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寶寶降生,家裡的每一個人肯定都很重視,特別是老人家。可以說是非常寵愛寶寶的。有些老人家在餵寶寶吃奶的時候想讓寶寶吃飽一點或者營養一點,都不知不覺會在奶瓶裡儘可能的添多一點奶粉下去。很多小夥伴就會問這樣子對嗎?小編作為新手媽媽。也想今天跟大家探討一下關於奶粉餵養的一些常見的問題。
小編通常在產檢結束後都去上一堂小小的育兒課,知道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母乳有著奶粉不能代替的營養。奶水多的媽媽真的是上天賜予她寶寶的大禮但是對於奶水不足的媽媽真的很頭疼了。最終還是來到嬰兒用品店買奶粉買奶瓶。小編當時的情況是既不多奶也不至於餓著寶寶,也需要買著配方奶粉在家囤著。隨著我家寶寶月齡增加,小編母乳中的營養不再適應到她的生長發育需求。到那時不得不用輔食或者奶粉增加營養。
小編也跟大家一起衝奶粉,來!首先,先來看一下衝奶粉用什麼水最合適呢?日常用水是我家寶寶衝奶粉的首選。當然,我知道日常用水是沒什麼問題的,因為大部分地區日常用水自來水相對都符合國家標準。如果再講究一點的話,可以把自來水煮沸之後,晾至40度到50度左右。其次,純淨水和礦泉水,也是有新手父母用來衝奶粉的。在這兩種水中做選擇的話,小編更傾向於用純淨水。因為礦泉水有可能在衝奶粉的時候,會干擾到奶粉中的微量元素,影響到寶寶的營養。當然,各位新手父母,也可以到專門的店鋪或者是超市諮詢相關銷售人員選到一款合適你寶寶的水。
第2個問題就是衝奶粉的時候是先放奶粉呢?還是先放水?有些人覺得無所謂。小編堅決不認同。必須是在奶瓶中先加入水,後加入奶粉。然後再按照奶粉罐上標註的衝調比例衝奶。注意要拿奶粉罐自配的小勺倒奶粉,也千萬千萬要注意水和奶粉的比例。所以上面說到的老人儘可能地把更多的奶粉衝到奶瓶中是錯誤的。要告訴老人,奶粉濃點可不是營養價值更高哦。有可能還會相反。講到這裡,讓小編想到了之前的一條新聞。貴州的一個男嬰,因為家裡人把奶粉衝得過濃,導致嬰兒嗆奶後,窒息昏迷。搶救數小時後才脫離了危險。真的要弄清楚啊不然就是好心辦壞事。
奶粉過濃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哦,有的寶寶腹瀉或者肚子痛也可以看看是不是ta吃了過「重口味」的奶導致消化不良啦。記得要濃淡適宜。現在搞掂了對不對,小編告訴你別偷懶,原來還有一個步驟呢。
衝完奶粉之後,小編都會大力的搖晃奶瓶,感覺這樣可以幫助奶粉充分的溶解。但是沒想到是錯誤行為哈。幫助奶粉溶解是對的想法但是姿勢錯了。應該是兩隻手夾緊奶瓶,來回搓動。最後就是要把奶滴在手腕上試一下溫度。
最後小編想說,當父母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不要老「控幾不住我記己」。每個當父母當長輩都會疼自己的小孩,但都要「適可而止」,這個哲學適用於所有事情包括衝奶粉。小編想起剛剛當媽媽的時候真的很頭疼,也容易發火但對於寶寶也拿出自己百分之一百的耐心。為了寶寶快樂成長,練就一身技藝。「寵」字不當頭,科學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