VS上海的比賽中
本屆冬運會雪地足球共分為甲乙丙三組,每一組按照年齡進行劃分。甲組在去年12月份舉行,丙組在今年1月份舉行,乙組在2月份舉行,按照呼倫貝爾的歷史氣溫來說,2月最冷,1月份次之,12月份相比較是最溫暖的日子。儘管1月份不是最冷,但在這樣的溫度中踢比賽對誰都是一個考驗。即使你穿著長款羽絨服,帶著帽子和脖套,只露出雙眼,但一會兒功夫露出的眼毛和眉毛就會掛滿風霜。
杜震宇
如果再露出一點頭髮,一會就會變白。吉林男足主教練杜震宇在場邊指揮,很快他就變身為「聖誕老人」。
教練員是這樣,而參賽的運動員怎麼辦?按照輕便原則,他們只能穿著緊身衣和緊身褲進行比賽,而為了踢比賽更是只能穿普通球鞋。為此,各支球隊或者個人都有自己的防凍秘籍。比賽的替補席隊員都是要站著觀看比賽的,因為坐著太冷。
運動保暖
他們有的在不停跺腳增加血液循環來保持溫度,而河南女隊則從賓館取來浴巾將雙腳包裹起來,然后里面再放一個熱水袋。
河南隊這麼保暖
男足比賽中,有一支球隊做得更特別——
棉鞋外面再穿一雙棉鞋
有球員在自己的球鞋或棉鞋外面又穿了一雙棉鞋,其感覺就像是吉祥物的大腳一樣。儘管這樣移動速度受限,但畢竟保暖效果是「一級棒」。
吉林隊4號張兢文最「抗凍」
那麼,場上的運動員呢?他們如果三人成排站立你很容易看到他們的呼吸瞬間變成霧氣。運動員們也因為個人身體素質的原因,其防守也並不相同。有的隊員全副武裝,除球衣、球褲和緊身衣外,他們帶著只露出眼睛的帽子,當然還會有手套。
這樣的裝束是最多的
不過,多數隊員基本上帶一雙手套+一個脖套+一個帽子了事。吉林女隊的4號張兢文是最抗凍的一個隊員,她在17日零下28度的比賽中甚至都沒帶脖套。吉林女隊的助理教練馬躍回憶,「17號的比賽其實還好,也就是零下28度左右,16日比賽氣溫都是零下34度,當時真凍得是手都拿不出手來。」而比賽結束後有三個小時了,吉林女隊的張衛雙的臉還是處於紅紅的狀態,她說:「這都是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