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朝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平壤位於朝鮮半島西北部,大同江橫跨其中,因其地勢平坦而得名。
平壤是著名的旅遊勝地,至今仍保留著高句麗古城、安鶴宮遺址、廣法寺等歷史古蹟。朝中友誼塔是中國友人經常來訪的地方,在友誼塔內保存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的名冊。
平壤因古時遍布柳樹又稱「柳京」。因朝鮮政府提倡植樹造林並推動環境保護的政策,成為一座花園城市。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416名。
平壤地鐵,是朝鮮首都平壤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始建於1966年,是在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參觀了北京正在建設中的地下鐵路系統後,發起在平壤修建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前蘇聯及東歐各國的支援下,平壤仿照北京及莫斯科,建成了世界最深的地鐵系統,最深處達地下200米,平均深度亦達100米,某些山區路段更深入150米,因此除了交通運輸外,地鐵系統還有防空洞的功能,是特別為可能發生的戰爭所考慮設計的。標誌有藍色圓圈內2個紅色字母和下面一個大寫V組成.
平壤地鐵,於1968年動工。1973年9月6日,第一條地鐵線路千裡馬線(Cheollima Line)通車;第二條革新線(Hyeoksin Line)在1975年的朝鮮國慶節通車。
第三條線路為計劃線,具體運營狀況不明。現時系統約長34公裡,分成千裡馬及革新等兩條支線,合共17個車站。
除地下鐵路系統外,平壤亦有三條地面有軌電車鐵路,採用中國、捷克、德國等國製造的機車。據朝中社報導,由朝鮮金鐘泰電力機車聯合企業製造自主的新型地鐵列車於2016年1月1日開始正式運行。