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企業集體提價

2021-01-14 網易新聞
VCG/圖

專家稱將加速中國啤酒高端化進程

繼白酒企業集體漲價後,啤酒行業也「坐不住了」。昨日開盤前,華潤啤酒在港交所公告稱,「公司正在對一些區域部分產品適度調整價格以舒緩成本壓力」。除了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等多家啤酒企業也均傳出提價消息。在調價通告中,這些啤酒企業將提價原因歸於「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運輸費用增加等」。

業內專家認為,告別了漫長的行業整合期,啤酒行業進入分化期。這是啤酒行業十年來首次集體漲價,將加速中國啤酒的高端化進程,中國啤酒將進入真正的品牌競爭時代。

新快報記者 陳琳

國內啤酒企業十年來首次提價

昨日開盤前,華潤啤酒(00291.HK)在港交所公告稱,因為原材料、包裝物、人工成本及其他成本上漲,公司一直透過精益營銷、精益生產、產品優化及高檔化等各種方法,消化成本帶來的壓力。在產品價格方面,公司正在對一些區域部分產品適度調整價格以舒緩成本壓力。

青島啤酒1月5日發布公告稱,由於公司2018年面臨包裝材料價格上漲及生產成本增加等壓,擬對部分區域的部分產品進行價格上調,並非全部產品,以部分消化成本上漲壓力,擬漲價部分產品的平均漲價幅度不超過5%。

華潤啤酒和青島啤酒於2018年1月1日進行提價。燕京啤酒則在去年12月就被傳出提價。據啤酒行業人士透露,燕京啤酒已將北京地區「清爽」及浙江仙都「本生」提價,包裝物以及燃料成本(北京地區煤改氣)價格提升是提價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這是國內啤酒企業10年以來首次提價,核心原因是行業利潤過低,啤酒行業的利潤率只有幾個百分點。近年來進口啤酒的入侵令國內啤酒壓力倍增,次輪提價有利於整個啤酒行業的發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14年7月起,國產啤酒的產銷量連續25個月下滑,國內啤酒企業普遍陷入業績下滑的困境。直到2017年上半年,啤酒行業才呈現復甦的跡象。有業內人士表示,啤酒企業選擇在啤酒行業的淡季提價,且在白酒集體漲價之後,非常合時宜。

山東溫河王酒業集團總經理肖竹青告訴新快報記者,啤酒企業此輪漲價渠道商早有預期,現在啤酒渠道商利潤微薄,希望啤酒廠漲價然後給予渠道更多費用補貼。

或加速中國啤酒高端化進程

酒業專家蔡學飛在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撇開成本上漲、利潤微薄等原因,這一波啤酒集體漲價主要是為了迎合消費升級的趨勢,是啤酒消費多元化、個性化、高端化(精釀)的必然選擇,也是應對國外啤酒競爭加劇的重要策略,可滿足企業在當前競爭格局下品牌升級的需要。

他還提到,對於啤酒行業來說,前十年是典型的行業整合期,主要靠規模和價格競爭。而到了近幾年,啤酒行業進入分化期,開始靠品牌和概念來競爭。

儘管啤酒行業已有復甦跡象,但啤酒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似乎在減弱。智研諮詢發布的《2017年中國啤酒行業集中度及盈利能力分析》顯示, 2012年起,啤酒主要消費人群(20歲-50歲)佔總人口的比例在逐漸減少。2011年-2015年,20-24歲人口比例開始出現下降,從總人口的9.48%下降至7.3%。因此,包括華潤啤酒、青島啤酒、哈爾濱啤酒等在內的多家啤酒企業紛紛通過推新品、話題營銷、換包裝等方式發力中高端,吸引年輕消費群。

蔡學飛認為,啤酒行業集體漲價將加速中國啤酒的高端化進程,中國啤酒將進入真正的品牌競爭時代。高端啤酒符合消費趨勢,預計銷量將在價格提升的影響下得到增長,但產量不會有太大變化。國內外高端啤酒將迎來新的爆發增長期。肖竹青也指出,提價是催化劑,將加速啤酒行業的整合,有利於高端產品與品牌弱的產品區分開來。

外資啤酒企業

看好中國中高端啤酒市場

中國啤酒企業集體漲價行為,似乎也「刺激」了國外啤酒品牌在中國的布局。據外電報導,嘉士伯集團大力拓展中國市場,將斥資約5億丹麥克朗(折合約5.2億元人民幣)在中國推廣樂堡啤酒(Tuborg)、嘉士伯及1664 Blanc等高端啤酒品牌。嘉士伯表示,公司重視亞洲市場,尤其將中國視為主要的盈增利長點。

對此,朱丹蓬對新快報記者分析說,嘉士伯集團看中的是中國的消費升級趨勢,以及整個產業結構的提升,所以就趁勢而來了。中國啤酒行業正在回暖,且在中高端啤酒的布局上取得了一定階段的成果,這對於定位偏中高端的樂堡啤酒而言是利好。對於整個外資啤酒企業的入侵,中國啤酒企業應該從品牌、品質和服務三方面努力。如果不能解決這三塊的話,中國啤酒行業對接外國的競爭將非常困難。

肖竹青預測,未來啤酒行業的競爭格局趨緩。百威在中國定位為要利潤;華潤啤酒未來十年定位為品牌重塑的十年;復星接手青島18%的股權,財務投資者更傾向於要利潤;重慶啤酒和燕京啤酒已率先提價。總體而言,競爭格局趨緩。

川財證券則表示,隨著行業供需、產品結構的改善,預計2018年啤酒業績拐點將會在上半年大概率出現,建議持續關注。

(原標題:啤酒企業集體提價)

本文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十多家企業密集提價後,行業龍頭終於官宣提價
    除了龍頭龍蟒佰利外,廣東惠雲鈦業、湖南創大玉兔、攀枝花市鈦海科技、攀枝花市鈦都化工、廣西德天化工、雲南大互通鈦業、廣西金茂鈦業、攀枝花市正源科技、廣西順風鈦業、玉門市靜洋鈦白粉、中國有色集團(廣西)平桂飛碟等多家公司均在6月底至7月初這一階段集體提價,業內人士稱隨著行業修復,漲價也勢在必行。
  • 家電企業年內第三次提價:為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
    這已是家電行業今年第三次出現「企業集體調價、產品集體漲價」的情況,前兩次分別發生在7月份和9月份。原材料價格一漲再漲的原因何在?明年會否延續?下遊的家電企業又該如何應對?原材料價格普漲年前,雖然產品價格漲聲一片,但並沒有降低家電企業的促銷熱情。
  • 啤酒淡季受疫情影響小於白酒,今年增長還要看天吃飯
    對於此次疫情對業務影響,國內兩大啤酒巨頭之一青島啤酒(600600.SH)回復第一財經稱暫時無法預估,而另一巨頭華潤啤酒(00291.HK)當天未予以回應。事實上,受益於提價和品質升級,2019年國內啤酒企業剛剛收穫了一個豐收年。2019年前三季度,啤酒股整體業績向好。
  • 青島啤酒深度解析:升級提效望共振,百年青啤謀復興
    3)成本壓力下的被動提價。2018 年華潤、青啤、百威英博等龍頭企業因原材料與人工成本上升,引領集體漲價。未來為降低成本壓力,不排除公司被動提價行為。2.1. 產品:定位+研發+策略三板斧加碼高端化 2.1.1.
  • 釣魚臺、國臺、郎酒等醬香型白酒品牌集體提價:沒有消費基礎支撐
    記者注意到,從國慶節以來,醬酒企業已然集體提價或者通過控貨方式變相提價,其中包括茅臺系列酒、國臺酒、金沙回沙酒、釣魚臺、郎酒等多家主流醬酒企業,其漲價幅度少則每瓶10%,多則30%~40%甚至更高。與此同時,緊跟貴州茅臺的步伐,貴州、四川、山東、廣西、福建等醬酒主產區的酒企,紛紛布局泛全國化戰略,藉助醬酒「風口」擠壓區域性白酒的市場。
  • 被「人」壓垮的燕京啤酒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使得全國大部分的餐館和全部的娛樂場所遭到關閉,而在家中自斟自飲又不符合主流消費者對於啤酒的消費習慣。據國盛證券數據,一季度全國的啤酒行業銷售量下滑了33%。行業的集體困境,正是體現龍頭企業護城河與品牌壁壘的時候。
  • 啤酒行業深度報告:以美日為鑑,探析我國啤酒行業進階之路
    我國啤酒行業價格戰期間,啤酒零售價增速顯著高於國內企業出廠噸酒價增幅,餐飲終端利潤空間大。2008 年之前啤酒行業主流價格帶為 5-6 元/升,增幅較為緩慢。2008 年通貨膨脹壓力下大麥、包材價格大幅上漲,啤酒企業為抵禦成本壓力集體提價。
  • 年底提價股價還要漲?
    距離上次提價已經接近四年,從歷史上看,醬油行業通常三年左右會普遍提價;另外大豆價格上漲較多,渠道利潤率下行,市場現狀對產品漲價均具備較為充分的提價條件。總之,年底加上消費內循環疊加消費側改革,白酒和醬油行業是最直接受益的板塊,提價窗口期已然到來。
  • 重慶啤酒和青島啤酒哪個投資價值大?
    來源: 財經大人物我對重慶啤酒(SH.600132)和青島啤酒(SH.600600)的優勢和劣勢的認識是這樣的:第一,重慶啤酒是西南地區最知名的啤酒品牌,青島啤酒是全國範圍內最知名的啤酒品牌。重慶啤酒是嘉士伯集團成員,區域領先的啤酒企業。公司共擁有15家酒廠,位於重慶、四川和湖南等地,其中重慶是核心市場。第二,重慶啤酒擁有「重慶」和「山城」等兩大本地品牌,2013年底成為全球第三大啤酒商丹麥嘉士伯集團成員後,又獲得了樂堡、嘉士伯、凱旋1664等品牌的生產和銷售權,形成了「本地強勢品牌+國際高端品牌」的品牌組合。
  • 新一輪調味品大範圍提價何時到來?
    提價,一直是助推調味品股價的重要因素。在民生證券看來,雖然疫情擾亂了調味品提價節奏,但目前市場仍處在成本上漲與需求復甦交織的背景之下,因此判斷2021年仍有提價預期。從歷史上看,成本上行給調味品企業造成的經營壓力,是提價的主要動力:例如2010-2011年提價伴隨著白糖、包材價格上漲;2012年提價則主要由大豆、包材漲價驅動;2013-2014年提價伴隨著白糖漲價;2016-2017年提價伴隨著物流成本、瓦楞紙價格上漲。
  • 雀巢奶粉年內再次上調 雀巢咖啡提價在即
    同時,胡女士還表示,元旦前雀巢奶粉價格預計會趨於穩定,不過近幾日接到了雀巢咖啡提價的通知。「咖啡過幾天肯定會漲!」     然而記者發現,有些超市不僅沒有提價,反而正在搞一些特價促銷活動。在市區大潤髮型超市,記者看到900克桶裝雀巢力多精3號奶粉打出98元的特惠價,原價為115元/桶;雀巢全脂奶粉400克袋裝現價為26.8元,原價則為28.4元。
  • 光明乳業部分乳製品今起提價5% 系年內二度提價
    11月中旬,光明乳業武漢地區部分鮮奶和酸奶製品提價5%~7%。當時光明乳業武漢公司相關負責人稱,漲價只在武漢地區進行,對於是否會擴散到全國市場尚不好說。時隔一個月左右,上海地區的光明乳製品也開始漲價,對此光明乳業解釋稱,是出於成本壓力上升所致,且由於全國各地奶源價格不一,此次漲價將會分地區、分產品陸續提價。
  • ...清冷」啤酒股飆升邏輯找到了!機構談「喝啤酒」的三種正確姿勢
    僅從6月份以來的市場表現來看,7隻啤酒股全線上漲,蘭州黃河、惠泉啤酒、燕京啤酒等3隻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10%以上。天風證券分析師劉暢看來,夏暑旺季提升預期,啤酒行業表現亮眼,延續前期強勢。劉暢表示,「啤酒行業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較大,但二季度隨著餐飲動銷的恢復,啤酒行業業績有望逐季改善。
  • 啤酒旺季或將迎消費小高潮,相關標的迎良機丨牛熊眼
    麥芽是啤酒釀造的重要原料,在啤酒成本佔比約12%。新時代證券指出,啤酒行業高端化趨勢或將加速,澳麥進口替代短期原料成本有增長,但不改變這一趨勢,95後、00後新一代消費主體對高品質、個性化酒精飲料的需求將持續驅動企業產品創新,2019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啤酒行業發展也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對「水啤」需求量持續降低,企業業績訴求強於份額,啤酒高端化業績釋放的拐點也將到來,重點推薦有股權激勵,管理勢能逐步釋放的青島啤酒
  • 白酒提價潮「製造」財富效應 茅五瀘連創新高
    楊勇勝:年底階段,多家白酒企業紛紛上調出廠價,進一步提振了市場情緒。事實上白酒企業普遍會在年底制定來年的量價策略,春節旺季備貨前的11~12月份,也是行業提價的頻發期,這個時點提價並不意外。不過今年提價企業數量更多,時間更早,有兩個原因推動:一是包材和原料成本今年在不斷上漲,成本上漲推動企業提價;二是以五糧液、國窖為代表的高端白酒價格突破千元,這給次高端白酒企業打開了提價空間。為了追求增長、應對疫情帶來的低端產品下滑,企業也有動力去推動高端產品的放量與漲價。《紅周刊》:您預期酒企提價隊伍是否會繼續擴張?
  • 剛剛 白酒集體殺跌!5漲停牛股閃崩跌停 茅臺也翻綠了!發生了什麼?
    此外,金種子酒(600199.SH)、皇臺酒業(000995.SZ)跌超7%;還有一系列黃酒、啤酒製造商大幅回調,其中黃酒股金楓酒業(600616.SH)、會稽山(601579.SH)跌超7%,啤酒股蘭州黃河(000929.SZ)、惠泉啤酒(600573.SH)跌超6%。從業績層面看,白酒領域頭部企業整合加速,行業「二八效應」愈發明顯。
  • 白酒扎堆提價機構齊聲唱多...
    截至22日收盤,中證白酒指數年內漲幅為108.20%,整個白酒板塊年內市值合計增加2.35萬億元,疊加啤酒(1205.78億元)、黃酒(36.25億元)、葡萄酒(147.08億元),累計增值規模接近2.5萬億元。
  • 伊利、蒙牛打頭陣提價!喝牛奶又要多掏錢了?
    知食君注意到,元旦後的近幾天交易日,A股乳業股迎來一波行情,多家頭部企業漲停。數據顯示,1月5日,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兩大巨頭漲幅均超過7%,而皇氏乳業、三元股份、天潤乳業、新乳業等多股均相繼漲停。
  • 頭部品牌提價 食用油要迎來一波漲價潮?
    原標題:頭部品牌提價 食用油要迎來一波漲價潮?此外,道道全等其他食用油企業相關負責人也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其後續確有擴產、提價計劃
  • 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 家電企業年內第三次提價
    下遊數據 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 家電企業年內第三次提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