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眼中的雲中——大同(城牆篇)

2020-12-13 秋深秋淺

疫情期間無法外出旅遊,還是回顧一下以前出遊的日子,去大同。當時這屬於臨時決定,去呼和浩特玩兒,看時間還有富裕,就決定去趟大同。買票就走!

一上午的火車,中午到的大同站;下午直奔大同城牆。

出行前做了一點功課,知道大同的城牆是老夯土城牆外新做的包磚。遠觀很震撼。

城樓上的匾,透出大同濃濃的歷史的厚重感。

拾階而上,直達城牆上面。

輕扣門環,恐驚主人。

城牆上的塔。設備所限,躺在地上仰拍的。

青石板,仿佛能給人帶回到遙遠的古代。

垛口處亦有風景。

天漸漸黑了,帶給城牆一片金黃。

最喜歡山,也得出個經驗;只有有山的地方,才會有這麼漂亮的雲。

夕陽,城牆安靜了,城市也逐漸安靜了;在這寧靜裡,我們的心也淨了。

相關焦點

  • 【遊山西 讀歷史】大同城牆遺址陳列館:讀懂厚重封土中的歷史文化...
    歷經八年的卓絕努力與堅忍付出,飽經歲月滄桑的大同古城牆再現歷史榮光,又掀開全新的歷史篇章,成為大同創造光輝未來的全新起點。在這裡讀懂古都的歷史文化積澱大同城牆遺址陳列館並不很大,但精心的布展與豐富的內容,讓人如同打開一本關於大同城牆歷史的大書,將大同古城的延變、脈絡讀懂看清。
  • 山西省的大同城牆實現了逆時代復興:與西安明城牆相比並不算遜色
    在近十多年以來,山西省的大同城牆實現了逆時代復興,在很多地方都是拆除城牆的情況下,大同市卻重建了城牆。經過努力的重建之後,大同的城牆與西安明城牆相比並不算遜色,而且還起到了與現代交通相結合的特點。大同的城牆為何能浴火重生?這其實與大同城牆規模較小、發展較慢有很大關係,當然另外一方面,積極的復建,也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照片就是復建之後的大同城牆,這裡面已經是一個相當完整的結構。在中國的各個古城當中,保存比較好的其實是西安的城牆,也是明城牆。
  • 山西景點—大同篇
    大同,古稱平城,隸屬山西省,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九大古都之一,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被列入「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有「北方鎖鑰」,「中國煤都」之稱。北以外長城為界,與內蒙古興和縣,豐鎮市,涼城縣毗鄰,西、南與本省朔州市及忻州市的相連,東與河北省張家口市及保定市相接。
  • 遊覽山西大同:城牆上走一圈是什麼體驗,看完就知道了
    《花木蘭》這部影視劇大家一定不陌生,雖然有多個版本,但無不是圍繞北魏文化所展開的,劇中所提到的平城便是今天的大同,對於一座古時常年經受戰火荼毒的城池而言,堅固的城牆是它的標配,兵強馬壯是它的名片,曾有「大同兵馬甲天下」的說法。
  • 雲中遊群鵠,大同大不同,一城一窟名天下,一山一寺成詩畫
    大同的「雲中」之名,前有趙武靈王的雲中城,後有唐玄宗的雲中郡。大同在戰國以前一直為遊牧民族所佔據,一直到被七雄之一的趙國納入期國土,「平邑」也成為大同建城之始。秦以後大同再次落入遊牧民族之手,漢高祖的「白登之圍」和王昭君的「出塞和親」都跟大同有莫大關係。
  • 2020中國(大同)海棠文化藝術節在城牆帶狀公園西段正式拉開帷幕
    一路和風,一路花加上你就是古都大同最美的春色4月29日上午2020中國(大同)海棠文化藝術節在城牆帶狀公園西段正式拉開帷幕10萬平方米、1.2萬株海棠競相綻放花海環繞,城牆郭堡春季的古都大同藍天白雲交相輝映全城綠化處處皆景正值海棠盛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座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公園城市海棠文化藝術節是按照公園「一園一品」活動安排精心組織的春之聲-海棠節夏之歌-荷花節秋之韻-菊花節冬之曲-冰雪節
  • 老照片裡的山西大同,那個古都平城,你還記得嗎?
    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大同曾是北魏京華,北中國最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國際性的大都市。此後以北魏京華平城為中心,大同不僅是晉北蒙南冀西金三角地區的首府和通都大邑,而且成為遼金元諸王朝的西部重鎮,稱西京二百四十餘年。明設代藩於大同,為九邊重鎮之首。追溯大同的過去,怕是只有在這些老照片裡才能看得清晰透亮。
  • 九大古都之一大同古城必去景點指引
    山西大同是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著名的文物古蹟包括雲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恆山懸空寺、九龍壁等。大同的古城牆和城門樓:遺存為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元故城牆舊土城上增建的。
  • 古都大同城牆下一座白色寶塔,無人知曉它的年代,也沒人敢打開
    中國九大古都之一的山西大同,很多人只知道這是個產煤的地方,卻不知道它曾經的輝煌和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耿大爺一軸雙城,復建古城的偉大工程,將深藏在民間的寶貴文物都發掘出來加以保護,並儘可能復原了文物本來的規模。
  • 「大同」是如何從一個軍名轉變成一個地名的?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大同城位於內蒙古額濟納旗的達來呼布鎮東南戈壁上,屬於居延大遺址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址由內外兩道城牆組成,俗名「馬圈城」。隋開皇三年(583),隋文帝下令廢郡,以州統縣,由涼州管轄同城鎮(今大同城遺址),當時突厥已分裂為東、西突厥,居延地區北邊與東突厥勢力接壤,因此大同城地處交界前沿,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 都市篇-山西省大同系列
    趙武靈王墓, 位於大同靈丘縣新華西街西段 ,靈丘縣名由此而來,明崇禎年間在墓南立石碑1通,並建有碑樓,高4米。 民國7年修葺,樹碑1通,築神道長246.67米。1984年四周築圍牆加以保護。墓園遍植樹木,墳丘綠草覆蓋。
  • 遊玩兒大同推薦5個景點,讓您少走冤枉路,去過的均是讚不絕口
    山西大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邊塞名城,其千百年來一脈相承的歷史文化吸引著眾多中外遊客,能選擇來大同遊玩的一定是對這裡有一些了解的朋友,所以名震中外的雲岡石窟、恆山懸空寺就不細說了,好不好只有自己去了才知道,畢竟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 老外眼中的中國城牆:從防禦工事轉變為東方美學景觀
    日前,在紀念上海築城460周年的學術研討會上,上海大學博物館館長、歷史系教授陶飛亞就「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城牆」這一主題進行了史料和圖像的梳理。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陶飛亞說:「城牆承載著一個國家或一個城市的過往,見證著社會的變遷,從某種意義上說,可謂一個文明的臉面。」
  • 山西有一古城牆,是全晉之門戶,有「北方鎖鑰」之譽
    大同是山西省的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優越,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是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而坐落在大同境內的大同古城牆,更是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中佔據極大比重,尤其是其猶如齒輪般的城牆輪廓,實屬罕見。
  • 禮運大同篇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白話譯文]當廣大而不偏私的聖人之道通達於全世界之際,普天之下的世界便是屬於天下人類共有共享的。
  • 絕無僅有,大同代王府內,為何會有座大成殿
    這九位「邊塞王」分別是,北平燕王朱棣、大寧寧王朱權、廣寧遼王朱植、宣化谷王朱穗、太原晉王朱棡、寧夏慶王朱栴、西安秦王朱樉、甘州肅王朱楧、大同代王朱桂。由於是親王,身份特殊,實際是地方的「小皇帝」。代王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兒子,五歲時候被封為豫王,十八歲又改封為代王后,於次年即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就藩大同。
  • 「明星市長」耿彥波是如何建設大同的
    那麼耿彥波是如何建立大同古城的呢?當耿市長第一次來到大同時,當地有句俗語:「垃圾基本靠風颳,汙水基本靠蒸發,遊商基本沒人抓,市容基本無人誇。」煤炭資源逐漸枯竭,未來發展動力不足;生態環境惡劣,人民生活質量極低。這就是當地人對大同的看法。
  • 美食家方大同 香港篇
    豆苗居從西營盤搬遷至荷里活道,大同也從西營盤吃到了荷里活道Gyoza(煎餃)是大同力薦的-好好好Breakfast smoothie也是大同推薦,嗯,一定試試吧!(大同推薦的可能比較好喝 接受白眼大同也很喜歡吃,反正我不喜歡吃,反正妮喜歡吃這家店可能就是好吃看運氣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同在錄製吃沙拉鈴聲的視頻裡在豆苗居點沙拉了喲
  • 遊在大同,看一個資源型城市的轉型過程
    大同旅遊資源豐富,雲岡石窟,懸空寺,恆山,嚴華寺等景點舉世聞名。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大同卻是以「煤堵」著稱。十多年前耿彥波上任大同市長以後,對大同的未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付諸實施。但我相信,最終歷史會給大同一個公正的評價。耿彥波市長離任以後我到了大同,說實話當時的心情也很忐忑。印象中的大同塵灰漫天,噪音不覺,是一個在外面站一會兒鼻子裡就有泥的地方。但是來了大同以後,大同的乾淨整潔,打消了我的顧慮。
  • 大同,大不同,來一份大同旅遊攻略簡報
    剛從大同回來,趁熱來一波回憶。 大同好玩的地方不少,個人感覺最經典的幾個部分:大同博物館+雲岡石窟+古城部分+恆山部分。 3、古城部分 古城部分包含的景點較多:大同古城牆、代王府、中國雕塑博物館、梁思成紀念館、四牌樓、鼓樓、清真大寺、純陽宮、華嚴寺、善化寺、關帝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