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那時候的手機還是以往的直板手機,功能很少,漸漸直板手機出現了觸屏功能,打字可以手寫輸入了,我老爸可是特別喜歡手寫輸入,因為他不太會拼音,十幾年過去了,手機經歷了改朝換代,我爸也換上了智慧型手機,然而他依然堅持著使用手寫的方式,每次跟他聊天回消息都特別慢,我就會問他:「你怎麼不試試用拼音輸入呢」,他跟我說:「那樣可能會更慢」,不可否認他說的是事實,直到我給他換上了百度輸入法。
百度輸入法這幾年致力於探索AI新輸入,打造全方位全感官輸入,除了鍵盤輸入外,還支持語音輸入、手寫輸入、表情輸入(AR表情)、動作輸入(凌空手寫)等多種輸入方式,全方位的輸入方式構成了百度輸入法『全感官輸入』的AI輸入新體驗。對於年輕人自然不用多說,這裡面每一個功能都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便利,其中表情輸入和動作輸入的可玩性也很高,今天我主要想講的還是手寫輸入和語音輸入。
百度輸入法的手寫模式下可以選擇三種手寫模型,分別是單字手寫、多字疊寫、多字連寫,同時也可以設置手寫筆刷顏色粗細,手寫識別速度,可設置鍵盤內外部手寫(支持鍵盤上直接手寫),支持手寫生僻字標註拼音。
單字手寫是對單個字通過8方向特徵提取,再將提取到的特徵通過神經網絡模型得到每個字可能的結果和對應的概率,給出最優的top結果展示。疊寫、連寫則是先通過切分器將用戶書寫的多個字進行切分成單字,然後對單個字通過8方向特徵提取,再將提取到的特徵通過神經網絡模型得到每個字可能的結果和對應的概率,最後利用HMM+語言模型計算出這些字組成的句子的可能概率,給出最優的top結果展示。
我老爸對這個疊寫模式特寫喜歡,以前他用手寫每次都是要寫完一個字等一下選擇後才能繼續寫,現在可以一口氣把一句話寫出來了,而且識別率十分高,他超級喜歡這個功能。聽他說完我自己也試了一下,確實是十分好用。
相信大家一定見過很多人聊微信都是發語音的,但是也有很多老年人是從來都不會去發語音的,他們總是覺得跟手機講話再讓別人聽會不太自然,所以才選擇發文字,儘管這樣會慢一些,但是有天我見到我爸竟然對著手機講話了而且不是在打電話,我感到挺奇怪的,就問他:「爸,你不是不喜歡發語音嗎?」,他回答我說:「我沒有發語音,只是在用語音輸入,這個輸入法真的不錯,我這不標準的普通話識別起來完全沒有出錯,工友們都說我比起前打字快了」。
聽他說完其實我還是很有感觸的,我們見過了太多的APP不斷優化升級試圖給年輕人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往往卻忽略了老年用戶的使用體驗,但是百度輸入法給我的感覺卻不一樣,它既給年輕群裡不斷帶來新升級,同時也讓老一輩使用者能夠享受到科技的便利,我想這才是全感官輸入的真正價值所在。不難想像,未來百度輸入法會被進一步應用在各種智能設備上提高與用戶的交互,我能夠預料它總有一天會走向世界,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多元的輸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