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檔化妝品賣不動?中國市場和電商「救了」歐萊雅

2020-12-12 半島網官網

今年以來,歐萊雅高檔化妝品部門已連續三個季度業績下滑,且成為第三季度集團內唯一業績下滑的部門。另外,歐萊雅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出現近五年內的首次下滑,但中國市場和電商渠道表現亮眼。歐萊雅該如何「拯救」業績?

歐萊雅旗下高檔化妝品品牌蘭蔻在中國市場銷售亮眼。

高檔化妝品「賣不動了」

高檔化妝品拖了業績「後腿」?今年,歐萊雅前三季度銷售額同比減少7.4%,出現近五年內的首次下滑。其中,高檔化妝品部門前三季度的業績分別下滑9.3%、24.7%、6.2%,且成為第三季度集團內唯一業績下滑的部門。

蘭蔻、科顏氏、聖羅蘭、阿瑪尼、聖羅蘭、歐碧泉、植村秀等均屬於歐萊雅旗下的高檔化妝品品牌。近日,歐萊雅對外公布將關閉一些線下門店,並裁撤涉及蘭蔻、科顏氏以及聖羅蘭等品牌的約400個崗位。

大眾化妝品和活性化妝品成為提升歐萊雅整體業績的「功臣」。根據財報,歐萊雅活性化妝品銷售額增速最快,旗下理膚泉等明星品牌的銷售額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大眾化妝品銷售額最高,巴黎歐萊雅、美寶蓮等知名品牌均賣出了不錯的成績。但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美寶蓮也傳出在各大商場撤櫃的消息。一位吉林長春市的美寶蓮經銷商向中國商報記者證實,今年1月至今,美寶蓮在長春各大賣場、商場撤掉了約40%的專櫃。

中國市場和電商渠道成為「業績救星」

今年上半年,全球線下實體銷售門店的關門、閉店,或成為拖累歐萊雅業績的主要原因。滯留在紐約的中國留學生小張此前一直做美妝代購生意,她告訴記者,目前她家附近的化妝品門店都未恢復正常營業,所有的「生意」處於停滯狀態。

線下渠道拖累業績的同時,線上渠道成為拉動業績的主力。根據財報,歐萊雅電子商務渠道的銷售在今年前三季度取得了61.6%的同比增長,佔到了集團總銷售額的23.7%。

值得關注的是,歐萊雅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業績十分亮眼。在集團整體業績下滑的情況下,其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不降反升。根據財報,前三季度歐萊雅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0.8%,其中第二季度的銷售額同比增長最多,達到30%。

中國市場的亮眼表現也給了歐萊雅等國際美妝巨頭恢復業績的信心。今年10月,歐萊雅不僅在中國市場開出了蘭蔻中國暨亞太首家旗艦店,更有「旗下產品漲價」的消息傳出。旗艦店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中國市場的銷售成績在蘭蔻全球銷售區域中位列第一。開業當天,銷售人員表示店內的明星產品已經有不錯的銷量,有消費者表示專門前來為蘭蔻「捧場」。

如何「拯救」高檔化妝品

在歐萊雅等國際美妝巨頭的眼中,中國市場或成為「拯救」高端化妝品業績的「救星」。蘭蔻中國旗艦店負責人此前曾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針對新零售做了一些布局,到八九月份,銷售額已經完全恢復到去年的成績。蘭蔻中國品牌總經理馬曉宇也曾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法國總部非常重視蘭蔻在中國的發展,未來還將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定製服務。

深耕電商渠道也在歐萊雅的計劃布局中。根據財報,歐萊雅高檔化妝品部門在全球電商渠道的業績同比增長了60.5%。歐萊雅方面公開表示,針對蘭蔻、科顏氏等品牌的關店、裁員,也是想要把這些品牌的業務重心轉向電子商務領域。

值得關注的是,10月15日,歐萊雅正式宣布任命葉鴻慕( Nicolas Hieronimus)為新任CEO,預計明年5月1日上任。這位新任CEO曾在高檔化妝品部門有突出業績。2000年,葉鴻慕把歐萊雅品牌定位調整為「輕奢品」,並創立了復顏抗皺、防曬、男士護膚等護膚系列;2011年1月他正式接管歐萊雅高檔化妝品部門,據財報顯示,歐萊雅高檔化妝品部門2011全年銷售37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佔集團當年總銷售額的1/4。

一位科顏氏的營銷推廣人員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目前歐萊雅大眾化妝品銷售額佔總銷售額50%左右,新任CEO上任後,歐萊雅或將在高檔化妝品上有所突破。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歐萊雅正式授權電商 化妝品大牌全渠道博弈
    「在中國的數位化營銷領域,蘭蔻已是中國第一大電子商務化妝品站點,蘭蔻玫瑰社區是中國第二大線上美容社區,奢妍美則是歐萊雅第一個多品牌電子商務網站,涵蓋蘭蔻、科顏氏、植村秀、碧歐泉、阿瑪尼、赫蓮娜、卡詩等8大品牌。」歐萊雅(中國)CEO貝瀚青如此向南都記者表示。
  • 歐萊雅宣布收購Takami 持「小藍瓶」推動中國市場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歐萊雅收購Takami後,其或將在中國市場上多了一個抓住消費者的爆品。歐萊雅集團對外公布,收購完成後,集團將獲得Takami品牌產品開發和銷售許可,目前收購工作還在進行中。值得關注的是,「小藍瓶」在中國市場銷售成績亮眼,尤其在電商渠道表現突出。
  • 歐萊雅上半年盈利雙降,但中國市場銷售額逆勢增長17.5%
    歐萊雅稱上半年利潤率得以維持,一方面得益於電商業務優勢擴大,期內電商渠道收入佔整體營收的四分之一,高於2019年年底的16%;另一方面,歐萊雅在中國內地的表現也是決定性因素,二季度中國市場增長了30%。
  • 財報| 歐萊雅上半年中國市場銷售額增長17.5%
    旗下產品分為大眾化妝品,高檔化妝品,活性健康化妝品以及專業化妝品四個部門。上半年電商領域增長64.6%歐萊雅在電商領域的增速高達64.6%,加速推動電商渠道的發展是驅動銷售額提升的關鍵。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發,百貨商場、美妝商店的暫停營業直接導致消費者轉向線上購物,促進了線上業務的增長。
  • 財報|歐萊雅上半年中國市場銷售額增長17.5%
    歐萊雅集團於1907年在法國創立,主要從事各類化妝品的生產與銷售,其產品銷往130個國家與地區。旗下產品分為大眾化妝品,高檔化妝品,活性健康化妝品以及專業化妝品四個部門。同樣,在北美地區大眾化妝品部門在線上市場份額獲得三位數的增長,高檔化妝品部門在科顏氏、蘭蔻和IT Cosmetics 的帶動下,電商渠道第二季度獲得了兩倍以上的增長,而活性健康化妝品部門在電商渠道的銷售也持續獲得三位數的增長,其中,適樂膚(CeraVe)獲得了50%以上的增長,修麗可(SkinCeuticals)也獲得了兩位數的增長。
  • 財報|歐萊雅上半年中國市場銷售額增長17.5%
    旗下產品分為大眾化妝品,高檔化妝品,活性健康化妝品以及專業化妝品四個部門。上半年電商領域增長64.6%歐萊雅在電商領域的增速高達64.6%,加速推動電商渠道的發展是驅動銷售額提升的關鍵。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發,百貨商場、美妝商店的暫停營業直接導致消費者轉向線上購物,促進了線上業務的增長。
  • 歐萊雅集團重組美國市場高檔化妝品部門,將關閉部分門店並裁員
    經歷了上半年的巨額虧損,近期國際美妝巨頭歐萊雅在海外市場傳出裁員的消息,而在中國市場卻傳出漲價的消息。消費者會為漲價後的產品買單嗎,歐萊雅在中國的止損「算盤」能打響嗎?蘭蔻中國暨亞太首家旗艦店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線下直營店尚未接到總部的漲價通知,至於聯營百貨店是否漲價,他不太清楚。
  • 化妝品巨頭業績下滑未能倖免,歐萊雅半年報亮點中國業務二季度反彈...
    2019上半年,亞太市場營收高達46.26億歐元,同比上漲24.3%。亞太市場除了為集團貢獻三成營收外,增幅也位列所有市場之首,功不可沒的電商渠道的業務發展主要來自中國。2018年,亞太超越北美成為歐萊雅第二大區域市場,中國區業績增長33%,達近14年新高。「中國消費者對大品牌、質量和產品的需求仍然非常強烈。」歐萊雅本次財報顯示。
  • 歐萊雅:前三季度電商渠道同比增長61.6%
    10月25日消息,《電商報》獲悉,全球最大的化妝品集團歐萊雅日前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在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內,該集團銷售額達70.37億歐元,同比增長1.6%;前三季度銷售額為201.1億歐元,同比下降8.6%。
  • ...中國市場|雅詩蘭黛集團|化妝品|裁員|愛茉莉太平洋|歐萊雅集團
    該公司繼續投資於電商、供應鏈的改進和信息技術,同時減少零售和辦公空間升級的支出,以應對衛生事件。雅詩蘭黛計劃重組關閉15%獨立門店 裁員近2000人在披露財報的同時,雅詩蘭黛集團也公布了一項為期兩年的重組計劃,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分銷格局和消費者行為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 中國化妝品市場還有機會嗎?歐萊雅寶潔資生堂……這樣說!
    本屆展會,來自世界各地的2600多家參展企業帶來眾多亞洲乃至全球首發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歐萊雅、寶潔、雅詩蘭黛、資生堂、愛茉莉太平洋等全球美妝巨頭也悉數亮相,用行動證明著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歐萊雅中國CEO費博瑞:堅信中國將成為歐萊雅全球第一大市場此次進博會,歐萊雅在中國大陸首發四大高端香氛新品牌:梅森·馬吉拉、拉夫勞倫、維克多與羅夫、華倫天奴,和精油護膚品牌蒂可麗,並帶來全球首款家用定製化妝品配方概念產品Perso、全球首個虛擬代言人「M姐」。
  • 歐萊雅、科顏氏等化妝品巨頭深入三線城市
    在歐萊雅(L』Oréal)蘭蔻(Lancôme)櫃檯,一位美容師將精華素塗抹在陳女士的臉上。她解釋道:「我最初在朋友那裡聽說了蘭蔻,去年我發現了這個櫃檯,試用了這裡的產品。它們讓我的皮膚感覺更加柔軟。」  鎮江屬於中國規模較小、不太富裕的「三線」城市。相對於北京和上海等市場較為飽和的一線城市,乃至南京等二線省會城市,這些城市的增長潛力較大。
  • 佰草集和美加淨賣不動了?國產化妝品該如何「絕地反擊」
    福建省福州市世紀金源購物中心佰草集專櫃的工作人員表示,來線下購買產品的顧客一天比一天少。其中,上海家化旗下化妝品品牌佰草集銷售額下跌超50%,美加淨銷售額也下降了20%。此前,上海家化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子公司上海佰草集化妝品有限公司虧損超9000萬元;主要負責六神、美加淨等品牌產品銷售的上海家化銷售有限公司虧損5970萬元。傳統國產化妝品品牌佰草集、美加淨真的賣不動了嗎?
  • 完美日記離「中國歐萊雅」還有多遠?
    逸仙電商新品從概念、開發到上線可以壓縮在6個月內,而歐萊雅、雅詩蘭黛等通常要7-18個月。不僅生產快,賣得也快,國內上市的化妝品公司庫存周轉天數是126天,而逸仙電商只有98天。 (3)借力代工廠。 在本次上市融資前,完美日記不是自己生產化妝品,而是找代工廠。這些代工廠也有為迪奧、蘭蔻等海外大牌加工的經驗。
  • 快訊|歐萊雅上半年營收下滑11.7%,中國一枝獨秀實現17.5%增長,二...
    歐萊雅在財報中分析道,受數百萬銷售點(髮廊、香水店、百貨公司、機場商店等)關閉影響,美容產品出現了供應危機,而不是需求危機,因為消費者暫時無法購買產品和服務。對於各部分表現情況,歐萊雅評述道,活性健康化妝品部門保持了良好的增長。高檔化妝品部門和專業產品部門在保持相對穩定的活動方面取得了成功,主要歸功於電子商務。
  • 美容周報 | 歐萊雅擬收購嬌韻詩旗下香水品牌Mugler和Azzaro,瞄準中國市場
    「沒有香水,化妝品不好賣;而沒打上時裝設計師的名字,香水也不好賣了,」《華爾街日報》記者曾在 1997 年 Mugler 一場高定時裝秀後評論,「所以為了繼續讓這個配方有效,時裝屋、香水製造商以及化妝品企業越來越多地走到了一起。」只是這個配方,在「設計師」這個創意角色被大企業挾持後的21世紀,也不再奏效了。
  • 寶潔和歐萊雅幹仗 到底誰是中國市場日化霸主
    那個年代,是一個大眾線產品佔據主導市場的年代,玉蘭油以其優質的產品和精準的定位在2004年打敗大寶成為當時中國化妝品市場裡最大的護膚品牌,市場份額佔比達到了12.38%。同時,公開資料顯示,玉蘭油也是2004年中國市場裡廣告投入最多的化妝品品牌。
  • 歐萊雅集團換帥
    1993年成為卡尼爾市場總監,並於1998年出任卡尼爾和美寶蓮英國區總經理。 2000年,Hieronimus被任命為巴黎歐萊雅法國總經理,隨後升任巴黎歐萊雅國際總經理,他把品牌定位調整為「輕奢品」,並創立了復顏抗皺、防曬、男士護膚等護膚系列。
  • 從歐萊雅、LVMH到資生堂、雅詩蘭黛,國際巨頭的高端市場競爭力從何...
    實際上,除了雅詩蘭黛和資生堂等早期創立高端品牌而起家的公司,像早年賣象牙皂的寶潔、賣冷霜的拜爾斯道夫等巨頭,都是通過收購建立起自身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歐萊雅的「極致收購篇」:高端品牌幾乎都來自收購 事實上,化妝品「一哥」歐萊雅集團幾乎所有的高端品牌都來源於收購。
  • 冬菇商學院|歐萊雅、雅詩蘭黛、資生堂,看世界化妝品發展!
    此時的各大化妝品公司通過自身研發和資本併購,不斷豐富自己的品牌矩陣,在全球化的市場下發展壯大。消費市場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化妝品消費國,中國和日本緊隨其後。全球的市場規模也由2016年的2200億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4880億美元,其中美國的化妝品約佔19%,我國能佔到總額的14%左右。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進行了近代化改革,從很多方面開始學習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