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懷孕特徵

2021-02-24 龍巔孔雀魚

孔雀魚,人稱「百萬魚」繁殖能力爆表,繁殖周期短到一個月一次,產仔數量多一次能產幾十尾幼魚。這樣的繁殖能力被很對魚友用來品系優化繁殖,見效十分快。然而怎麼判斷孔雀魚懷孕呢?孔雀魚懷孕特徵有哪些?

繁殖階段到來時,孔雀魚懷孕特徵表現為:雌魚體內受精的卵成熟,腹部會很大程度的鼓起,腹部靠近尾巴的地方會膨脹變黑,這就是 「妊娠狀態」也叫胎斑。當孔雀魚雌魚在水族箱旁邊上下遊來遊去,有異常行動出現且肛門突出以及不喜歡跟別的魚接觸總是獨處,發現這種情況時,則是孔雀魚即將產仔的徵兆。這時,常可以看到雌魚的下腹部內有稚魚的容姿及其大眼睛。

  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準備一個別的水族箱,且和雄魚分開飼養,以免受到雄魚的追逐幹擾而難產或者跳出缸外。一般來說,健康的雌魚確認受精後,就應該和雄魚分飼養,當產仔期接近時,再把它放入產卵專用的水族箱或產卵箱內,初產時腹部不是很大。雄魚和雌魚混養時,不到二個月齡就能產仔,此外,一旦交配過後的雌魚,即使之後幾乎沒有和雄魚接觸,也會有三次產仔的時期。然而白化系的魚在第三次時,有一半以上是放卵出來的,這時若不再跟雄魚交配,則不會產仔。
孔雀魚的繁殖,在各方面的把控都很重要,要繁殖好孔雀魚在很多方面都需要認真去研究,比如孔雀魚的繁殖溫度、孔雀魚的繁殖周期看具體等,或者你要挑戰高難度的話可以研究藍草尾孔雀魚繁殖。總之,養魚就是養心,而心就是耐心,耐心學習耐心探索。


更多孔雀魚問題請到孔雀魚論壇諮詢!

相關焦點

  • 判斷孔雀魚懷孕,看這些特徵就可以了
    孔雀魚,有「百萬魚」之稱,繁殖能力特強,繁殖周期短到一個月一次,產仔數量多,一次能產幾十尾幼魚。
  • 孔雀魚懷孕、生產症狀
    孔雀魚懷孕症狀:孔雀魚懷孕初期,一般是看不出來的,只有肚子鼓了之後才能看出來懷孕了。
  • 孔雀魚飼養-母魚不懷孕怎麼辦?
    在廣大魚友飼養孔雀魚的過程中,應該或多或少會遇到孔雀魚母魚不容易懷孕的問題,那麼這種情況是怎麼造成的呢?今天我們針對這個問題來具體聊聊。
  • 判斷孔雀魚腹水!
    飼主除了公眾號天更新,也開始了抖音視頻分享,習慣看抖音的魚友,可以關注飼主(抖音號:kqyfzzj,孔雀魚繁殖之家的首字母)~魚友提問
  • 新手需要掌握的孔雀魚爆缸繁殖技巧
    飼養孔雀魚的玩家,在孔雀魚的繁殖過程中,最關注的一個問題之一就是我們如何來判斷一條孔雀魚什麼時候將要進行生產了?判斷一條孔雀魚何時進入到生產階段會有幾個比較明顯的特徵。一旦懷孕的孔雀魚出現這樣的特徵,往往代表著孔雀母魚體內的受精卵已經發育成熟,即將進入到繁殖生產階段。2、母魚的胎斑變化懷孕的孔雀魚母魚在臀鰭上部,肛門上方的位置會形成深色的胎斑。隨著孔雀魚母魚懷孕時間的延長,胎斑的顏色會逐漸產生一種由淺色變深,再由深變淺的變化。
  • 孔雀魚怎樣分公母?
    1、一根針這種孔雀魚最容易分辨,腹部就一根針(小棒子),這個是公孔雀魚的輸精管,最明顯的外部性器官。如下圖2、2對圓片片這是標準的孔雀魚母魚,前面一對圓片片是前腹鰭,控制方向用的,後面一對圓片片是後腹鰭,幫助尾鰭控制遊泳和停歇。如下圖
  • 被孔雀魚大肚子「欺騙」的日子
    腹水和生過第一胎吃飽的肚子,最容易被誤解成懷孕,很多魚友在後臺問飼主,為什麼肚子這麼大還不生,或者為什麼肚子忽大忽小?腹水——魚吃了不乾淨的魚食或者水質不乾淨,魚的肚子會脹大,公孔雀魚只會突出一部分肚子,母孔雀魚肚子能撐到極限那麼大。腹水比較容易判斷的一點是,母孔雀魚的胎斑基本會看不見!
  • 揭秘孔雀魚比賽的評分標準,讓你挑選孔雀魚更加得心應手
    大家好我是村夫,上一篇說了七彩神仙魚,如果說七彩神仙魚是上帝打造出的精品,那麼孔雀魚本身就算是一件藝術品,孔雀魚最為吸引人的就莫過於碩大多變的尾鰭了,孔雀魚雖然好養,但不代表能養得好,所以如何把孔雀魚養得更加出彩就是大家追求的目標了。
  • 孔雀魚的分類,孔雀魚最全資料
    ■ 根據孔雀魚身體的色澤,可分為 1.野生型(Gray Type):又稱為一般型,即是最普通、最常見的體色,也就是與野生種類的孔雀魚大致相同的體色。7.虎紋型(Tiger):與野生型孔雀魚很相似,但魚身鱗片具有特殊變化,在魚鱗邊緣部分似乎被黑色線條鑲嵌,整體欣賞猶如虎皮紋。8.藍化型(Blue):魚體呈現特殊的青藍色調,但此類孔雀魚很少見到,因此常常被忽略。9.粉紅型(Pink):魚身上具有粉紅色調的亮麗色澤。
  • 孔雀魚到底該怎麼養?新手養孔雀魚要注意什麼?怎麼繁育?
    而在眾多觀賞魚中,我喜歡的是孔雀魚,孔雀魚也是讓我感到很神奇的魚之一。一則是因為孔雀魚相比較之下好養活,二則是因為孔雀魚的繁殖能力強。所以,選擇養孔雀魚,一不小心就可以能養出上百條的孔雀魚來。據我所知,很多魚友都是從養孔雀魚開始的。
  • 孔雀魚肚子很大,換完水就沒有了?
    飼主新開通了抖音號【抖音號:豆小豆的孔雀魚】,魚友可以關注抖音號互動交流~很多魚友還不知道,飼主開始賣小魚苗啦~淘寶店搜索:孔雀魚繁殖之家
  • 孔雀魚小魚性別與溫度的關係
    應魚友要求,寫一篇小魚性別與溫度的關係,飼主已經寫過很多遍啦,但是文章太多了,魚友不一定找的到,所以飼主再詳細寫一遍~孔雀魚小魚自從出生就有性別
  • 孔雀魚小魚的性別控制
    孔雀魚小魚性別控制,一定要收藏這篇文章~飼主之前一直說,決定小魚性別的不是基因而是溫度,但是很多魚友都反饋說不太理解。在母魚受精懷孕到生產,魚缸裡的水溫雖然是動態變化的,但是這個變化值在25-28度之間,小魚中公母比例參半,溫度越接近臨界點25度,28度,母魚的比例越高。
  • 孔雀魚譜系之禮服孔雀魚
    其中以德國黃禮服孔雀魚最受喜愛。身體的下半部分帶有深色或黑色,像穿著黑色禮服一樣,因此有「禮服」孔雀魚的名字。禮服部分有的是金屬灰、有的是接近紫的深藍、有的則是黑色、深藍等各種色彩,但該種類的孔雀魚並不局限於這些特徵。禮服系列的孔雀魚品種的共同特徵在於具有平行四邊形的較大背鰭。在禮服系列的孔雀魚品種中,雌性也具有典型的禮服特徵。
  • 4招教你如何快速分辨孔雀魚的性別
    🍵圖文編輯丨小森公眾號ID:sunsunaqua孔雀魚算是小型魚中最容易繁殖和最適合新手練手的魚了。其中還有別稱「百萬魚」「繁殖大王」的。孔雀魚繁殖周期短,魚仔成長速度快,在品質改良方面有顯著的效果。今天就教大家用4招快速區分孔雀魚的性別。
  • 孔雀魚白子與其他種類魚的顏色區別
    孔雀魚中有一種白子基因,含有這種基因的小魚顏色有什麼不同呢?
  • 孔雀魚的繁殖
    孔雀魚又名彩虹魚、百萬魚、鳳尾魚,屬花鱂科,卵胎生,原產於委內瑞拉、
  • 孔雀魚無端拒食不動是什麼原因?
    很多水族圈裡的新手玩家在最初入手觀賞魚的時候一般都會是選擇孔雀魚吧?孔雀魚有著優美的體態,多姿多彩的體色,溫和的性格,而且飼養這種小型觀賞魚不會佔用太大的空間,又屬於雜食性,對環境的適應性非常強,所以十分受水族玩家們的歡迎。近些年來,隨著水族行業的發展,孔雀魚作為經久不衰的常熱品種也逐漸朝著品系化深入發展。
  • 家庭飼養孔雀魚繁殖後代不退化的方法
    甚至有一些魚友的孔雀魚經過幾次的繁殖之後,很多魚友的孔雀魚長大之後已經根本看不出原有品種的特徵。孔雀魚這種退化和返祖情況往往大多都是發生在剛剛接觸水族的新手們身上。但是也存在著一部分有過飼養和繁殖孔雀魚的進階型魚友仍然掌握不好孔雀魚維繫的方法。
  • 安德拉斯其實不是一般的孔雀魚
    (Endlers;又名溫氏花鱂Poecilia wingei)由於其胸口上長條橢圓形的黑色斑塊,而與一般常見的孔雀魚(P.reticulata)有所區別;兩者雖被歸類為不同種,但彼此之間卻仍然可以雜交,進而創作出更多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