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平八郎「一生伏首拜陽明」 ,王陽明心學真能讓人文武全通?

2020-12-22 騰訊網

少年王陽明死磕竹子,到底為了啥?一場大病後人生出現新拐點

王陽明是一代心學大師,他的功績可以比肩孔孟等聖人,號稱古今第一完人。

然而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知道王陽明的學徒都有哪些人嗎?曾國藩、蔣介石、 東鄉平八郎……

王陽明的心學在現代是近些年才開始受到推崇,但在日本,通過明朝一個叫了庵的和尚,日本貧弱的現狀出現歷史拐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在亞洲脫穎而出,成為新興強國,有說法稱,日本的明治維新是受陽明心學的影響。

那麼,王陽明到底是何方神聖,他的心學到底在講什麼?我們能從這位偉人的學說中學到什麼,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陽明心學對於現代人來說,比較晦澀難懂。「源易緣」今天就通過少年王陽明做的一件有趣的事兒:死磕竹子,來看陽明心學到底在講什麼。

新婚遇貴人:怎樣才能成為「聖賢」?

王陽明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家庭出身十分優渥:不僅有錢,父親還是進士第一名,更可貴的是,王家的家庭教育十分開明,少年王陽明寫了一首詩,父親王華就看出兒子嚮往沙場生活,親自帶少年王陽明到居庸關外見識生活。

王陽明從小的環境真是讓人羨慕死:比你有錢的人,比你還聰明,比你聰明又有錢的人,又比你還努力,比你有錢、聰明、努力的人,還有個思想開明的父母:這樣開掛的人生,不要太滋潤。

王陽明從小就是神童,十二歲的時候就寫下一首廣為流傳的詩《蔽月山房》,名動一時,從此更加受到家人器重。

神童智商異於常人,為人行事也異於常人,少年王陽明經常幹出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並且十分專注,因為他是神童,所以家人和周圍的人對他也是十分包容。

不知不覺王陽明到了娶親的年齡。這一年,18歲的王陽明到江西接回新婚媳婦兒歸家途中,在路上他拋棄新婚妻子,棄船登岸,拜謁了當時有名的理學家婁亮,向他諮詢了一個問題:怎麼樣才能成為聖人?

婁亮給出的答案就四個字:格物窮理。

這四個字來頭很大,簡單理解就是通過研究一個物品,來悟見世間萬事萬物都具有的內在規律,也就是「道」。

回到家後,他就開始了他的格物之旅,就地取材,開始格自家院子裡的竹子。

死磕竹子:7天7夜至吐血,人生走向拐點

追求聖賢之道,王陽明是十分認真的。為了在竹子身上格出世間大道,他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找了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格竹子。

結果茶飯不思的兩人對著竹子格了3天,朋友體力不支,中途退出。

死心眼的王陽明繼續「格」了4天4夜,恰逢一場大雨傾盆而下,年輕的王陽明被澆了個透心涼,最終格了7天7夜竹子後,不省人事,口吐鮮血才作罷。

這次格竹子,陽明先生格得驚天動地,心力交瘁,但一無所獲。從此之後,王陽明對朱熹的「格物窮理」生出疑惑:格物並不能得到「道」。

這次格竹子,看似兒戲,但對陽明先生獲得心學達到卻是一個拐點:至此之後,他沒有再跟在朱熹後面亦步亦趨,而是試圖另尋途徑,尋找得到人間大道的方法。

其實,站在後來者的角度上看,「格物」並沒有錯,西方人傳統習慣就是格物,研究物體內部關係,牛頓發現了牛頓定律,伽利略發明天文望遠鏡,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的雛形……

而王陽明之所以沒有從竹子裡發現「道」,還是功夫不到,或者他的志向並非科學家而是哲學家。

其實世間的每樣事物,都有它的物理特性,也有文化屬性,站在這樣的角度,認真地研究身邊事物的特性,為我所用,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無論如何,陽明先生通過格竹一事,他追求聖賢的道路走向了一個拐點:成為聖賢只有另尋它途。

龍場悟道:在棺材裡睡了一夜,悟到心學大道,掌握它,所向無敵

王陽明悟道的龍場在當時是一個邊陲之地,四周都是類似於原始人的部落和遍地野獸。

孟子曾有言:「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王陽明在龍場就面臨這樣的境況,但他沒有忘記自己做聖人的初衷,終於在一個雷電交加的晚上,他躺在自己給自己造的棺材裡,悟出了心學精髓: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王陽明讓人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內心,肯定內心即思想的力量。

佛教有觀自在菩薩:只要內心自在無掛礙,人人可以立地成佛,可以成為菩薩。

而王陽明的心學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即人的內心就有無窮強大的力量,所謂心外無物,心即理,所有的大道,人們的內心中原來都有,只要遵循它,實踐它,就能成為聖賢。

王陽明的後半生的功績,也確實能驗證心學的正確性,武功方面,他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及江西匪類。文治方面,他的學生遍天下,後世很多人都是王陽明的忠實學生,甚至日本有人認為,日本明治維新多半是王陽明的功勞。

可見,王陽明真的是不世出之奇才,他和孔子一起,被稱為我們古今兩個「三不朽」的完人。

如果真能領悟王陽明心學精髓,我們在人生也可以上一個大在臺階。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相關焦點

  • 王陽明心學是成功學?不要過度神話
    據說在給東鄉平八郎的慶功會上,他面對一片誇讚之聲,沒有自吹自擂,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與眾人,上面刻著七個大字:一生俯首拜陽明,這事兒真偽有待確認。最起碼日本正史之中沒有這樣的記載。暫且不說東鄉平八郎研究沒研究。如果他研究過王陽明,那也是被弄跑偏了。
  • 王陽明的心學,到底有多牛?為何能給人強大力量?看完就明白了
    雖是中國文官,卻被評為「日本軍神」的東鄉平八郎一生參拜,連日本首任首相都是他的信徒、粉絲雖是中國人,卻推動了日本明治維新,把日本從幕府時代推翻,使日本躋身於世界經濟、軍事強國之列雖是日本最受尊敬的中國人,也是日本雕像最多的中國人,卻在中國年輕一輩裡面幾乎無人知曉......
  • 王陽明:日本最敬畏的中國人,被日本軍神膜拜,卻在國內很低調
    心學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後傳於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也就成為了日本軍神——東鄉平八郎的偶像在1905年的時候,是日俄戰役中那個異軍突起的天才將領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當東鄉平八郎率領弱勢的日本海軍在日俄戰爭中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
  • 王陽明的心學是怎樣的?如何用思想平定明朝的宸濠之亂?
    王陽明創造的「心學」,不僅僅是一種學說,也包含了一種戰無不勝的法則。王陽明曾利用「心學」中的「心理學」思想平定了明朝宸濠之亂,並創下不世之功…… 1519年8月20日,明代大儒王陽明利用"心學"中的「心理學」思想平定了「宸濠之亂"。
  • 一篇文章告訴你,王陽明心學多「兇猛」?日本軍神:只能俯首叩拜
    對於王陽明這個人我們還是比較熟悉的,他叫王守仁,號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心學的巔峰,不僅能文,而且能武,人們習慣將他和孔子,孟子,朱子一起並稱為中國的四位聖人,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孔、孟、朱、王。幾年前,火爆一時的暢銷書《明朝那些事》讓很多人都知道的了王陽明,另外,語言幽默的通俗版陽明傳記《明朝一哥王陽明》,也讓許多人知道了王陽明;「百家講壇」講述《傳奇王陽明》,更是讓他火了一把。
  • 王陽明智慧:成為內心強大的人並不難,從好好吃飯開始就可以達到
    當你從小事上慢慢做到了知行一體,那你也會真正地明白何為知行合一,如何逐漸地去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為什麼要讀王陽明?一直以來,王陽明都是一個偶像般的存在,很多著名的大人物,如張居正、曾國藩、梁啓超,甚至日本的東鄉平八郎、稻盛和夫等都是他的超級粉絲。曾國藩說,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話下。
  • 王陽明能夠創建「心學」,離不開他經歷的這些!
    但是現在看來,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子能說出這句話,是很有自己的思想的。王陽明從小立志做一個可以定國安邦的聖人。他少年時喜歡舞槍弄棒,有英雄情結;在接觸朱熹的理論時,就有了做聖人的念頭。王陽明開始研讀經典,向高人求教,這些經歷和學習,讓他積累了很多東西,思想和眼界有了很大的提高。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為人處世牢記兩條「天規」,多數人不在意
    因而為人處世最複雜的並非追名逐利,而是修煉內心,明代「心理學家」王陽明早已悟透了這一道理,創立了響徹千古的「心學體系」。在為人處世上,王陽明的很多學說和觀點一語中的玄機,幫助很多人解決了困惑一生的難題。
  • 千年不滅一盞燈:王陽明96字家訓,濃縮了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王陽明辦學堂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這是立德;王陽明曾多次平定叛亂,康有為曾評價其:大儒能用兵者,惟陽明一人而已。這是立功;王陽明創立的「心學」與當時盛行的「程朱理學」分庭抗禮,這是立言。他說心就像果子的蒂一樣,而人的行為就像果子一樣,如果蒂不好,果子會受到影響;如果蒂壞了,果子也會尚未成熟就墜落,甚至爛掉。所以說,人一定要有良知並且心地善良,「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核心。良知就是「好心地」。王陽明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
  • 王陽明「誅心斷案」:公堂上脫得只剩內褲,一句話讓盜賊痛哭流涕
    王陽明能僅靠幾句話就逼出一個蠻橫無理的大盜的罪行招供,挖出一個入定三年不言不視的老和尚的內心獨白,這一切都得益於其對於「心學」的理解,且理解極其透徹,可能將世間的事情,均用「心學」來加以推演,從本源上發現問題所在,一擊即破。
  • 王陽明:世間這3種人最命苦,不會幸福,希望你不是
    王陽明:世間這3種人最命苦,不會幸福,希望你不是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開創了偉大的「心學」體系,是中國歷史上位列第一陣列的大哲。他的思想一出世,便形成了巨大的反響。數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國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二十一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 王陽明:有本事的人,落魄時牢記兩點!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
    王陽明:有本事的人,落魄時牢記2點!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1個人的水窮處,也恰好是1個人輝煌的開始!因而就有這句「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只要是你能經受人生的風風雨雨,並且能扛過來,那世上的難事兒,再大的風浪,都難不倒你了!
  • 王陽明制勝法則:男人想要幹大事,悟透3要訣,方可大富大貴
    王陽明不僅僅是中國的聖人,一代心學大家,他還是一個軍事家,一個創造心學的人,能將自己的心學智慧運用到帶兵打仗上,還能打勝仗,王陽明是個擁有智慧的人。1905年,日本軍神東鄉平八郎,率領裝備處於劣勢的日本艦隊,大敗俄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日本天皇為其舉辦慶功宴在眾人一片誇讚之聲中,東鄉平八郎高舉起一塊腰牌,上面寫著七字:
  • 王陽明心學為何能給人強大力量?關鍵在這「3個詞」,看完就明白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縱馬定乾坤」,用這句話來形容王陽明,應當是十分合適的了。他雖然是中國文官,卻被評為「日本軍神」的東鄉平八郎一生參拜,連「日本企業之父」澀澤榮一以及日本首任首相伊藤博文都是他的信徒。
  • 王陽明用實際行動告訴人們:在挫折和失落中一定要堅持、要堅強
    王陽明,浙江餘姚人,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明朝的心學大師。他從出生就異於常人,他母親懷胎十四個月才生下他,還因為祖母夜夢仙人,乘雲而來,給他取名叫王雲。但是這孩子從生下來就不會說話,為此,家裡人很難過,結果他5歲那一年,家裡來了一個和尚,見到這孩子說,這孩子好啊,只是說破了。
  • 王陽明心法到底說了什麼?讓日本人如此痴迷,而我們卻視而不見
    雖是中國文官,卻被評為「日本軍神」的東鄉平八郎一生參拜,連日本首任首相都是他的信徒、粉絲雖是中國人,卻推動了日本明治維新,把日本從幕府時代推翻,使日本躋身於世界經濟、軍事強國之列雖是日本最受尊敬的中國人,也是日本雕像最多的中國人,卻在中國年輕一輩裡面幾乎無人知曉。
  • 王陽明: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打不贏三大戰役,終究一敗塗地
    再看王陽明,被宦官劉瑾陷害,在龍場那樣像是天堂的中央,也堅持修煉本人的內心,每日都是在考慮怎樣成為聖人,堅持悲觀的心態,你才能夠有才能去改變命運!要想鹹魚大翻身,那麼就一定不能夠偷懶,有些人能涅槃重生,有些人卻從此蛻化,這就是做與不做的區別。我們普通人要想擺脫窘境,那麼就更得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這其中,還需求學習王陽明的聰慧。
  • 明朝心學大師王陽明的妻子,新婚之夜在房間裡大哭
    新郎接過銀子後,揭開蓋頭連連道謝,新娘看到後,差點暈過去——黝黑的皮膚,肥頭大腦的樣貌,這哪裡是王陽明?原來,那個人只是諸府的一個小廝,因為在新婚當日,諸府上下都沒有找到王陽明,可是喜帖都發出去了,怎麼能言而無信呢?王陽明的老丈人才想出了這個下冊。
  • 王陽明到底有多「牛」,連日本首相都是他粉絲?看了心服口服
    這個人就是王陽明,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是一個能文能武,繼孔子、孟子之外儒家影響最大的人物,也被稱為五百年來最完美的人之一。王陽明的心學在日本被崇拜到什麼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