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地球上「最乾淨」的大陸是淨土嗎?
智利的南極基地暴發疫情,36人感染新冠病毒。 至此,七大洲全部被波及。
之前很多人稱,就新冠疫情來說,南極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病毒很難到達南極大陸,然而實際的結果是,南極也不過是一步之遙。
南極有海洋包圍著的南極洲,北極有陸地包圍著的北冰洋。兩極的冰雪王國凝固了全球70%以上的淡水,擁有全球最厚的冰層(約4800米)和最低的空氣溫(-89℃)。
在極地,夏季全天陽光普照,冬季長夜漫漫不見太陽;白熊是北極的霸主,企鵝是南極的「土著」。南極大陸邊緣的地衣和苔蘚是極地的綠洲。
02病毒很可能被冰封其中嗎?
公元前331年,希臘人開啟了人類前往南極的徵程。如今已有50多個國家在南、北兩極共建有260個科學考察站。
疫情已抵達南極,病毒有可能被冰封其中嗎?
身處地球,當面臨全球的災難時,沒有哪一塊大洲可以置身事外。
我不禁在想,5千米後的冰層中,是否還會有其他病毒?也許南極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完全是淨土。
03為什麼不把進口冷凍食品停了?
一是進口冷凍食品價格低廉,能夠平抑國內肉類價格,降低通脹;
二是進口食品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一部分,是重要補充;
其三則是進出口結構需要,不可能只出口而不進口,何況某些高精尖的設備和技術不是花錢就能簡單買回來的。
在食品安全話題中,很多人喜歡拋開劑量談毒性,大談隔夜菜不能吃,發黴的蘋果要扔掉等等。
實際上隔夜菜裡面的亞硝酸鹽含量極低,老人吃了幾十年也沒事。而蘋果上距離腐爛部分兩釐米的地方黴菌含量就已經微乎其微。
04普通人可以減少購買進口冷凍食品
冷鏈運輸的工作人員每天要接觸大量包裝,如果存在病毒,手上沾染了病毒再去觸摸鼻子也眼睛的話,就有可能感染。
對於普通人來說,當然可以減少購買進口冷凍食品。
如果購買了,也不用過於擔心,儘量每次少買點,一次吃完,不在冰箱保存,清理包裝和化凍時戴一次性手套,衝洗用流動的自來水,高溫加工。
2020年是比較難的一年,疫情不會迅速結束,做好長期鬥爭的準備,防範從細節做起,臨近春節,出門最好還是戴上口罩,尤其是去人多的室內場所。
冬季疫情傳播風險增加,元旦、春節要不要回家,該注意什麼?
建議:減少不必要出行,鼓勵錯峰返鄉返崗;旅途戴好口罩,減少交通工具上用餐次數!減少聚會聚餐等活動,提倡公筷制、分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