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著你跑的聲音」,這個技術想讓耳機下崗

2021-02-13 極客公園


不帶耳機,順便解放你的耳朵。

夜深了,你調高音量刷抖音,女朋友卻沒有一巴掌扇過來,原因是聲音只有你聽得見,而她聽不見。第二天一早,因為不想打攪到她,你仍把鬧鈴設置成「只對你響」。開車一起上班途中,你聽見導航傳來的一個又一個轉彎提示,而她專注在視頻會議裡。路過街角某個廣告牌,傳入你耳中的男裝廣告,而她的或是「人間嗩吶」李佳琦「OMG,買它!」。

科幻。一家叫做 Noveto Systems 的以色列技術公司告訴我們,即便這聽起來還有些「賽博朋克」,但是我們正在無限接近未來。

最近 Noveto 發布了一款名叫 SoundBeamer 1.0 的桌面設備,基於這個設備,Noveto 的聲音光束(SoundBeaming)技術可以實現無需耳機情況下直接將聲音傳遞給「指定」聽眾的耳朵,而其他人聽不到,這款產品在 2021 年聖誕節前就能上市。

Noveto 設想未來消費者可以有兩種方法使用到它的技術,一個是自有品牌硬體,二是對第三方產品的嵌入解決方案。SoundBeamer 1.0 將是其第一款消費級產品。然而有媒體報導 Noveto 早在 2016 年就曬出過類似想法——將這項技術嵌入到手機、電視、電腦、遊戲主機、VR 和各種物聯網設備中,並在 2016 年年底前讓人們體驗到。四年過去了,這個偉大目標沒變多少,那我們看看技術迭代了如何。

追著人跑的聲音

SoundBeamer 1.0 可以與任意藍牙設備連接,並且內置了用於定位耳朵位置的 3D 傳感模塊和麥克風、專有的 Noveto 數位訊號處理和晶片組、定製的雙換能器陣列、Noveto Connect 實用軟體。

一個聲音信號通過 DSP 晶片被轉換成能夠定向傳播的超聲波信號,揚聲器將超聲波定向投射到聽者的局部空間內。3D 傳感器事先定位並追蹤耳朵的位置,並在耳朵周圍形成一個「聲音口袋」(sound bubble),從而讓聽眾聽到「立體聲」。

比較神奇的一點是,當聽者移動頭部,聲音也能跟著「走」,不過是在有限範圍內,一旦聽者完全離開聲音傳播路徑,也會聽不到聲音。也就是說,這項技術保證在有限範圍內,讓聽眾一直有不受損、沉浸式的聽覺體驗。CEO Christophe Ramstein 認為這或許是在 iPod 之後,在聲音上最大的創新了,「用上它你會有一種自由感,而且這種感覺真的很神奇。」

其實這並非一種全新技術。其本質是定向聲技術,利用超聲波的指向性特性,控制可聽聲的空間分布和路線傳播,同時保證聲強不會隨著距離明顯衰減。

由於可聽聲波在空氣中傳播是發散的,影響傳播效果,而超聲波波長短,衍射能力差,在均勻介質中能夠定向直線傳播。具體來說,就是將可聽聲調製到超聲波頻段,並由超聲換能器發射到空氣中,根據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特性,高頻信號會被迅速過濾掉,而高頻信號上的可聽聲信號會自然濾出,實現聲音的定向傳播。

產品還沒面世的當下,無法知道這是否也是一家用 PPT 造產品的公司。但是早在 2016 年,已經有主流媒體率先體驗。

「在我的 demo 裡,我只能聽到一段很短的音頻,當時只有一個人在講話,這項技術如何處理音樂、視頻遊戲等更為複雜的音頻,尤其在低頻表現力上,還有待觀察。」科技博客 Ars Technica 寫道。

CNBC 記者在 2018 年一篇文章裡說,「我和 Brian Wallace(當時的 CEO)坐在一起觀看一段視頻,當把普通音頻切換到 Noveto 技術後,我好像有了我自己的私人影院。利用攝像頭跟蹤我的頭部運動,聲音直接傳到我的耳朵裡,我一邊聽著音頻,一邊與 Wallace 交談,但是他只能聽到我說話,卻聽不到從揚聲器裡傳出的聲音。」

「這兩種狀態並存是超現實的,讓我覺得這個聲音好像是從我自己腦袋裡發出來的。」

有哪些實用性

對於定向聲技術的進階版,比如如何在耳朵周圍形成「聲音口袋」,Noveto 並沒有太多闡述。不過,Noveto 說它是第一家將聲音光束(sound beaming)變成可用產品的也不為過,至少在消費級領域。2018 年 CES 上,Samsung C-Lab 創新實驗室帶來一款攜帶型定向喇叭 S-Ray,也有媒體稱索尼曾想推出類似產品,不過價格過高。

價格之高是一方面,能不能達成像 demo 視頻裡的體驗效果就是另一回事了,畢竟在這項技術眾多應用猜想中,它被認為最應該與 VR 結合帶來從而更加沉浸式的娛樂體驗。

在國內,更多的商用落地在商場、銀行、交通提醒、博物館講解等嘈雜的公共環境中,相關定向聲技術的應用價值在於讓區域內的人聽得更清楚,然而定向傳播的聲音又不幹擾周圍人,同時這種商用級別的場景對於聲音品質的要求並不高。Noveto 已經與車企籤訂了協議,在車內形成駕駛員和乘客互不幹擾的獨立音頻空間,不過這聽起來依然「未來」。

Novete 成立於 2011 年,為了讓自己產品更好的商業化,它曾經找來 Brian Wallace 擔任 CEO,Wallace 過往在很多大型公司擔任重要的市場職位,黑莓、Google、三星、安卓之父創辦的 Essential,還有 Magic Leap,他曾經幫助 Magic Leap 融資 14 億美元。但是希望 Novete 的產品不會像 Magic Leap 一樣一直跳票。

畢竟做技術的人擅於洞察未來,但是看到未來方向只是第一步。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責任編輯:靖宇

歡迎關注「閃耀的極客」視頻號
  每天一段科技圈大佬有料「雞湯」


相關焦點

  • AirPods之後,未來的耳機可能是「無形」的
    想像一下,當你在地鐵上看劇時外放音樂、在深夜看球裡可以將音量調到最大,卻不會打擾別人,自己也能聽得清清楚楚,那麼耳機似乎也沒什麼用了。沒錯,這項技術的終極目標,就是取代耳機。讓耳機從有線走向無線後,直接邁入「無形」的階段。這到底是什麼黑科技,真的有那麼神嗎?
  • AirPods 之後,未來的耳機可能是「無形」的
    Noveto 發布的設備叫做 SoundBeamer 1.0 ,外形和一個普通的音響沒什麼不同,之所以可以無需耳機就能定向傳播音頻,是基於一項新的音頻技術「sound beaming」(聲音光束)。因此用戶就算不用佩戴耳機也能聽到 360 度的環繞聲,而旁邊的用戶則聽不到。而當用戶的頭部移動時,聲音也能自動「跟隨」,但這個跟隨的有效範圍是多大 Noveto 沒有透露。
  • 我聽了一款特別的耳機,它可以為你的耳朵「定製」獨一無二的聲音
    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款耳機,不僅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設計,還擁有一項堪稱「黑科技」的功能。「套」了入耳式耳機Nura 的外形看起來有些「奇葩」,它的外殼是一個常見的頭戴式耳機,不過在耳機的內部還「塞」了一個入耳式耳機。
  • 【器材測評】比預期更好的聲音:Mee Audio X7 Plus藍牙耳機
    藍牙運動耳機?那不是為了方便而設計,但聲音通常滿普通的耳機嗎?拿到Mee Audio X7 Plus藍牙運動耳機的時候,心裏面也這麼想,不過當我帶著X7 Plus隨身玩了一個星期之後,對於藍牙耳機的聲音表現能力大為改觀。
  • 不用戴降噪耳機的「降噪耳機」出現?
    打開APP 不用戴降噪耳機的「降噪耳機」出現?當時,美國授予了第一項相關的專利,該專利可以通過反轉聲音的極性並播放這些聲音來消除不需要的噪音。1989 年,主動降噪耳機的第一個工作原型由航空工業發布。1991 年,主動降噪技術被用於封閉空間內的噪音控制,被搭載上了日產藍鳥的硬頂車型。 儘管主動降噪技術的發展已經有了近一百年的時間積累,但不同於主動降噪耳機,主動降噪頭枕的噪聲消除系統多年來幾乎沒有進展。
  • 不用戴降噪耳機的「降噪耳機」
    主動降噪技術的起源可追溯到 20 世紀 30 年代。當時,美國授予了第一項相關的專利,該專利可以通過反轉聲音的極性並播放這些聲音來消除不需要的噪音。1989 年,主動降噪耳機的第一個工作原型由航空工業發布。1991 年,主動降噪技術被用於封閉空間內的噪音控制,被搭載上了日產藍鳥的硬頂車型。
  • 「攻略」耳機新手入門耳道耳機推薦及介紹 平價也有好聲音
    耳機挑選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買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的考量自己的預算,聽音樂的類型,以及自己的需求,要知道挑選適合自己需求的耳機往往大於價格盎貴且聲音好聽的耳機還要重要。在這裡說的的熱插拔是指音樂還在播放狀態時,直接將耳機與系統間的連結直接拔開,沒有做暫停或是停止的動作。有些人會覺得這樣很嚴重嗎?很嚴重!!!熱插拔很容易造成耳機單邊沒有聲音或是造成耳機孔的問題和線材會承受到極大的傷害。所以要注意不要熱拔插耳機燒耳機、Run in 方面所有的耳機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放出聲音「熱身」後聲音才會越來越好。
  • 「量輕,聲清 」intime 碧 Light 耳機評測
    官方說:儘管比較便宜,但你依舊能享受到自然且高解析度的聲音碧 Light 是一款雙動圈耳機,內部單元採用的是正兒八經的同軸式排列結構,雖然這種結構與串聯式類似,都是將兩個單元前後平衡放置,但不同的地方在於,同軸式完整地借鑑了高級音響中同軸喇叭的做法,即兩個喇叭之間有連接。
  • 【時尚HIFI】換我當「世界最佳耳機」——試聽Sennheiser HD 800S
    *【新朋友】點擊上方標題下藍色字「HIFI說」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小圖標,分享到朋友圈曾經,我第一次寫下「目前聽過最棒的耳機」,王座是Sennheiser HD800,經過了幾年的時間,我第二次寫下「目前聽過最棒的耳機」相同的標題,寶座給了Pioneer SE-Master1,但一年之後,HD800S出現了,這是我第三度寫下「目前聽過最棒的耳機
  • 這款滿滿「黑科技」的運動耳機,讓你和耳道壓迫感說拜拜!
    自從 Apple 力推「無線化未來」的概念,大刀闊斧地移除了 3.5mm 的耳機接口, AirPods 的問世後,藍牙耳機在人群中的歡迎度,就勢不可擋地火熱了起來
  • Bose QC35 評測:一款能夠提升耳朵「幸福感」的耳機
    事實上 ,Bose 此前已經推出過非常成功的藍牙耳機(即 SoundLink 系列),所以很多用戶都希望它能把降噪技術也加入其中。隨著 QC35 的發布,「藍牙降噪耳機」才正式加入了 Bose 的產品清單。「藍牙+降噪」是旅途中最好的搭檔藍牙耳機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線材的束縛,對於降噪耳機常見的旅途使用場景來說會更有價值。
  • Soundcore Spirit PRO 體驗:一款「不怕水」的運動耳機
    一個是耳機佩戴時的牢靠性,因為運動和在家「欣賞音樂」顯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使用場景;另一個是耳機的防水性(同時也包括抗腐蝕性),畢竟沒有人希望自己的耳機在經歷一場汗如雨下的運動後就壞掉了。目前市面上已經能夠找到一些支持 IP67 防塵防水等級的運動耳機,Spirit PRO 則直接達到了最高的 IP68 等級,和 iPhone XS Max、三星 Note9 等防水手機一個級別。與此同時,官方還表示 Spirit PRO 的密封結構和納米塗層還給它帶來了「極耐腐蝕」的特性(SweatGuard 技術)。
  • 「免費得」Jabra Move 藍牙耳機
    Move 使用標準的 Micro USB 插口充電;關於續航時間,官方數據是通話 8 小時,待機 12 小時,不過根據具體使用情況來看, Move 強大的續航時間足以讓你忘記充電。說到音質,我總是想到《無間道》裡的臺詞:「高音準、中音勁、低音沉、總之一句話:就是通透」。當然只是開玩笑,音質這個東西,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個哈姆萊特。
  • 「體驗」TicPods Free Pro 小問智能真無線耳機增強版體驗:全觸控操作,「撓撓」就能切歌
    曾經我走在大街上經常能看到路上的行人拖著一根長長的耳機線,但不知從何時起耳機線似乎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頭戴式耳機與無線耳機。說起出門問問,可能很多人只是聽說過這個名字,但要說起 TicWatch 相信很多關注智能手錶的消費者都有所耳聞,TicWatch 智能手錶就是由出門問問這家公司所研發出來的產品,如今這家公司將「智能」也帶到了耳機上。
  • 真無線藍牙耳機「Sony Xperia Ear Duo」體驗:開放式聆聽是什麼感覺?
    為何想寫?原因就在於「非常特別的使用體驗」:Xperia Ear Duo 標榜的是在聽音樂時,也可以清楚聽見外界聲音,而且這兩個聲音搭起來是和諧的。哈?外界雜音怎麼可能跟音樂搭起來和諧?這實在有點難說明,就讓我娓娓道來~
  • 「極客反饋」:捷波朗 Move 藍牙耳機使用體驗
    由於平時工作生活都處於一個較為嘈雜的環境之中,想要一個人靜靜的想些事情絕對是痴心妄想。戴上耳機聽音樂或許就能置身事外,享受在自己的世界中。可是一般的耳機都會有「惱人」的耳機線,有時候處理不好纏在一起反而會帶來更多煩惱。
  • 降噪藍牙耳機界的「價格屠夫」,這種性價比真的存在?
    想體驗「主動降噪」藍牙耳機,又不想花太多錢,買什麼?
  • 汪峰早該憑這個「大新聞」上頭條了,可惜沒有多少人知道......
    他自創的耳機品牌 FIIL (斐耳)核心團隊由繽特力、魔聲等國際一線品牌資深專業人員組成!從 15 年創立至今,「FIIL」已然成為了國產耳機品牌裡有口皆碑的一支生力軍,是國內中高端耳機品牌,中國十大耳機品牌之ー!汪峰曾經表示,他創立這個耳機品牌,正是希望讓每一位聽眾,以更高的性價比接觸到更專業的收聽體驗。
  • XANOVA XH200遊戲耳機評測:給你個「模塊化」的未來
    也確實,XANOVA 就是按照這個套路來設計 XH200 的,可卻沒有完全按照這個套路來。因為若不是有著同樣的品牌 logo 加持以及家族式的命名方式,你怎麼都不會覺得 XH200 是 XH300-U 的弟弟,其所採用的模塊化設計怎麼看都要更為特別。「模塊化」這三個字,可能會讓你聯想到金屬觸點、積木結構等,會有點高大上的科技感畫面展開。
  • 【技術】影音中國 細分六大類 達人教你挑選耳機
    導讀:我們常說耳機耳機,你知道其實耳機光是「耳機種類」就有好多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