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朋友圈熱轉故宮招了波有毒的設計師。從此,故宮博物院高冷的畫風就變成了這樣……恩,主要看氣質。
一卷「朕知道了」紙膠帶,成了近幾年臺北故宮最暢銷的周邊產品之一腦洞大開之後,決定從《唐人宮樂圖》開刀
▼
於是,就出現了這個處處透著怪意但又很想讓人買回來犯二的「墮馬髻」頸枕
但我們不能把臺北故宮的周邊釘死在惡搞上。事實上,他們還販售有很多氣質高雅的周邊產品。
▼
這款書法系列西餐具,取材自宋徽宗所創的書法瘦金體。瘦金體書,其特點為筆畫細瘦,轉折處將藏鋒、露鋒、運轉、提頓等痕跡強化並保留下來。用人話版本翻譯:看圖即可。
▼
舊時帝王書齋裡的珍玩,變作了今日餐桌上的雙連油醋瓶
▼
看完了惡意賣萌的鼻祖,來看看國內其他博物館的一些周邊產品
▼
蘇博推出過以館藏文物秘色瓷為原型的創意曲奇餅乾
▼
看完了這些,是不是傷透了心
原來國內國外的設計師都有毒啊!
▼
古埃及的木乃伊堪稱是大英博物館最受歡迎的展品。因此,推出的系列周邊產品也以此為首推。
▼
木乃伊棺槨造型的鉛筆盒,這想法簡直了
▼
木乃伊造型的U盤
▼
這組萌萌噠的橡皮鴨,大英博物館方面給出的噱頭是——「和歷史一同洗個澡」。還真是有點冷啊
▼
日本武士橡皮小鴨
▼
沒錯,這貨源於曾經的世界第一高價名畫,愛德華·蒙克的《吶喊》!
期待他們後期更多的神來之筆
(來自燴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