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飼養-母魚不懷孕怎麼辦?

2021-12-25 孔雀魚飼養公社
在廣大魚友飼養孔雀魚的過程中,應該或多或少會遇到孔雀魚母魚不容易懷孕的問題,那麼這種情況是怎麼造成的呢?今天我們針對這個問題來具體聊聊。造成孔雀魚母魚不懷孕的原因大體上可以分為先天原因和後天原因,我們分別來說。原因一:有些孔雀魚在幼魚期,就可以看出明顯的身體畸形,常見的就是魚體脊背彎曲,通常這種畸形的孔雀魚長大後,除了脊骨畸形外,還會有癟肚情況的發生,這種孔雀魚就沒有繁殖能力了,建議直接淘汰。原因二:母魚的雄化也是造成無法受孕的重要原因,有些孔雀魚母魚雄化表現比較明顯,具有很明顯的顏色改變、臀鰭形狀改變等等。但有一些特殊情況會造成孔雀魚母魚雄化的表現非常不明顯,判斷這種情況最直觀的判斷方式就是觀察母魚的胎斑,正常的孔雀魚母魚胎斑相當明顯,而雄化的母魚胎斑會非常小甚至沒有。這種母魚就基本不會受孕了。原因三:母魚臀鰭過於發達,造成公魚追魚困難。(這種情況常見於孔雀魚各種品種的緞帶、小C、大C、燕尾中,緞帶拉絲會很影響公魚交尾)原因一:公母比例不均,公魚過少、母魚過多。這種情況會造成公魚無目的的去與母魚交尾,因為母魚過多,會造成母魚受精不完全或根本無法受精,進而造成無法順利繁殖。原因二:公魚魚齡過大,魚尾過大,會造成公魚遊動困難,追逐母魚更是困難,這樣就無法使母魚順利受孕,這種情況也是廣大魚友飼養孔雀魚無法受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原因三:營養不良也會造成孔雀魚無法受孕。有些魚友為了省事,經常給孔雀魚餵食一些極為便宜的飼料(有些是無品牌散裝的,還有一種是獨立包裝,1元一袋那種,魚市中很常見)長期的餵食這種劣質飼料,會造成孔雀魚營養不良,最終影響孔雀魚繁殖。原因四:長期暗室飼養,缺少光照。這種情況可能大家遇到的比較少,但也是存在的一種情況。孔雀魚在黑暗的環境中,會趴在缸底休息(其實就是睡覺),在黑暗環境下孔雀魚不會進行交尾,活躍度會明顯降低。所以孔雀魚長期處於這種黑暗環境下,就會造成公魚不追逐母魚,進而使母魚無法懷孕繁殖。方案一:要在魚缸中合理搭配公母比例,切忌公母比例差距過大,建議最起碼要保證2母1公的比例。方案二:如果自己飼養的孔雀魚魚齡過大,需要及時對公魚進行剪尾,以確保公魚的交尾成功率;如果魚友飼養的是大C孔雀魚,而且公魚剪尾後依舊追魚不理想,還需要把母魚的臀鰭緞帶和背鰭減掉,幫助公魚去順利交尾。(這種情況只適用於以繁殖為目的的魚友,因為大C母魚飄逸的緞帶和背鰭被剪掉後,就幾乎沒有什麼觀賞性了)方案三:合理搭配孔雀魚飼養,進行選擇活餌搭配高蛋白顆粒飼養,不要長期單一飼料餵養以及長期餵食劣質飼料。方案四:每日需保持足夠的光照時間,避免長時間暗室飼養。以上就是在飼養孔雀魚過程中,造成母魚不懷孕的原因分析和解決方案,希望可以對廣大魚友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如果大家覺得此公眾號對孔雀魚飼養有所幫助,歡迎大家轉發並推薦給其他魚友,感謝!

孔雀魚飼養公社——只講乾貨,不說廢話!

上面是我專門為魚友創建的微信號,有問題可以加我微信交流(PS:喜歡品系孔雀魚的魚友可以加好友溝通,我會不定期的出售一些品系孔雀魚,我也會不定期引進藍白大C的外血維繫基因,可以從你們手裡買種魚)!

相關焦點

  • 孔雀魚可以催產?沒錯!餘月分享催產方法,母魚順產成常態
    有朋友告訴我,他家的孔雀魚懷孕很久,一直不生小魚,問我是什麼怎麼辦?我告訴他可以採用催產的方式,讓到了產期的母魚順利產下魚寶寶。他很疑惑,問我怎麼做?今天就藉此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孔雀魚的幾種催產方法。
  • 新手如何飼養孔雀魚,孔雀魚繁殖注意事項
    一、飼養前的準備孔雀魚性情溫和,體色絢麗,適合與溫和的中小性型熱帶魚混養,孔雀魚為雜食性小型魚類,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壽命較短,價格也很便宜,很受廣大養魚愛好者的喜愛。餵食:每次餵食建議5分鐘內吃完,不建議投餌的分量過多,避免小魚吃不完汙染水質,成魚每天2-3次,小魚則儘量少量多餐。餌料:孔雀魚食大致分為薄片飼料、顆粒飼料、紅蟲、水蚤、豐年蝦,可以網上根據情況自己購買。
  • 孔雀魚生小魚被吃掉怎麼辦?兩種簡單判斷母魚生小魚時間的辦法
    很多朋友都喜歡養孔雀魚,但是經常把母魚生小魚的時間判斷錯了,然後孔雀魚母魚就在大魚缸裡面生小魚。結果那些剛出生的小魚,都被其他同個魚缸的魚吃掉了,那麼準確判斷母魚生孔雀魚,小魚的時間就顯得比較重要了。因為如果剛開始養孔雀魚,如果能成功繁殖一窩,孔雀魚苗還是很讓人有成就感的。
  • 家庭飼養孔雀魚繁殖後代不退化的方法
    甚至有一些魚友的孔雀魚經過幾次的繁殖之後,很多魚友的孔雀魚長大之後已經根本看不出原有品種的特徵。孔雀魚這種退化和返祖情況往往大多都是發生在剛剛接觸水族的新手們身上。但是也存在著一部分有過飼養和繁殖孔雀魚的進階型魚友仍然掌握不好孔雀魚維繫的方法。
  • 新手需要掌握的孔雀魚爆缸繁殖技巧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內容是孔雀魚的爆缸繁殖技巧。孔雀魚俗稱百萬魚,是很多水族愛好者在剛剛開始接觸水族的時候最先購買的價格經濟、飼養簡單又形態美麗的觀賞魚種。很多魚友玩家通常都是購買了一對孔雀魚之後要不了多久就會繁殖出一缸缸的孔雀魚幼魚。
  • 被孔雀魚大肚子「欺騙」的日子
    腹水和生過第一胎吃飽的肚子,最容易被誤解成懷孕,很多魚友在後臺問飼主,為什麼肚子這麼大還不生,或者為什麼肚子忽大忽小?腹水——魚吃了不乾淨的魚食或者水質不乾淨,魚的肚子會脹大,公孔雀魚只會突出一部分肚子,母孔雀魚肚子能撐到極限那麼大。腹水比較容易判斷的一點是,母孔雀魚的胎斑基本會看不見!
  • 孔雀魚懷孕、生產症狀
    孔雀魚懷孕症狀:孔雀魚懷孕初期,一般是看不出來的,只有肚子鼓了之後才能看出來懷孕了。
  • 孔雀魚飼養基礎篇
    4.挑選母魚的話,母魚腹部膨大,胎斑明顯,個體粗壯,遊姿穩重,狀態良好。 二.飼養:   1.適應水質為PH在7-8.5之間,GH在10-20,溫度在25度左右的環境裡.不同魚齡的魚只對飼料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根據魚齡的不同而是用不同的飼料。飼料最好是人工飼料,防止魚類生病。如果選擇活食,最好用高錳酸鉀浸泡10分鐘後用清水投淨後餵比較安全。   6.養殖缸內的硝化細菌、益生菌和一些分解菌一定要足夠強大,新開缸的時候多加,以後逐漸減量。一周加一次。 7.  缸子控制尺寸不要太大,以20~50升為最佳。
  • 判斷孔雀魚懷孕,看這些特徵就可以了
    然而,判斷孔雀魚懷孕的特徵有哪些?介紹之前先澄清一個觀念:其實每隻母孔雀魚都會有胎斑,不管是不是要生小魚都一樣,只要是母的,就一定有胎斑,只不過懷孕的母魚胎斑會明顯變大,顏色會變深,並不是說母魚懷孕時胎斑才會顯現出來
  • 飼養孔雀魚大量繁殖要注意優勝劣汰,什麼情況可以淘汰種魚?
    這種飼養模式雖然簡單易操作,不用單獨把大魚提出來繁殖,但是有些問題我們必須注意:繁殖一批、清理一批,包括了水草的清理首先我們來說一下不斷爆缸的竹節草,過密的竹節草給與懷孕的母魚和剛出生的小魚,以及生完孩子的母魚都提供了很好的遮蔽和保護作用,
  • 孔雀魚越養體型越小?不完全是先天因素,你若做到這五點可以避免
    怎麼辦?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分享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僅供各位朋友參考。有句俗話「爸矮矮一個,娘矬矬一窩」,是說如果父親矮,子女裡可能會有一個身材不高的;母親矮的話,子女一般都矮。人如此,魚也如此。我們業餘愛好者混養的孔雀魚,肯定有身材矮小者懷孕生子,就會有基因缺陷的長不大小魚存在。要避免這種情況,我們要在亞成魚期間,選擇體型大的健壯的公魚和母魚作為今後繁殖的培養對象,進行科學的飼養。一窩魚有多有少,少的十幾條,多的幾十條。
  • 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 孔雀魚魚苗怎麼養
    顏色豔麗的孔雀魚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1、母魚本身是有胎斑的,在沒有受孕時胎斑很小不不是很明顯,但是隨著母魚受孕肚子慢慢變大到的產期臨近,胎斑又大又黑看起來十分明顯。2、母魚在水中遊動不規則,因為體積的膨大影響了孔雀魚的遊動,而且母魚經常單獨呆在角落,不跟其他魚一起,他是為了找安全的地方準備生小魚了。3、母魚肚子部分接近方形,體內魚仔規則排列故而呈方形,排洩孔突出,同時在生產前兩天會喜歡獨處,對於接近它的魚會追咬。
  • 孔雀魚懷孕特徵
    孔雀魚,人稱「百萬魚」繁殖能力爆表,繁殖周期短到一個月一次,產仔數量多一次能產幾十尾幼魚。
  • 【水族小百科】海底小公主,孔雀魚飼養全攻略~
    通常來說要注意:  1、儘量挑選身體沒有外傷的孔雀,更嚴格一點,最好整缸裡都沒有受傷或死亡的孔雀魚,免得將病源帶回家,新魚下缸的時候也要注意,最好不要將魚店的水倒入魚缸裡面,同時也不會將新買進的孔雀和已經飼養一段時間的孔雀養在一起,而是將新買回來的孔雀魚在檢疫缸中先隔離檢疫,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已經養過一段時間的孔雀對於新進來的孔雀帶入的細菌,沒有抵抗力造成孔雀魚的死亡
  • 孔雀魚的繁殖法
    與其他觀賞魚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孔雀魚可以讓你自行搭配喜愛的親魚顏色與樣式,配種後展現在子代身上。除了享受繁殖的樂趣之外,更可以領略極致的色彩美學。打個比方來說,孔雀魚像個調色盤,可以讓你隨心所欲的調和各種你所喜愛的顏色與花紋。不論是馬賽克、草尾,還是蛇紋,色彩配對隨你天馬行空去想像。孔雀魚也像黏土,可以做出你喜愛形狀,如緞帶、琴尾、劍尾……。心動了嗎?
  • 孔雀魚繁殖100+只,你的小孔雀魚能成活多少
    金屬、蛇王等等,很多人都喜歡飼養孔雀魚,因為孔雀魚體色色彩斑斕,豐富多變,姿態優美,很多人飼養觀賞魚都會考慮選擇孔雀魚,孔雀魚是一種繁殖能力非常強的品種,所以飼養孔雀魚一定要注意孔雀魚的繁殖。孔雀魚屬卵胎生魚類。繁殖力強,性成熟早,幼魚經3-4個月飼養便進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後代,性成熟遲早與水溫高低、飼養條件密切相關。孔雀魚的繁殖周期在環境適合時,約每個月可以繁殖一次,且一胎的產量約在15到100隻小魚,而小魚在養殖3到5個月之後,又具有生殖能力,可以再繁殖下一代。
  • 不想孔雀魚繁殖太多,可以試試下面兩個辦法!
    好的,這期就給大家聊聊如何控制孔雀魚的繁殖周期!孔雀魚作為一種很皮實的熱帶魚,在家庭中飼養比較廣泛,也深受飼養者的喜愛,不到耐養,而且繁殖起來真的是一波接一波,讓飼養者充分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但是不能任由其繁殖,因為真的很快就爆缸了!接下來就跟大家聊一聊如何控制孔雀魚的繁殖,增加它們的繁殖周期!
  • 孔雀魚快生了怎麼辦?有哪些徵兆?我把這些方法告訴你
    孔雀魚快生了怎麼辦?有哪些徵兆?我把這些方法告訴你孔雀魚雖然價格不貴,它也是生活中經常能看到的觀賞魚品種。這種觀賞魚養在家中,不僅觀賞價值高,而且能讓人賞心悅目。這種魚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繁殖能力強,很多魚友在養它的時候,會遇到產卵這個問題。
  • 孔雀魚知識問答(二)
    大約 3個月左右可以合在一起飼養。那時候魚體各基能穩定,表現力好。當母魚要下寶寶的時候就得分開飼養,然後靜養3-4天,避免公魚追,母魚體力消耗過大得病。 問:什麼叫合缸? 答: 就是需要公母交配而把它們放到一個缸裡。 問:什麼時候可以合缸? 答:大約三個月左右,魚的器官發展好,體質強。產生的後代穩定。
  • 孔雀魚小魚性別與溫度的關係
    應魚友要求,寫一篇小魚性別與溫度的關係,飼主已經寫過很多遍啦,但是文章太多了,魚友不一定找的到,所以飼主再詳細寫一遍~孔雀魚小魚自從出生就有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